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唱念中的「疊字」很難唱好,原因是什麼,有什麼方法規律?

2021-01-11 荷露團珠

在漢語中,兩個字相連又相同熟稱「疊字」。京劇唱念中有「疊字」嗎?有,不但有,而且還很多。

「疊字」好唱嗎?唱是好唱,唱好了就不容易了。

由於我們中國人的語言習慣,在一般生活的語言中,習慣性的說「疊字」,基本上是前一個字比後一個字發音要略重,在京劇的唱念中,基本也是這麼個情況,這裡有語音習慣,也有強調頭一個字,是為了讓聽的人聽清楚字音的原因。一重一輕,前重後輕,這也符合字音講究陰陽的這個道理。

京劇《太真外傳》

生活中,我們講話,基本不會說錯「疊字」的輕重調值的,這個是一種習慣,也是與生俱來的的一種能力,比如:「看這天色,陰沉沉的」,「我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左左右右,樓上樓下跑了一個遍」,大家如果有興趣念一下前面的這兩句話,就不難發現,輕重音調一定不會念錯。

但是,在演唱中,那就不一定了。

什麼原因呢?那就是演唱的時候和生活中說話,那畢竟不一樣,唱腔是歌唱,念白雖然也是一種語言,但那是有韻律的,界於語言和歌唱之間的一種韻白,它不是方言也不是生活用語,所以,他的輕重有時候就不一定能夠念正確,當然,這裡的正確是優美動聽。

還有一些藝人,為了形成自己的所謂特色,為他們立山頭打基礎,就會故意把四聲顛倒,把「疊字」的輕重往反了念,結果造成了,聽她的念唱,彆扭無比,有人戲謔的把這種所謂極具特色的顛倒玩意兒,稱之為「邪」派。這個現象京劇界就有,由於不是討論那些人,所以就不點名了。

京劇《白蛇傳》

那麼,怎樣才能把「疊字」唱好,念好呢?也有一些方法可以總結出來供大家參考。

首先,第一個字要略重。

如果是兩個陰平字相連或兩個上聲字相連,第一個字的字音還要略高一些。

其次,第二個字音要在樂譜上標出的音高基礎上唱出來。縱然在腔調旋律上有高、低、快、慢的不同,也不能改變音高。

再次,不能因唱腔裡字音的輕、重、高、低而改變音調(四聲)。

為了進一步了解、練習「疊字」的唱法,現以梅派為例,將其幾齣戲的部分「疊字」列出如下,大家可以根據唱腔揣摩一下「疊字」的發聲規律,以便更好的把梅派唱好。

京劇《貴妃醉酒》

《貴妃醉酒》

(四平調)這清清冷落在廣寒宮

嚇得奴戰兢兢跌跪在埃塵

《太真外傳》

(反四平碰板)不由人羞答答難以為情

(西皮原板)出殿來步輕輕斜穿香徑

(二黃碰板快三眼)楊玉環在殿前深深拜定,

秉虔誠一件件祝告雙星。

看仙掌和驪珠紛紛亂迸

(南梆子)好參詳宮羽調要牢牢記緊

(四平調)看星河清皎皎萬籟無聲

京劇《鳳還巢》

《鳳還巢》

(南梆子)她明知老爹爹為奴行聘

《生死恨》

(西皮流水)思悠悠來恨悠悠

(二黃散板)撥雲霧見青天蒼蒼覆蓋

《西 施》

(二黃慢板)獨步虛廊夜沉沉

(南梆子)不由人心內痛珠淚漣漣

(西皮二六)朝朝暮暮在姑蘇臺上

三千粉黛人人悵惘

京劇《洛神》

《洛 神》

(二黃散板)野荒荒星皎皎夜深人靜

進門來暗昏昏一燈搖影

羞怯怯只覺得難以為情

(西皮慢板)一年年水府中修身養性

《天女散花》

(二黃慢板)猛然醒又入夢長夜冥冥

(西皮導板)祥雲冉冉婆羅天

京劇《天女散花》

「疊字」其內容都是從生活語言中總結出來的,看似深奧,不易理解,實則不然,有心之人,認真揣摩,很快就能掌握其唱念規律,並且能很好的運用到演唱裡。

兩平聲(陰平、陽平)相連的字:

