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奶陣就說明奶水足嗎?寶媽想要奶水足,可以試試這兩招

2020-12-23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對於哺乳寶媽來說,每天餵寶寶吃奶的感受只有經歷過才能體會到,比如「奶陣」這個詞指的是什麼,新手媽媽需要經歷過才會知道。

什麼是奶陣?奶陣來了什麼感覺?只有有奶陣才能說明奶水充足嗎?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些問題。

奶陣一般是在寶寶吃奶前或者開始吃奶幾分鐘之後出現,奶陣出現之後,寶媽會感覺有幾根筋隱隱膨脹,有輕微的脹痛感,如果寶寶吃奶,會聽到寶寶大口吞咽的聲音,時間較長的奶陣會有半分鐘;如果寶寶沒在吃奶,奶水會呈噴射狀或快速滴水狀流出。

因為奶陣一般是在寶寶吃奶前或是剛開始吮吸的時候出現,所以奶水屬於前奶,所以儘管寶寶在奶陣時吃奶順利,吃的比較多,但是也要保證寶寶的吃奶時間。

奶陣產生的奶水是現奶而不是存奶,它和漲奶的感覺並不相同,也不是存奶突然流暢,而是根據寶寶的情況出現的反射。

奶陣,其實就是指噴乳反射,這是寶媽的身體根據寶寶的吃奶動作做出的反射。

一般來說,寶寶吃奶姿勢正確 ,就會刺激乳頭內的神經纖維,引起寶媽垂體分泌催產素,催產素刺激乳房可以讓乳腺管內的乳汁流出,甚至有時候寶媽的身體會在聽到寶寶的哭鬧聲時分泌催產素,促進乳汁的分泌。有的寶媽幫寶寶調整好寶寶的飲食規律,還經常在固定的時間出現噴乳反射,這其實都體現了我們的身體哺乳寶寶的本能。

寶寶吃奶過程中,寶媽的腦垂體還會釋放另一種名為「催乳素」的激素,隨著寶寶奶陣結束,寶寶吮吸,乳汁排空,催乳素會刺激寶媽的身體會繼續分泌更多的乳汁,所以我們常說,奶水是寶寶越吃越多的。

不過奶陣對每個媽媽來說都不一樣,甚至寶媽兩側乳房奶陣來臨的表現也不一樣。

「奶牛」媽媽的感受是,有時「感覺」一來,根本來不及多想,奶水就出來了,這可不是簡單的溢奶,而是真實的飆奶。

首先,有奶陣確實說明寶媽奶水是充足的,不過奶水太多也有太多的煩惱。

奶陣雖然持續時間並不長,但是由於奶量充足,寶寶大口吞咽,就可以吮吸足夠的奶水。

掌握規律的寶媽,一般會在奶陣來臨時餵奶,一方面是可以明確感受到寶寶吃了多少,有沒有吃飽,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奶陣來臨後奶水噴出浪費。

不同階段寶寶的奶量需求不同,母乳的分泌也會有不同。

比如,新生兒胃部只有櫻桃大小,每次只需要3-5ml左右嗎,4-5天後,寶寶每次奶量可達30ml,一周以後每次奶量每次可達60-90毫升,每天吃奶8-12次。

到滿月時,平均每日總奶量達到720ml,至少每2-3小時餵一次,第二個月每次大概可以吃120~150毫升奶。

奶陣一般情況下是兩三個小時來一次,正好滿足嬰兒兩三個小時吃奶一次的需求。

寶寶3-6個月,一般需奶量達150毫升/(公斤·天)時,可以滿足寶寶能量需要。胃部容量增加吃奶頻率下降後,奶水也會根據寶寶的情況進行調整。如果寶媽奶水非常充足,可以利用吸奶器將奶水吸出儲存。

有的媽媽由於上班太久沒有讓孩子吸奶也會產生奶陣。此時,媽媽可以到一個方便的地方,用手按壓乳頭兩分鐘,即可阻止奶水繼續外流。正在哺乳期上班的媽媽可避免一些尷尬。

更重要的是,如果奶陣來臨寶寶吃奶,寶媽要注意防止寶寶嗆奶,用食指和中指一起夾住乳暈部位,注意觀察寶寶吃奶狀況。

而奶水不足的寶媽卻覺得,即使奶陣來了,奶水也並不多,兩次奶陣時間間隔太短,生怕寶寶吃不飽。還有寶媽奶水更少,而且有點奶還溢出來,沒有過奶陣。

不少寶媽就會擔心,如果沒有奶陣,寶寶能吃飽嗎?

