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守候用愛讓聽障兒童學說話,蘭陵縣這位女子不簡單

2020-12-22 騰訊網

蒼山吧微信公眾號

蒼山人蒼山事,這裡有熟悉的蒼山味道。

「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願意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紅葉,我給你整個楓林和雲彩。」一句簡單的歌詞,唱出了劉相英14年的「無聲」堅守,以「無聲」守候,讓愛發「聲」。聽力語言康復事業從來不是一項平凡的崗位,但是因為這群特殊群體的靜默,很少人知道在這些人的內心在吶喊些什麼。而劉相英,卻在14年時間裡,走進聽障患者的世界,講述了一個「娓娓動聽」的故事。

1982年,劉相英出生於蘭陵縣,2006年畢業於濰坊學院特殊教育專業。其實,在她考大學報考志願時,她完全可以報考一些熱門專業,但是善良的劉相英了解了「特殊教育」專業時,她果斷報名。「走進特殊群體,關愛殘疾人,為殘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她最大的心願。

第一次走進聾啞學校的大門時,劉相英發現孩子們不會說話彼此打著熟練的手語,但與社會人士交流就有很大的障礙,他們無法向健聽人一樣去交流、學習和工作。為此,劉相英毅然改變了教學方向,從教大齡的聾兒學文化,轉變為教小齡聾兒學說話。

劉相英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剛開始從事這份工作時壓力非常大,但一想到唯有實幹才能夢想成真,態度決定一切。所以我在工作中,腳踏實地,砥礪前行,爭做新時代的踐行者。」為彌補自己現有的知識經驗薄弱,她申請去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進修,參加了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和臺灣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聯合舉辦的「全國第六期中文聽覺口語法(AVT)」培訓班的學習,經多次嚴格的考核成績合格後,獲得「聽覺口語法」資格證書,成為臨沂市目前唯一持證的一位「聽覺口語法」教師。之後,又多次參加了全市和全國組織的多次培訓班。以專業的技術水平和高尚的道德修養,得到了專家的讚賞和肯定。

「看著孩子一張張可愛的笑臉,聽著他們會叫爸爸媽媽,會叫我一聲老師,心裡的自豪感和喜悅感油然而生。」劉相英對聾兒有著一顆慈母之心,一心撲在工作和學生身上,在康復教學中她全力以赴,運用所學特長,對聾兒進行一對一科學有效的康復,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都凝聚著她艱辛的付出,她笑著說「所有的付出值得的」。

劉相英一直奮力開拓聾兒康復業務,在新的臨沂殘疾人康復中心建設期間,領導把聽力語言康復科籌備的重任交給了她,她一邊代課,一邊做籌備工作,沒日沒夜的忙碌,積極主動的做好每一件籌備工作。她以身作責、真抓嚴管,帶出一支過硬隊伍。

劉相英每年都積極參加「愛耳日」宣傳活動,到鄉村、社區數次宣傳普及耳聾預防知識。在聽障兒童救助方面,從2010年至今,共救助聽障兒童500多人。每救助一名聾兒就成就一個心願,拯救一個家庭,為社會減少一份負擔。她在用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社會,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本文來源:大眾網

