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焦慮症和酒癮困擾多年,我的「降魔技」

2021-02-26 健心家園

作者:王曉勃

如果沒有正念,我也許沒有機會跟大家一起分享,我有可能已經去了另外一個世界。

正念練習,不僅僅是練太極,更是降魔技。

我是十九大剛剛閉幕的第三天被家屬扶著進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是二進宮(第一次是在2009年,奧運會開完以後)。我看診斷結果,不僅有抑鬱、酒依賴,而且還有焦慮。我之前一直以為自己就是抑鬱和酒依賴,原來還有焦慮。剛住院的時候,說實話,其實是一種迷糊的狀態。

我太愛喝酒,又抑鬱,那種狀態現在想起來,形象肯定是不堪入目的。在六院,護士告知大家去上課,很多人都去了,我也去了。但是講的啥,一點印象都沒有。當時滿腦子都是自我編織的煩惱,這些煩惱就跟真的要發生或者正在發生一樣。

好不容易盼到下課了,就回屋休息。之後上第二次課,柳護士長就問:「什麼叫正念?」我根本就想不起來,「正念」這倆字在我腦子裡都沒有。後來柳護士長說:「正念是帶著愛意去察覺」我說:「什麼?」當時自己已經清醒點了。她說:「帶著愛意去覺察」。

我能有什麼愛意?說心裡話,我都想把自己殺了好不好?我能有什麼愛意去察覺?!我說:「我滿腦子都是酒,恨不得一頭扎到酒缸裡去,恨不得馬上逃離,逃脫醫院,去外面痛痛快快地喝一場!」

當時就是這麼一個狀態。後來參加正念課, 其實是出於一種本能,就是遵守六院規定的一種本能。上鄭老師、周老師,還有柳護士長、祁護士的課,我也是處於一種懵懂的狀態,只是提出一些問題。一種很朦朧的、不清醒的狀態。至於說怎麼開始接受正念的,大概是後幾節課的時候,我開始聽了。雖然並沒有很認真地聽,但直覺告訴我,正念應該是好東西。

在我們家人的請求下,我延長了兩個禮拜出院。出院的時候,柳護士長就一再叮嚀我要練正念。祁護士也說過,持續去練,會有意外的收穫。

到家以後,抑鬱的感覺和酒癮還是有。這怎麼辦?還是老老實實地練正念吧。我先了解正念相關的名詞和概念,有接納、放下、不評判、活在當下等等。當時只是一個了解,根本理解不了。

雖然理解不了,我也要按照老師的指導去練。我就從觀呼吸開始試。結果,我開始 在觀呼吸中,感覺到片刻的寧靜。但不良的思緒、酒癮該來還是來,根本就平靜不了多長時間。我估計平靜也就是幾秒、十幾秒鐘的事。隨著持續的練習,平靜的感覺越來越長了。我覺得這是好事,正念確實是個好東西。

就這麼,我練了將近有兩個來月,感覺平靜了很多。但不良的思緒和酒精的困擾還是有。

冷靜了很多,我就開始反思自己。

當時我就在六院的病友群裡頭(裡面也有專家、護士長、護士)說:「不要把正念當成一種負擔,也不要把它當成一項任務,要讓它成為自己的一個習慣,生活的一部分而已。」我當時是這麼說的,我記得很清楚。我要把正念養成習慣,不把它當任務。因為我嘗到了寧靜的甜頭,就好像沒有吃過蜜的人,嘗到了蜜的滋味,真是那種感覺。這種甜頭沒有得過病的人不會知道。

「正念是帶著愛意覺察」,怎麼帶著愛意去覺察?我琢磨後覺得,既然是愛意和察覺,是離不開生活的,應該是這個樣子。我就想,我能不能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其實以前我都是在渾渾噩噩中度過的,從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裡過來的。我怎麼改變?我琢磨了好久,打算從養魚開始。

我只花了五塊錢買了三條小錦鯉。因為我想好了,不能一下子都買了,那就不叫愛好了,我得慢慢培養,我得接地氣。就這樣我又許下了一個願:如果我這一個禮拜不喝酒,那麼禮拜天或者禮拜六我就再去買三條魚。我就這麼鼓勵自己,一次買三條。跟賣魚的商販也混熟了。

