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吳哥王朝,竟是這個中國人最了解|往事

2021-02-13 看歷史

周達觀見到的吳哥社會,共有三種教派享有官方宗教地位的,分別是婆羅門教、小乘佛教和溼婆派,而這之前,修建吳哥王城的查耶跋摩七世則信仰大乘佛教,把大悲觀世音菩薩視為保護神。但他死後的幾十年裡,吳哥又發生了變化。

 

周達觀很有趣地用非常中國化的語言記錄到「為儒者呼為班詰,為僧者呼為薴姑,為道者呼為八思惟」。

 

周達觀發現,為儒者,也就是信仰婆羅門教的人官居高位者眾,但是他不知道他們在哪裡修習,讀什麼經書。為僧者——修習小乘佛教的人,則削頭髮、著黃袍、露出右肩,下身穿黃布裙、光腳。

 

與中國當時的大乘佛教的寺廟相比,這裡的寺廟布置簡單,只有一尊佛像,「穿紅、塑以泥、飾以丹青」。這些僧人雖不飲酒,但都食魚肉,而且在佛像前供奉的東西也用魚肉。寺廟中沒有廚房,所食之物都是從齋主家化來的。

 

為道者的溼婆派,有女性修習者。它不如小乘佛教興盛,修道院中供奉的沒有雕像,只有一塊類似「中國社壇中之石」,「亦不知其何所祖也」。他們頭上戴著一塊紅布或白布,「如韃靼娘子(上四下古)姑之狀而略低」。他們不飲酒,不吃別人的東西,也不讓別人看他們進食。周達觀對於他們也有點疑惑,因為「不曾見其誦經及與人功課之事」。

 

儘管後來吳哥被遺棄後,「道者」凋零並且最終消失。但是,印度教化的儀式,包括男性生殖器像的使用,一直延續到現代社會。在吳哥的不少寺廟裡,還能看到它的樣子。

 

神之下,就是國王了。吳哥的國王,喜歡用建築的形式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神王」。從最初締造了一個統一的帝國的查耶跋摩二世開始,柬埔寨的建築藝術就被後來的有能力的國王一次次推向高潮。在周達觀到了這裡的時候,一位新國主在他來之前剛剛即位。

 

老國主是查耶跋摩八世,其婿因陀羅跋摩三世嗣位。1285年,查耶跋摩八世修建了吳哥時期最後一座砂石寺廟。查耶跋摩八世和因陀羅跋摩三世之間的過渡也許標誌著柬埔寨歷史上一個明顯的轉變,但是從周達觀的敘述中很難看到這一點。

 

從理論上說,高棉王國至高無上的當權者就是國王。但對於任何一個時期的高棉國王的描述都非常少。比較例外的是在吳哥窟的浮雕上出現的登上王位的蘇利耶摩拔一世,畫面和周達觀描述的後來的國王登基很相似。

 

吳哥國王也許生活在奢侈當中,但是責任也很重大:進行皇家工程,建立皇家基金和慈善機構,維持法律的統治和安定局面,在需要的時候領導軍隊。

 

通常,還是一個小男孩的時候,國王就要接受一個婆羅門教宗教導師的訓練來學習扮演這種角色,一個王子的教育應該開始於11歲,結束於16歲。

 

周達觀作為一個外國人,好像並沒有在逗留期間有機會親自「面聖」,但他描述了幾次看到國主的場面,比如國主的宏大出行:「凡出時諸軍馬擁其前,旗幟鼓樂緊跟其後。宮女三五百,花布花髻,手執巨燭,自成一隊,雖白日亦點燭。又有宮女皆執內中金銀器皿及文飾之具,制度迥別,不知其何所用。」

 

有趣的是,周達觀看到的國王的出行,和殖民時期的隊伍相比有很多相似之處。如果看看西哈努克國王的加冕禮或其他有記錄的20世紀的出行儀式,你會發現吳哥時期柬埔寨的禮儀生活以及類似活動的等級安排和我們現在的時代相比,似乎並沒有改變多少。

 

當時的國王需親自坐朝問事,「民間爭訟,雖小事亦必上聞國主。初無笞杖之責,但聞罰金而已。其人大逆重事,亦無絞斬之事。」充其量最終的刑罰就是,在城西門外挖一個坑,將犯罪的人放在裡面,用土石堅固築成牢籠。其次有斬手足指者,也有去鼻者。