相關焦點

  • 「沂蒙實幹+」:14年「無聲」守候,讓愛發「聲」
    我們將聚焦改革發展大潮中湧現出來的「實幹典型」,講述他們敢於擔當作為、「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故事。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梁紅國 汪雨桐「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願意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紅葉,我給你整個楓林和雲彩。」
  • 天津小海豚聽障兒童合唱團:親親寶貝,叫醒你的耳朵
    天津小海豚聽障兒童合唱團:親親寶貝,叫醒你的耳朵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6年06月01日 18:38 A-A+ 發音課上,孩子們目不轉睛盯著老師的嘴巴,學每一種口型和發聲,在反覆的訓練中,有的孩子甚至急得流下了眼淚……唱歌,對常人來說,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但對於他們,卻難如登天。  這情形,源於人工耳蝸搜集聲音頻率的範圍,仍受限於當今科技的進步程度。比如唱「Do」音時,在聽障兒童的聲音世界裡可能是其它音高,甚至是噪音。  除了坐等科技進步,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這些先天失聰的孩子們?
  • 騰訊會議和愛的分貝加持,騰訊天籟行動發起「幫聽障兒童說出愛」項目
    12月25日,騰訊會議在成立一周年之際,聯合騰訊基金會、北京愛的分貝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幫聽障兒童說出愛」項目,同時號召騰訊會議用戶捐贈會議時長,按照一定比例兌換為公益金,用於幫助更多聽障兒童參與語言康復訓練。
  • 女兒走出無聲世界後 她幫八百聽障兒童獲「新聲」
    22年前,伍雪玲的女兒晴晴有聽力障礙,她第一次到特殊學校學習如何幫助聽障兒童恢復聽力。經過1年多的艱辛努力,她的女兒終於可以開口說話。當更多人得知伍雪玲女兒的奇蹟後,許多聽障兒童家長找到伍雪玲,希望她幫幫自己的孩子。「我是被孩子的家長們推著走到今天的。」伍雪玲說。
  • 抖音「高調少年」幫扶聽障兒童,用音樂治癒孩子
    近日,抖音大學生音樂大賽《高調少年》攜手公益機構「愛的分貝」共同發起一項聽障兒童幫扶活動,方志軒等多名參賽選手一起走進聽障兒童康復中心,用音樂治癒孩子們,幫助他們恢復語言能力。「愛的分貝」是由眾多播音員主持人共同發起的一項針對聽障兒童進行救助的公益項目。《高調少年》的高熱度為這次聽障兒童幫扶活動帶來了更多關注,不少抖音上的大學生們也參與到了此次活動中。此次幫扶活動旨在以音樂為載體,建立社會對聽障兒童的理解認知和長期關注,幫助孩子們回歸有聲世界,為萬千家庭提供支持和幫助。
  • 作為特教老師 她為聽障兒童打開有聲世界的大門
    2021年伊始,在「新時代的青年 新時代的中國夢——獻禮建黨100周年」2021陝西少兒春節聯歡晚會暨「夢想課堂·美育鄉村」圓夢慈善公益行活動中,一群聽障孩子帶來的朗誦節目《心·聲》引起了臺下觀眾的關注。準確的發音、清晰的吐字,儼然不像出自一群聽障的孩子。
  • 「高調少年」走進聽障兒童康復中心,以音樂打破「無聲世界」
    近日,抖音攜手大學生音樂大賽選手方志軒等4位參賽學子,共同參與公益機構「愛的分貝」聽障兒童幫扶項目。在聽障兒童康復中心,參賽選手們通過多樣有趣的互動活動,幫助聽障兒童接觸聲音、感受音樂,為他們帶來陪伴與幫助,並帶動社會圈層積極關注聽障兒童群體,助力這些兒童早日回歸有聲世界。
  • OPPO Enco再次助力聽障兒童救助,袁婭維唱響愛的分貝
    近日,OPPO Enco 耳機聯合騰訊公益與北京愛的分貝公益基金會,邀請唱作人袁婭維與聽障小朋友組建「聽不見的樂隊」,共同錄製MV。旨在籌集公益善款,為聽障兒童升級人工耳蝸體外機,幫助他們更清晰地聽到聲音,走向更豐富多彩的聲音世界。數據顯示,我國聽力殘疾患者超過2780萬人,佔人口總數的1.99%,居五大殘疾之首。
  • 唱響「愛的分貝」,OPPO Enco再次助聽障兒童重獲新「聲」
    春節前,愛的分貝聯合OPPO Enco發起的一場公益活動,為無聲世界裡的孩子們送去了美好和溫暖。近日,愛的分貝與OPPO Enco合作的新春公益活動圓滿收官。截至活動結束,共有620193名愛心人士參與了互動。OPPO Enco將向愛的分貝捐出1062019.3元善款,用於人工耳蝸體外機升級,幫助更多聽障兒童重獲新「聲」。
  • 關愛聽障兒童:願寂靜的世界從此充滿歡聲笑語
