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骨演技爆發一幕:《老三國》諸葛亮罵死王司徒

2020-10-16 維賽迪

由於時代的原因,如今新一代的年輕觀眾們,對一些老戲骨可能已經不怎麼熟悉。

於是,就出現了一種言論:

「那些被吹得很高的老演員們,都過譽了,其實也就是那個樣。」

有這種說法也實屬難免,畢竟年輕人們也不會說會去看一些十幾年前甚至是上個世紀的老劇。

所以老賽就打算跟大家講講,一些老戲骨在老劇裡出神入化的表演,看完以後,相信你絕對不會還認為這些老演員是被吹起來的。

今天就先拿老版《三國演義》的諸葛開刀,畢竟這也是個知名人物。

老三國的諸葛亮是由唐國強所飾演,其經典鏡頭實在太多,這裡就拿最為人知,大眾都喜聞樂見的「罵死王司徒」來剖析。

開場的時候,魏蜀兩軍擺好陣勢,魏國的王朗欲欲躍試,準備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諸葛亮投降。

看看此時的唐國強,是一個什麼樣的表情?

兩個字,不屑。

唐國強在這裡的表情相當到位,因為這畢竟是兩軍交戰,你要是在這裡就擺出一副哈哈大笑的樣子,那顯然就太不正經了。

但是,看著王司徒以及其他外強中乾的魏將,你要想諸葛亮在此時像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那肯定也不符合邏輯。

因此,唐國強這裡的神情,可以說是似笑非笑的那種,笑,是諸葛亮對王朗以及一眾魏將的蔑視,嚴,是對兩軍對陣這種莊重場合的認真對待態度,更加是他明白戰爭不是靠個人的體現。

倘若換成一些演技不夠,或者對角色、劇本了解不深的演員,大概率就三種常見表情:臉無表情、像看到螻蟻的笑或嚴肅地緊繃著一張臉。

接下來王司徒上來拱手禮貌性向諸葛亮互通姓名,在這裡,唐國強的兩個表情變化堪稱一絕。

首先,在王司徒上前之前,唐國強的表情是嚴肅臉,觀眾們是上帝視角,當然知道這個王司徒只是為了打嘴炮,但劇裡的諸葛亮可不知道。

這次魏蜀對戰,難保魏軍那邊是不是打算動什麼小心思,王朗跟一眾魏將在諸葛亮眼裡自然不算個事,但兩軍乃至兩國的對決,並不是就看單獨某個人,否則諸葛亮之才十倍曹丕曹睿,那魏國直接投降得了。

因此,唐國強這裡的先蔑視後嚴肅表情,其實就是所謂的「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對手」的表現。

而當王司徒上來報了姓名後,唐國強接下來的表情就變了,是帶著不屑的笑臉,而且並沒有發言,就等著王司徒先說話。

這就是很典型的「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王司徒上來互報姓名,明顯就是打算跟諸葛亮舌戰了,此時諸葛亮心裡的些存的疑惑顧慮都已經不見了,剩下的理所當然就只剩下自信。

接下來舌戰的第一回合,唐國強在對答的時候,聲調明顯是刻意提高了,這麼做的目的很簡單,因為王司徒嘲諷蜀軍是「無名之師」,也就是質疑諸葛亮的正義性。

在這裡,唐國強必須以「正氣凜然」的聲調去回答,才能使這場對答中,讓觀眾感受到他即將「反客為主」。

事實上也是如此,很快,劇中諸葛亮的回答就開始制住了王司徒,而這裡又給了他一個特寫,唐國強的表情屬於很輕鬆愉快的樣子。

那是因為通過首輪問答,諸葛亮已經知道眼前這個對手幾斤幾兩,導演還特地讓此處的諸葛亮搖搖羽扇,搭配上唐國強的神情,這裡完全將諸葛亮「喝喝下午茶,打發打發路人」的狀態傳遞給了觀眾。

然而,隨著王司徒的嘴炮繼續,唐國強接下來卻轉為略帶憤怒之色的表情,這也是因為王司徒直接將曹丕篡漢---讓東漢徹底滅亡這事說得非常偉光正,站在諸葛亮的角度,這顯然會讓他非常不快。

在王司徒嘴炮完畢後,諸葛亮發出一陣笑聲,唐國強在這裡用的並不是那種大笑,而是一聽就能聽出來的「怒笑」,因為在諸葛亮眼裡,王司徒是在吹捧漢賊,因此內心憤怒,但剛才一直忍住,直到他說完。

另外,這種帶有怒氣的笑聲,是為了接下來的高潮鋪路,因為觀眾都知道啊,發出這種笑聲,顯然他要爆發了。

果不其然,諸葛亮跟著的發言一針見血,而通過唐國強的表演,觀眾依然可以得到兩個明顯信息。

第一,此時的諸葛亮非常憤怒,但礙於主帥身份,一直在控制,從唐國強眼神中閃過的一絲兇狠之色就可以看出來。

第二,諸葛亮在憤怒之餘,也依然充斥著對王司徒的不屑,在他看來,這位前漢朝官員竟然去捧篡位者,人品道德實在低下,這點唐國強主要是通過語調+表情展現。

接下來,諸葛亮開始的一通反擊裡,唐國強的表情一直都是相當嚴肅的臉,因為此時是針對王司徒「大魏正統論」的反擊,孔明需要宣揚己方蜀漢才是真正的「大漢正統後繼」,不管是從形式還是孔明本人的理念,這都是非常莊重的場合,唐國強的表情可謂到位。