漸漸地,養魚養出些感覺,有接納的感覺。這魚缸裡的魚在遊泳,不就是接納嗎?就是水對魚的接納呀。

後來我又在群裡說:當我看到一瓶酒,對我來說它就是一瓶普通的液體,一瓶水而已。周老師給我回了一下,說:你若允許這個酒的存在,你可能會有收穫。大概是這個意思。「允許它的存在」,我記住了。

我一琢磨這話,對啊,你能不允許它存在嗎?滿街哪沒有酒?商店裡、酒館裡哪都是酒,你躲不掉啊。就說電視,你看電視裡頭都有酒的鏡頭,都能把你的酒癮勾起來,怎麼躲得掉?只有按照老師說的,允許它的存在。我就開始在觀呼吸中,理解接納。慢慢地,對接納有了更深的感覺。但是抑鬱和酒癮該來的時候還是會來。

焦慮或抑鬱狀態,還是會來?這怎麼辦?我感覺光養魚不行,還要再培養一項愛好。

我想起了養花。我當時想,我養花,也不能一下子把花店的花都搬進自己的家,那不可能的。我要一盆一盆地買。我當時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 我只買花,不買土,不買盆。我要自己培養土,一株植物適合哪種盆它才是美的,我要自己設計。

結果不錯,大部分都活了,心裡有了一種成就感和喜悅感。養花還不成,酒癮該來還是來,抑鬱該來還是來,真是魔鬼!抑鬱和焦慮,那是揮之不去,去了又來!酒依賴就更甭說了,那是終身疾病,好不了的病,世界上沒有藥可醫的病,這是我當時的想法。那這可怎麼辦?

我想我再培養一個愛好,想到了收藏藝術品,但不是古董。我沒有想它會保值或怎麼地,沒有這個概念。我認為美,我就買下來。當時正好趕上北京好多店都要關門,在甩價,我再跟他砍一砍價。我收藏了一些小瓷瓶、小木雕之類的藝術品,開始培養出收藏的愛好。

通過這三樣愛好,再加上觀呼吸練習,我感覺好了許多。抑鬱減輕了,酒癮也好了很多。就覺著確實是有了感覺,但抑鬱和焦慮還是會來。我就想正念這東西這麼練,怎麼抑鬱和酒癮還是會來呀?

後來有一天,偶然地,看到電視上直播拳賽。當時有一個拳手兩個回合被KO了兩次。第一次對手把他KO的時候,在讀秒期間,他頑強地站了起來。因為我懂一點,稍微了解一點相關的知識,我就說這小子完了、輸定了,被擊倒被KO,讀秒時起來的,很少有翻盤的。

結果,下一個回合他又被擊倒,又在讀秒期間頑強地站了起來。最後一個回合,他擊倒了對手,對手在讀秒期內沒有站起來,他最終戴上了拳王的金腰帶。當時評論員也非常感動,他激動地說:「看來拳王不是光靠練出來的,那是要打出來的!」這句話提醒了我。

我說對,你光練了,是不是應該把它也用起來?你不用你怎麼抗擊打?我要用起來。怎麼用?我就找我煩惱的點在哪,我在什麼時候煩躁?等紅燈時候我煩,因為單位離家不是太遠,我騎自行車上班,路況也非常熟悉。以前我總是闖紅燈、逆行,一直這樣。那我就從不闖同紅燈開始吧。

你想想,夏天三十五六度,在太陽下暴曬,你要等個一分鐘兩分鐘。我覺得我煩,正常人可能也是煩的,對吧?我就等紅燈,我不闖紅燈,我就開始觀呼吸,在觀呼吸中等待綠燈,我覺得紅燈不再那麼長了。那種悶熱的體感不再那麼強烈了,那種煩躁的情緒也少了很多。這對我是一個啟發。

我覺得還是要用起來的,那麼我就開始運用觀呼吸,在觀呼吸中就說尋找感覺。生活中有很多我覺得正常人也應該煩的事兒,比方說看病排隊,購物排隊,對吧?你好多事情你都要等待。

那麼在等待中,我就觀呼吸,在觀呼吸中,我覺得時間不再那麼長,我的焦躁情緒不再那麼強烈,慢慢地就感覺好了很多。養魚養花和收藏過程中,我一直運用觀呼吸, 而且嘗到了甜頭,我開始逐漸地理解了什麼叫接納。通過養魚養花,收藏藝術品,我體味到了接納的感覺。煩惱來了,酒癮來了,怎麼辦?觀呼吸。除了觀呼吸,我還想能不能在冥想中去體驗接納呢?

