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託咪定減少心臟手術術後房顫和譫妄: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研究

2020-12-27 騰訊網

翻譯 任雲;審校 郭克芳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心臟手術術後死亡率自2000年後已大幅下降,但術後房顫和譫妄仍然常見。房顫是心臟手術後最常見的房性心律失常,不但會延長重症監護和住院時間,也會增加醫療費用及死亡率。譫妄預示著不良的認知恢復、功能減退、入療養院治療甚至死亡。心臟手術和體外循環激活交感神經系統,觸發全身炎症反應,這都會促進房顫和譫妄的發生。右美託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是一種中樞α-2受體激動劑,常用於鎮靜治療。Dex阻滯交感神經,降低心率及心肌氧消耗;同時也會抑制竇房結和房室結的功能,加上具有抗炎作用,使Dex成為術後房顫的合理預防用藥。Dex有抗炎作用並可減少阿片類和苯二氮卓類藥物的需求,並保留了接近正常的睡眠結構,這對術後譫妄具有理論上的防治作用。但之前的諸多研究結果均無法有力證實Dex的這兩種作用,本文作者進行了相關研究,相關結果在2020年7月18日發表於Lancet雜誌。

內容

方法:

本研究為多中心、雙盲、平行設計的優效性研究,共有6家醫院參與了本研究。入選標準為年齡18~85歲、心率大於50次/分、進行擇期體外循環下心臟外科手術的患者。排除標準包括:病竇或W-P-W症候群、房室傳導阻滯、對Dex過敏、肝病、30天內房顫史、永久起搏器植入、30天內使用過胺碘酮或Dex、射血分數小於30%或嚴重心力衰竭、7天內心肌梗死、體重指數超過40kg/m2及48小時內服用過可樂定。

入組患者按1:1比例隨機分配至Dex組或生理鹽水組,試驗藥物由不參與研究的助理準備,研究者和臨床醫生均對分配不知情。術前用藥、麻醉方式和體外循環均按照各個參與醫院常規進行。Dex或相同劑量的生理鹽水輸注時不使用負荷劑量,在切皮前開始以0.1g/(kg·h)速度輸注,在體外循環結束時增加至0.2g/(kg·h)。麻醉醫生可在必要時降低Dex的劑量以維持血流動力學平穩,同時可決定阿片類藥物和苯二氮卓類藥物的用量。在手術結束時,將試驗藥物劑量增加至0.4g/(kg·h)並維持至輸注開始後24小時。同樣在術後,醫師可根據臨床表現減少Dex的用量或是使用異丙酚、阿片類及苯二氮卓類藥物提供額外的鎮靜和鎮痛,但不能預防性使用胺碘酮。

主要觀察指標為收入ICU至術後5天或出院期間的房顫及譫妄。患者在ICU內接受持續的心電監護,並在轉入普通病房後每天接受早晚各一次的12導聯心電圖檢查直至術後5天或出院。房顫診斷由對分組不知情的心內科或麻醉科醫生得出,診斷標準包括醫生臨床診斷、自動記錄的大於5分鐘的房顫及心電圖檢查發現的房顫。在譫妄評估之前先進行RASS鎮靜評分,RASS≥-3分後使用CAM-ICU進行譫妄評估。評估由經過培訓的對分組不知情的臨床醫生進行,上午評估在10點之前進行,下午評估晚於5點。護理人員每日也獨立進行譫妄評估並記錄患者的精神狀態。譫妄診斷標準為CAM-ICU量表顯示陽性或是護理人員記錄的明確譫妄狀態。研究的次要觀察指標包括術後5天內腎功能變化、術後90天的持續切口疼痛;需要治療的心動過緩及低血壓、中風、心肌梗死、深靜脈血栓、肺梗塞、切口感染和死亡也被記錄。

結果:

患者入組在2013年4月17日至2018年12月6日期間進行。在入組83%的患者後進行了第五次中期分析,由於顯示研究藥物無效,執行委員會提前終止了研究。最終入組的798例患者中,400例接受了右美託咪定治療,398例分配至安慰劑組,每組各有兩例被排除(圖1)。入組患者的基線特徵見表1。

