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小吃】03集·北京特色一是暴堵,二是爆肚,矯情勁兒十足

2021-02-17 大染缸頻道

最能代表北京特色的:一是暴堵,二是爆肚:

  要是細說北京人的矯情,還得從爆肚兒說起。很難說是北京人的矯情成就了爆肚兒這一吃,還是爆肚兒養成了北京人的矯情。

  只要一份爆肚兒擺在你面前,無論你是資深吃貨,還是初次慕名而來,這時候你都成了行家裡手。爆肚兒就是你的文章,你可以任意發揮你的味覺、嗅覺,這就是對這一吃的矯情。為這矯情十足的美食,也為這矯情十足的吃客,即使是掌勺十幾二十年的大師傅,每天也依然免不了被吐槽。食客 滿意的一句誇讚也不過就是:「嗯-地道!如果再……」

     爆肚兒是老北京的傳統吃食兒,把牛或羊的鮮肚切成細條,用沸水「爆」熟後,蘸著調製的佐料吃。

從清末以來,宦官世家、八旗子弟,尤其是梨園行人,都以吃爆肚兒為快。 

先上菜: 

爆肚兒分類

     所謂爆肚兒的肚兒,其實就是牛羊的胃,這可是中國飲食中「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代表,一個羊肚子可分為食信兒、肚板兒(又分陰陽面,去了皮稱「板芯兒」)、肚領兒(又分為「大梁」和「銀錠扣」,去了皮稱「肚仁兒」)、葫蘆、大草芽兒、散丹、蘑菇、蘑菇頭兒等部位,區區數斤的一個肚子被分為十幾個部位,分爆分食,算是天下獨有了吧。

牛爆肚有4種:牛百葉、牛百葉尖、牛肚仁、牛厚頭(也叫葫蘆頭)

羊爆肚分9種:羊散丹、羊肚領、羊肚板、羊肚芯(也叫肚板芯)、羊蘑菇、羊蘑菇頭、羊食信、羊葫蘆、羊肚仁。

其中最嫩的是肚仁,堪稱極品,價格也最貴,幾隻羊的肚兒才能湊出一小碟。

     早先,爆肚兒就是爆羊肚兒,沒牛的,據爆肚王老爺子講,水爆牛百葉是從他父親王福奎那兒開始興的,而水爆牛肚仁兒是王金良受油爆肚仁兒啟發,改油爆為水爆,遂流傳開來。

如今反了過來,以牛貨居多,主要是羊肚子嬌嫩,稍經存放及冷凍便不易保鮮,且各部位受火程度不同,較難把握,現在很多飯店裡賣的爆肚兒,其實是爆牛百葉,是為了讓爆肚兒更加大眾化改進而來的。牛百葉便於存放,對廚師的要求也不高,於是京城爆肚館紛紛上馬,真箇是「蘿蔔快了不洗泥」,手藝高低暫且不表,更有甚者竟用熟肚絲下鍋矇騙顧客。介紹幾家老字號:

早年東安市場和天橋兩派

       這爆肚兒有東安市場和天橋兩派之分,當年逛東安的有錢人多,這一派的爆肚口味清淡,像蔥花,就放那麼一點兒,有點兒意思就得;逛天橋的窮苦人多,爆肚口味就重,得加滷蝦油醬豆腐。但無論如何,能吃出爆肚的脆嫩齒感、清爽鮮香,便是最佳選擇。

     早年在東安市場一溜能有7、8個攤子在賣爆肚。當時東安市場中有吉祥大戲院,戲院裡的這些個名角老闆們,比如裘盛戎、馬連良這些個腕兒,散了戲後要吃夜宵,為了做好這些明星的生意,爆肚兒店也就想法設法提高了檔次。

分秒必爭的手藝

  爆肚兒的質量高低取決於選料、洗料、刀切、水爆、調作料等諸多方面。百葉是黑的,即可判斷是糟牛的,肚子上的「草芽子」發黃,證明吃的是青草,食料不同肚子的品質也就不同。洗肚子既要快又要淨,還得用涼水;部位不同,刀法亦不同。

     水爆時間要精確至秒:也就是用水「焯」的這個步驟。水量要大,要滾開,火力要特別旺,不同的肚子爆的時間也不同,基本上5-8秒就能出鍋,也是個分秒必爭的手藝。過了火候,肚子就又老又硬,難以入口了。

 一份爆肚的上桌,就是一份矯情的開始。

         料選的精不精,尤其是火候的老嫩。可以自斟自飲,也可以三五相邀,不是街邊小攤的拖鞋懶散,也不必是高檔酒樓的正襟危坐,只有爆肚兒,讓人隨意,卻又少不了口頭舌尖的細滋慢味兒。