    有一位林宥嘉又發新歌啦,《火焰小溪》這首公益單曲的全部銷售額將捐給公益組織「愛的分貝」,用於幫助貧困聽障兒童的治療,讓更多聽障兒童回歸有聲世界個人生命歷程邁入全新階段的林宥嘉,在成為人父之後,滿懷對聽障兒童和家長們的不舍與疼惜,傾盡全力為愛義務演唱的公益歌曲,可以說是林宥嘉歌手生涯以來最具社會關懷與大愛情感的一首歌。
  • 楊欣怡博士:聽障兒童四段式康復要領
    在一次聽障兒童家長交流會上,楊博士進行了關於聽障兒童四段式康復的專題講座。家長們快來看看耳朵樹又幫大家總結了哪些乾貨吧~(一)三早:早發現、早幹預、早康復:0到3歲孩子的家長們走的最多的彎路就是等待。(二)選擇專業的驗配中心兒童聽力保健和成人是不一樣的。
  • 短片丨「稅務媽媽」溫暖守候 缺愛兒童不再孤單
    短片丨「稅務媽媽」溫暖守候 缺愛兒童不再孤單 2021-01-14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說話晚,不愛學說話是自閉症嗎?
    孩子說話晚,不愛學說話就是自閉症嗎?不是自閉症的孩子,也要進行語言開發嗎?下面針對這些問題,做簡要回覆: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目前還沒找出病因。自閉症不能完全治癒,但通過康復訓練,可以達到生活自理的狀態,並且有很多自閉症患者,在某一方面展示出傑出的優秀表現,這樣的個案也有許多。
  • 宜春這位90後的別樣選擇...
    2010年,參加高考的呂新在填報志願時看到南昌豫章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專業招生。「我看到他們這個專業在安徽省只招一名學生,我就把它填在了第一志願。沒想到居然被錄取了。說起來,我走上特殊教育之路,是機緣巧合。」2013年,呂新考入宜春市特殊教育學校,一直從事語文教學和聾兒語言訓練工作,現為聽障9年級1班班主任、教務處副主任兼聽障教學部部長。
  • 為大陸聽障兒童搭一座「彩虹橋」——記臺灣「媽媽」李紹華
    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陳旭 季小波)她曾是一名職場白領,現在選擇做一名志願者,成為近30個大陸聽障孩子的「媽媽」,她就是來自臺灣的李紹華。在北京通州區,李紹華創立了「彩虹天使咖啡屋」,凝聚社會各界愛心,為聽障兒童提供幫助。
  • 轉轉攜手人氣演員朱元冰公益拍賣「開箱」商品,關愛聽障兒童
    1月9日下午,轉轉二手交易網攜手超級星凡團App,聯合北京天雲語言無障礙康復中心和北京億天使公益基金會舉辦「小手牽小手·攜愛一起走」2020年新年兒童公益聯歡會,將人氣演員朱元冰在轉轉App拍賣「開箱」手機、數碼商品的收入悉數捐贈,支持關愛聽障兒童公益項目。
  • OPPO Enco 耳機聯合袁婭維推出最新單曲,資助聽障兒童再獲新「聲」
    旨在籌集公益善款,為聽障兒童升級人工耳蝸體外機,幫助他們更清晰地聽到聲音,走向更豐富多彩的聲音世界。   數據顯示,我國聽力殘疾患者超過2780萬人,佔人口總數的1.99%,居五大殘疾之首。其中,7歲以下的聽障兒童約有20萬人,每年新增聽障兒童達3萬人。
  • 「無聲」麵包店:愛在不言中
    這個項目專為德國愛心人士尋找中國的資助對象,吳正榮夫婦最多時資助了80名中國聽障兒童,每人每月400元生活費。 艾吉星說,吳正榮夫婦是除母親外最關心她,和她說話最多的人。 從小時候念字都困難,到2016年時,艾吉星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正常孩子能做到的,聽障兒童照樣能做到!愛,真的會讓奇蹟發生。 像艾吉星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吳正榮夫婦親切地把資助過的孩子稱為「我們的中國孩子」。
  • 「速度蘭陵」系列報導:用「蘭陵速度」講述「蘭陵縣脫貧故事」
    近年來,蘭陵縣堅持以提升幫扶成效和脫貧質量為中心,以「速度蘭陵」的理念,固脫貧、幫即貧、攻深貧、保特貧、提臨貧,講述了當地貧困群眾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摘帽的 「蘭陵脫貧故事」。聚焦職業技能培訓 精準送崗實現脫貧就業「你畫的素描就可以在網上做你個人帳號的時候,就可以先用它吸引一部分人,擴大你這個帳號的知名度。」
  • 「網紅」老師用手語教英語,讓聽障生過四級
    他鼓勵學生們用各種方式和他互動——練習過說話和發音的,可以在座位上大聲「接下茬」;主要依靠手語交流的,就做個手勢。「有些孩子比較害羞,我就觀察他們的表情,不自覺地笑了,那就是明白了。」除了看表情,還要透過眼神來「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