 

當時的吳哥還有用「天獄」處理爭訟的辦法。比如兩家爭訟,莫辨曲直,在王宮對岸有十二座小石塔,讓二人各坐一座塔中。塔外,兩家的家屬守候著互相提防。有時坐一兩天,有時坐三四天。

 

「其無理者,必獲症候而出,或身上生瘡癤,或咳嗽發熱之類。有理者略無此事。以此剖判曲直,謂之天獄。蓋其土神之靈,有如此也。」《梁書·扶南傳》中,還提到,在城池中養鱷魚,門外圈猛獸,將有罪之人放入其中,如果魚獸都不吃他,那麼三日之後就放人。

 

如今在吳哥城,王宮和小石塔具存,只是這樣的刑罰已經和當時王宮前的河或濠一樣隨著時間而消逝,只留下一片草地供遊客偶爾遐想一下當初的體力而非正義的較量。

 

在周的描述中,當時在吳哥生活的很多人都是奴隸,「人家奴婢,皆買野人以充其役,多者百餘、少者亦有一二十枚,除至貧之家則無之。」這些奴隸通常都是從山裡的部落裡抓來的「野人」,這種行為一直到殖民時期都存在。

 

在吳哥社會,奴隸有種種禁忌:比如他們只能坐著或者躺在房子下面。只有因為工作的需要,才能進屋子,但是那時候他們必須跪下,合掌頂禮之後才能進。

 

奴隸沒有任何平民的權利。甚至他們的婚姻也不為國家所承認。而且要稱呼他們的主人「父親」和「母親」。如果犯錯,則「俯首受杖,略不敢動。」常常有試圖逃跑的奴隸,但是一旦被抓回來,就會被在臉上刺青,或於脖上或者腿臂之間拴上鏈子。

 

除了需要以各種方式照顧和服務於統治者和他的家庭的官僚、僕人、奴隸、衛兵、宗教人員以及其他相關人等,大部分人口是農民,需要經常性地做強制勞役和服兵役,給宗教機構、地主還有官員以及國王提供貨物和服務。

 

對於這些普通人,目前為止獲得的鏡像是最模糊的,我們只能依稀從周達觀的書中,還有浮雕上面看出他們的面容和裝扮。但也許,永遠沒有機會知道他們對這個王國、這個國王的想法是什麼了。