當然,在反擊時談到漢朝如何被滅亡的過程,神色之間也可見孔明的無奈以及對董卓等惡臣當道的憤怒。

由於截圖沒辦法體現出實際劇中的聲音,因此這裡只能用文字略加闡述。

唐國強在這裡的聲調以及語氣也是屬於逐漸升高,這就是典型的先抑後揚,從一開始「冷靜」的逐一批駁,到後面指責王司徒為不思報國的老賊,加上既激動卻又帶著那種維護原則的堅定表情,使得這一段一氣呵成,讓觀眾看得酣暢淋漓。

《老三國》諸葛亮罵死王司徒這一段,也是被絕大多數人譽為經典,甚至成為如今三國裡一個著名的梗,其根本也是因為這一段實在被演繹得非常好。

而其中,少不了唐國強的出色表演。

對於演員來說,動作、肢體語言跟臺詞可以是導演、編劇設定的,但具體的臉部神色表現,以及語氣的掌控,則需要演員有非常到位的功力才能做得好。

而這一切,其實說白了重點就是演員要將自己徹底融入到角色之中,感受在這段故事裡,自己所飾演的角色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感情,什麼樣的環境。

功力不夠,又或者壓根只是把劇本的角色當成是例行公事的演員,演起來的時候感情是很難融入到人物裡面去的,至於觀眾看起來則會更尷。

《老三國》之所以評價如此之高,就是因為裡面大多數主演,在演戲的時候是真正有對角色以及劇本進行過研究的,因此演繹起來的時候,其畫面感染力非常強。

當然,在如今這個如今連哭戲都演不好的「臉癱」演員泛濫的時代,或許一些年輕觀眾會覺得「演的太用力」,覺得太誇張。

但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種「誇張」,實際上就是這些老戲骨徹底融入在戲劇之中的表現。

