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後的軍事飛機領域,美國、蘇聯/俄羅斯都依靠自己強大的國力展開了你追我逐的軍備競賽。在超級「大佬」的競爭中,其他國家幾乎只有模仿追隨的腳步而鮮有創新超越的能力。但法國的「幻影」戰鬥機卻獨樹一幟,成為二流軍事國家研製的一流軍事精品,為法國贏得了「航空領域第三極」的榮譽。
其實,法國的航空工業在二戰時期遭遇了毀滅性的重創。由於法國本土長期淪陷,飛機製造廠幾乎都被關閉或拆除,人才也在戰火中大量流失。然而二戰結束後,法國航空的崛起速度也令人震驚,在美、蘇兩國研製第一代、第二代噴氣式戰鬥機的時候,法國的進度也沒有落後多少。其中,達索公司的「颶風」、「神秘」、「超級神秘」等戰機相繼問世並參加了多次局部戰爭,其良好的戰場表現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達索公司也成為歐洲最具實力的軍用飛機製造廠商之一,並推出了其代表作「幻影」系列戰機。
「幻影」III型戰鬥機
「幻影」家族的歷史要追溯到1952年法國對新型國產戰鬥機的需求。根據空軍的研製標準,達索公司於1955年推出了「幻影」 I,速度達到1.3馬赫,但「幻影」 I機體太小,只能掛載1枚空空飛彈,於是,達索公司在此基礎上研製了「幻影」 II和「幻影"III。其中最具突破性和實戰力的就是「幻影"III。"幻影」 III於1958年10月突破了兩倍音速,成為歐洲第一架兩倍音速戰鬥機,也是美蘇以外第一個研製出二代戰機的國家。
富有藝術氣息的法國人所打造的「幻影」III同樣充滿了想像力。它簡潔而美觀的無尾三角翼成為「幻影」區別於同時代所有戰鬥機的獨特標誌。
所謂無尾,就是沒有水平尾翼。「幻影」III機尾只有一個垂直安定面與方向舵從機身凸起,而機翼的面積很大。從上方看起來,兩個機翼與機身的中間部分組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這種天馬行空的外形不僅看起來令人賞心悅目,而且大大減小了飛機阻力,提升了推進效率、爬升率和機動性,尤其是其突出的水平盤旋性非常適於近距離空中格鬥。同時,大面積機翼提供了更多空間用以裝載燃油、起落架及其他設備。在此之後,多種超音速戰機也採用了這種無尾三角翼設計,但在技術穩定性方面多不如「幻影」。
「幻影」III的無尾三角翼
可以想像,法國的綜合國力無法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相比,因此,法國在飛機研製方面也是精打細算。首先,法國力求避免重新研製一個新型飛機,而是在已有機型上"循序漸進」,將重要的新技術和新設計融入已經成熟的已有飛機中,逐漸將量變轉化為質變,大大壓縮了開發所需的成本和時間,提升了新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法國並不根據各種作戰目的研製不同戰鬥機,而是最大程度地尋求「一機多用」,在研製時非常注重改型潛力。「幻影"III就包括了「幻影"IIIA標準型、「幻影" IIIB雙座教練型、「幻影" IIIC截擊型、「幻影"IIIE遠程戰鬥轟炸型、「幻影"IIIR偵察型等,幾乎滿足了法國空軍的全部需求。
在「幻影」III各種型號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幻影" IIIC。「幻影」"IIIC長14.8米,高4.3米,翼展8.2米,升限可達1.7萬米,屬於輕型戰鬥機。其發動機進氣道四周可攜帶最多4個1020升副油箱,大大提升了航程。兩個進氣道下方各裝有一門30毫米機炮,每門備彈量125發,另有5個掛點,可掛載飛彈、炸彈、火箭彈、杜蘭德爾反跑道武器等,可執行全天候截擊和晝間對地攻擊任務。
降落中的「幻影」III戰鬥機
法國空軍從1961年開始相繼接受了95架「幻影" IIIC,一直使用到1988年。「幻影」 IIIC單機在1970年時的價格僅有300萬美元,而同為二代戰機的美國F-4單機外銷價格超過500萬美元,因此,「幻影」 IIIC成為20世紀50~60年代最受歡迎的外銷戰鬥機之一,並在以色列空軍手中大放異彩。
1962年8月,以色列的「幻影」IIIC在巡邏時擊落了2架敘利亞的米格-17,1967年6月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空軍以「幻影」IIIC為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了埃及、約旦和敘利亞,一舉摧毀了阿拉伯國家的空中力量。「幻影」 III C的機炮和法制反跑道炸彈還把空軍機場炸得幹瘡百孔,令敵方一時間難以翻身。此次行動中,「幻影IIIC創下了單日12次出擊的驚人紀錄,每次落地掛彈、加油、再升空的時間只需7分鐘,而其他同類戰鬥機至少需要20分鐘。這些戰績令人們不得不感嘆「幻影」IIIC卓越的實用性,也使大批訂單湧向了達索公司。
在法國「漸進漸改」的研製思路下,「幻影」家族不斷有新成員湧入,包括小巧玲瓏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幻影」IV、苗條的遠程攻擊機「幻影」 V以及三代戰機「幻影」2000,儘管外形變化不大,但「幻影」的綜合性能始終處於世界前列,受到多個國家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