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親自為武則天母親抄經!此經文自敦煌出土,流傳1200多年

2020-12-28 網易

2020-12-24 07:56:09 來源: 帥哥節操掉下來了

舉報

  唐朝時期的書法,可以說是達到了歷史上頂峰!楷書與草書兩種書體,在這個朝代定型。

  楷書四大家中有三位出自唐朝,分別是顏真卿、柳公權以及歐陽詢,天下第一楷書《九成宮醴泉銘》、天下第一小楷《靈飛經》與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亦都出自唐朝,可以說這是書壇神仙打架的時代!

  

  可或許正是因為這個時代出現了太多太多的書法名家,世人只去關注與追捧他們的作品了,這就難免會使得其他書法家的一些優秀作品被忽視。

  就如唐代儀鳳元年十一月,書法家劉弘珪用小楷書抄寫了一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此作尺寸為457.3X25.7釐米,硬黃紙,有烏絲欄。共殘存十紙,每紙長47釐米,高15.7釐米,出土於敦煌(卷首殘,卷尾齊全),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此作是唐人寫經中,極少留下署名的作品之一。

  縱觀此作,用筆上十分巧妙、細膩、精到,起筆多露鋒入紙,行筆看上去比較穩健,而收筆又多採用頓收的方法,筆路清晰可尋,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

  

  再從字形上看,字形以寬泛為主,幾乎每個字都做到了方正,卻又不會顯得呆板,細細觀摩,會發覺字裡行間有一種廟堂之高的氣象,這可能對武則天母親的一種尊重,畢竟劉弘珪抄寫此經的目的,是因為武則天要為母親追福。

  最後來看看此作的一些細節,在這篇作品中,所有的捺筆處理的都比較經典,仔細看去,隱約有顏真卿的用筆之妙,同時線條上是粗細混搭,對比明顯,會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再就是章法布局上也比較合理,無論是行還是列都比較齊整,看上去有一種正氣磅礴,大氣凜然的形象。

  

  此部經書,在敦煌出土之後,名揚了整個書法界,劉弘珪的名字也逐漸被大家知曉。

  劉弘珪生卒年不詳,也許在書法名家輩出的大唐,他僅僅是一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是其作品卻是傳承了1200多年,並且驚豔了1200多年,甚至有不少人認為,他筆下的《金剛經》堪比鍾紹京的《靈飛經》!

  

