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的書法,可以說是達到了歷史上頂峰!楷書與草書兩種書體,在這個朝代定型。
楷書四大家中有三位出自唐朝,分別是顏真卿、柳公權以及歐陽詢,天下第一楷書《九成宮醴泉銘》、天下第一小楷《靈飛經》與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亦都出自唐朝,可以說這是書壇神仙打架的時代!
可或許正是因為這個時代出現了太多太多的書法名家,世人只去關注與追捧他們的作品了,這就難免會使得其他書法家的一些優秀作品被忽視。
就如唐代儀鳳元年十一月,書法家劉弘珪用小楷書抄寫了一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此作尺寸為457.3X25.7釐米,硬黃紙,有烏絲欄。共殘存十紙,每紙長47釐米,高15.7釐米,出土於敦煌(卷首殘,卷尾齊全),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此作是唐人寫經中,極少留下署名的作品之一。
縱觀此作,用筆上十分巧妙、細膩、精到,起筆多露鋒入紙,行筆看上去比較穩健,而收筆又多採用頓收的方法,筆路清晰可尋,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
再從字形上看,字形以寬泛為主,幾乎每個字都做到了方正,卻又不會顯得呆板,細細觀摩,會發覺字裡行間有一種廟堂之高的氣象,這可能對武則天母親的一種尊重,畢竟劉弘珪抄寫此經的目的,是因為武則天要為母親追福。
最後來看看此作的一些細節,在這篇作品中,所有的捺筆處理的都比較經典,仔細看去,隱約有顏真卿的用筆之妙,同時線條上是粗細混搭,對比明顯,會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再就是章法布局上也比較合理,無論是行還是列都比較齊整,看上去有一種正氣磅礴,大氣凜然的形象。
此部經書,在敦煌出土之後,名揚了整個書法界,劉弘珪的名字也逐漸被大家知曉。
劉弘珪生卒年不詳,也許在書法名家輩出的大唐,他僅僅是一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是其作品卻是傳承了1200多年,並且驚豔了1200多年,甚至有不少人認為,他筆下的《金剛經》堪比鍾紹京的《靈飛經》!
它不僅僅有藝術價值,更具有歷史考證價值,無論從用筆上還是從章法布局上看,都絲毫不弱於《靈飛經》。
要知道,鍾紹京的小楷《靈飛經》,乃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小楷」的存在,這也就說明,劉弘珪的《金剛經》同樣有著巨大的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