     講究的爆肚兒店裡,上菜順序講究「先鮮,再脆,最後嫩」,一定是從最有嚼頭的,比如葫蘆、蘑菇、食信、肚板開始, 吃完最費牙的,然後到有一點點嚼頭,老嫩口感適中的,比如像蘑菇頭、肚領、羊肚芯,然後在嫩一點,比如散丹,也就是咱們常說的百葉,最後是最頂級的肚仁,號稱「陸上鮮貝」,可想而知其鮮嫩。這從老到嫩的吃,您的牙口也能勞逸結合。

醬料

     爆肚兒的料不同於涮羊肉的料,因為爆肚兒雖是牛羊身上的物件,卻沒有油星兒,屬於「葷裡素」。所以吃爆肚的料比起涮肉的料要更清淡一些。先放上醬油,用香菜託底,最重要的澆上芝麻醬,您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上蒜汁兒、薑末兒和蔥花。一般來說不加韭菜花等味重的料,不然容易蓋住羊肚兒本身的清鮮。如今,各家各戶的「秘制」醬料才是每家老字號的絕活。

     白酒是爆肚兒的好搭檔,就著白酒,吃上盤脆嫩的散丹、蘑菇頭兒或是牛羊肚仁兒,那是至高的享受。歲月如流,可是大夥對爆肚兒的這份矯情,卻始終如一。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後依然。

配料:

淨羊肚(或牛肚)、      滷蝦油 、       芝麻醬  、         醬油 、           醋 、

               豆腐乳 、             香菜、              蔥花  、             辣椒油、  

                      

製作方法:

       1. 清洗:用大盆盛滿涼水(洗肚時不管冬、夏季都用涼水),拿著肚在水中洗去髒物雜質。第一次洗的時間要短,動作要快,不要在水中久泡,以免吸收髒水,爆出來的肚有臭味。洗完一個馬上取出,接著再洗第二個、第三個。逐個洗完一次後,再換水洗第二次.這次可把肚全泡在水中洗,多泡一會(從開始到出水約四、五十分鐘)能把臭味泡出來。最後用水衝洗乾淨,將羊肚分割成肚領、肚散丹、肚蘑菇、肚葫蘆、肚板和食管等六部分。肚蘑菇裡面含有胃液,吃時味鮮,為了不讓它流掉,翻洗後,還要恢復原狀。

        羊肚(或牛肚)以當天爆吃最好。如當天不吃或者夏季天熱,必須放進冰箱裡保存。

        2.  切條:先撕淨附在肚上面的油,再撕去有草芽一面的皮(牛肚領須撕去內外皮,剩下的即為肚仁);肚散丹、肚葫蘆、肚板等四部分,都要撕去接近腹腔一面的一層薄膜;食管用刀拍扁割開,撕去薄膜。然後,將以上原料(食管在外),順著肉紋切成一寸多寬的條,再橫切成二、三分寬的小條。

       3. 調料:將香菜洗淨,切成碎末,連同蔥花、芝麻醬、醬油、醋、辣椒油、滷蝦油和豆腐乳(用原汁調稀)等,一起放入碗內調勻。

        4. 爆法:在直徑一尺二寸的鍋內倒入半鍋涼水,用旺火燒沸,按肚的不同部位分別下鍋,用漏勺翻攪。爆的時間:肚散丹約五秒鐘(牛散丹約十五秒);肚板約七秒鐘;肚葫蘆、肚領、肚蘑菇約八秒鐘(牛蘑菇尖約十二秒鐘);食管約十二秒鐘。剛下鍋的肚條是軟綿綿的,等到稍一變挺有勁,或肚仁由乳白色變成白色時即熟,迅速用漏勺撈入盤中,蘸著調料吃。

特點

        質地脆嫩,有特殊的鮮味,可與火燒餅同吃.

【京味小吃】01·雖說沒心沒肺,這麼多年吃的可是主席套餐

【京味小吃】02·乍一聽「打臉」火燒,1876年創作,外酥裡嫩

 你也可能有病毒後遺症!