有奶陣時,可以聽到寶寶的吞咽聲,能確認寶寶吃到了嘴裡,但是沒有奶陣,也不能完全判斷寶寶一定沒有吃飽。

沒有奶陣時,寶寶吃奶會非常用力,真正的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只要寶寶在不斷的吮吸,就說明他是可以吃到奶的。

再結合寶寶的其他表現,比如精神狀態,有沒有哭鬧,排便情況等是否正常,就可以知道寶寶有沒有吃飽。

一、如果寶寶確實會吃不飽,寶媽們可以嘗試以下的方式來刺激奶陣。

既然奶陣不能自己到來,那就用其他方式來進行輔助。

1、最簡單的方式是多讓寶寶吮吸。

奶陣本身就靠寶寶的哭鬧、接觸、吮吸來工作,所以說最有效的催乳方式就是讓寶寶吮吸。每次餵奶可以先讓寶寶吮吸乳房,努力過後如果沒有吃飽,再給寶寶添加奶粉。

2、按摩刺激。

其次就是寶媽按摩乳房來刺激奶陣產生。首先洗一下雙手,身心放鬆的坐下來,深呼吸,然後雙手張開,把拇指放在乳房上方,其餘四指呈C狀放在乳房下方,再然後輕輕的左右旋轉乳頭,用食指觸碰最前端,還可以想像一下寶寶吃奶吮吸的樣子來輔助奶陣產生。

二、光刺激奶陣還不夠,提升寶媽泌乳量也很關鍵。

很多寶媽會在月子裡喝下奶湯。補充營養是對的,煲湯也是一種很好的飲食方式,但是不要一味的大魚大肉,湯水如果特別油膩,反而容易造成寶媽堵奶。均衡飲食更為重要,除了蛋白質,穀物、果蔬的補充也很重要,不光是月子裡要注意,整個哺乳期寶媽都要注重營養的全面和均衡。

