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山陽堂、原書房…這樣的古書店在日本東京神保町,有大大小小百來家。遊步其中,仿佛回到昭和年間。走過街角,亮晃晃的玻璃門映出對面寫字樓的街景,店內泛黃的牆面被刻意鑿出了裂痕,麻袋裝著生豆成堆摞在角落,仿古的桌臺上V60過濾杯一字排開...
這家極具昭和感的咖啡店便是向大家推薦的東京知名烘焙品牌:Glitch。
它的名字不太容易被翻譯成中文,指的是整個系統裡的短暫的可以自糾的小問題,為何要以這樣的名字來命名咖啡店,也與主理人鈴木清和自身的經歷有關。
師從世界冠軍Paul Bassett專研十多年咖啡烘焙衝煮後,鈴木於2015年開始做起自己的咖啡店。 當時他已獲得了日本愛樂壓冠軍(JAC 2014),一併持有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的Q-grader評定人資格。
背起的榮譽已算是沉甸甸,但對於咖啡店他始終保持著謙卑之心。有關咖啡的蘊含,鈴木是這樣描述的,「咖啡是一種有包容的載體」。 通過咖啡了解自身,慢慢體會和周身事物的關係,似乎暗示著某種自覺的禪意。
Glitch店內不大,且有一半的空間放置著鈴木先生的巨大烘豆機-廣受世界烘豆師喜愛的PROBAT烘豆機,這是空間裡最有存在感的設備了。
剩餘的座位不多,最受歡迎的是靠近衝泡咖啡吧檯的座位,因為可以好好欣賞咖啡師專注衝咖啡的樣子。
鈴木先生對咖啡的衝煮法、烘豆法等都有其獨到的見解。有別於日本常見的深烘法,Glitch以淺煎為主(偏酸、帶有果實香),風味上細緻而獨特,深受在地人與慕名而來打卡的咖啡愛好者的喜愛。
「在日本,提供深煎的混合咖啡尚屬主流,表達咖啡的味道時也不外乎「苦」、「酸」「淡」幾個僅有的詞彙。然而,精品咖啡是以體會因產地不同而個性獨具的風味為特徵。帶有草莓般果酸味道的香氣,使人聯想到綠色藥草的清爽馨香和口味……。我們所期望的就是要把咖啡果(豆)的天然果實香味的魅力傳遞給廣大的消費者。」鈴木先生如是說。
在有限的時間內萃取出最佳咖啡口感,不僅需要焙煎和萃取的準確把控,也離不開咖啡師對於產地、品種的了解。因此,每次調整參數前烘豆師都會親赴種植園參觀學習,將生豆的品種、處理方法等諸多因素納入參考,嘗試、調整、發現問題、重新調整,直至做出一杯真正的好咖啡。
Glitch的官方網站做的很好(http://glitchcoffee.com/),有時間可以上去看看,如同他們的名片一樣低調有質感。
Glitch每周還實施咖啡品嘗會、Production Cupping。品嘗採用同樣的研磨方法、提取方法製作的多種咖啡,而後針對各杯咖啡的香氣、口味、 口感等的差異展開討論。
新豆上架,Glitch的咖啡職人精神來了!
帶著聯結咖啡的使命感,特別從日本甄選了幾支新鮮的咖啡豆預購上新,來自哥倫比亞和瓜地馬拉的微批次,5月18日新烘。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瓜地馬拉的這支單品豆使用了特別的生豆處理法,利用腳踏車將機械能轉化為動能對咖啡進行去殼處理,減少了不可再生資源的損耗。
長按識別小程序碼進入購買頁面
兩款豆子詳細信息
▼點擊閱讀原文,精選進口豆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