輕輕、紛紛、飄飄、端端、悲悲、聲聲、清清 、兢兢、荒荒、昏昏、偏偏、爹爹、衝衝、悠悠、蒼蒼、朝朝、答答等。

兩上聲相連的字:冷冷、凜凜、皎皎、遠遠等。

兩去聲相連的字:件件、漫漫、切切、暮暮、怯怯、淡淡、正正 、敘敘等。

相關焦點

  • 馬考:京劇字韻在設計唱腔時的應用
    這也往往是北京人聽得懂評劇而不容易聽得懂他們的「地方戲」京劇的原因所在,因為京劇說的並不是北京話。戲曲的唱腔中的「音樂音調」和念白的「語言音調」,必然要受到某個地區的語言音調的影響,京劇是由清乾隆年間的徽班進京演賀壽戲開始演變發展的,當時的演員來自各地,自然各執自己的語言習慣進行演唱,在音韻上並未形成統一的格局,例如早期的京劇老生行中的三個主要劉派:即有「三鼎甲」之稱的程長庚、余三勝和張二奎三人,程長庚是安徽人,自然帶有安徽音;張二奎是河北人,在唱念中運用北京音是由他開始的
  • 為什麼京劇演唱會有「橫咬字」、「寬咬字」、「靠前咬字」的特點?
    京劇就是以這十三種口型來規範歌唱的.而屬拼音文字的義大利語只有五個單元音即a、 o、 e、 i、 u。因此,京劇演唱就很難像美聲唱法那樣, ,只用幾個元音的固定口型去找一種「基本模式」的聲音,京劇唱法是在「依字行腔」即「字正」的前提下,再根據每個唱者的生理條件,找到這十三種口型在各自 口中最好聽的聲音,也就是在字正的前提下注重聲音美妙,即「先立字,後找聲音」。
  • 什麼是反切?談反切和京劇字音
    應用範圍最廣、使用時間最長的方法是「反切」注音法。古人的注音方法是逐漸改進的。漢代人為了讀懂先秦典籍,一直在探索為漢字注音的方法,曾經有「直音」、「譬況」、「讀若」等注音方法。直音,是直接用同音字來注音。此法最便捷準確,但有很大限制:如果找不到同音字,或者找到了同音字,但是個生僻字,起不到注音的作用。
  • 為什麼唱京劇要講究板眼?
    ,跟唱片學了幾段唱,很得意!什麼板眼不板眼,跟唱片上差不多就滿足了。後來年紀大了起來,聽說,有板眼怎麼回事,也沒有在意。後來又有人說我唱的沒有板眼,我有點反感:吹毛求疵!現在我覺得京劇唱腔,講究板眼,太精闢了!      但是在初學的人中,也發現有我早年那種「不耐煩」的表情。似乎是學戲(唱)中的必經之路。其實板眼就是指樂曲中的節奏。也就是歌曲曲譜中的2/4、4/4的符號。這我們早就知道了!
  • 郭德綱——一個相聲演員,是什麼驅使他選擇去唱京劇?
    2014年,說相聲的郭德綱要唱京劇了,引來不少人唏噓。「你說你的相聲就好了,唱什麼京劇?!」郭德綱不管不顧,在發布會上唱起了京劇《鍘美案》中的片段,引得了全場一片叫好聲。 郭德綱說:「京劇和相聲一個道理,臺上你得是藝術家,臺下你得是企業家,把京劇當買賣做才能火,不能老跟觀眾對著幹。這個東西往大裡說是藝術,往小裡說是買賣,也就是生意,關鍵你得考慮花錢的觀眾的心態。」
  • 脫髮能治好嗎?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嘗試呢?
    病理性脫髮是指頭髮異常或過度的脫落,病理性脫髮的主要原因是人體血液內的熱毒排不出來,從而使人體出現某些病症。具體的原因包括有神經性、內分泌性、營養性、先天性、季節性、免疫性等,也可以說有脂溢性脫髮、血虛、血熱脫髮、腎虛脫髮及遺傳性因素脫髮等脫髮類型。脫髮一般可以治好,只是比較困難,不同的病因治療方法不同,但是需要對症治療才是最好的方法。
  • 京劇的形成
    據戲曲史學家考證研究,京劇形成的時間還沒有一個十分準確的年限。這也恰恰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因為一個劇種的形成,必然由量變向質變過渡,而要在歷史中查考到京劇具體在哪一年形成,也不現實,但目前認為京劇的形成是在1840年左右的觀點,還是得到了戲曲理論界的普遍認可,也可以說,京劇是在徽班進京五十年後才基本形成的。
  • 民族彈撥樂在京劇音樂伴奏中的演奏特點與規律
    根據京劇演員不同行當的聲腔特點,除了青衣( 俗稱旦角 )和小生的唱腔音樂加入京二胡伴奏外, 其他如老生、花臉、老旦等行當的唱腔音樂,主要以京胡和其他彈撥樂器組合為京劇樂隊文場的基本配置。 那麼, 除了京胡、京二胡這兩件弓弦樂器以外,其他民族彈撥樂器在京劇音樂的伴奏中,有哪些演奏特點與規律呢?
  • 《生僻字》已成過去式,現又出「三字疊字」成神曲,網友:好驚豔
    《生僻字》已成過去式,現又出「三字疊字」成神曲,網友:好驚豔。人們在平時休閒的時候就喜歡在手機裡看一些短視頻,現在手機上有很多短視頻app。
  • 唱高音的技巧與方法?唱高音有什麼簡單的方法?
    最近小編發現好多網友都在給咱發消息,問如何唱高音之類的問題,小編覺得吧其實唱歌本身並沒有什麼捷徑可以走,有的人先天條件比較方便唱高音,因此會覺得唱高音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但是.單純的唱上去不難,要把高音唱好就需要付出努力和不斷地實踐.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
