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寒潮來襲,一晚搶救3名心梗患者,醫生提醒:做好預防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

寒潮來襲,大範圍降溫,整個華北地區降溫七八度,昨天到今天最低溫度零下13℃;雖然帶著帽子,穿著厚羽絨服,但依然很冷!(東北及內蒙更是逼近零下40℃,看來我們這裡還是挺暖和的。)

尤其是昨天大風,把冰冷的空氣吹在臉上,才真正理解小時候課文裡學到的:寒風凜冽,吹在臉上像刀割一樣。

這樣的夜晚,最好待在被窩裡,才是一種幸福!

晚上10點查完房,看著住院患者一個個病情平穩,心放了一大半,正準備回值班室,奢望一下溫暖的被窩,120心肌梗死傳圖群發來消息:56歲,男性,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請導管室待命。

立即啟動導管室,披好大衣,下樓去準備,即使我們搶救心肌梗死的患者已經是我們工作的主要一部分,但每次搶救每一位心肌梗死患者的時候,依然揪著心,因為心肌梗死患者,隨時會有心臟驟停,心臟室顫等等猝死風險。

術中患者室顫一次,電擊除顫成功,打通血管,血流恢復,1個半小時後,已經是凌晨0:35分,給患者蓋了兩床被子,把腦袋包裹好,就留鼻孔,頂著寒風,把患者送回了監護室。

交代完病情,已經凌晨1點,打算回到導管室,把手術衣脫了,換成白衣;這時候手機再次響起,女性74歲,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請導管室待命。

這可好,不用啟動導管室了,也不用換手術衣了,直接去手術室等著。

在搶救完第二例患者後,按照同樣的方法把患者送回監護室,這時候已經凌晨4點,在送患者回監護室的路上一點也不覺得冷,可是當我一個人再次去導管室的時候,就感覺特別冷。看來心裡有事,緊張,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候,也能取暖!

脫下已經被汗水浸溼的手術衣,換上白衣回到了病房,路過監護室,再看了看剛剛做完手術的兩位心梗患者,心率、血壓都比較平穩,這才放心回到了值班室。

躺下眯一會(心內科醫生值班是不脫衣服的,因為隨時會爬起來搶救。),感覺睡了好久,睡得特別香......

突然電話再次響起,一個晚上,第三個急性心肌梗死,一邊往導管室跑,一邊看了一眼手機,才凌晨4:40,也就是剛才我才睡了10分鐘,雖然只有10分鐘,但很解乏,精神了許多。

第三例患者,39歲,男性,急性前間壁心肌梗死,做完手術,在送這位患者回監護室的時候,天已經亮了,醫院已經有很多人了。

雖然一晚上只睡了10分鐘,但3位患者病情都比較穩定,很是欣慰,值了!

冬季本身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加之突然降溫,如果沒有做好保暖防護,或者沒有做好各種預防,那麼就更容易發生心肌梗死。

冬季如何預防心肌梗死?

1、保暖是首要的

冬季,不管有沒有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北方,最主要的就是保暖。穩定降低,尤其溫度驟降,寒潮來襲,如果保暖做的不到位,那麼血管容易收縮,血壓容易升高,容易誘發心肌缺血,甚至導致心臟動脈血管痙攣或斑塊破裂直接發生血栓,從而導致心肌梗死。

所以,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有三高的人、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應該多穿一點,這時候一定要溫度,而不是風度。

2、健康生活是長期的

冬季除了保暖,我們還必須做好長期的健康生活,比如健康飲食,低鹽低油低糖,多蔬菜多蔬果這樣的飲食,肉類可以吃,但不宜過多肥肉內臟,魚肉適當可多一點,增加奶製品等等。同時戒菸限酒,控制體重,如果太冷不建議室外運動,可以室內運動,不要熬夜,保持好的心態。

尤其是老年人和本身就有三高的人,更應該長期注意這些健康生活方式,要養成習慣,而不是看到醫生提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3、監測三高是必要的

三高發病率越來越高,三高又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成年人每10個人就3個高血壓、1個糖尿病、1個高血脂,所以大家必須重視三高。即使沒有症狀,也需要監測血壓、血糖、血脂;已經明確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更應該在正規醫生指導下,規律吃藥,監測血壓、血糖、血脂,而不能跟著感覺走。

4、部分藥物是不能缺少的

對於有三高的人,要按時吃藥,對於心血管疾病的人,也必須規律吃藥,三高和心腦血管疾病,都需長期甚至終生吃藥,因為目前不能根治,所以得規律吃藥。如果停藥,就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加重,斑塊加重,甚至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引發心肌梗死。

第一位56歲患者,是有三高,但沒有感覺,沒有查體,就沒有發現,直至發生心梗,送到醫院搶救,才發現有三高;

第二位74歲患者,有心血管疾病,進入冬季,沒藥了,太冷就不願出門買藥,想著停一段時間也沒關係,結果心梗了;

第三位39歲患者,這麼冷的天,不加衣服,沒穿秋褲,整天說自己身體好,結果誘發了心肌梗死。

總之,寒潮來襲,各位注意保暖,2020本來就不順,我們要把這些晦氣留在2020,我們要健健康康的去迎接我們的2021,新年快樂!