如果我的腦海是一片晴空,抑鬱和酒癮就是兩片烏雲,任它來也任它去;如果我的腦海是一片大海,抑鬱和酒就是兩條兇惡的鯊魚,在我的腦海裡任你遊來,任你遊去,遲早你會走;如果說我的腦海是一片廣袤的森林。我允許各種鳥類的存在,允許各種野獸存在,甚至允許有毒蛇的存在。他們是生命,他們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生物鏈。

我不排斥它,甚至嘗試著覺察自己能不能愛上它?慢慢地我感受到不排斥,是接納的開始。酒魔來了,我會和它說「老朋友你又來了」。抑鬱來了,「老朋友,又來了,你早晚會走。」特別是酒癮,得過的人都知道,咱們這真是沒法用語言來形容那種渴求。我就想像它是一條長帶,脖子上的一條化作黑煙的毒蛇,它在纏著我,但是我的腦海是一片晴空,一陣風就能把它吹散。我不恨你,你可能是我的朋友,我就這樣想。

我在這樣的狀態下,學會了接納。在接納中,我體會到酒依賴和抑鬱好了很多很多。我想如果我能夠愛上它,那麼這是一種大愛,是一種博愛。真地有這種感覺,我的心胸更開闊了。我覺得理解了接納,我允許任何事物的存在,不排斥,甚至和它成為朋友。我接納了,也有了愛意了。我怎麼放下?我能不能把酒依賴和抑鬱放下?

我嘗試著放下一些過去的不愉快,過去的往事,不愉快的往事,自我編織的那些往事。放下,就像是鵝卵石沉入水中,它更加展現出小溪的清澈和寧靜。放下,就像古松樹的老皮脫落,更加顯得松樹的蒼勁與美麗。我就是這樣想,慢慢地嘗試放下一些東西。漸漸地我體會到了什麼叫放下,能放下很多事兒。之後,我又在琢磨正念中的「不評判」。怎麼做到「不評判」呢?

人怎麼會不評判呢?人活著,就有評判呀,你打傻子一拳,人家也會有反應呀,怎麼會不評判?怎麼做到不評判?

我想到,有些事情不是我能管得了的。我就是一個公民,我怎麼能管得了那麼多呢?我管不了的事,自然有別人去管,我就不去考慮它了。我是帶著這麼一種心態,逐漸地練習不評判。就是在這種理念當中,我逐漸地理解到不評判的。

不評判,我認為是一種二次反應。當你遇到事情後,會產生第一反應。這個第一反應常常是一些自動的評判;在覺察到第一反應後,瞬間轉化成第二個反應,那就是放下評判。第一反應,對自己會有影響,但是馬上我就有第二反應,這個反應是理性的,不會傷到自己。這就是我對不評判的理解。

打個比方,事兒在河裡,我跳到岸上。這樣,評判就不會傷到我,不會對我的大腦神經造成傷害。

症狀逐漸地就沒了。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不抑鬱了,酒癮就像一顆流星,在腦海中一划就沒有了。我自己都不相信我不焦慮了,酒癮不再侵蝕我的神經,不再摧殘我的意志。我不用多少意志,就可以化解這種酒精的困擾。

我也是一下子意識到我的抑鬱沒了。我曾經深受其害,那種滋味真地難以用言語來形容。我知道抑鬱和焦慮,是會反彈的。我好難相信我不抑鬱了,好難相信我對酒精的依賴度會這麼低,低到了幾乎就是一划而過!

