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與當代藝術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12月18日,由浙江省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浙江藝術職業學院聯合主辦,浙江賽麗美術館承辦的「露華濃——戲曲元素藝術裝置成果展」在賽麗美術館開幕,展覽為期一周。
本次主題展覽項目創新性地將「戲曲」、「藝術裝置」這些不同領域的藝術形式相結合,讓中國傳統戲曲文化與現代裝置藝術相互碰撞與交融。主題展系列作品選取傳統戲曲視覺符號,作為裝置藝術的創作題材與表現載體,並增加其他綜合材料,重新排列組合作品的藝術符號關係,是對傳統藝術的傳承與拓展,用現代裝置藝術的創新手法賦予戲曲新內涵。
開幕式上,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副院長沈軍甫表示,創作項目團隊所在的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是一所國辦全日制綜合高等藝術職業院校,學校有60餘年辦學歷史,專業群涵蓋了學校戲劇系的戲曲表演專業與美術系的舞臺藝術設計與製作專業,戲曲表演專業設有越劇、崑劇等多個方向。小百花越劇班與浙江越劇團、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福建芳華越劇團等省內外各專業越劇團體單位合作辦學,形成密切的教學共建校團合作模式。創作團隊教師所在的美術系,有「十三五」高校省級特色專業舞臺藝術設計專業,其戲劇影視與舞臺美術綜合性實訓基地為省級「十三五」高等職業教育示範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
「首先是激動,展覽展出作品以戲曲藝術為根,以裝置藝術為形,是一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守正創新,和跨學科之間互透互生的藝術盛宴。」四川音樂學院、戲劇學院蘇靜教授說,「其次是感動,從作品中我深深感受到老師同學們在創作中一起探索戲曲藝術的真諦,一起回望從藝的初心,這是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體現出的高校應有的責任擔當。」
據了解,展覽作品以戲曲的藝術審美為基底,以裝置藝術為表現手法,彰顯了戲曲本體最核心的美學特質,體現了傳統與現代藝術交融的時代訴求,為傳統戲曲文化探尋當下新藝術創作的可能性。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美術系常務副主任李昌國介紹,此次成果展除《青衣傾城》、《霸王別姬》等戲曲元素裝置藝術系列作品外,還包含展示傳統越劇戲服的作品《戲衣》、民間越劇演員回憶錄作品《成彩鳳》等多個展覽作品,為戲曲藝術的傳播探索新的藝術媒介和形式。展覽除了戲曲元素裝置藝術系列作品外,還展出了包含創作過程的記錄視頻、主題展衍生品及設計過程等豐富多樣的展覽板塊。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