【心血管王醫生版權】

原標題:《2020寒潮來襲,一晚搶救3名心梗患者,醫生提醒:做好預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周六24小時,搶救4名心梗患者,醫生:冬季這樣預防心肌梗死!
    周六值班,一共搶救了4位心肌梗死患者,這也是當醫生以來,24小時內搶救心肌梗死最多的一天了。周六接班後,按照自己的習慣,查完科裡所有的患者,因為周末主管醫生不一定都來查房,所以我養成了周末查看所有患者的習慣。
  • 寒潮來襲 申城醫生提醒:千萬小心「凍出來的病」
    2020年即將進入尾聲,一場寒潮呼嘯而來。根據中央氣象臺發布的寒潮預警,我國中東部地區將出現秋冬以來最冷天氣。受較強冷空氣影響,上海未來幾天將出現明顯降溫,郊區溫度逼近零度。  申城不少醫生發出提醒:請廣大市民,尤其是老人、小孩以及患有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病患者,在這段時間要注意個人防護,提高自身抵抗力。
  • 上海全天氣溫零下,急診室接連收治重症患者!寒潮下當心這些疾病...
    上海市長徵醫院急診部內人來人往,急診醫生接連接診了幾位重症患者:高處墜落傷、室上速發作、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寒潮襲來,搶救室內尤為忙碌。「近幾日我們醫院急診科的掛號量在400多人次/天,因為附近居民區比較少,所以寒潮期間掛號量沒有明顯增加,但重症患者比例比平常增加了一倍,很多都是120救護車送過來的,最高發的就是心血管疾病和外傷。」 長徵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何超說。
  • 心梗患者呼吸、心跳已停止,醫生用3分鐘實現逆轉
    「患者是急性心梗,需要立即進行急診支架植入手術!」近日,我院胸痛中心接診了一名60歲的胸痛患者林叔,心電圖提示廣泛前壁心肌梗死。胸痛中心立即啟動,得益於優化、高效的救治流程,在林叔呼吸心跳都已經停止的情況下,醫護團隊開展搶救並在3分鐘內完成支架植入手術。最終成功救治林叔,讓他轉危為安。
  • 「最美機長」心梗離世!醫生這3句忠告,千萬要記住!
    ①也有其他相關研究顯示,在寒冷季節伴隨氣溫每降1℃,心梗的發生率將以2.2%的比例增加。②心內科醫生的3句警告,千萬要記住 事實上,得了心梗,並不是就註定了需要「聽天由命」。作為長期與心梗「戰鬥」的心內科醫生,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耿寶玉見過許多心梗患者錯失救命良機,釀成終身遺憾。
  • 「最美機長」心梗離世,醫生這3句忠告,千萬要記住
    也有其他相關研究顯示,在寒冷季節伴隨氣溫每降1℃,心梗的發生率將以2.2%的比例增加。心內科醫生的3句警告,千萬要記住事實上,得了心梗,並不是就註定了需要「聽天由命」。1、對於心梗患者,時間就是生命急性心肌梗死,最核心的治療是迅速讓閉塞的血管「復通」。
  • 寒潮來襲!煙臺120兩天救治心腦血管急症患者230人
    急救現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妍明 通訊員 吳明順 煙臺報導近兩日,受寒潮天氣影響,煙臺市迎來持續降雪、大風、降溫天氣,低溫和暴雪給人們出行帶來不便,也造成心腦血管病高發。劇烈降溫 兩天救治心腦血管急症患者230人12月28日16時17分,家住蓬萊區黃海路的李女士突然出現胸痛、頭暈等不適症狀,家人立即撥打120求助,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聞訊後立即指令附近醫院的救護車前往急救。急救人員很快趕到現場,第一時間給予其吸氧、心電監護、建立靜脈通路等治療,並接往醫院進一步救治。由於搶救及時,李阿姨脫離了生命危險,經診斷,李女士是急性心臟病發作。
  • @市民朋友們:寒潮來襲!請做好防範!
    @市民朋友們:寒潮來襲!請做好防範!江西省氣象臺2021年01月06日06時30分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未來48小時內全省最低氣溫將下降8~10℃,贛北贛中最低氣溫達零下5~零下3℃,局部山區零下7℃~零下6℃,贛南達零下3~0℃,並伴有4~5級偏北風,江湖水面和平原河谷地區陣風可達
  • 寒潮來襲!增加中風風險?收好這十條錦囊
    近日寒潮襲擊我國各地,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華北江南等部分地區降溫8-10℃,有研究證明,極端氣溫(寒潮或熱浪)可顯著增加我國居民死於中風的風險。闞海東教授解釋,極端高溫,效應持續時間相對短暫,一般3至4天後其健康危害消失;但極端低溫影響中風效應持續時間則較長,可達15至20天,也就是說寒潮的危害性比熱浪更持久。
  • 「霸王級」寒潮到來!冷冬下,有條不紊地生活