我不抑鬱了,但是曾經我幾乎每天不是在抑鬱中醒來,就是在噩夢中醒來。半天都緩不過神來,就跟真地發生了一樣。每次我都是在觀呼吸中緩過神來。到目前為止,通過我的多次努力,這種夢也幾乎沒有了,偶爾才會出現。我現在就是這個狀態。

我現在是什麼狀態?我借用周老師的一句話,「安好自在」。我覺得這個詞對我來說確實是說到了心坎裡。因為什麼?通過在現實生活中磨練,在工作中磨練,我現在的狀態是能撐起科室的半邊天。我在18年一年裡獲得了三項榮譽,現在單位的合同沒有我的審核是不能上會討論的。

開始我並不知道,後來人家告訴我說大領導,拿到合同首先就問,你讓王曉勃審過沒有?先這麼問,我後來才知道。工作中,有時會遇到年齡比較大的群眾,有的甚至都80多歲,他們的諮詢那真是讓人撓頭。

以前我很不耐煩,幾句話就打發走,但是現在我能夠耐心地聽了。我能讓他把話說完。其實,他說上幾句話,我就知道他要想說什麼,想要做什麼。但是,我在觀呼吸中靜靜地聽對方說完,我不煩了。我有耐心聽下來了,也能夠耐心地給他解答了。

而且我能給他想辦法,給他出主意,把對他有利的不利的講出來,最後我指出他要怎麼辦。甚至我的一個指點,真地能給老百姓省下大幾萬甚至十幾萬來。他們會對你感恩不盡,會深深地鞠上一躬,握住你的手道別。確實是這樣,我體會到了這真是一種愛。

領導也敢拿說我開玩笑,拿我開涮了。以前人家躲你還躲不及,怎麼會理你?還拿你開涮,那可能嗎?怎麼開涮?

人家能理你,說明你沒問題了;敢拿你開玩笑,說明你正常。對吧?很簡單。同事們現在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充滿善意和尊重。

逐漸地,我現在的生活狀態是「自在」。我的工作贏得了大家的認可。

以前當我聽到「酒鬼」這個詞的時候,真地接受不了。誰能接受別人說你就是一個酒鬼?真地接受不了。現在,你叫我酒鬼,我就是個酒鬼,我沒有任何之前的那種情緒,不再困擾我。我很坦白,我就是個酒鬼。人家罵我是神經病,沒問題,我以前就是個神經病。我沒有任何的不滿和反對,我就是完全地承認。

這個過程是很艱難的。這整個過程說起來很短,但是我用了整整將近600天的時間。才到了現在這個狀態,其中的艱辛和磨難,真地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我深深地體會到這一點。

我有糖尿病,當時住院的時候是167斤,現在是128斤。當時祁護士見到我的時候都都不敢認我,說你怎麼這麼瘦?不會身體健康有問題了吧?我說沒有,我好的很,我爬六樓都沒一點問題,一點都不喘。單位有搬搬扛扛的事我也幹,也沒覺得自己在喘,比以前要有勁得多。

體重從167斤降到128,我沒有刻意減肥。而且我的血糖,現在餐前沒超過六,後兩小時也沒超過六。體檢時抽血化驗也是正常值。雖說我是吃著藥的,可我感覺離不開正念的作用。我無意中還減了肥。怎麼說呢,正念給我帶來的就是這些。現在我自己都奇怪,我該怎麼說?正念的意義在哪兒?

你會破繭成蝶,你會超越自我,改變自我,提升自我,也可能你已經超越了別人。確實這樣,咱實話實說。現在我覺得我的法律知識豐富,有經驗,但以前我沒有這種感覺。我以前就是活在自我編織的種種苦惱中,能量也消耗殆盡了。

我真地沒想到我自己會現在這個狀態。有時候和同事一起開玩笑,會把他們說得笑個不停。這是一種輕鬆愉快的感覺。如果把這些也算作智慧的話,怎麼來的?我真地不知道。

你要讓我回答,那就是從正念來的。但是說具體深層次的東西,我真地不知道,我的能量怎麼就迸發出來了?我真地不知道。我就知道是正念給我帶來的。這就是我練習正念的收穫。

我覺得藥物是藥物,正念是正念。

在我的理解,藥物它只能維持,甚至你可能短暫地好轉。但是就好像一個拳手,不練是沒有抗擊打能力的,一個不如意,有可能就回到原點。抑鬱也好,焦慮也好,酒精依賴也好,一個不如意,肯定很多人都會回到原點的。我也回到過原點。但是通過練習正念,我感覺我不抑鬱了,酒癮也轉瞬即逝。

正念真地不是光靠練就練出來了,還是要在生活中去磨礪的,在生活中去運用的。我說的話沒有水分,都是我的切身體會!