其次,保持好心情對奶水的分泌非常重要。情緒低落、抑鬱,容易導致回奶,所以寶媽要放鬆心情,學會排解,更不必因為擔心奶水不夠而焦慮。

其實,哺乳時一件非常自然非常本能的事,放鬆心態,採用正確的餵奶方式,同時注意營養均衡,睡眠充足,大多數寶媽的奶水量都能滿足寶寶需求。

相關焦點

  • 母乳過稀是沒營養嗎?寶媽偷餵被婆婆嫌棄,兩大類奶水要分清
    為了給寶寶提供母乳,寶媽在產後喝湯,催奶,想盡了辦法。然而因為種種原因,並不是都能如願以償,成為「奶牛媽媽」的。在這期間還會產生很多誤會,讓人頭疼!母乳過稀意味著「沒營養」嗎?其實寶媽乳腺通暢,奶水也很足,可是婆婆總覺得寶寶喝奶粉更香。有幾天歡歡偷著餵寶寶,沒成想孩子居然拉肚子了,這件事情被婆婆知道了,還引發了家庭大戰。萬般無奈之下,寶爸乾脆開車帶著一家人來看醫生,聽醫生咋說。醫生在了解後表示,正是由於歡歡每日吃得太油膩了,才會導致寶寶消化不了。
  • 月子奶水少了如何追奶?學這1招,奶水暴漲
    我來說說自己的經驗: 一般來說,生完孩子就可以直接哺乳,這樣就能儘早開奶,而不是像有的人說的那樣,第二天才能哺乳。很多人都擔心自己一開始奶水少,不夠寶寶吃,但其實一開始,寶寶的胃也小,一兩滴也就飽了,當然也會餓的快,過一會兒又要喂。 還有的人一開始沒有奶水,於是急忙給寶寶餵奶粉,以至於寶寶沒有多吮吸,導致自己沒奶。
  • 想要奶水足又有營養,主要得靠「吃」,附產後1~4周食譜
    產後確實要大補,但這兩種吃法很傷身 在父母那一輩,因為平時物資匱乏,給產婦吃雞蛋喝小米粥已經算是能獲得的最有營養的東西了。慢慢地大家就覺得給產婦吃雞蛋成為標配,有些寶媽甚至一天要吃下十幾個雞蛋。
  • 寶寶滿月後,「奶水足」變成「奶水不足」,原因未必是你想的那樣
    就比如說些新媽媽會有一種感覺,明明月子裡的時候奶水是很充足的,可是出了月子之後就感覺奶水不夠了,可真的是不夠嗎?如何判斷母乳不足?只要寶媽有想把乳頭拿開的意向,很快就會被寶寶發現並阻止。5.寶寶吃了奶之後並沒有滿足感吃飽奶的寶寶會有一臉滿足感,這是寶寶們不會學也學不來的,有些寶寶甚至在睡著之後都洋溢著笑臉。如果寶寶比較興奮不睡覺,小眼就會咕嚕咕嚕到處轉,尋找媽媽的身影,向媽媽撒嬌。
  • 想要奶水足又有營養,主要得靠「吃」,附產後1~4周食譜
    產後確實要大補,但這兩種吃法很傷身在父母那一輩,因為平時物資匱乏,給產婦吃雞蛋喝小米粥已經算是能獲得的最有營養的東西了。慢慢地大家就覺得給產婦吃雞蛋成為標配,有些寶媽甚至一天要吃下十幾個雞蛋。坐月子另一個標配就是各種滋補湯,一旦寶媽身體虛弱或是奶水不好,家人尤其會做出各式各樣的滋補湯給產婦補身體。湯類比較容易被身體吸收,但是怎麼吃卻有很多講究。
  • 有種「錯覺」叫奶水不足,3成寶媽中招,4大追奶誤區你中了幾個?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奶水不足是很多哺乳期寶媽最頭疼的問題,大約有1/3寶媽都有類似的擔心,但事實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瞎擔心。這對於乳汁的分泌也是很有好處的,看起來很假,但確實有用。為啥有的寶媽做到這3點還是沒啥效果?上面的3個追奶原則很多寶媽都知道,但實施之後效果卻不理想,多半是因為下面幾個誤區。
  • 追奶前 寶媽要明白什麼是奶陣?哺乳過程中你來過奶陣嗎?
    所以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產科醫生或者護士就會告訴你,多讓寶寶吮吸就會有奶,就是這個原理。那麼來奶陣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呢?當媽媽在哺乳的時候,RF會感覺到一陣針刺一樣的感覺,或者是類似於酥酥的電流通過的感覺,這些都是寶媽來奶陣的感覺。有些寶媽可能會問:為什麼我從來沒有感覺到來奶陣? 這也不用奇怪,因為有些媽媽在哺乳過程中,自始至終從來都沒有來過奶陣,這也是非常正常的,沒有過的寶媽不用緊張。
  • 秋冬下奶的食物不是雞湯,而是它,寶媽若愛吃,奶水足,身體好
    在秋冬想要下奶,喝下奶湯無疑是比較好的選擇,今天分享6道下奶營養湯,都是脂肪和熱量比較低的清湯,可以促進奶水分泌,補氣益血,還不用擔心長胖,做法簡單,寶媽一學就會,再也不用發愁孩子的口糧問題了。功效:木瓜酶可以通乳下奶,銀耳可以養顏潤膚,喝這道湯能促進下奶,養顏美容,加快產後身體的恢復。2、菌菇茭白湯做法:準備菌菇、茭白、蔬菜、西紅柿;食材洗淨備用,鍋中熱些油,加入西紅柿翻炒出汁,放入菌菇和攪拌炒熟,加入清水煮開,最後加入青菜和油鹽,煮兩分鐘即可。
  • 奶水不足別著急,寶媽做到「4保證」,讓寶寶喝到充足母乳
    3、看看自己胸部情況寶媽奶水足不足,可以通過胸部的狀態來判斷,寶媽要先看一下寶寶吃奶之前自己胸部的狀態,再看一下寶寶吃完奶後胸部的狀態,然後進行對比。寶寶吃奶之前,寶媽的胸部如果很飽滿,有一點硬硬的,說明奶水充足,當寶寶吃完奶後,胸部會變得很柔軟。
  • 追奶的食物不是鯽魚,而是它,很多寶媽在犯錯,奶水又稀又少