而除了唐國強以外,還有其他很多的老戲骨,他們在各自的戲劇表演裡,也都是非常出色,這些就留在下一次再說了。

相關焦點

  • 王司徒是怎麼被諸葛亮罵死的?
    很多人都看過這段諸葛亮罵死王司徒的視頻,但是大多可能還不是很清楚王朗到底是怎麼死的。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和學習一下諸葛亮的辯論術,也為死得不明不白的王司徒討一個公道。在研究諸葛亮VS王朗的案例之前,有必要先對諸葛亮的辯論技巧做一個概括。
  • 王司徒為何突然在鬼畜界走紅?
    鬼畜全明星大致可分為兩類:  一種是原本就比較奇葩的,比如藍藍路(教主)、崔成國(金館長)、美日非三人組(金坷垃)、北大力南逸峰、唐馬儒張全蛋等;  另一種是素材原本很嚴肅,且人物表演生動的,如元首(《帝國的覆滅》)、葛平(給小朋友們問聲好)、梁非凡(《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當然還有諸葛丞相X王司徒(《三國演義》)。
  • 為何主張「順應天命」的王朗會被「頑固守舊」的諸葛亮活活罵死?
    為何主張「順應天命」的王朗會被「頑固守舊」的諸葛亮活活罵死?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從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開始,天下陷入了混亂的軍閥割據,步入三國時期,天下大勢漸漸變成了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吳國孫權劃江而治,憑藉長江天險,自保無虞。
  • 炸裂,諸葛亮罵死王朗: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聲臨其境》第二季收官之作暨年度聲音大賞播出,即是老戲骨,又是配音演員的李建義和徐濤在現場演繹《三國演義》經典鬼畜片段。隨著徐濤一句「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全場觀眾齊聲合罵,觀眾也大呼罵的痛快,聽的過癮。王朗:來者可是諸葛孔明?諸葛亮:正是!王朗:久聞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諸葛微笑不答。
  • 王司徒與諸葛丞相的花樣對決
    第一件事:諸葛亮與王朗誰更有道理?第二件事:諸葛亮罵王朗真如潑婦罵街一樣粗鄙嗎?第三件事:羅貫中為什麼要虛構這一段?如果問諸葛亮罵王朗誰贏了,顯然是諸葛亮嘛,把對手都給罵死了還不贏嗎?後果上的確如此,但誰的辯詞更有道理呢?
  • 扒一扒諸葛亮罵死王朗背後不為人所知的故事
    說起諸葛亮的大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扛把子級人物,諸葛亮被稱為整部作品的唯一男主,絲毫不過分。
  • 諸葛亮罵死王朗的驚天真相
    在鬼畜文化圈子,諸葛村夫及王司徒成為繼元首、葛叔、李團長等鬼畜明星之後的新網紅,唐國強老師那句帥氣值爆表的「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更是成為紅遍網絡的名言和表情包。「武鄉侯罵死王朗」這一情節安排得固然非常巧妙,唐國強老師和網上各路大神up主對它的演繹更是收錦上添花之效。
  • 三國最大人生贏家:王朗王司徒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150991994版《三國演義》電視劇,編劇多有神來之筆,變文言為通俗,人民喜聞樂見。比如,《武鄉侯罵死王朗》這段裡,編劇讓諸葛亮下了一套華麗說辭,憋得王朗王司徒啞口無言,末了使個「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一錘定音。
  • 說說諸葛亮的罵街藝術之罵死王朗
    其實不然,像《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罵死王朗的臺詞、舌戰群儒的臺詞,那都是非常典型的罵街套路,但措辭講究,文鋒犀利,看後不僅讓人大呼過癮,還能念念不忘。那接下來,我就為大家來解析一下諸葛亮罵街的這些個套路們。
  • 王朗一輩子都沒有見過諸葛亮,為何要在三國中安排被當眾罵死!
    罵死王朗,是老版三國演義中非常經典的一段,而最近二年又網民各種編排修改,著實玩壞了。
  • 諸葛亮罵死王朗,是前者罵得太狠,還是後者做了太多虧心事?
    在諸葛亮的蓋世功名中,有一項戰績就是「諸葛亮罵死王朗」。
  • 老戲骨:有李逵的粗豪,有太監的陰鷙,如今是流量明星的護航人
    如果要評選出一個最受歡迎的老戲骨榜單,那上面必有李建義的一席之地。和一些靠著資歷和情懷被稱為老藝術家的「偽·老戲骨」不同,李建義靠的是純熟的演技和無數經典的螢屏形象。 李建義經常被稱為「太監專業戶」,塑造過很多經典的太監形象,如《少年天子》裡的吳良輔、《真假王爺》裡的李蓮英等。
  • 諸葛亮罵死王朗,如何做到字字誅心?論「嘴炮王者」的語言藝術!
    引言說到《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情節,就不得不提金句王諸葛亮舌戰江東群儒,後來更是嘴炮能力max直接罵死王朗,其中一句"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更是作為表情包和鬼畜素材被人們無數次使用,堪稱最經典的梗。
  • 5版諸葛亮:金城武帥氣,陸毅儒雅,王洛勇還原,他已「封神」
    諸葛亮是一個家喻戶曉的角色,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作為歷史劇之中,諸葛亮也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如何塑造好他,對於演員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畢竟一般的人,真的無法駕馭諸葛亮這種高難度塑造的角色。沒辦法,誰讓諸葛亮這個角色太出名了,一般的扮演者,真的是壓力山大。
  • 王司徒?王司徒!你真的了解王司徒嗎?
    鍾敬伯:王司徒身為社稷計,生除國賊,死纖國難,忠義激烈,可謂生為漢臣,死為漢鬼者矣。王夫之:王允非定亂之人也,馬日磾、趙岐,則手授天下於群雄者也,漢之終亡,終於此也。錢大昭:自王允有一歲不可再赦之議,且欲盡誅涼州人,於是李傕等遂蟻聚蜂屯,至於敗壞不可收拾。卒之允既誅死,漢遂以亡。故吾謂漢室之亡,不亡於賈詡,而亡於王允之一言也。允雖有誅卓之功,實為漢室之一大罪人矣。
  • 諸葛亮對王司徒的終極嘲諷:鞠躬盡瘁vs豈不美哉
    可惜,這個套路,小說裡,二十年前,諸葛亮在江東見識過了。當年諸葛亮舌戰群儒,薛綜也是沒事說天命,說什麼天數將終,被諸葛亮一句無父無君,拍回去了。這會兒都是現成套路:諸葛亮先說漢室衰微,是漢臣朽木當道,那是罵漢朝老臣王朗。又說王朗反助逆賊,同謀篡位,就是指著罵了。
  • 羅貫中為何杜撰諸葛亮罵死王朗,真實歷史原來這樣
    三國演義裡有一個很精彩的片段,諸葛亮罵死王朗,故事肯定是虛構的,那麼羅貫中杜撰這樣一個故事的意圖何在?
  • 王朗真是被諸葛亮罵死的嗎?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回稱作是《武鄉侯罵死王朗》,是說諸葛亮兵出祁山,曹魏大都督曹真率軍迎敵,軍師王朗自逞其能,說他用一席話,就能夠讓諸葛亮
  • 「王司徒」和「義大利炮」靠什麼風靡「鬼畜」界
    老版電視劇《三國演義》這一幕,成為「鬼畜」文化的重要素材。本圖系視頻截圖從彈幕視頻開始流行的「鬼畜」文化,日益引起外界的關注。有關「鬼畜」一詞的來源有多種說法,目前最被「圈內人」認可的觀點是,「鬼畜」最初出自一個叫《最終鬼畜藍藍路》的視頻。這個視頻最早於2008年在日本視頻網站上發布,傳入國內後受到大量年輕網民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