劉德華支持填海,改善居住,被罵慘了!

2022-01-06 楊濤有料

來源:子木聊房

華仔的錯

段時間,香港的論壇上到處都充斥著一些網友對劉德華的人身攻擊和諷刺謾罵。


劉德華出身貧寒,是見證了香港騰飛的一代人。


他用自己勤奮和堅持敘寫了不老的天王神話,成功之後,依然在秉持著樸質的心態為基層做慈善做好事。


那麼,就這麼一位口碑極佳的公眾人物,為什麼還會引發一些香港人的不滿?


答案緣於一個短片。

(短片時長3分鐘,推薦大家看一下)

「香港曾經走的很快,但近年外面世界也都越走越快,當全世界都向前走的時候,我們香港又在做什麼?」


「買不了房子,租不起樓……」


「如果香港能出現一大片全新的土地,我們會多很多空間,這些基層市民改善生活,就不用等那麼久。新的空間可以用來創業,讓更多的年輕人找到就業的機會,一切社會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如果要長遠紓緩住房問題,「東大嶼人工島」看起來比較可取,可能有人說填海造地需要很長時間,但我認為,不應該因為時間問題而猶疑,相反只要值得做,就應該抓緊機會,馬上做,縮短等候的時間。」


「我們見過一個朝氣蓬勃的香港,我們也見過一個停滯不前的香港,你想下一代,見到一個什麼樣的香港?」


從起步到騰飛,再到停滯,劉德華對香港的一世情懷深入靈魂。


這次他用自己聲音為香港的基層構建了一個可想像的未來—窮人可以從又破又爛的劏房、鴿子籠裡走進充滿陽光的公屋,年輕人可以卸下房子的重擔,灑脫地為未來努力拼搏。


然而,這種畫面對香港一些人來說,卻是「極致罪惡」。他們就是香港的財團和地產商、擁有住房的中產階層、免費獲得土地的新界原住民和所謂的環保主義者。


因為東大嶼人工島開發下來,總計會釋放約1700公頃土地,可興建26至40萬個住宅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可以解決香港1/8人口的居住問題

根據市場供需,開發島嶼,房屋供給增強就會導致房價下跌。


他們著急了,素質一般的開始對劉德華進行人身攻擊,素質稍微高的開始用「人工造島破壞環境」,「政府財力不足」,甚至是「冰川融化會把島嶼淹沒」等藉口進行抨擊。


冠冕堂皇的掩飾下,是醜陋的利益心。


10月10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發表「應對房價高企、房屋供不應求問題」的施政報告後,傷感地說:「劉先生敢於表達自己意見,值得敬佩,他沒有任何錯誤,我們只不過是想為香港下一代做點事情!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


當然在香港,這種事情已經不再是首例,多年來,凡是有人想提出建造公屋,解決老百姓居住問題的計劃,都會引發大規模反對。既得利益者對房價的深度綁定已經將整個社會推入泥潭,寸步難行。


那麼香港究竟為何落到如此地步?房價高真的是因為地少人多嗎?


這個還得回到1997年。


碰不得的利益

1997年,香港回歸,舉國歡騰。


當時的香港因為常年利率低、按揭比例高,房子已經成為了中產階級的首要投資標的,樓價短短幾年暴漲了5~10倍,回歸時,香港的房價已經達到了10000港元。


房價暴漲激發了人性的貪慾,幾乎所有中產紛紛殺入樓市,月薪供房比例達到了74%,也就是香港人平均把74%的薪水拿來供房了。

樓價連續暴漲近乎透支了一些人一輩子的財富,越來越多的窮人對高漲的房價開始抗議。

香港特首董建華知道其中利弊,草擬德政,推出了著名的「八萬五建屋計劃」——就是每年至少推出8萬5千套住宅,其中一部分為政府興建的公房,計劃10年內香港70%的家庭有房可住,這個計劃可謂宏大。1997年,香港總共就落成了6.44萬套住宅,提高了住宅至少35%的供應量。


然而,八萬五計劃一實施就碰上了東南亞金融危機,為了維護穩定匯率,香港金管局不得不緊縮銀根,香港各大銀行也對房貸收緊了口袋,房價一落千丈。


從1997年10月到1998年10月,香港住宅價格下跌了一半,注意,確確實實是一半,完全是自由落體。


可是政府不可能及時調整房地產政策,更不可能把已經開工的公屋給炸掉,結果是新增供給源源不斷,房價稍微反彈就被打了回去。

2003年,非典入侵,樓市雪上加霜,同年8月香港房價觸底,累計下跌超過70%。


一夜之間,香港大量中產階級變成了「負資產階級」,銀行沒收房產,立即流落街頭,再加上經濟不景氣,失業率提高,只剩下全家燒炭一條出路。


房價暴跌後,上街遊行的負資產階級

2003年6月,香港所有按揭貸款的22%是負資產按揭,借款人把房子賣了都還不清按揭,無家可歸的情況下仍然要繼續還款。


這時候的香港人悲痛欲絕,幾乎把房價暴跌,傾家蕩產的罪名都指向了董建華,他們認為沒有八萬五計劃,他們就不會一夜破產。當初就連政策利好的基層階級都很少有站出來為董建華發聲的,因為50%都有公屋住,感覺房價漲跌和自己沒什麼關係。