在Dex組房顫的發生率為30%,而對照組為34%,Dex對房顫的作用沒有顯著性差異,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RR)為0.91(97.8% CI 0.72-1.15; p=0.34)。在試驗組有17%的患者發生了譫妄,而對照組為12%,RR值為1.48(97.8% CI 0.99-2.23; p=0.026, p≤0.022為有顯著性),見表2。對各個醫院數據單獨進行的分析以及對年齡、性別、手術方式進行的亞組分析均得出了同樣無效的結論(圖2)。同時Dex沒有對術後腎臟功能以及90天後的切口疼痛產生顯著影響。

接受Dex治療的患者在ICU停留時間更久(中位時間51h,而對照組為47h),臨床上需要治療的低血壓在Dex組發生率為57%而對照組為36%。事後分析顯示在113例發生術後譫妄的患者中有58%發生了顯著的低血壓,而在663例未發生譫妄的患者中僅有44%出現低血壓,見表3。

結論:

心臟手術麻醉誘導即開始輸注右美託咪定並維持24小時不能減少術後房顫及譫妄的發生。右美託咪定甚至可能加重譫妄的發生(沒有達到統計學差異),這可能與其誘發的低血壓相關。對於接受心臟外科手術的患者,不推薦以減少房顫或譫妄的目的使用右美託咪定。

點評

右美託咪定因為可減慢心率、延緩傳導,被認為可能有預防房顫發生的作用,在一項觀察性研究中,使用Dex可使房顫發生率降低26%。但這項研究中使用Dex的決定並非隨機,產生了偏倚和混雜因素,同時試驗藥物劑量和持續時間也不明確。這也是進行本研究的原因。另一項納入1295例患者的薈萃分析得出Dex不能降低心臟手術後房顫的發生率,但分析的9項研究中只有1項是以Dex對房顫的作用為主要研究結局。也有研究報導了術後開始使用Dex顯著降低了房顫的發生率(36%對比14%),但這項研究中僅88例的樣本量使結果缺乏說服力。本研究納入了9倍的病例數,且有113例陽性事件,使結論更有可信度。

Dex對於譫妄的作用已在三類人群中得到評估:重症監護患者、接受非心臟手術的老年患者以及接受心臟手術的患者。在重症患者的研究中,相對於異丙酚和苯二氮卓類藥物,Dex可降低譫妄發生率。需要重症監護的患者譫妄發生率通常高於外科術後患者,可能因為氣管插管時間更長以及監護室醫療環境更易引起譫妄。對於非心臟手術,有報導稱譫妄的發生率為12%,這與本研究的結論相近。在納入1387例患者的薈萃分析中,Dex將譫妄發生率降低了54%,。但在本研究中,Dex不僅沒有降低譫妄發生率,接受試驗藥物的患者譫妄發生率沒有降低,反而略有升高(17%對比12%),這樣的結論出乎意料,可能是由於藥物誘發的低血壓造成。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麻醉方式未嚴格控制,文中未提到麻醉深度監測和鎮靜深度監測,也未記錄除右美託咪定外其他麻醉藥的用量,在試驗組,若不相應減少其他麻醉藥的用量,或者出現低血壓後再減少其他麻醉藥的用量,勢必會使麻醉加深,而導致低血壓發生率增加,而深麻醉、腦電圖爆發抑制和低血壓都與術後譫妄發生增加有關。其次,儘管由經過培訓的醫生每天進行兩次譫妄評估,再加上護理人員每天一次的評估,一些細微的認知損害還是可能被忽略。最後,本研究使用了相對低的Dex劑量。

在高齡心臟手術患者,譫妄依然是一個未解的醫療難題,值得大家進一步研究探討,相對於使用一種藥物,可能圍手術期精細化的醫療護理、多模式幹預更為有效。

(翻譯 任雲;審校 郭克芳)

主要參考文獻:

Alparalan T, Andra D, Steven L, er al. Dexmedetomidine for reduc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delirium after cardiac surgery (DECADE):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2020,396(10245):177-185.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參考)

