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支持填海被攻擊,香港未來在哪?(深度)

2022-01-06 夜間伴讀

段時間,香港的論壇上到處都充斥著一些網友對劉德華的人身攻擊和諷刺謾罵。


劉德華出身貧寒,是見證了香港騰飛的一代人。


他用自己勤奮和堅持敘寫了不老的天王神話,成功之後,依然在秉持著樸質的心態為基層做慈善做好事。


那麼,就這麼一位口碑極佳的公眾人物,為什麼還會引發一些香港人的不滿?


答案緣於一個短片。

10月10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記者會發表的一番言論將香港藝人劉德華推上了「熱搜」。林鄭月娥表示,她與劉德華同樣出身基層,得益於香港經濟發展努力拼搏才能取得如今的成績。對於劉德華先生想著香港下一代,並勇敢發表自己的意見表示敬佩,最後預祝其12月的演唱會成功。

據悉,劉德華此前曾擔任公益短片《讓下一代看見》旁白,並在其中公開支持「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可沒想到,這段視頻發布後,劉德華便遭到「反對派」各種人身攻擊。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的講話,便是為支持人工島填海的劉德華「叫屈」。

「明日大嶼填海計劃」是香港解決土地供應問題最有效的途徑。計劃實施落成後,預計可以提供25萬至40萬個住宅單位,其中將以70%作為公營房屋,至少可以容納70萬至110萬人,最快11年後便有房可入住。而劉德華則在視頻中表示,「填海計劃」肯定會有很多不同意見,但是為了香港未來的發展,應該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向前走。

對於生在內陸地區的人們來說或許有些陌生,但在海島地區,「填海造地」的行為是解決民眾住房問題的普遍做法。比如新加坡在1965年國土面積僅為581.5k㎡,卻通過填海在2012年達到715.8k㎡,不到50年國土面積便增加了約135k㎡。而香港也在1985年至2000年之間,以平均每年填海200餘公頃,來解決土地供應問題。

事實上,香港大部分民眾並不反對「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只是一直爭論要填多少、怎麼填、在哪兒填。而真正持反對意見的,除了「環保人士」,還有哪些「逢中必反」「逢政府必反」的陰謀主義者。他們借題發揮讓劉德華「滾回內地」,不顧民眾利益,只是單純為了反對而反對。

(短片時間3分鐘,希望大家點開看一下)

「香港曾經走的很快,但近年外面世界也都越走越快,當全世界都向前走的時候,我們香港又在做什麼?」


「買不了房子,租不起樓……」


「如果香港能出現一大片全新的土地,我們會多很多空間,這些基層市民改善生活,就不用等那麼久。新的空間可以用來創業,讓更多的年輕人找到就業的機會,一切社會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如果要長遠紓緩住房問題,「東大嶼人工島」看起來比較可取,可能有人說填海造地需要很長時間,但我認為,不應該因為時間問題而猶疑,相反只要值得做,就應該抓緊機會,馬上做,縮短等候的時間。」


「我們見過一個潮氣蓬勃的香港,我們也見過一個停滯不前的香港,你想下一代,見到一個什麼樣的香港?」


從起步到騰飛,再到停滯,劉德華對香港的一世情懷深入靈魂。


這次他用自己聲音為香港的基層構建了一個可想像的未來—窮人可以從又破又爛的劏房、鴿子籠裡走進充滿陽光的公屋,年輕人可以卸下房子的重擔,灑脫地為未來努力拼搏。


然而,這種畫面對香港一些人來說,卻是「極致罪惡」。他們就是香港的財團和地產商、擁有住房的中產階層、免費獲得土地的新界原住民和所謂的環保主義者。

根據市場供需,開發島嶼,房屋供給增強就會導致房價下跌。


他們著急了,素質一般的開始對劉德華進行人身攻擊,素質稍微高的開始用「人工造島破壞環境」,「政府財力不足」,甚至是「冰川融化會把島嶼淹沒」等藉口進行抨擊。


冠冕堂皇的掩飾下,是醜陋的利益心。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


當然在香港,這種事情已經不再是首例,多年來,凡是有人想提出建造公屋,解決老百姓居住問題的計劃,都會引發大規模反對。既得利益者對房價的深度綁定已經將整個社會推入泥潭,寸步難行。


現在的香港,房價貴絕全球。

全境住宅用地不足18%,人均居住面積全世界倒數。三代人住40、50平米房屋很普遍,大量商品房供應面積30多平米,過50平米就是豪宅了。


擁擠程度苦不堪言,毫無尊嚴。


我有一個朋友,50平米房子裡住著一家六口,有兩張雙層床,兩個老人一張,兩個小孩在另一張的上層,主人夫妻睡的下層是特別設計的,晚上拉出是雙人床,白天收回去,床前支起飯桌。但就是這樣的50平米,價值四五百萬港元!