點這裡⬇

相關焦點

  • 最能代表北京的,一是暴堵,二是爆肚
    影視資料:《大男當婚》《大男當婚》裡徐崢扮演的曹小強,和心儀的徐若怡約會,就帶她去了自己大學旁的一家路邊小店吃爆肚。坦言爆肚這種北京特色,自己一個南方人,居然吃著吃著吃上癮了。北京的吃食雖然沒有南方種類繁多,但是每一樣也都有每一樣的講究,試一試就能知道其中的妙處。爆肚也不僅北京人中意,不少南方人吃過之後也常惦記著這口。
  • 北京東華門小吃街現炸蜈蚣、炸蛇 一隻炸蜘蛛80元
    調查  逛夜市以跟團外地遊客為主  北青報記者現場發現,駐足各個攤位前的很少有北京市民的身影,來逛夜市的主要以跟團旅遊的外地遊客為主。  幾位品嘗爆肚的江西遊客表示,王府井是北京之行的重要一站,因此都會順便來夜市逛一逛,嘗一嘗北京小吃。
  • 自己做出正宗京味小吃~
    時尚的前門大街小吃依然火爆,古舊的大柵欄到處都是老北京炸醬麵的幌子……在各個吃的據點遊走,你會覺得京城人民真的很幸福有木有!!對於小編來說,不僅僅要吃還研究做法,今天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種北京小吃的做法,看到最後呦!爆肚
  • 《什剎海》越來越「俗套」的劇,卻是京味十足
    有些網友還說《什剎海》又名《舌尖上的什剎海》,回憶一下看過的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京味兒片,無一不帶著帶著胡同、北京話、北京小吃、四合院這些元素。這些基本元素到位了,煙火氣也就來了。而說起這帶著京味影視劇,還有這幾部也是值得一看的,都是細節很到位,劇情不浮誇的正宗京味兒片。
  • 北京十大爆肚名店
    毫無疑問北京最好吃的爆肚。金正隆,傳承四代老北京爆肚涮肉店,光緒年間就有了。來了這兒,您就知道其它都是浮雲了!常來這兒吃爆肚的北京人都是這口兒真正愛好者,爆肚好吃,味道絕,肚仁兒爽脆。北京百年小吃!百年老字號!別看店面小,東西絕對不含糊,光看隊排的長龍這架勢就知道味道錯不了。爆肚火候適中,沒怪味,配上菜和粉絲,蘸著秘制調料,香爆了!
  • 爆肚愛好者收藏的地道北京味
    老北京小吃特選專輯-爆肚爆肚是老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吃,多為回族同胞經營,早在乾隆年間就有記載。
  • 北京地道爆肚名店Top10
    毫無疑問北京最好吃的爆肚。金正隆,傳承四代老北京爆肚涮肉店,光緒年間就有了。來了這兒,您就知道其它都是浮雲了!常來這兒吃爆肚的北京人都是這口兒真正愛好者,爆肚好吃,味道絕,肚仁兒爽脆。北京百年小吃!百年老字號!別看店面小,東西絕對不含糊,光看隊排的長龍這架勢就知道味道錯不了。爆肚火候適中,沒怪味,配上菜和粉絲,蘸著秘制調料,香爆了!
  • 吃爆肚的時候,你吃的都是什麼?
    「走,爆肚去!」外埠的童鞋初次聽到這又是爆堵又是爆肚的,一定是一頭霧水,今天二豬和大家聊聊老北京的爆肚,看完相信你就會明白了~爆肚,北京人一般說成爆肚兒,是一種有獨特風味的小吃,具體是把牛羊的肚切成小段,烹飪熟的美食。肚兒就是牛羊的胃,在北京一般被稱為肚兒的,大多是羊胃,牛的一般泛稱百葉。
  • 老北京小吃屆的「四大天王」,不是北京人吃得下嗎?
    北京小吃個性鮮明,特別是「四大天王」,對老北京人來說是人間至味,可是卻遭到其他地方食客的吐槽,有的甚至將它們稱為「黑暗料理」,之所以給外地食客留下這樣的印象,無非是兩種原因,一種是吃不習慣,另外一種偶入一家不正宗的店,踩了雷,自然就對這種美食不會有好感了,如果是因為吃不習慣可以理解沒有辦法
  • 30年爆肚皇「封門」拆遷?除了這家老店,北京好吃的爆肚還有這些!
    老北京小吃爆肚皇,因為屬於「開牆打洞」昨天被封門。不過「爆肚皇」將營業至年底,顧客可從小區內進入,年底將搬至三裡屯世茂工三商場。
  • 最全北京旅遊攻略,北京特色美食合集