  它不僅僅有藝術價值,更具有歷史考證價值,無論從用筆上還是從章法布局上看,都絲毫不弱於《靈飛經》。

  要知道,鍾紹京的小楷《靈飛經》,乃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小楷」的存在,這也就說明,劉弘珪的《金剛經》同樣有著巨大的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敦煌出土:唐代武則天為母親祈福制經書手稿《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敦煌出土(卷首殘,卷尾齊全)的:唐代武則天為母親祈福敬制的經書,宮廷手稿《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尺寸為457.3X25.7釐米,硬黃紙,有烏絲欄,共殘存十紙,每紙長47釐米,高15.7釐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 「看了孫儷的手抄經文,忽然也很想抄經」
    前一段時間孫儷在微博上發布的抄經照片也讓網友們紛紛表示:「看了孫儷的手抄經文,忽然也很想抄經」。而現在人抄經,更是為了達到一種身安心平的狀態,在快節奏的生活中,頤養性情。《金剛經》云:「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云:「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為他演說、勸令聽聞。不生煩惱、乃至晝夜思維彼剎。及佛功德。
  • 敦煌文物珍品:什色《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二十世紀初敦煌藏經洞各種色紙的出土,為我們揭曉了答案。這裡面最具代表性的是由中原地區傳入的金銀泥寫經所用的色紙;關於敦煌色紙的研究,戴仁教授指出在敦煌寫本中,有很多是墨紙上寫金字(P.2006《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其餘的塗有玫瑰色(S.3753《臨法帖》)、藍色(S.3796《妙法蓮華經卷第三》)或什色(S.4324《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在吐蕃佔領敦煌時代,抄經得到了很大發展,很可能是把已經使用過的紙張重新染色使用。
  • 敦煌正覺寫經院於「藏經洞」發現120周年之際 面向全球發行1200套...
    1900年5月26日,敦煌藏經洞被發現,讓整個世界都為之震驚而聚焦了全球的目光,時間如白駒過隙,但文明的載體與傳承永遠歷久彌新,精神寶藏的榮光時刻在普照寰宇。2020年,在藏經洞發現120周年之際,承輝煌歷史文化之厚重,感未來傳承大任之艱巨,敦煌正覺寫經院淬鍊成鋼、鍥而不捨,戮力同心,勇於擔當,立志於「寫經」文化的踐行,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眾志成城,完成手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珍藏版)》1200套,以慰「古人」,以饗「來者」。
  • 敦煌遺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劉弘珪書唐朝儀鳳元年手稿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於唐代儀鳳元年十一月由劉弘珪抄寫。這是武則天為母親追福而發願敬造的經書之一,楷書字體飄逸,規整雋秀。卷後題記有抄寫時間、用紙數量,書手、初校者、再校者、三校者、詳閱者、裝潢手、使、判官等人的信息。
  • 一件唐代小楷在敦煌出土,字字絕美,乃是國家圖書館的鎮館之寶!
    然而這些經卷,絕大部分被封存在了敦煌藏經洞當中,在敦煌的藏經洞當中不僅有大量的唐代經卷,還有許多的估古籍珍本和其它的珍貴文物!關於敦煌藏經洞為何被封閉,如今在學術界也沒有統一的答覆,但一般認為是為了避西夏戰亂所藏。
  • 看了孫儷的手抄經文,忽然也很想抄經
    李小璐在ins上曬出了自己親筆抄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前一段孫儷在微博上發布的抄經照片也讓網友們紛紛表示,「看了孫儷的手抄經文,忽然也很想抄經」。而王菲更是從幾年前就開始抄經。《金剛經》云:「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云:「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為他演說、勸令聽聞。不生煩惱、乃至晝夜思維彼剎。及佛功德。於無上道。終不退轉。」
  • 李賢被武則天逼死,卻在死前 無意間為母親的一樁千古罪惡翻了案
    至於武則天誅殺太子之說,李弘雖然死的蹊蹺,但究竟是否被其母武則天所害,一直是千古之謎。而廢太子李賢被武則天授意丘神積逼死一說,似乎也已蓋棺定論。李賢雖被武則天逼死,卻在死前無意間為母親的一樁流傳千年的罪惡翻了案,究竟是哪樁罪惡?欲知詳情,本期分解。李賢是武則天親生的第二個兒子,生於唐永徽五年(655年)十二月十七日。
  • 今天是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也稱為浴佛節——推薦抄經
    今天是農曆四月初八,這是漢傳佛教暨我國大部分地區自古流傳下來的釋迦牟尼佛陀的誕生紀念日,也稱為「浴佛節」。由於古代印度諸國缺乏歷史記載的習慣,所以準確的釋迦牟尼佛誕生日在佛教的各個分支——漢傳佛教、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中記載的並不一致。那麼國際上的佛教界是如何協調這個問題呢?
  • 武則天百謎(68):《大雲經》是偽造的嗎