而香港家具店賣的床,一般不超過1米5寬,較多的雙人床是1米37。有人說:「我有兩個夢想,一是世界和平,二是可以從三邊下床」。

香港劏房

諷刺的是,就在這擁擠不堪的籠屋、劏屋旁邊是萬年不變,佔比香港全境70%的郊野公園和面積千畝的豪華高爾夫球場。


當然這也是不能碰的「風水寶地」。最頂尖的1%富人怕房價下跌,影響自身利益,既反對住房供應增量,也不希望把良好的自然環境與窮人分享。

陸地不讓用,政府要想讓港人住上房子,就只能選擇造價奇高的填海造地。而現在填海造地也不順利,往哪兒填,都有大量人反對,環保組織上街遊行,附近海景房居民拉橫幅抗議。


歷史滾滾風塵,善惡終有時。

香港房價不斷上漲,讓階級固化的鴻溝越來越寬,經濟像老人一樣越走越慢…


香港街頭拾荒的老人

香港樂施會最近發表了一份《香港不平等報告》,引述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指出,香港2016年最新的基尼係數為0.539,較10年前上升0.006,創45年新高。

目前香港貧窮家庭數目高達53萬戶,當中30萬戶屬於在職貧窮家庭,貧窮人口超過130萬人,而目前香港的總人口是740多萬。

香港最富的10%住戶的每月收入中位數(不包括外籍傭工),是最窮10%住戶的43.9倍,這意味著,最貧窮的10%家庭需要工作3.7年,才能換取最富裕10%家庭的一個月的收入!而在十年前的2006年,這個差距只有33.9倍。

收入增長慢、房租上升快,進一步加劇香港老百姓的生活壓力。報告稱,2007年至2017年間,香港小型單位樓價及租金分別上升了273.9%及100.01%,但同一時期香港家庭的收入中位數隻上漲了54.8%。

不斷上漲的房價和租金,讓貧窮的住戶別無選擇,因此只能繼續擠在環境惡劣的劏房之中。

被房價榨乾了靈魂的年輕人,逐漸失去了向上的動力,整個香港死氣沉沉。而富人到頭來也不明白,這個社會並不是富人的社會,如果沒有基層老百姓向上努力,創造價值,再高的房價也是風雨飄搖的空中樓閣。

上次金融危機,樓價大跌,香港人把罪責指向了董建華,現在美國加息,樓市下跌,是否又會把罪責指向劉德華呢?而在未來,空中樓閣再次坍塌的那一刻,他們又還能怪誰?