相關焦點

  • 豬場遺址是「小小吳哥」?只需要了解一下,不一定看現場
    最近,在江門新會,有一個建築遺址被稱為「小小吳哥」,吸引了不少民眾尋找參觀,儼然要成為網紅打卡地。被稱為「小小吳哥」的建築遺址,位於圭峰山下、葵博園後面的山林裡。現場所見,面積不大的建築廢墟幾乎隱沒在山林裡,只留下一片斷壁殘垣,遺址可見的「逼拱」建築風格為它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資料顯示,這裡是上世紀50年代圭峰農場建造的豬場,原名五坑豬場,被譽為「豬宮」。據說,「豬宮」的叫法源於周恩來總理當時對豬場的評價。
  • 神秘的吳哥王朝,最早的記錄來自一位溫州人
    10至13世紀,是真臘文明最燦爛的時代,史稱「吳哥時代」。後遭受暹羅(今泰國)入侵,終淪為廢墟,無人知其存在,《元史·外國傳》亦無相關記載。而《真臘風土記》除了描繪真臘吳哥城的建築和雕刻藝術外,還詳細敘述了都城王室與當地風土人情、周達觀南行行程及所取途徑等,甚有人文歷史價值。當地民眾感激這位溫州人。
  • 吳哥有多美之小吳哥日出
    後來遇到蔣勳老師講的《吳哥之美》,吳哥窟這個因,就深深的植入的我內心。對於喜歡歷史、攝影,研究美學、國學的人來說,Cambodia無疑是一個值得行走的國家。      12世紀時,吳哥王朝國王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為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因此舉全國之力,花了大約35年建造。它是吳哥古蹟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築,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
  • 《吳哥王朝》入選「一帶一路」文旅產業國際合作重點項目
    本報訊(記者 張偉) 日前,文旅部官網公布了2020年「一帶一路」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名單,由德陽申報的《吳哥王朝》大型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入選。據悉,全川僅有4個項目入選。《吳哥王朝》項目是我省首個走出國門永久落地海外的重大文化項目,也是首個落地海外的「一帶一路」文化演藝項目。項目由德陽美憶文化旅遊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柬埔寨加華集團共同打造,總投資人民幣約2.2億元。項目涉及大型史詩情景劇《吳哥王朝》、容納1300位觀眾的吳哥大劇院、4000平方米的水上世界、旅遊自助餐廳、大型餐飲商業綜合區和藝術展廳。
  • 揭秘大小吳哥!解密柬埔寨雙飛五天遊!1xxx即飛還有一系列驚喜禮品在途中...
    而十二生肖塔跟我們中國的十二生肖沒有一毛錢關係,傳說它是吳哥王朝的審判臺從外觀上看,巴戎寺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築,中間佛像位置最高,是佛教寺院吳哥的一切幾乎都能在這裡了解到,因為這裡牆壁上的雕刻保存得非常完整。
  • 吳哥就是座森林廢墟,有啥看點?吳哥:會思考,才會有看不完的點
    對吳哥的思考一:吳哥被這麼多的木棉樹包裹著,這裡又經歷了怎樣的文明?後來又怎麼失落了?吳哥有600多座紀念碑,分布在45平方公裡的森林中,大吳哥和小吳哥是它的主要組成部分。自12世紀以來,吳哥這座紀念碑一直靜靜地矗立在高棉的土地上(「高棉」是柬埔寨古時候的專稱)。在漫長的歲月中,吳哥見證了一個高棉王朝的興衰,正逐漸被茂密的森林所吞噬。
  • 有種神秘叫吳哥,千裡迢迢只為與你相逢一笑
    這裡就是1000多年前古高棉王國的國都——吳哥。吳哥王朝(公元802-1432年)是高棉王國的鼎盛時期,在吳哥興建了大量的宮殿與寺廟。後來泰國人入侵,高棉人被迫遺棄吳哥遷都金邊,從此吳哥的輝煌逐漸被叢林所掩蓋,而逐漸被人遺忘。
  • 吳哥很美,蔣勳筆下的吳哥猶為美
    2019年12月,我懷揣著蔣勳老師的《吳哥之美》,親自到訪了位於柬埔寨北部暹粒省境內的吳哥窟。即使親自到訪吳哥,即使聽過了當地導遊對吳哥的講解,對我來說,那個繁華於公園九世紀到十五世紀的高棉吳哥王國,依然是那麼神秘。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讀懂吳哥之美。吳哥的美需要發現,需要在與它的對視中用心體會。
  • 吳哥 | 那一抹美若蓮花看盡蒼生的微笑
    吳哥是一個神秘又夢幻的王朝,從建立、恢弘、鼎盛、幻滅到後被發掘,每一個階段都透著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吳哥王朝在被遭暹羅軍隊入侵破壞後遺棄淹沒於叢林之後,直到19世紀60年代被法國博物學家亨利.穆奧發現,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