殊不知,當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到來,新加坡的樓價跌得比香港還兇,就算沒有8萬5也一樣照跌,因為真正使樓價暴跌的元兇是亞洲金融風暴。


民怨沸騰下,特區政府從此再也不敢提八萬五計劃,擬議中的數碼港、中藥港也沒了蹤影。要知道特區政府的生命線是土地轉讓金和地產稅,地價持續下跌,港府自己就要破產。怎麼辦?

只有縮減土地供應。


董建華黯然下臺的同時,港府提出「孫九招」護盤樓市:取消土地拍賣一年;停止公屋新建計劃;停止私人建屋與混合所有制建屋計劃;取消限購政策;為低收入家庭提供特別按揭貸款,等等。


這些政策本來是為了救急,影響卻極其深遠,說白了就是兩大原則:減少土地供應,減少公屋興建。2003年,香港樓市總算觸底反彈,2010年收復歷史最高點,背後的最大原因仍然是供給:2010年,香港落成的住宅只有19800套,不足八萬五計劃的四分之一,不足回歸當年的三分之一,從此房價一路飆升。


至於公屋,本來是控制房價、讓底層人民有居住權的工具,可是港府不但不大量增加公屋,反而把已有的公屋賣給REIT,公屋居民也失去了政府的低房租保護,而當年八萬五時期興建的一部分公房,在房價暴跌時期居然被廉價賣給地產公司改建成豪宅。


從1997年之後,鑑於八萬五計劃的慘痛教訓,再也沒有一屆港府敢於搞什麼「居者有其屋」的計劃,對於房地產行業都只敢在外圍敲敲打打。而越來越多的港人把自身利益和房價綁定,對提高房屋供應,誓死抵抗。


在今天,劉德華說,我們見證了一個騰飛的香港,同時也見證了一個停滯的香港,其實還不如說是被高房價脅迫,日漸衰退的香港。



香港的明天

現在的香港,房價貴絕全球。

全境住宅用地不足18%,人均居住面積全世界倒數。三代人住40、50平米房屋很普遍,大量商品房供應面積30多平米,過50平米就是豪宅了。


擁擠程度苦不堪言,毫無尊嚴。


我有一個朋友,50平米房子裡住著一家六口,有兩張雙層床,兩個老人一張,兩個小孩在另一張的上層,主人夫妻睡的下層是特別設計的,晚上拉出是雙人床,白天收回去,床前支起飯桌。但就是這樣的50平米,價值四五百萬港元!


而香港家具店賣的床,一般不超過1米5寬,較多的雙人床是1米37。有人說:「我有兩個夢想,一是世界和平,二是可以從三邊下床」。

香港劏房

諷刺的是,就在這擁擠不堪的籠屋、劏屋旁邊是萬年不變,佔比香港全境70%的郊野公園和面積千畝的豪華高爾夫球場。


當然這也是不能碰的「風水寶地」。最頂尖的1%富人怕房價下跌,影響自身利益,既反對住房供應增量,也不希望把良好的自然環境與窮人分享。

陸地不讓用,政府要想讓港人住上房子,就只能選擇造價奇高的填海造地。而現在填海造地也不順利,往哪兒填,都有大量人反對,環保組織上街遊行,附近海景房居民拉橫幅抗議。


歷史滾滾風塵,善惡終有時。

香港房價不斷上漲,讓階級固化的鴻溝越來越寬,經濟像老人一樣越走越慢…


香港街頭拾荒的老人

香港樂施會最近發表了一份《香港不平等報告》,引述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指出,香港2016年最新的基尼係數為0.539,較10年前上升0.006,創45年新高。

目前香港貧窮家庭數目高達53萬戶,當中30萬戶屬於在職貧窮家庭,貧窮人口超過130萬人,而目前香港的總人口是740多萬。

香港最富的10%住戶的每月收入中位數(不包括外籍傭工),是最窮10%住戶的43.9倍,這意味著,最貧窮的10%家庭需要工作3.7年,才能換取最富裕10%家庭的一個月的收入!而在十年前的2006年,這個差距只有33.9倍。

