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戰鬥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是法國戰鬥機的代名詞。法國是西方國家中最為特立獨行的一個,在二戰結束之後數十年的冷戰歲月中,法國雖然隸屬於北約集團,但是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獨立於北約的軍事一體化進程之外,僅僅保留北約成員國身份。北約總部最早原本設在法國巴黎,但後來硬是被戴高樂攆到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而所有這一切,僅僅是因為法國堅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不願為美國的馬首是瞻。而幻影式戰鬥機,也體現了法蘭西民族倔強獨立的思想意識。
二戰時由於戰略和戰術的雙重失誤,法國成為二戰中淪陷最快的大國,在二戰法國復國之後,當務之急就是重建自己的工業體系,特別是航空工業體系。而法國航空巨匠馬塞爾·達索憑藉著一腔熱血,甚至以自籌經費的方式為法國空軍研製噴氣式戰鬥機,而正是由於達索的執著和堅持,才讓法國航空工業從戰後的一片空白中快速崛起,重新屹立於世界。
幻影系列戰鬥機是達索公司設計的一個戰鬥機系列,其主要包括有幻影III、幻影F-1和幻影2000等三種型號。達索公司還曾經在幻影2000基礎上將其放大,研製了雙發重型幻影4000戰鬥機,但是由於法軍作戰任務需求等原因,幻影4000最終夭折。而幻影2000則繼承了幻影III戰鬥機簡潔的大三角翼無尾布局的特點,同時使用電傳操縱加持敏捷性,讓原本大三角翼, 格鬥阻力很大的幻影戰鬥機也能變得輕便靈活。在冷戰期間北約內部的軍事演習中,使用電傳操縱的幻影2000戰鬥機曾經不止一次擊敗過以空中格鬥見長的美軍F-16戰鬥機,也正因為如此,幻影2000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青睞,並開始大量出口。
印度空軍在1982年正式向法國採購了幻影2000戰鬥機,印度採購的型號為幻影2000H型,從1982年到1986年,印度分多個批次一共採購了59架幻影戰鬥機,其中51架為單座戰型,8架為雙座教練型。即使在今天,幻影2000H戰鬥機也是印軍中最先進的戰鬥機,其航電火控和機載武器系統甚至足以和印軍引以為豪的蘇-30MKI雙發重型戰鬥機相抗衡。
印度最初採購幻影2000戰鬥機,其主要目標是作為空優戰鬥機使用,因為在1980年代,印度依然依靠老式的蘇制米格-21、米格-23等戰鬥機作為主力戰鬥機,而當時的巴基斯坦已經獲得了先進的美式F-16A型戰鬥機,這種戰鬥機以優越的格鬥空戰能力聞名於世,當時印度空軍沒有一款戰鬥機能夠和F-16抗衡,當時蘇聯最後的蘇-27、米格-29等第四代戰鬥機尚未研製成功,而前線部隊的米格-21、米格-23等戰鬥機和F-16A相比,技術上落後一代。早期的F-16A戰鬥機在研製時為了節約成本,並未配備大型機載雷達和超視距空空飛彈,因此完全沒有BVR能力,這讓可以攜帶和使用中距飛彈的米格-23對陣F-16時有唯一的優勢。
不過,印度無法容忍自家空軍戰鬥機不及巴基斯坦這個事實,而當時蘇聯的下一代戰鬥機都還在研製之中,所以印度開始向西歐國家尋求武器裝備。當時恰好法國的幻影2000戰鬥機研製成功不久,並且可以對外出口。幻影2000戰鬥機裝備有超視距空空飛彈,具備在視距外有效對抗F-16A的能力,並且其技術性能不差,在格鬥空戰中也有可能勝過F-16戰鬥機,因此印度才會下大訂單採購如此巨大的數量。
一直到今天,幻影2000H戰鬥機始終是印度軍方最重要的突襲力量。但是由於印度效率低下的後勤問題,幻影2000H戰鬥機自身雖然性能先進,但是在印度的整體作戰體系下卻存在配套彈藥不足的問題。由於印度軍隊本身存貯的彈藥不多,一旦遭遇高強度作戰,很快幻影2000H就不得不被迫"禁止發言"。早在1980年代印度軍隊進駐斯裡蘭卡,協助當地政府圍剿泰米爾猛虎組織,而那一次作戰印度的幻影2000就僅配備有30毫米的德發554型炮彈,進而成為世界的笑柄。如今在邊境如此緊張的態勢下,印度空軍很有可能會陷入類似於斯裡蘭卡內戰這種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