    北京是一個特別的城市,拔地而起的高樓,川流不息的車流,為夢想奮鬥的年輕靈魂,雕刻精美的屋簷,磚紅的牆壁共同組成了北京味兒一,景點一覽,參考圖片1-4二,美食合集1,特色美食(1)北京烤鴨:鴨皮蘸白糖入口即化,趁熱包餅吃,超級滿足。
  • 要吃秋,有爆肚
    貼膘啊,什麼去便宜坊來頓烤鴨子或者您繞著王府井來東來順涮個銅鍋子,反正這個季節沒有六七月那麼酷熱難耐,也沒三九天兒那麼寒風凜冽,趁著這微涼的天氣,您吃什麼都覺得舒服。這會兒啊往往老北京人除了吃秋大魚大肉嘗鮮貼膘兒外,還愛吃一樣,就是這爆肚了。咱們老北京有講究,缺什麼,您吃什麼,吃哪補哪,趁著這會兒,您來盤爆肚,再加倆燒餅,不但吃起來地道,還能補補您的脾胃,兩全其美不是?
  • 吃在大連-京韻京味,滷煮、爆肚、汆面最有滋味~
    北京人心裡的北京味兒,永遠是家裡飯桌兒上從小吃到大的那個味兒。烤鴨、涮羊肉、好是好,但誰能見天兒吃個沒完啊?到最後,還是炸醬麵豆汁兒芝麻醬燒餅最實在,滷煮、爆肚、汆面也最有滋味~聚齊兒趙記爆肚汆面第一次來吃就愛上他家的羊肉汆面,
  • 滷煮,炒肝,爆肚,燉吊子......!北京人的最愛!
    說起老北京的吃食,大傢伙能嘮嘮叨叨數出一大片。但是最著名的無非是什麼滷煮火燒啊,爆肚啊,炒肝啊,炸灌腸啊,羊雜湯啊,芫爆散丹啊這些個吃食。然而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小吃中,以下水為原料的佔了一大多半!北京人都有個滷煮情懷,隔三差五的得來一頓。其實這滷煮火燒就是豬下水在大鍋裡一起燉,加上斜切的火燒、豆泡一起燉,火燒透而不粘,肥腸香而不膩。澆上蒜汁,一碗又有肉又有主食,就齊活了!
  • 聊聊美食 |北京菜的晚餐之爆肚
    北京有名的爆肚店家比較多,爆肚石、爆肚王、爆肚張等等,這個咱更不懂了。不過叫叫「爆肚馮」的,鐵定有兩家,據說創立時間都挺早,得有百多年歷史了,都是由馮姓山東人開的,我要是寫小說,一定把他們當做兄弟,然後翻臉,各開各的,上演點什麼愛恨情仇。        這麼說有點唯恐天下不亂的嫌疑,不過我不會寫小說,這點倒不用擔心。
  • 京味小吃丨油茶和茶湯
    京味小吃丨油茶和茶湯 2020-12-11 2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老北京爆肚:吃的是講究,解的是饞!
    頭些日子無意間刷到一條視頻,裡邊是所謂「老北京爆肚」,沒來過北京的,沒吃過正宗北京爆肚的人一看,還真以為這就是北京的小吃了呢。
  • 北京唯一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 吃一頓人均670元
    這份榜單上,最高等級的米其林三星餐廳一家,米其林二星餐廳兩家,米其林一星餐廳20家。(文末附人均消費榜單)   三星餐廳一家:新榮記(新源南路)。   二星餐廳兩家:京兆尹、屋裡廂。11月18日提前公布了首版北京「必比登推介」餐廳名單,評選出了包括爆肚金生隆、寶源、北新橋滷煮、功德林、靜一、Keaami、柴氏風味齋 (海澱)、柳泉居、方磚廠69號炸醬麵、榮小館 (百子灣南二路)、紅館、天廚妙香素食 (朝陽)、璽源居 (前門大街)、尹三豆汁、玉華臺 (西城) 在內的15家「必比登推介」餐廳。
  • 老北京爆肚這麼吃真地道!能給人香一跟頭!太解饞了!
    頭些日子無意間刷到一條視頻,裡邊是所謂「老北京爆肚」,沒來過北京的,沒吃過正宗北京爆肚的人一看,還真以為這就是北京的小吃了呢。
  • 北京人都愛的7種麵食,總有一種你最鍾情!
    炒疙瘩是北京的一種特色的炒麵食品。炒疙瘩顏色焦黃,配上綠葉鮮菜,黃綠相間。吃起來又綿軟又有勁,越嚼越香。在老北京的小吃中,有很多「炸貨」,炸咯吱就是其中之一,據我所知,這炸咯吱分為軟炸和脆炸。用綠豆面,純手工製成。把原料攪成糊,上餅鐺用微火攤成一張有一定厚度的胚子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