綜合自子木、貝寧讀書等。侵刪。


相關焦點

  • 劉德華支持填海被攻擊,香港明天在哪?
    這兩天香港一些論壇到處充斥著一些網友對劉德華的人身攻擊和謾罵諷刺,甚至有人喊出劉德華滾出香港,這一切來源於一則長約3分鐘的短片,表態支持人工填海,劉德華擔任旁白。他說:「如果要長遠舒緩香港住房問題,在坊間眾多的建議裡面,我覺得東大嶼大規模人工島方案,看來是比較可取的。」影片一出街,反對的聲音便接踵而至。可是,劉德華說,我知道一講到填海,就會有很多反對的聲音。但,你想讓你的下一代,見到一個怎樣的香港。
  • 劉德華支持「填海計劃」遭到人身攻擊,到底是動了誰的奶酪?
    劉德華支持「填海計劃」遭到人身攻擊,「反對派」怎敢如此猖狂?
  • 港媒:劉德華支持填海何罪之有
    一些網民只因不滿別人觀點,動輒人身攻擊、發動網絡公審和網上霸凌,本質就是暴民政治,以語言暴力企圖「逼人收聲」。一些網民上綱上線對劉德華扣帽子,如攻擊他「跪低」、「投共」云云。一些網民肆意抹黑造謠稱,劉德華未必出自真心,而是受到金錢的引誘,甚至是遭強力部門逼迫云云,劉德華彷彿變成了「賣港罪人」。
  • 劉德華支持人工填海遭謾罵,香港特首出面力挺:很敬佩
    10月初,因給「團結香港基金」拍攝的電視短片《東大嶼都會》擔任配音,劉德華遭到各種人身攻擊和侮辱。
  • 劉德華支持香港填海造島被罵慘!學學新加坡吧~
    昨天下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發布第二份《施政報告》時忍不住出聲為劉德華打抱不平,認為劉德華最近受到的待遇「太不公道了」!和萬事通一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啥,讓林鄭特首和「民間特首」劉德華站在了同一陣線呢?
  • 劉德華支持填海,改善居住,被罵慘了!
    來源:子木聊房華仔的錯這段時間,香港的論壇上到處都充斥著一些網友對劉德華的人身攻擊和諷刺謾罵。劉德華出身貧寒,是見證了香港騰飛的一代人。從起步到騰飛,再到停滯,劉德華對香港的一世情懷深入靈魂。這次他用自己聲音為香港的基層構建了一個可想像的未來—窮人可以從又破又爛的劏房、鴿子籠裡走進充滿陽光的公屋,年輕人可以卸下房子的重擔,灑脫地為未來努力拼搏。
  • 劉德華為「填海計劃」發聲,香港填海造陸漫談(一)
    作者丨龐凱蘇大成商道原創(ID:dcsd127)轉載授權聯繫(微信ID:evita0606)最近,劉德華公開發表支持香港本土再啟動大型填海造陸計劃的言論
  • 劉德華勸你們填海也挨罵 香港人不是腦殘是絕望
    最近,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執政報告當中力推填海計劃,並為備受攻擊的劉德華抱不平。
  • 香港為什麼一定要填海
    >劉德華在香港人緣很好,有「民間特首」之稱。近期他被許多網友罵,原因是他支持香港的填海造陸計劃。一個名為「團結香港基金」做了宣傳短片,呼籲市民支持政府的填海計劃,請劉德華擔任旁白。劉德華欣然應允,這是他極少見的參與政治議題。儘管沒有露面,只有聲音演出,還是激起極大爭議。 對香港人而言,填海造陸並不是陌生事。1841年香港開埠,次年英國人就開始填海。起初並非缺地,而是建設的附產品。
  • 劉德華支持填海被攻擊,香港未來在哪?(深度)
    「如果要長遠紓緩住房問題,「東大嶼人工島」看起來比較可取,可能有人說填海造地需要很長時間,但我認為,不應該因為時間問題而猶疑,相反只要值得做,就應該抓緊機會,馬上做,縮短等候的時間。」「我們見過一個潮氣蓬勃的香港,我們也見過一個停滯不前的香港,你想下一代,見到一個什麼樣的香港?」
  • 「民間特首」撐填海?劉德華:想香港繼續向前行
    由前特首董建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前日於facebook發布這段影片名為《讓下一代看見》,片長約三分半鐘,劉德華在影片中擔任旁白,並沒有露面,力撐東大嶼人工島填海是「可取」。「東大嶼人工島」指的就是在大嶼山以東填海約1000公頃興建人工島,預計多建25萬至40萬個住宅單位 ,容納70至110萬人口,長遠解決房屋短缺問題,而這個計劃大約需要11年。
  • 香港,填海計劃.
    香港:明日大嶼願景香港東大嶼人工島填海計劃_劉德華粵語旁白香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1104平方公裡的陸地面積上
  • 港人未來住在哪?林鄭月娥:填海造地1700公頃!
    就在昨日,香港特首宣布:未來香港將建1700公頃人工島住110萬人,預計2032年首批入住!
  • 劉德華為填海短片配音遭咒罵,香港聲稱的言論自由哪去了? |中環一筆
    劉德華為政府的宣傳短片擔任旁白,支持填海計劃反對派最近的口頭禪是:「我不支持港獨,但我撐異見者的言論自由……」,連分裂國家的陳浩天都有言論自由,但講一句支持香港填海造地的劉德華,卻成了眾矢之的,被黃絲圍剿謾罵,
  • 「明日大嶼」造價6240億,將掏空香港庫房?竟連支持者劉德華都被罵慘了...
    (視頻觀看時長為:3分15秒,建議在Wifi 環境下觀看)▲劉德華獻聲呼籲香港填海造地6240億元?「明日大嶼」將成為香港歷史以來最貴的基建項目?那麼會不會掏空港府庫房?估算造價一出難免讓大家不產生這些疑問。
  • 香港填海前世今生 這些地標都是填海得來
    香港地形多山地,少平原,許多區域發展需藉助填海求得新土地。在逾170年的填海歷史裡,不斷有香港新地標拔地而起。
  • 香港大規模填海計劃惹爭議 「明日大嶼」能否實現?
    為了緩解「住房難」,香港特區政府去年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在大嶼山東部填海1700公頃,建新市鎮,擬提供26萬至40萬個住屋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明日大嶼願景」計劃是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2018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大嶼山發展計劃,主要是在香港島及大嶼山之間的海域填海造陸,大致可劃分為兩大項目,一是填海造陸計劃,包括在交椅洲海域建人工島,以及在欣澳、龍鼓灘填海及屯門沿海發展區
  • 建議將香港填海納入國家整體環保監控 | 卓越兄
    臺灣風土作家劉克襄寫了一本書,叫做《香港的四分之三》,大讚香港還留有那麼多的綠地,是對大自然的孝道。其實,七百萬人口的香港,有苦難言,市民擠在市區,很多人住在面積一二十平方米的劏房。住,一直是這個國際大都會難以啟齒的痛。為了解決市民居屋難的問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了在未來的十五年,在東大嶼海域以填海建設面積達1700公頃所謂的明日人工島。
  • 香港要填海造屋?不稀奇!中環銅鑼灣尖沙咀都是這麼來的
    圖:香港經濟日報香港政府最近發布的《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計劃,目標是在東大嶼海域進行1,700公頃的填海工程,這個計劃馬上引發極大的社會迴響,有人對這個計劃各種支持,指造地長遠可以解決房屋問題;也有人對此持懷疑態度甚至大張旗鼓地反對,反對原因五花八門。
  • 劉德華遭圍攻,背後是香港地產模式大轉向,內地這次還跟不跟?
    ◎智谷趨勢(ID:zgtrend) |  宇庭六十年代出生的劉德華,見證了香港的一路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