收入增長慢、房租上升快,進一步加劇香港老百姓的生活壓力。報告稱,2007年至2017年間,香港小型單位樓價及租金分別上升了273.9%及100.01%,但同一時期香港家庭的收入中位數隻上漲了54.8%。

不斷上漲的房價和租金,讓貧窮的住戶別無選擇,因此只能繼續擠在環境惡劣的劏房之中。

被房價榨乾了靈魂的年輕人,逐漸失去了向上的動力,整個香港死氣沉沉。而富人到頭來也不明白,這個社會並不是富人的社會,如果沒有基層老百姓向上努力,創造價值,再高的房價也是風雨飄搖的空中樓閣。

上次金融危機,樓價大跌,香港人把罪責指向了董建華,現在美國加息,樓市下跌,是否又會把罪責指向劉德華呢?而在未來,空中樓閣再次坍塌的那一刻,他們又還能怪誰?

對了,好像在中國大陸,也有一群因房價下跌而打砸銷售處的人,他們和香港的這群既得利益者,真的很像。

主播楊濤

解悶  解惑

有趣  有料

商務合作QQ:899660

相關焦點

  • 劉德華支持香港填海造島被罵慘!學學新加坡吧~
    昨天下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發布第二份《施政報告》時忍不住出聲為劉德華打抱不平,認為劉德華最近受到的待遇「太不公道了」!和萬事通一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啥,讓林鄭特首和「民間特首」劉德華站在了同一陣線呢?
  • 港媒:劉德華支持填海何罪之有
    著名藝人劉德華為團結香港基金宣傳片擔任旁白,支持填海造地興建東大嶼人工島,引來一些網民惡意謾罵。
  • 劉德華支持填海被攻擊,香港未來在哪?(深度)
    據悉,劉德華此前曾擔任公益短片《讓下一代看見》旁白,並在其中公開支持「明日大嶼填海計劃」。「明日大嶼填海計劃」是香港解決土地供應問題最有效的途徑。而劉德華則在視頻中表示,「填海計劃」肯定會有很多不同意見,但是為了香港未來的發展,應該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向前走。
  • 劉德華支持填海被攻擊,香港明天在哪?
    這兩天香港一些論壇到處充斥著一些網友對劉德華的人身攻擊和謾罵諷刺,甚至有人喊出劉德華滾出香港,這一切來源於一則長約3分鐘的短片,表態支持人工填海,劉德華擔任旁白。為什麼一位口碑極佳的公眾人物,引發一些香港人的不滿?
  • 劉德華支持人工填海遭謾罵,香港特首出面力挺:很敬佩
    《東大嶼都會》是一部支持香港實行人工填海計劃的電視短片,而香港反對派對劉德華的這一行為大為不滿,並對其展開攻擊。10月10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布《施政報告》,在其中提出了「明日大嶼」填海計劃,稱會發展1700公頃人工島,可容納26萬至40多萬住屋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
  • 劉德華支持「填海計劃」遭到人身攻擊,到底是動了誰的奶酪?
    劉德華支持「填海計劃」遭到人身攻擊,「反對派」怎敢如此猖狂?
  • 劉德華勸你們填海也挨罵 香港人不是腦殘是絕望
    最近,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執政報告當中力推填海計劃,並為備受攻擊的劉德華抱不平。
  • 香港為什麼一定要填海
    近期他被許多網友罵,原因是他支持香港的填海造陸計劃。一個名為「團結香港基金」做了宣傳短片,呼籲市民支持政府的填海計劃,請劉德華擔任旁白。劉德華欣然應允,這是他極少見的參與政治議題。儘管沒有露面,只有聲音演出,還是激起極大爭議。 對香港人而言,填海造陸並不是陌生事。1841年香港開埠,次年英國人就開始填海。起初並非缺地,而是建設的附產品。
  • 「民間特首」撐填海?劉德華:想香港繼續向前行
    由前特首董建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前日於facebook發布這段影片名為《讓下一代看見》,片長約三分半鐘,劉德華在影片中擔任旁白,並沒有露面,力撐東大嶼人工島填海是「可取」。「東大嶼人工島」指的就是在大嶼山以東填海約1000公頃興建人工島,預計多建25萬至40萬個住宅單位 ,容納70至110萬人口,長遠解決房屋短缺問題,而這個計劃大約需要11年。
  • 劉德華為「填海計劃」發聲,香港填海造陸漫談(一)
    作者丨龐凱蘇大成商道原創(ID:dcsd127)轉載授權聯繫(微信ID:evita0606)最近,劉德華公開發表支持香港本土再啟動大型填海造陸計劃的言論
  • 竟連支持者劉德華都被罵慘了...
