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時代的原因,如今新一代的年輕觀眾們,對一些老戲骨可能已經不怎麼熟悉。
於是,就出現了一種言論:
「那些被吹得很高的老演員們,都過譽了,其實也就是那個樣。」
有這種說法也實屬難免,畢竟年輕人們也不會說會去看一些十幾年前甚至是上個世紀的老劇。
所以老賽就打算跟大家講講,一些老戲骨在老劇裡出神入化的表演,看完以後,相信你絕對不會還認為這些老演員是被吹起來的。
今天就先拿老版《三國演義》的諸葛開刀,畢竟這也是個知名人物。
老三國的諸葛亮是由唐國強所飾演,其經典鏡頭實在太多,這裡就拿最為人知,大眾都喜聞樂見的「罵死王司徒」來剖析。
開場的時候,魏蜀兩軍擺好陣勢,魏國的王朗欲欲躍試,準備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諸葛亮投降。
看看此時的唐國強,是一個什麼樣的表情?
兩個字,不屑。
唐國強在這裡的表情相當到位,因為這畢竟是兩軍交戰,你要是在這裡就擺出一副哈哈大笑的樣子,那顯然就太不正經了。
但是,看著王司徒以及其他外強中乾的魏將,你要想諸葛亮在此時像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那肯定也不符合邏輯。
因此,唐國強這裡的神情,可以說是似笑非笑的那種,笑,是諸葛亮對王朗以及一眾魏將的蔑視,嚴,是對兩軍對陣這種莊重場合的認真對待態度,更加是他明白戰爭不是靠個人的體現。
倘若換成一些演技不夠,或者對角色、劇本了解不深的演員,大概率就三種常見表情:臉無表情、像看到螻蟻的笑或嚴肅地緊繃著一張臉。
接下來王司徒上來拱手禮貌性向諸葛亮互通姓名,在這裡,唐國強的兩個表情變化堪稱一絕。
首先,在王司徒上前之前,唐國強的表情是嚴肅臉,觀眾們是上帝視角,當然知道這個王司徒只是為了打嘴炮,但劇裡的諸葛亮可不知道。
這次魏蜀對戰,難保魏軍那邊是不是打算動什麼小心思,王朗跟一眾魏將在諸葛亮眼裡自然不算個事,但兩軍乃至兩國的對決,並不是就看單獨某個人,否則諸葛亮之才十倍曹丕曹睿,那魏國直接投降得了。
因此,唐國強這裡的先蔑視後嚴肅表情,其實就是所謂的「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對手」的表現。
而當王司徒上來報了姓名後,唐國強接下來的表情就變了,是帶著不屑的笑臉,而且並沒有發言,就等著王司徒先說話。
這就是很典型的「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王司徒上來互報姓名,明顯就是打算跟諸葛亮舌戰了,此時諸葛亮心裡的些存的疑惑顧慮都已經不見了,剩下的理所當然就只剩下自信。
接下來舌戰的第一回合,唐國強在對答的時候,聲調明顯是刻意提高了,這麼做的目的很簡單,因為王司徒嘲諷蜀軍是「無名之師」,也就是質疑諸葛亮的正義性。
在這裡,唐國強必須以「正氣凜然」的聲調去回答,才能使這場對答中,讓觀眾感受到他即將「反客為主」。
事實上也是如此,很快,劇中諸葛亮的回答就開始制住了王司徒,而這裡又給了他一個特寫,唐國強的表情屬於很輕鬆愉快的樣子。
那是因為通過首輪問答,諸葛亮已經知道眼前這個對手幾斤幾兩,導演還特地讓此處的諸葛亮搖搖羽扇,搭配上唐國強的神情,這裡完全將諸葛亮「喝喝下午茶,打發打發路人」的狀態傳遞給了觀眾。
然而,隨著王司徒的嘴炮繼續,唐國強接下來卻轉為略帶憤怒之色的表情,這也是因為王司徒直接將曹丕篡漢---讓東漢徹底滅亡這事說得非常偉光正,站在諸葛亮的角度,這顯然會讓他非常不快。
在王司徒嘴炮完畢後,諸葛亮發出一陣笑聲,唐國強在這裡用的並不是那種大笑,而是一聽就能聽出來的「怒笑」,因為在諸葛亮眼裡,王司徒是在吹捧漢賊,因此內心憤怒,但剛才一直忍住,直到他說完。
另外,這種帶有怒氣的笑聲,是為了接下來的高潮鋪路,因為觀眾都知道啊,發出這種笑聲,顯然他要爆發了。
果不其然,諸葛亮跟著的發言一針見血,而通過唐國強的表演,觀眾依然可以得到兩個明顯信息。
第一,此時的諸葛亮非常憤怒,但礙於主帥身份,一直在控制,從唐國強眼神中閃過的一絲兇狠之色就可以看出來。
第二,諸葛亮在憤怒之餘,也依然充斥著對王司徒的不屑,在他看來,這位前漢朝官員竟然去捧篡位者,人品道德實在低下,這點唐國強主要是通過語調+表情展現。
接下來,諸葛亮開始的一通反擊裡,唐國強的表情一直都是相當嚴肅的臉,因為此時是針對王司徒「大魏正統論」的反擊,孔明需要宣揚己方蜀漢才是真正的「大漢正統後繼」,不管是從形式還是孔明本人的理念,這都是非常莊重的場合,唐國強的表情可謂到位。
當然,在反擊時談到漢朝如何被滅亡的過程,神色之間也可見孔明的無奈以及對董卓等惡臣當道的憤怒。
由於截圖沒辦法體現出實際劇中的聲音,因此這裡只能用文字略加闡述。
唐國強在這裡的聲調以及語氣也是屬於逐漸升高,這就是典型的先抑後揚,從一開始「冷靜」的逐一批駁,到後面指責王司徒為不思報國的老賊,加上既激動卻又帶著那種維護原則的堅定表情,使得這一段一氣呵成,讓觀眾看得酣暢淋漓。
《老三國》諸葛亮罵死王司徒這一段,也是被絕大多數人譽為經典,甚至成為如今三國裡一個著名的梗,其根本也是因為這一段實在被演繹得非常好。
而其中,少不了唐國強的出色表演。
對於演員來說,動作、肢體語言跟臺詞可以是導演、編劇設定的,但具體的臉部神色表現,以及語氣的掌控,則需要演員有非常到位的功力才能做得好。
而這一切,其實說白了重點就是演員要將自己徹底融入到角色之中,感受在這段故事裡,自己所飾演的角色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感情,什麼樣的環境。
功力不夠,又或者壓根只是把劇本的角色當成是例行公事的演員,演起來的時候感情是很難融入到人物裡面去的,至於觀眾看起來則會更尷。
《老三國》之所以評價如此之高,就是因為裡面大多數主演,在演戲的時候是真正有對角色以及劇本進行過研究的,因此演繹起來的時候,其畫面感染力非常強。
當然,在如今這個如今連哭戲都演不好的「臉癱」演員泛濫的時代,或許一些年輕觀眾會覺得「演的太用力」,覺得太誇張。
但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種「誇張」,實際上就是這些老戲骨徹底融入在戲劇之中的表現。
而除了唐國強以外,還有其他很多的老戲骨,他們在各自的戲劇表演裡,也都是非常出色,這些就留在下一次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