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莖澤蘭 名錄截圖
首先看看外來物種入侵途徑:
——自然擴散,如紫莖澤蘭隨公路沿線擴散進入雲南境內;
——無意引入,如美洲大蠊(蟑螂)隨進出口商品貿易帶入;
——有意引入,如馬纓丹作為觀賞植物引進、銀魚因水產養殖而引入。
☛1.人工防治。依靠人力清除外來入侵生物,該方法已被用於小葉冷水花、蠅子草等的防治。
☛2.化學防除。利用化學除草劑草甘膦、2,4—D、農大等對鳳眼藍、喜旱蓮子草等的清除。
☛3.生物(微生物)防治,利用致病微生物、真菌、病毒等生物將外來入侵生物的種群密度控制在生態和經濟危害水平之下。
☛4.昆蟲性誘劑防治。通過模擬昆蟲散發的性信息素,對異性進行誘捕和集中滅殺。
☛5.天敵防治。通過釋放特定害蟲的專食性天敵,達到降低其整體種群數量,削弱其危害的辦法。
☛6.綜合治理。將生物、化學、人工、管理等單項技術融合起來,發揮各自優勢、彌補各自不足,達到綜合控制入侵生物的目的。
☛1.加強海關、出入境、邊境貿易等容易導致外來生物入侵的監管。
☛2.加強民眾對外來入侵生物的認識,嚴禁從境外攜帶種子等生物繁殖體進入境內。
☛3.如發現可疑外來入侵生物,應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導。
☛4.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如林業、農業、海關等,應出臺相應的措施,加強對外來入侵生物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