不要把正念當成一個負擔,不要企圖讓它治好你的病,就去養成習慣。

我不想用「堅持」這個詞來講。正念要養成習慣,讓它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這不同於「堅持」。這點可能也有一種正念的意味在裡頭。

我沒有堅持,我只是養成了習慣,讓它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而已。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只關注呼吸。無論碰到什麼,我想到的就是觀呼吸。

感恩病友、正念的老師們、心理老師們,還有健心家園,感恩!

記得當時我寫了幾篇感受得到了認可,包括柳護士長和祁護士,還有香港大學和劍橋大學的正念老師的認可。當時有的病友說,沒想到你會達到這麼一個境界。

我說正念有境界嗎?我沒追求什麼境界,真地沒有。我只是說我練習正念,幫助自己擺脫焦慮,擺脫抑鬱,擺脫酒依賴。我做到了而已,我只是從一個「酒鬼」變成一個「不喝酒的酒鬼」而已。我只是從一個神經病變成了一個正常人。

我沒什麼了不起的,我沒追求什麼精神。當時我就這麼說的,我在六院演講那次,也是這麼說的。但是現在想一想,有境界嗎?我想也是有的。這境界從何而來?你怎麼就說境界真地不是追來的,不是你求來的?

我當時沒追求心,我就用一句話來解釋這個問題:此呼吸非彼呼吸。就是我以前的「觀呼吸」跟我現在的「觀呼吸」,感覺是不一樣的。前面的觀呼吸是一種本能,現在的觀呼吸是一種智慧的源泉。我只能這麼說。