    「填海計劃」——「明日大嶼願景」。,預料可供70至110萬人居住,創造34萬個就業職位。(視頻觀看時長為:3分15秒,建議在Wifi 環境下觀看)▲劉德華獻聲呼籲香港填海造地6240億元?「明日大嶼」將成為香港歷史以來最貴的基建項目?那麼會不會掏空港府庫房?估算造價一出難免讓大家不產生這些疑問。
  • 香港,填海計劃.
    香港:明日大嶼願景香港東大嶼人工島填海計劃_劉德華粵語旁白香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1104平方公裡的陸地面積上
  • 香港大規模填海計劃惹爭議 「明日大嶼」能否實現?
    為了緩解「住房難」,香港特區政府去年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在大嶼山東部填海1700公頃,建新市鎮,擬提供26萬至40萬個住屋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明日大嶼願景」計劃是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2018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大嶼山發展計劃,主要是在香港島及大嶼山之間的海域填海造陸,大致可劃分為兩大項目,一是填海造陸計劃,包括在交椅洲海域建人工島,以及在欣澳、龍鼓灘填海及屯門沿海發展區
  • 被地產商騎劫的香港有了出路,背著罵名的劉德華亦「沉冤得雪」
    如果沒有祖國在背後支持,如果沒有及時出臺港區國安法止暴制亂,香港最終走向何方,不言而喻。特首林鄭月娥發自內心的感觸,正是代表香港人的想法。反對派利用司法漏洞,一個官司一打就是多年,用納稅人的錢,阻撓特區政府施政,阻撓香港市民改善居住環境。那些立法會上的反對派議員,各路「專家」「學者」,一些外部勢力,他們不斷製造麻煩,令特區政府各項施政均舉步維艱,令香港社會不斷陷入內耗。
  • 劉德華支持填海被攻擊,香港未來在哪?(深度)
    「買不了房子,租不起樓……」「如果香港能出現一大片全新的土地,我們會多很多空間,這些基層市民改善生活,就不用等那麼久。新的空間可以用來創業,讓更多的年輕人找到就業的機會,一切社會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如果要長遠紓緩住房問題,「東大嶼人工島」看起來比較可取,可能有人說填海造地需要很長時間,但我認為,不應該因為時間問題而猶疑,相反只要值得做,就應該抓緊機會,馬上做,縮短等候的時間。」「我們見過一個潮氣蓬勃的香港,我們也見過一個停滯不前的香港,你想下一代,見到一個什麼樣的香港?」
  • 林鄭月娥:填海造地1700公頃!
    這是繼《香港提出將租借大灣區30平方公裡建60萬港人新城》、《香港建議在大灣區開發130平方公裡新城,可容納350萬人》之後,香港為解決港人的居住問題,提出的又一份重磅利好規劃!━ ━ ━ ━ ━丨香港,地從何處來?「建飛地、造港城、大填海...」8月16日,宣布國務院辦公廳《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辦法》並於9月1日正式實施。
  • 劉德華遭圍攻,背後是香港地產模式大轉向,內地這次還跟不跟?
    ◎智谷趨勢(ID:zgtrend) |  宇庭六十年代出生的劉德華,見證了香港的一路坎坷。
  • 香港要填海造屋?不稀奇!中環銅鑼灣尖沙咀都是這麼來的
    圖:香港經濟日報香港政府最近發布的《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計劃,目標是在東大嶼海域進行1,700公頃的填海工程,這個計劃馬上引發極大的社會迴響,有人對這個計劃各種支持,指造地長遠可以解決房屋問題;也有人對此持懷疑態度甚至大張旗鼓地反對,反對原因五花八門。
  • 他是劉德華的伯樂,杜琪峯是他的門生,退休前卻被網友罵慘!
    他是劉德華的伯樂,杜琪峯是他的門生,退休前卻被網友罵慘!相信大家對《巾幗梟雄》這部電視劇一定不會陌生,但是又有幾個人知道這部作品的監製是誰呢?這部電視劇的監製就是素有TVB金牌監製之稱的李添勝,江湖人稱添哥。
  • 蔡國慶諷刺劉德華沒有唱功被罵慘,不料背後故事竟如此悲慘
    蔡國慶諷刺劉德華沒有唱功被罵慘,不料背後故事竟如此悲慘在遇到這樣一種經歷之後,蔡國慶的說話方式絲毫沒有任何的收斂,尤其是在劉德華召開演唱會的時候,蔡國慶還曾經在綜藝節目中表示:我和劉德華是多年的好友,劉德華的歌唱水平不行,和我沒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