    在冬天大家都會喜歡喝大補湯來追奶,尤其是雞湯、鯽魚湯這些,在老一輩的思想裡是對奶水分泌有幫助的,但這些湯水比較油膩,裡面的脂肪含量也高,寶媽吃多了是不利於下奶的,甚至會影響到寶寶的腸胃消化,阻礙成長。寶媽想要喝湯追奶,平時可以選擇喝一些脂肪含量低,相對清淡些的營養清湯,這樣不僅可以促進追奶,對身體的恢復也是有幫助的,今天教大家做4道追奶清湯,喝起來不油膩,口感好,趕緊學起來!
  • 哺乳期奶水不夠吃?不是滋補就行的,試試這幾招,奶水充足質量好
    哺乳期的營養非常重要,每一位寶媽都一定希望自己有足夠又營養的奶水來哺育寶寶,讓寶寶能夠茁壯成長,所以才能忍受這份心酸。那麼,怎麼樣才是最科學合理,又能讓寶媽們奶水充足又營養的方法呢?但是,想必不少寶媽都有過「一頓十幾二十個雞蛋」或者是「頓頓豬蹄加雞肉」和「排骨黃豆肉餅湯」這樣的經歷吧?其實,這種補法實在是太誇張了!儘管說哺乳期中寶媽的飯食如果蛋白質供應不足,就會影響奶水的量。
  • 產後奶水不夠可咋辦?寶媽牢記「三早四確保」,讓娃喝上充足母乳
    聽寶寶吃奶吞咽聲 一般寶媽的奶水足夠充足,那麼寶寶在吃奶的過程中,吞咽的聲音頻繁又明顯,這說明寶媽的奶水可以讓寶寶吃飽。 如果寶寶在吃奶的過程中,吞咽聲斷斷續續,時有時無,那麼就說明奶水不夠充足。
  • 奶水不夠娃吃?試試這幾個追奶方法,母子配合更有效
    現在你需要做的就是對自己有信心,然後注意哺乳方法。」我寬慰道閨蜜,但這也是真實的情況。母乳餵養的寶寶最怕的就是乳汁不夠,但是寶寶和媽媽乳汁的分泌,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但即使這樣,媽媽們也會發現寶寶有時候會有吃不飽的狀態。其實,無論因為什麼奶水不足,我們都可以試試以下的追奶的方法。如何追奶:媽媽需要做的在追奶的過程中,需要媽媽和寶寶的完美配合才行。
  • 為什麼有的媽媽奶水超多,有的媽媽奶水超少?和四個因素有關
    偏偏有些寶媽奶水就是少得可憐,不管怎麼催,就是沒有奶水,真的很讓人絕望。為什麼有些媽媽產後奶水很多,有些媽媽產後奶水很少,有人天生奶水少嗎?3.乳腺管內徑大小寶媽的乳腺管數量大致是相同的,但是乳腺管內徑卻不一樣,有大有小。如果腺管內徑比較大,奶陣來的時候就像開水龍頭一樣,奶水都來得比較歡快。如果腺管內徑比較小,即使火力全開,那也可能只像吸管大小的量,那就真的是急S人了,看起來奶水也就比較少了。
  • 奶水少是什麼原因造成的?1個追奶食譜,900ml奶水多得溢出來!
    如果寶媽奶水不足,試試可以一個方法,我二寶現在四個多月,我可能年紀大了的原因,奶水嚴重不足,每天早,中,晚除了正常三餐,還每頓喝一大盆湯,都是下奶的。
  • 「天然下奶劑」不是鯽魚,而是它,寶媽愛喝,奶水多,身體棒!
    母乳對寶寶的健康發育是相當重要的,在哺乳期間,很多寶媽會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高自身的母乳質,希望寶寶能知道營養更好的母乳,可也有很多寶媽會遇到母乳稀少的煩惱,母乳少應該如何調理呢?有部分寶媽會通過喝湯的方式進行追奶,這是個不錯的追奶方法,可大多都會選擇喝滋補湯來補身子,其實滋補湯喝多不但對身體恢復沒有幫助,反而容易導致堵奶,大家想要喝湯下奶,可以學習一些清淡、低脂肪的營養湯,這樣既可以達到下奶的效果,又可以補充身體營養,並且是不容易發胖的。母乳量多了,孩子的健康發育就有保障了。
  • 孕婦產後多久有奶水 孕婦產後多久有奶水充足
    寶寶早吸吮乳頭,對於新媽媽和寶寶都有很多好處,有利於媽媽下奶,也有利於寶寶穩定情緒,適應新環境。2.堵奶時要疏通開奶如果產婦在產後發現自己奶水過少或是有脹乳、乳痛的症狀,可以簡單的用熱毛巾熱敷乳房,促進血液循環疏通乳腺,保證乳汁的必出,如果還是不是特別通暢,並疼痛加重,可以找宅媽媽專業通乳師進行疏通按摩,效果很好。
  • 產後奶水不足怎麼回事呢?做到這4點,奶水多的喝不完
    專家指出:很多時候新媽媽奶水不足是一種假象,如果過早地給娃添加了奶粉,奶水不就會變成了事實。寶媽乳汁分泌有著明顯的特點,就是娃吸吮得越多乳汁分泌也就越多。這幾年一直都提倡嬰兒出生之後儘快吸允母親的乳房。不只是能夠得到珍貴的初乳,還為了有充足的奶水。
  • 寶媽奶水太多怎麼辦?提醒:這4個小方法很簡單實用,不妨一試
    大家可不要以為奶水太多了是件好事,首先奶水太多不光會讓寶媽容易產生堵奶症狀,情況嚴重的還會造成乳腺炎,危害乳房健康。如果寶媽奶水太多了,應該怎麼辦?下面這4種解決方法都非常簡單,也很實用,大家不妨試一試。
  • 寶媽使用吸奶器追奶,看我這篇就夠了
    調整自己 有些寶媽可能剛開始奶水不足,寶寶每天都吃不飽,自己也有很大的壓力。其實壓力大會影響寶媽的奶水分泌。所以寶媽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放下任何壓力。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寶媽通過三種方法使用吸奶器追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