    市交通運輸服務保障中心供圖當你還在計劃如何度過一個有儀式感的跨年時,2020年最後一輪寒潮天氣已經強勢來襲。樂清市氣象臺於12月29日13時50分將樂清市寒潮藍色預警信號升級為寒潮黃色預警信號。預計29日傍晚起寒潮將逐漸影響全市,氣溫將急劇下降,29日夜裡到30日早晨山區有雨夾雪或雪。
  • 做過8000例手術的醫生透露,心梗發作前常出現8種預兆
    出現短時間的牙痛,通常持續3分鐘左右,並在1周內反覆發作,勞累、激動時常常加劇,就要懷疑是心梗。當心梗高危人群出現牙痛,應先排除心臟問題。臍周疼痛某天清早,老高出門遛彎,一回來就開始肚子疼,主要集中在肚臍周圍,且越來越重。
  • 心梗急救誤區都有哪些?如何預防?
    心梗急救誤區都有哪些?最顯著的特徵和預兆是什麼?怎麼預防心梗?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常駐醫學科普專家崔松主任為大家一 一解答*本文僅代表該醫生觀點一、突發心梗的四大急救誤區1、拍打手臂內側進行心臟急救,是完全無效的!
  • 降溫1℃,心梗風險增加2%!這10種特殊的「疼」是身體在提醒你
    驟降的氣溫帶來的不僅是寒冷,更讓心梗發病率攀升至高峰。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約100萬人,寒潮來臨時,心臟也要注意「防寒」。 2020年11月25日,阿根廷傳奇球星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從昏迷到離世只有12分鐘。
  • 心梗發作毫無徵兆?急救科醫生:這些部位疼痛,警惕心梗「上門」
    然而李先生的話音未落,他便覺得心口傳來一陣劇痛,醫生連忙將其送到急救科,醫護人員連忙對他進行緊急搶救,醫生經過診斷發現患者是突發心梗,在進行了2個多小時的搶救後患者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 患者家屬接到通知來到醫院之後,詢問醫生,患者平時身體也沒有什麼異常,為什麼會突發心梗?
  • 心梗發作是否能活,關鍵看處理,提醒:平日也要注意預防
    在突然出現心梗的時候,可以立即採用胸外按壓以及人工呼吸的方式,使患者心臟恢復心跳,而且一定要及時撥打120,等待急救車的到來,並且還要及時疏散患者附近的人群,讓患者有足夠的空氣可以呼吸,而且足夠大的空間也可以很好的實施救治,同時讓人群保持安靜,避免患者過度緊張,這個時候還可以給患者服用一些硝酸甘油,硝酸甘油的劑量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 醫生提醒:冠心病患者朋友,記得做這些複查,確保秋冬季...
    由於氣溫驟降,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很容易因為天氣變冷引發血管痙攣,出現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動脈硬化斑塊脫落,引起急性心梗等急性心腦血管意外,甚至猝死! 心血管專家提醒:到了寒冷天氣,冠心病患者除了按醫囑規律服藥,注意健康生活方式,還應該要注意及時去醫院檢查以下項目,儘早做好預防措施,就能確保秋冬季平安健康度過。
  • 別說「心梗」毫無徵兆,這些症狀是你沒注意!
    2020年11月20日 是我國「心梗救治日」。開通血管的理想時間是發病後120分鐘內,每拖延一分鐘,就會有大量的心肌細胞壞死。 心梗的出現會有哪些症狀?
  • 49歲男子心梗去世,醫生搖頭:他有3次救命的機會,可惜都錯過了
    血管內科王醫生,昨天晚上搶救了一位49歲的男子,突發心梗,因病情太重,最終還是沒能搶救成功。 王醫生拖著疲憊的身體,惋惜道:其實他有3次獲救的機會,可是每次他都白白的錯過了,真是太可惜了,這也是很多人對於最佳救援時機不以為然的地方。
  • 患者突發急性心梗心跳停頓倒地,醫院走廊現生死時速
    日前,一名患者在深圳市二院分院大鵬新區婦幼保健院檢驗科走廊,因突發性急性心梗突然摔倒且心跳呼吸停頓。幸好有多名醫護人員在場,立刻為患者實施搶救,6分鐘後,患者恢復心跳呼吸,轉急診科繼續搶救,予建立雙靜脈通道,加氯化鈉、多巴胺靜滴,16分鐘後,患者血壓及心率恢復正常,生命體徵平穩,不到半小時,現場醫務人員將患者從鬼門關拉了回來,隨後轉鹽田人民醫院做進一步治療。目前患者恢復良好。
  • 心梗做了手術還會復發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其實經常會有心梗患者這樣問,我告訴他們只要聽醫生的話,幾乎都不會再次發生心梗。那為什麼總能聽見,得過心梗的人,又心梗了?我們都知道心肌梗死是非常嚴重一種疾病,甚至可以說是最危險的一種疾病,心梗患者即使能到達醫院,到達有專業醫生,專業技術,能支架的醫院,也會有5-10%的人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