  • 浮光掠影——走進吳哥遺址群
    吳哥王朝的開國君王闍耶跋摩二世在湄公河下遊的磅湛建立了國都,第二位君王因陀羅跋摩一世將都城遷到彼時洞里薩湖旁土壤肥沃的羅洛斯,開啟了吳哥王朝的新篇章。羅洛斯遺址群包括巴孔寺、普力科寺和洛雷寺三處遺址。羅洛斯遺址普力科寺是祭祀吳哥王朝開國先祖的寺廟,由六座紅磚堆砌而成的塔組成,分別祀奉王朝的六位先祖。用紅磚砌築廟宇,再在磚上雕出神衹的模樣,這是吳哥王朝將都城遷往大吳哥之前的建築風格。
  • 「2018全球華人攝影盛典」在柬埔寨王國吳哥王朝落下帷幕
    中國攝影通訊社暹粒2019年1月28日快訊:1月28日上午,「2018全球華人攝影盛典」大型系列活動結束之日,文化部長雒樹剛一行,在柬埔寨王國政府官員和中國駐柬使館官員的陪同下,前往吳哥王朝視察,接見了吳哥王朝全體演職人員。
  • 奇蹟王國柬埔寨-淺談吳哥之美
    想著寫點不那麼沉悶的吳哥呈現給大家的,無奈才疏學淺,想不出辦法如何解決如何不看歷史就能了解吳哥的美,又不想寫成看石頭的流水帳,便只能這樣粗略地說一下我認為最重要的幾個廟宇了。可能對於文物古蹟不感興趣的同學來說,吳哥就是一座叢林中的廢墟,可是如果你是愛歷史文化或是建築迷的人,一定要來吳哥看看。
  • 吳哥,曾為你留下一束柬影
    通王城是由國王闍耶跋摩七世所建,也是吳哥文明時代結束前,最後的國都。城中的正中心,便是吳哥王朝的國廟——巴戎寺,是闍耶跋摩七世晚年為自己建造的陵寢寺院。可解的,屬於理性、邏輯、科學;不可解的,歸屬於神秘、宗教。而美,往往在兩者之間。《金剛經》的經文最不易解,但巴揚寺的微笑像一部《金剛經》。」在闍耶跋摩七世的統治下,真臘王朝迎來鼎盛時期。晚年的他,年邁蒼蒼,對他來說,在戰亂的年代,看過了人間太多的殘酷暴戾,他是否能猜想到數百年後吳哥的宿命亦是毀於戰火?我想他是真的累了,似乎想閉上雙眼,冥想另一個與世無爭、無廝殺的世界。
  • 黑帶講武|穿越千年的戰爭武藝,從吳哥王朝走來的高棉拳
    這是一種不輸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很難說這表情是喜是悲,亦或其中是否真的蘊含著人類能夠感知到的情感?鬥獅拳,英文名為Bokator,最早產生於吳哥軍隊,是包含兵器技術在內的柬埔寨現存的最古老的格鬥技術體系。當時的吳哥王朝極盛時,佔有今柬埔寨全部、泰國及寮國大部、越南及緬甸南部,是東南亞歷史上最為強盛的國家(沒有之一!)
  • 吳哥之美,高棉的微笑,一生必去!
    >高面的微笑高棉的微笑,想必大家都聽過,神秘的高棉王朝,隱匿的熱帶雨林的千年古國,從名字到它的歷史,讓很多歷史學家對他好奇不已,早就想親眼目睹一次,卻是去年年底才終於去了,飛機可以先到暹粒,然後以暹粒為根據地每天出發去遊覽,暹粒到吳哥一般包車為主,有當地特色的tutu車,也有小汽車,價格的話四個人一輛分車費是最便宜的,我們當時是兩個人去的,包車三天是70美金,當然四個人依然也是70美金。
  • 「薦讀」吳哥,之美
    皆是虛妄□紫弦月由美學大師蔣勳編著的《吳哥之美》, 封面有四行小字:「吳哥城像一部佛經/經文都在日出、日落、月升、月缺/花開、花謝,生死起滅間誦讀傳唱/等待個人領悟」,你會不會和我一樣,看見此句感覺神秘而心嚮往之?
  • 吳哥一直都很火,從未冷清過
    吳哥古蹟群,還是吳哥古蹟群,柬埔寨的瑰寶,高棉文明鼎盛時期的遺物。
  • 寒假第二波——漫遊柬埔寨金邊+吳哥雙城六天
    ,素履以往。身如逆旅,一葦以航;  品質住宿:入住柬埔寨特色四星級酒店,酒店自助早餐、酒店遊泳池; 深度探尋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大建於公元十一世紀,是當時最高最大的一座神廟;【鬥象臺】是國王舉行慶典儀式的地方,同時也是國王的閱兵臺;【古代法院】;【十二生肖塔】是審判犯人的地方。
  • 柬埔寨遊記之吳哥「土」導遊
    柬埔寨遊記位於柬埔寨金邊西北約310公裡處的吳哥古蹟群,是柬埔寨吳哥王朝的都城遺址,現存古蹟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大吳哥)和吳哥窟(小吳哥)。吳哥王朝於15世紀衰敗後,古蹟群也在不知不覺中淹沒於茫茫叢林,直到400多年後的1861年才被法國博物學家發現,並向歐洲和世界廣為宣傳介紹,才重現光輝。本文就不按普通遊記寫了,記點自我覺得有趣的事。
  • 吳哥的微笑--柬埔寨遊記一小吳哥
    其實它非常的壯觀和雄偉,這是有名的『吳哥的微笑』雕塑群,每一座都是四面佛,朝著四個方向眼瞼低垂,嘴角微微上翹。     準備祭拜佛祖,這是裡面最完好的一尊佛像,佛是八隻手,所以應該能幫助終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