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很多人都有一個疑惑,到底什麼才是唱歌?
唱歌,其實就是把自己的內心用演唱的方式傳達出去,讓別人聽到。每一位歌手能收到大眾的歡迎,都是有原因的,不只是聲樂方面。一首歌,首先能不跑調,完整地唱下來,就合格了。然後能在曲中用不同的唱腔技巧和強弱控制等,唱出情感,或者唱出歌曲的感覺,能感染到別人,這說明是一個不錯的歌手。

當然,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所喜歡的歌手。每個人有自己所喜歡的音樂風格,甚至音色,因人而異。相信看這篇文章的都是熱愛音樂的,也都是熱愛唱歌的。熱愛音樂的人,一定是感性的人,因為他能感受到歌曲中的深意。然而歌手也不是萬能的,人的嗓音不是機器,所以這也是我們應該擔待的地方。
那麼扯了很多閒話,接下來我想說一說關於混聲的事情。很多人會問道,什麼是混聲呢?在全世界有很多種流派,各個流派對混聲的定義,都有些出入。然而我們國內所通用的方法混聲:其實就是胸聲和頭聲的有機結合。

如何混合頭聲和胸聲,才是混聲的重中之重。我們唱歌通常要用到的是喉、咽、軟顎、舌、口五個部位。說白了就是這五個部位的協同合作。在SLS唱法裡,混聲是一種符合自然規律的聲音。而不是很高聲地喊叫,更不是很輕的,只有頭聲甚至只有假音的東西。在自然的喉位狀態下,自然地混合胸聲和頭聲。喉位太低,聲音會很厚,喉位太高,聲音會很尖,而且很難上到更高。

在一開始,大家去找混聲的時候,不妨試一試打哈欠。打哈欠嘴巴儘可能放鬆地張到最大,不是提笑肌(微笑),因為提笑肌會讓喉位升高。是上下張大,大家可以打個哈欠試一試,可以很輕鬆地上到很高的音。
那麼第二個問題:難道,混聲就必須是低喉位嗎?或者換一句話,混聲必須沒有高喉位嗎?當然不是。當越過第三道橋(男生大概在#C5-E5)的時候,喉位是要升高的。比如曹格的《寂寞先生》這首歌。

當我們用混聲唱高音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一個平衡,喉位的平衡,舌位的平衡,頭聲胸聲的平衡等。這些東西以後我會一個一個發布,動動您發財的手指,給個關注不迷路!這裡有音樂學院才會告訴你的唱歌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