相關焦點

  • 「醉」譯獻 | 術後譫妄:圍手術期評估、降低風險和管理
    在動物模型中,撲熱息痛減輕了海馬區的炎症和氧化應激。在最近一項心臟手術患者的臨床試驗中,術後定期服用撲熱息痛可將譫妄的風險從28%降至10% (NNT=5.6)。    右美託咪定是一種選擇性很高的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雖然它最初被用於重症監護室中鎮靜,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可能具有神經保護作用。
  • 急診非心胸外科手術後房顫發生率及危險因素是什麼?
    房顫會增加患者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住院時間及死亡率,雖然術後房顫常發生在心胸外科手術後,但其他手術,特別是急診手術術後房顫的發生率如何呢?那些危險因素可能增加術後房顫的發生率呢?
  • 【愛兒小醉】小兒日間手術麻醉挑戰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試圖對接受非心臟手術的心臟病人進行風險分層。他們將患者分為低、中、高風險。研究人員連續觀察了100例患者,但未發現任何併發症。然而,他們使用的推論可能適用於日間手術。
  • 馬長生團隊:Marshall靜脈無水乙醇化學消融在持續房顫消融術後...
    Marshall韌帶(ligament of Marshall, LOM)是與房顫的觸發和維持密切相關的一個解剖結構,為非肺靜脈房顫觸發灶常見部位,另外LOM還在存在調節心臟電生理特性的自主神經纖維。此外,Marshall韌帶本身的肌束具有獨立的傳導功能,也是心外膜折返的常見解剖基礎。
  • 恆瑞醫藥鎮靜藥物鹽酸右美託咪定氯化鈉在美國獲批上市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6月17日晚間,恆瑞醫藥發布公告,公司產品鹽酸右美託咪定氯化鈉注射液簡略新藥申請(ANDA,即美國仿製藥申請)獲美國食藥監局(FDA)批准,意味著該藥可以在美國市場銷售。鹽酸右美託咪定氯化鈉注射液是一種相對選擇性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適用於外科手術和其他手術之前或手術期間非插管患者的鎮靜。鹽酸右美託咪定氯化鈉注射液由Hospira開發,最早於2013年在美國獲批,商品名為Precedex。經查詢,國外已有7家企業的鹽酸右美託咪定氯化鈉注射液仿製藥獲批上市,均未進入中國。
  • 淺談心臟瓣膜手術的手術風險及圍手術期注意事宜
    正常狀態下人體的心臟裡面是充滿血液的,做瓣膜手術,心臟必須停下來,但身體的正常需求比如大腦和其他臟器的血液灌注也停下來是不可能的,所以就需要一個機器來替代心臟工作,這個機器就是體外循環機,有了體外循環機之後就把血液全都引入體外循環機裡了,繞開了心臟和肺,體外循環機為外科大夫創造了良好的手術視野,使得心臟外科大夫能夠從容的在心臟上面進行操作,同時它還有一個部件是用來替換肺的,從而保證了心臟手術過程中各個臟器的血液和氧氣的供應
  • 長期高血壓心臟變大,大叔多年持續性房顫,專家用酒精解「心病」
    「經導管途徑進行Marshall靜脈的無水酒精化學消融是房顫消融領域一個重大的技術創新,融合了電生理和冠脈的手法和技術。」謝雙倫教授對此術式頗有研究,常與國內外學者交流分享手術體會。經過仔細分析患者的病情,謝雙倫教授決定給饒叔實施「心房顫動射頻消融+Marshall 靜脈酒精消融術」。
  • 別再吃這種東西了,研究發現它並不能預防心臟疾病
    多年以來,美國心臟學會(AHA)一直建議民眾每周食用兩份魚類料理。該學會在2017年時還認為服用魚油補充劑可能會略微降低心衰或新發心臟病的死亡率,但同時也表示魚油並不能預防心臟疾病。 最近有兩項新研究發現魚油確實無法有益於心臟健康。
  • 研究表明,一杯小酒也可能引發房顫
    因此,研究人員調查了 10 萬餘人,評估了飲酒與偶發房顫的關係,同時考慮了患者的經典危險因素、心衰和心臟生物標誌物。研究人員分析了在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和義大利參加五項社區研究的 107845 人的資料。參與者在 1982 年至 2010 年間接受了體檢,並提供了病史、生活方式(包括菸酒消費)、就業和教育水平等信息。
  • 加拿大籍華裔查出房顫及心跳過緩,蘇州醫生心臟手術幫其安「心」
    近日,加拿大籍華裔葉先生在蘇州查出房顫和心跳過緩,在接受了技術要求較高的「左束支區域起搏心臟手術」後,他「不安分」的心終於恢復了生理性跳動。多年來,葉先生一直有陣發性胸悶、心悸、乏力等毛病,並有高血壓和高脂血症病史。今年6月初,他因腰椎不適到醫院檢查,住院期間醫生發現其心房顫動,於是為他植入了臨時起搏器,並做了腰椎手術。