相關焦點

  • 知名男星意外去世,年僅33歲,受酒癮毒癮困擾多年,妻子痛苦公布死訊
    據尼克·麥格拉山的體檢醫生和他的家人透露,尼克·麥格拉山於周日在納什維爾去世,死因尚未公布。尼克·麥格拉山在船上是個無畏的人,什麼也阻止不了他,他展示了不屈不撓的性格,不怕痛苦和挫折,即使什麼都沒有,他也從未放棄,這也贏得了很多人的尊敬。
  • 美寶蓮在全球推出支持焦慮症和抑鬱症的長期計劃
    紐約2020年9月27日 -- 在全世界,焦慮症和抑鬱症伴隨著很多人的生活。焦慮症影響了2.84億的人口。抑鬱症影響了2.64億的人口。1半數精神疾病始於14歲前,2新冠疫情更是推升了這些數字。作為國際化妝品第一品牌,紐約美寶蓮有機會提供恰當的支持,幫助女性和年輕人克服障礙、有所作為。
  • 【疾病科普】急性焦慮症和慢性焦慮症,你屬於哪一種?就診時要注意...
    30秒簡便預約掛號丨諮詢醫師 丨心理諮詢 焦慮症會增加患者精神和心理上的嚴重負擔,甚至影響軀體健康,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困擾和不便。
  • 焦慮症能治癒嗎 焦慮症如何調理
    如今很多人都患有焦慮症,輕微的影響了日常生活,嚴重的焦慮症甚至會讓我們的身體都受到影響,要知道很多疾病都和心情有關。焦慮症一般都是由於生活壓力造成的。那麼,焦慮症能治癒嗎?焦慮症的症狀有哪些?焦慮症如何調理?一起來看看吧。焦慮症能治癒嗎很多人都受到焦慮症的困擾,他們特別關心自己的焦慮症能不能治癒?目前,焦慮症的治療也是深受人們重視的。
  • 科普|犬分離焦慮症:每次分開後,我和狗都瘋了
    這種情況與狗狗們的智商和服從性完全沒有關係。心理層面:犬有多種心理疾病,其中就包括「分離焦慮症」。由於狗狗過於依賴主人,不安的情緒會影響它的行為,所以用不恰當的行為來緩解緊張情緒。問題行為≠犬分離焦慮症想要更具體地了解犬分離焦慮症,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什麼行為才屬於分離焦慮症。
  • 《三界奇緣》推「降魔篇」重走降魔之旅
    由星爺導演的電影《西遊降魔篇》,在2013年開頭引爆了一陣「降魔」熱潮。作為西遊題材的Q版回合制網遊,《三界奇緣(微博)》也在最新的資料片「降魔篇」中,加入諸多西遊元素和降魔元素,向這部票房12億的人氣電影致敬。
  • 焦慮症是精神病嗎 焦慮症都有什麼表現
    焦慮症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疾病,有的人深受焦慮症的困擾,還有部分朋友並不太清楚焦慮症是什麼樣的一種疾病。有的人說焦慮症屬於精神疾病,這是真的嗎?小編給大家講講焦慮症是精神病嗎、焦慮症的症狀有哪些以及焦慮症的自我治療。
  • 不僅是《降魔的》,還有TVB多年的續集
    TVB熱播劇《降魔的2.0》的結尾對那些不懂的人來說是不好的,看懂人們認為第二個是更多的深度,鬼並不可怕,更糟糕的是人們的怨恨。《降魔的2.0》貼近社會基層,用溫暖的生活帶出人類大家庭,用魔法諷刺人類的怨恨世界。而《降魔的2.0》打破了「續集必死」的魅力,這可能是近年來成功集最多的一集。
  • 《焦慮症的自救》關於焦慮症,你需要懂得3個原因和4個康復技巧
    在《焦慮症的自救:實戰篇》這本書中,主要是針對廣場恐懼症的具體研究,也為這類型的患者提供了非常多的幫助,在書裡有切實可行的措施。《焦慮症的自救:實戰篇》是由享譽世界的神經症醫生克萊爾威克斯所寫,在這本書問世之前,尚不存在一本由醫生直接為遭受廣場恐懼症困擾的患者創作的著作。
  • 我是焦慮症還是抑鬱症?4個關鍵詞幫我區分
    作者|簡客GAKER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很多表現是極其相似的,也因為很相似,所以很多人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得了抑鬱症還是焦慮症。抑鬱症和焦慮症有哪些區別呢?我將結合自身的經歷,和大家分享如何判斷你出現的一些症狀是焦慮症引起的還是抑鬱症引起的。
  • 愛喝酒人士請進:如果你有這4個症狀,說明有酒癮了!
    現代社會,由於生活和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喝酒已經成為了應酬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導致現在喝酒的人越來越多,因此產生酒癮的人也越來越多。   但不管怎麼說,過度喝酒是會對身體造成損害的,甚至有可能還會有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所以,要做到適量喝酒,減少酒對身體的傷害。
  • 抑鬱症和焦慮症一樣嗎?為何焦慮症能自愈,抑鬱症卻不能?