    又說「東魏國寺僧法明等撰《大雲經》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彌勒佛下生,當代唐為閻浮提主」。薛懷義本姓馮,名小保,是酷吏索元禮的乾兒子,得到武則天的賞識,令隨洛陽大德僧法明等於內道場念誦經文。又以懷義出身寒微,乃令與太平公主之婿薛紹合族,「人間呼為薛師」。法明亦是當時內道場有名的高僧。因此,當改朝換代的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後,武則天授意薛懷義等註疏佛教有關經典,巧為附會,是不難理解的。
  • 陝西出土一墓碑,重現1320年前武則天叛逆行徑,歷史真相被揭開
    《資治通鑑》中曾記述,女皇武則天毒死了自個的親生兒子,可是翻閱其他的歷史資料,卻無法找到確切的證明。因此,許多史學家都以前科學研究過這個問題,但最後她們的見解沒能達成協議。陝西省出土的墓牌,解開了1件歷史時間疑團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女皇帝,她的愛情也始終被大家所讚嘆不已,依據《資治通鑑》中的記述,武則天為了更好地可以挽救自個的位置,甘願親自謀害親生兒子李弘。
  • 八十華嚴與武則天
    每當我們翻開經典都會看見一首開經偈,這一首偈就是八十卷《華嚴》當年翻譯圓滿之時呈送給皇帝看(當時的皇帝是唐朝武則天),武則天看後對經文的文字和內容十分讚賞,故歡喜地寫下了千古流傳的四句 「開經偈」,表達了她對佛法、對八十華嚴的無尚敬重。這四句偈實在做得太妙了,此後的許多高僧大德想再做一首偈都沒有辦法,一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再做一首開經偈比它更完美的。
  • 臺灣南華大學《敦煌學》1-35輯目錄
    《敦煌賦校注》補正---伏俊璉3.敦煌吐魯番契約文書詞語輯釋‧套語篇---餘欣4.試論《吐魯番出土文書》的量詞及其所展現的物質文明----王松木5.唐代字樣書之別裁─「為字」類字樣書初探----蔡忠霖6.敦煌寫卷P.2354與唐代道教投龍活動----周西波7.敦煌寫卷P.3006《維摩詰經》譯註者之謎──從釋果樸之推證看敦煌學涉及的學術面向朱文光8.六朝敦煌佛教寫經的供養功德觀
  • 《靜心手抄經》丨習字養性,澄明心境,抄經是一場修行
    私以為,想要安定心神,不妨從虔心抄經開始。若內心如一面鏡,手抄經書便能拂去鏡面塵埃。特此推出《靜心手抄經》,作為靜心修行之品。虔心抄經,福氣自至佛經有云:「書寫經之一行半句,能夠成就大願。」《靜心手抄經》精選佛家經典《心經》、《大悲咒》和《吉祥經》。套裝內每卷經書各10頁,言簡意深,雖言簡卻義豐,是祈求福佑的源泉。
  • 武則天母親的一生更精彩,44歲才嫁人,死後竟晚節不保
    通過電視劇,或者一些史書,我們對於武則天的一生,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但是,對於武則天的母親楊氏,眾人知道的卻是很少。武則天在被立為皇后之後,就將自己的母親封為榮國夫人,等到她登上帝位之後,封母親為孝明高皇后。在武則天人生的重要時刻,都一直想著抬高自己母親的身份,可見她對楊氏的依戀和尊敬之情。
  • 抄般若心經便能得般若智慧——上文下慧法師在大眾抄經時開示
    當時有天魔知道其事,想來害他,就化作法師的樣子來告訴他:「我是法師,有佛偈一首,是無上妙法,你若能如華嚴經所說剝皮為紙,削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此偈,當為你說。」最勝仙聽到有人要為他說法,就很高興,真的不惜身命,剝皮為紙,折骨為筆,刺血為墨,我就為你說,最勝真的照辦。天魔見他的求法是出乎真誠,無法害他,只好失望地逃走。
  • 首屆「本煥抄經獎」入展名單
    正是因為有了書法與佛教文化的完美結合,才有了令全世界嘆為觀止的敦煌寫經,有了中國歷史上無數文人雅士、乃至帝王將相都樂此不疲的抄經現象,才使得中國佛教的長久發展,中國書法的經久不衰。深圳弘法寺方丈 印順大和尚        印順大和尚在發言中所說,「首屆『本煥抄經獎』活動,是對由來已久的抄經活動的繼承和發展,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光大,並以此引導大眾「因書法而修心法」,通過激活與弘揚抄經這一活動,讓更多的人在心存恭敬的經文抄寫中收攝六根
  • 敦煌翰墨|珍稀手稿:《法華經卷第六》捲軸
    | 珍稀:敦煌手稿《法華經卷第六》捲軸 稀有敦煌手稿《法華經卷第六》捲軸,水墨紙本,規格25.6 x 27.5 cm,敦煌文獻編號:S.963,大英圖書館收藏。為了培養抄經人才,它們都比較重視書法教育,常用破舊卷子的反面或空白處給學生練字,據「天寶八載三月史令狐良嗣牒」後面的習字作品分析,學生每天臨寫一二百字,結束時有日期、籤名,甚至還有老師的批語,可見其認真程度。 敦煌寺院學校培養出一大批抄經人才和各類機關中的刀筆小吏,促進了書法的普及。
  • 我所修持的經文——高王觀世音經
    然後每天早晚持誦《玄門日誦早晚課經》記得最後三叩九拜。經文,這是大家最感興趣的地方。我平時最常修行的,一個是藥王經,但是這個經文修行的時候需要請祖師,祖師某位祖師某位,傳法師父某先生...你們肯定學不了。
  • 陝西出土武則天孫女墓,揭開永泰公主真實死因,史書記載錯了
    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孫女,唐中宗李顯第七女,典型的金枝玉葉。這位公主名叫李仙蕙,字穠輝,被追封為永泰公主。她「使李之花,為之遜色」,姿色豔麗,端莊嫻雅,頗得父親李顯的寵愛。可惜的是,這位極其美麗聰慧的公主,年僅17歲,便香消玉殞。更可悲的是,據《新唐書》、《舊唐書》和《資治通鑑》等史書的記載,永泰公主是被她的奶奶武則天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