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雲剛出岫……」昨晚7點半,江寧織造博物館依然燈火通明,這裡迎來2020南京文化藝術節「遇見夜金陵」第七場演出——由南京市越劇團帶來的精裝版《紅樓夢》。
作為中國唯一的世界「文學之都」,南京有著得天獨厚的文學資源。經典名著《紅樓夢》與南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演出所在地江寧織造博物館,是在清初江寧織造建築群的部分舊址上建成的,被大家視為《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原型。昨晚,市民夜遊「大觀園」,欣賞《紅樓夢》,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在博物館演出,要想吸引觀眾,開場得有意思,不能照搬劇場演出模式。」南京市演藝集團副總經理、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楊慶錦說。這次開場演出片段是「元妃省親」,場面熱鬧、演員眾多、音樂喜慶,能一下子聚攏人氣。演出中,南京市越劇團優秀青年演員吉飛和章琪演繹了越劇《紅樓夢》中「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讀西廂」「遊園」「黛玉葬花」等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選段,為市民遊客帶來了一場近距離的視聽盛宴。在江寧織造博物館演《紅樓夢》,不僅能給觀眾很強的代入感,對演員理解角色、劇情也很有幫助。「這一路進來,經過假山亭臺,經過一個個展廳,我就找到大觀園的感覺了。」吉飛說。章琪告訴記者,白天走臺間隙她看了很多文物、史料,「我對林黛玉又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逛博物館看越劇,是一次美好體驗。散場時分,市民意猶未盡,哼唱著「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雲剛出岫」,沉浸在寶黛的悽美故事之中。
越劇《紅樓夢》是戲曲舞臺上的經典,經由《紅樓夢》這個和南京淵源頗為深厚的「文藝富礦」,市越劇團將越劇《紅樓夢》這個IP開發出多種版本,有了越來越多的「打開方式」,情景融合,將舞臺藝術延伸到城市生活中。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曾在被譽為「金陵第一園」的瞻園取景拍攝。由南京市文投集團所屬大報恩寺遺址景區、市演藝集團與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共同打造的「金陵尋夢·夜瞻園」實景戲曲演出,將傳統戲曲、器樂表演巧妙融入亭臺樓閣的園林空間之中,把江南園林的亭臺樓閣變成了移步換景的夢幻舞臺,實景還原《紅樓夢》中的經典場景,營造出充滿歷史穿越感的沉浸式視聽體驗。每當暮色降臨,精巧雅致的瞻園華燈初上,曲徑蜿蜒通幽,楓樹虛掩花窗,古樂奏響處,如夢似幻般的沉浸式演出讓人沉醉其中。
在南京,打開越劇《紅樓夢》有N種方式,遇見高質量文藝演出也有N種方式。從5月底以來,「遇見夜金陵」在城市空間、文旅景點、人氣商場、文博場館等地開展了7場演出。南京市演藝集團負責人介紹,未來,「遇見夜金陵」還將整合更多資源,走到城市各處,將文藝大餐送到市民身邊,為南京的城市夜生活增添更多文化味道和文藝氣息,讓南京的夜晚更有故事,更加精彩。
南報融媒體記者邢虹翟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