  • 【京劇知識】程派資深票友張繼安《淺談唱好程派的體會》
    現在根據自己的領悟想談談唱好程派的非常膚淺的體會,和程派愛好者同道一起探討程派藝術的真諦和精髓,有不當之處,請同道不吝指教。    要想唱好程派,首先要正確地理解程派,了解程派唱腔的特點和掌握程派唱腔的演唱技巧。
  • 如何唱好京劇唱腔的收音
    (文章來自網絡,作者不詳)      我們票友界的一些票友在收音時常出現的問題是,先將字的聲、韻全部吐出,然後用延長韻音的方法去對這個字去行腔。編者聽到有的票友對《西施》「水殿風來秋氣緊」的「緊」字的行腔這樣唱:先吐出「緊」的全部聲韻,本應是人臣轍,但他卻以捏斜轍ie行腔,收聲也以捏斜轍ie收,把「緊」字變成了京音的「解」字;而有的人歸韻是正確的,但不是忘了收聲,就是收聲出錯。       在京劇的吐字咬字中,很容易被一般人忽視的問題是收尾,即收音。
  • 句句有疊字,首首都驚豔,這12首疊字詩,見證疊字詩的最高境界
    疊字詩自古就有,兩漢時期的五言詩《青青河畔草》就非常具有代表性: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詩中的疊字,貼切而生動,疊字的音調也富於自然美,變化美。平仄起伏,和諧動聽,使全詩音節在流利起伏中仍有一種古樸的韻味,同時傳神地傳達出了女主人公孤獨而耀目的形象,寂寞而煩擾的心聲。
  • 臺灣劇作家王安祈:什麼是京劇的正統?
    我十分清楚同一齣戲在不同時代的學生中有什麼反應。2004年,我在課上介紹梅蘭芳唱演的傳統戲《御碑亭》:明代書生王有道進京趕考,妻子回娘家,途中遇雨,在御碑亭下躲避。一位年輕秀才剛好路過,看到亭裡有一年輕婦人,就在亭子外站了一夜,兩人一句話也沒說。王有道考試歸來,知道此事,生疑休妻……我還沒講完,學生已經開始爆笑,笑到拍桌子。他們問:老師,這種劇情現在還要演嗎?
  • 如何唱高音的技巧與方法?唱高音有什麼簡單的方法?
    首先可以採取聯想的方法,多聯想自己生活中與歌曲內容表達基本吻合的生活場景,盡 量讓自己有一個生活中的心理狀態。 其次可以演唱一些簡單短小的練聲曲或者哼鳴曲,充分放鬆聲帶。還可以打打哈欠,將喉頭放下,回歸到很鬆弛的狀態。同時暗示自己緊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有放鬆下來狀態才能好。 由於歌唱技術是一項技術活動,它和其他技術活 動一樣,需要長時間反覆的訓練重複,使發聲的各項運動回復到人自然科學的一種狀態。
  • 歌唱技巧:什麼是「吸著唱」?它到底怎麼唱?
    在學習過程中深刻體驗並理解了「貼著咽壁吸著唱」的道理,這個道理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最符合我們人體自然規律的歌唱技術。在此不多說什麼狀態是恰恰相反,氣向下,聲音也感覺向下,才會有聲帶的被動閉合,才會產生好的聲音結果,此法男女老少皆適,任何唱法通用,因為它是科學的。而我們主動閉合聲帶、擠壓聲門肌肉是國內很多人的歌唱方法,其實的非常錯誤的,這樣歌唱也是非常危險的。吸著唱不是吸氣,而是一種控制氣息的方法。
  • 什麼是人道規律?什麼是天道規律?
    因果與心理學:什麼是人道規律?什麼是天道規律?這就是此文筆者要剝離的話題。人道是損不足而補有餘,天道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中的「損不足而補有餘」,許多人都會通常的理解為這就是「弱入強食」。天道與人道從來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這個規律就是一個人「修為」的大小之分,但是人也不一定就會沒有違背人道又或者是天道的時候。當這個時候,所謂的「有餘」之處也不一定都會是對的,所謂的「不足」之處,也不一定都會是錯的,當這個時候,自然也就有了天道的「損有餘而補不足」。總結:天不生無根之人,所以上天自有好生之德,這或許就是天道規律吧!
  • 唱京劇「倒字飄音」的缺點應如何糾正?
    其實倒字只限在四聲的方面,就是在「湖廣音」的四聲基礎上用「陰陽對比」與「平仄相衡」的方法來分析(湖廣音讀「提防」的「提」字為陽平,如「啼」,系屬「上口字」,上口字後面另有專論,北京音讀為陰平如「低」字音),並不涉及到「尖團」的問題。  「湖廣音」的四聲之中以「陰平」發音為最高,「陽平」落音最低。
  • 京劇張飛一般是什麼臉 有很多人喜歡京劇
    京劇張飛一般是什麼臉 有很多人喜歡京劇時間:2021-01-09 13:49   來源:遊戲鳥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京劇張飛一般是什麼臉 有很多人喜歡京劇 螞蟻莊園張飛一般是什麼臉?這個題目問的是張飛在京劇中是什麼顏色的臉,京劇臉譜是非常 的,也有很多人喜歡京劇,在京劇中張飛是黑臉還是藍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