  • RedHill公布新冠藥物2期研究積極數據|安慰劑|病毒|抗病毒|活性|...
    (Nasdaq: RDHL)(以下稱「RedHill」或「公司」)今天宣布,該公司在美國進行的opaganib(Yeliva®, ABC294640)[1]用於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口服治療的2期研究的初步頂線數據顯示出積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信號。  這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opaganib(NCT04414618)美國2期概念驗證研究招募了40名需要輸氧的患者。
  • 11月份心血管病領域重磅研究一覽|心血管病|重大研究|11月匯總|...
    Omega-3脂肪酸在人體的正常發育和維持生長是必須的,該分子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Omega-3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已有大量研究,但結論尚存爭議。既往研究中Omega-3脂肪酸對老年患者心肌梗死後心血管事件的二級預防的研究較少。AHA 2020年學術年會上公布的OMEMI研究,是一項多中心、安慰劑對照、雙盲臨床試驗。
  • 瑞金醫術(九)| 複雜心臟疾病的綜合治療
    在這種心臟團隊治療模式下,可以大大降低高危複雜冠心病患者的治療難度,減少手術併發症,提升遠期療效。02.複雜主動脈瓣膜TAVR的心內、心外聯合治療瑞金醫院心臟中心在趙強副院長和張瑞巖主任共同帶領下,聯合心內科和心外科組建心臟瓣膜病介入治療心臟團隊,攻堅心臟瓣膜病介入治療新技術。
  • 安慰劑可以減少大腦對情緒困擾的反應
    赴美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精神在多大程度上勝過物質?有充分的證據表明,人們在接受了不含有效成分的治療後往往會感覺更好,因為他們相信這是真的——這就是所謂的安慰劑效應。
  • 原創:心臟瓣膜手術,置換還是成形?
    判斷腱索長度不準確,會導致心臟被扭曲。醫生不僅學習曲線長,更要經驗豐富,才能保證手術成功,手術時間縮短,防止產生嚴重的術後併發症。然而新技術的發展,食管超聲技術和達文西機器人技術的應用,都大大地解決了上述問題。食管超聲技術就好似實時勘測器,能實時顯示心臟及大血管的圖像,同時還可以對血流和整個心臟功能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幫助醫生分析病變瓣膜的情況,以便做出手術方案的調整。
  • 關注「中國房顫日」醫生:房顫是心臟在「求救」
    龍頭新聞訊 「心跳得厲害」「心臟亂跳」「心臟跳到嗓子眼了」……這一系列「心跳亂了節奏」的表現可能是房顫的症狀。蘆瑩說,心房顫動簡稱房顫,顧名思義,心房發生了「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也就是心房失去規則有序的收縮,變成快速無序的顫動,多見於有器質性心臟病病人,如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等,部分房顫原因不明,可見於正常人,在情緒激動、外科手術、運動或大量飲酒時發生。房顫最典型的症狀為心悸、心慌、胸悶、氣短,但是也有一些患者沒有症狀,尤其是已進展為持續性房顫的患者,也需及時重視。
  • 「鏡面人」的心臟手術 手術過程堪比電影《信條》
    姚先生是湖南益陽大通湖人,患有瓣膜性心臟病合併房顫多年,近來症狀不斷加重,稍一活動便出現疲乏、胸悶、心悸、呼吸困難、間有雙下肢腫脹。「八九歲時一次偶然就醫,醫生告訴我心臟長在右邊,後來一次檢查發現內臟也是反的。」
  • 「臨床研究」
    雙相障礙和酒精使用障礙共病的情況非常普遍,德國一項研究發現大約1/4的雙相患者具有酒精使用障礙,流行病學也進一步證實了這些臨床觀察。  儘管雙相和酒精使用障礙的共病率非常高,但相關的藥物治療研究卻較少。在PubMed搜索「酒精、雙相、藥物治療」,獲得了930項結果。
  • 肺癌輔助(術後)療法Tagrisso(泰瑞沙)獲FDA批准|FDA|泰瑞沙|生存期...
    此次批准,基於III期ADAURA研究史無前例的療效結果,數據顯示:在已接受完全腫瘤切除術的早期(IB/II/IIIA期)EGFRm-NSCLC患者中,與安慰劑相比,Tagrisso用於術後輔助治療顯著延長了無病生存期(D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