    抑鬱症和焦慮症一樣嗎?抑鬱症和焦慮症,都是現代社會發病率比較高的心理疾病,很多人可能搞不清楚兩者的區別,錯誤的認為抑鬱症就是焦慮症,其實抑鬱症和焦慮症不是同一個疾病的,並且兩者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抑鬱症是一種心境障礙,而焦慮症又被叫做是焦慮性神經症,所以屬於神經症範疇,抑鬱的特點是持續的心境低落,而焦慮的特點是持續的心情緊張。焦慮症和抑鬱症的區別:由於焦慮症和抑鬱症都是比較多發的心理疾病,很多人對於焦慮症和抑鬱症會產生混淆,其實焦慮症和抑鬱症無論是在症狀表現還是在調節方法上區別都是比較大的。
  • 查不出原因的心慌、胃痛,還有頭痛和失眠,可能是患了焦慮症
    一、焦慮狀態與焦慮症華子告訴小李,醫生讓他去看心理門診的原因,不是說他有精神病,而是懷疑他患上了焦慮症。人類在面對應激時,比如遭遇危險、工作壓力、緊張的考試或是比賽等事件時,就會進入焦慮狀態。人類處於焦慮狀態下時,可以充分調動身體各器官的功能,提高大腦的反應速度和警覺性。
  • 焦慮症和季節變化之間的關係
    「一到冬天我就會感到一種莫名的緊張感,常常會無緣無故地產生劇烈恐懼的情緒,但過不了幾分鐘,又會平靜下來,在恐懼的過程中還會出現顫抖、出汗、頭昏等症狀。」這是張女士對心理諮詢師所說的一段話。原來張女士患上的正是心理障礙當中最為常見的焦慮性神經症,並且張女士的焦慮症跟季節有關,夏天症狀減輕甚至沒有,而冬天則症狀加重。或許有人覺得,焦慮症不是一種心理疾病嗎?怎麼會和季節扯上關係呢?
  • 周潤發周柏豪自爆曾患焦慮症,醫生拆解支招
    只是當憂慮不斷放大到不能自控的地步,就可能是患上焦慮症。而不少名人明星原來都曾受焦慮症困擾,周潤發自爆曾因壓力過大而患上驚恐症。 周潤發曾在報章撰寫專欄,指自己拍完《臥虎藏龍》在2001年8月、9月開始,經常失眠、感到呼吸困難,出冷汗及擔心自己暈倒,當時他曾求醫並做身體檢查,但不適情況都未有改善。 後來改為定期會見心理醫生,3個月後情況見改善。
  • 「健康英語」「焦慮症」用英文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到MIA的英文課堂~現代社會的緊張節奏,不知不覺使很多人產生了心理方面的問題~今天咱們要說的是「焦慮」那麼「焦慮」「焦慮症」用英文怎麼說?anxiety -- 焦慮、焦慮症anxious -- 焦慮的【英英釋義】a feeling of worry, nevousness, or unease, typically about something with
  • 廣州省十大精神病醫院 焦慮症自測表
    核心提示:這個社會壓力越來越大許多人都患上了焦慮症,但由於大多數人都不是特別了解焦慮症,所以即使出現了焦慮症之後也未必會引起重視。所謂焦慮症其實假設從嚴厲意義上來講歸於精力和心思方面的妨礙,只不過由於患者構成焦慮症的原因不同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也不相同。所以期望大家平常能夠多了解焦慮症自測量表,並且要對照這個焦慮症自測量表看一下自己是否有焦慮症的情況。
  • 關於焦慮症,你也有這樣的誤解嗎?
    焦慮症的定義是:焦慮是一種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緒狀態,同時軀體方面的不舒服體驗也會伴隨出現。研究表明,焦慮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3.6%~28.8%,大部分的焦慮症患者在35歲前患病,而女性患者要多於男性。然而,很多人並沒有察覺到自身的焦慮情緒,或是在認識焦慮症時,經常存在誤解,以下這些就是常見的誤解:誤解一:焦慮症就是精神病真相:人們口中的精神病往往指的是精神分裂症。焦慮症是情緒困擾的一種,常見的病因是腦部神經遞質分泌不足,焦慮症不等同於精神分裂症,也很少會出現幻聽、幻覺的情況。
  • 《焦慮症的自救》還在為恐懼和焦慮苦惱?4個技巧教你擺脫焦慮症
    我的這位舍友是我見過最難睡著的人,她的神經很敏感脆弱。想當初在宿舍時,她就已經有睡眠不好的症狀了,所以她經常吃各種各樣的維生素和助眠的東西,睡覺時被子、眼罩、睡眠耳塞等缺一不可。我經常可以聽到她為了找一個合適睡覺的姿勢,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折騰大半個小時。而且她還會經常問睡在對面床的我,房間門有沒有上鎖?
  • 《焦慮症的自救》,給自己一場心靈奇旅
    以焦慮症為代表的神經症正在這個快節奏、危機頻發的時代困擾著一個巨大的群體,他們為自己的昨天悔恨、明天不安,無法把握今天、活在當下。克萊爾·威克斯這本《焦慮症的自救》,確實可以幫助這部分朋友,因為作者曾在20多歲時曾飽受神經症的折磨,她37歲轉而學醫,成為一名內科醫生,被譽為「解開神經症密碼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