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弦Chord Electronics 在中國燒友心目中一直有著很高的地位,因為經常在展會上出現,知名度很高,要去評論Dave實在有點壓力。
先介紹兩位靈魂人物,右邊是Chord Electronics 的老闆Franks。和弦的產品給人第一印象是「這麼小能出好聲音嗎?」,沒錯Chord Electronics 也曾經被人質疑,那怕今天也經常被燒友這樣吐槽。Dave奇特的外形設計,圓艙玻璃蓋配原珠按鍵就是出自穿黑色西裝的John Franks。
Dave的工業設計確實牛逼,整塊鋁合金CNC銑出外形,表面處理的很到位,整機沒有任何菱角,輕小又充滿科技感。這真是國產機尤其是草醫需要好好學習的地方,當然我們起步太晚了,設計需要在迭代中一層層的提煉,我們只能加快新產品開發的速度,邊學邊追趕,國產當自強,我們一起努力吧!
而Dave最牛逼的地方是全面數位化,把模擬線路簡化到最少最少,幾乎不能再少了。左邊那位就是另一位靈魂人物Rob Watts,這兩巨頭1999年認識,2001年Chord Electronics 就推出了第一部64bit解碼器,也奠定了Chord Electronics 的地位,Chord Electronics 可以說是HiFi數碼線路的先驅,不甘於平凡,走一條真正科技創新的路。
上圖是Watts用FPGA和高精度電阻陣列組成的R2R DAC64,當各個廠家還在做24bit的時候,Watts就率先用FPGA做出了64bit,這個高度到今天也無人能超越!太牛逼了!
三顆大大的FPGA和一顆DSP,這是Watts以自己命名的專利WTA(Watts Transient Aligned),瞬態對齊FIR數字濾波器,濾波的作用是把DAC出來多餘的高頻信號過濾掉,這不像一些極端聲學工程師說的:人耳只能聽到20khz,不論是模擬還是數字濾波都需要處理20k-200khz之間的高頻信號,一些不懂線路的聲學工程師因為只研究20khz一下,所以不知道20khz對聽感的影響和變化,當然只聽耳塞是不需要理會20khz以上的,沒幾個塞子能上到20khz以上,被單元過濾了。
隨著數字線路的進步,好多模擬線路都可以被數字算法所代替,不但精準度更高,還方便隨時調節,這是模擬濾波所無法做到的。Watts是第一人能提升FIR到1024階(taps),甚至達到了4096階,Watts用上了三顆大型FPGA,算法就像程序那樣灌進FPGA裡。我們常見的AK4497/4499裡面有6種數字濾波,ES9028/9038p裡有7種數字濾波,不是說濾波越多就越好,你也只能選一種自己感覺舒服的聽,數字濾波只是調音工具的一種,怎麼用好工具才是關鍵所在,哪怕只有一種濾波,只要算法好、調校的好一樣能出好聲音。
這位數字大師在時鐘方面的設計當然也不簡單,為了減少時鐘jitter(抖動),Watts採用的方法是先把數據搬進RAM裡,再按重整後的時序輸出到解碼,如果你看過草醫另一篇講USB界面的文章,就明白這是異步傳輸,也是被動式時鐘,能夠完全避免轉盤時鐘的jitter,低抖動帶來的效果就是背景更黑和高頻泛音更好。
Dave另一樣技術是數字前級,也就是用數字EQ調節聽感和音色,當然這也是強大的FPGA和DSP的功能,完全把模擬線路通通幹掉了,再加上使用開關電源,模擬線路少的無法再少了!
Franks找到了個鬼才,Watts找到了自己的舞臺,他們開創了數位音樂的新時代!Chord Electronics 的高度是數字HiFi的標杆,也是中國工程師努力的目標。看到這裡,數字線路愛好者一定歡呼雀躍,數字線路打敗了模擬線路,HiFi圈裡確實有這麼一派,但是草醫也要平衡一下。膽機沒有衰亡,黑膠已經復甦!這是什麼原因?為什麼純模擬再次抬頭?2001年Chrod就這麼牛逼了,怎麼今天數字HiFi還沒有統治世界?HiFi是玄學而不是純科學,HiFi設備是為人耳和聽感所服務,再牛逼的技術和科技,還是需要耳朵收貨。
Dave的測試數據牛逼的一塌糊塗,總諧波失真0.000015%,Jitter小到不可測量,信噪比180dB,這都可以說是世界紀錄了,那又怎麼樣?我不認為Chrod能代表英國聲音,相比之下dCS才是英倫風味,大氣、自然、舒服、高貴。Dave的聽感首先就是背景黑和乾淨,這絕對歸功於強大的數字濾波,但是聲場在現代解碼裡並不算大,聲音有一定的厚度,但是低頻明顯軟、能量不足,6.35耳機口的高頻控制力明顯不足。草醫的感覺是Dave缺乏了音樂魅力,Dave並沒有數碼味,這聲音已經很高級了,但是音染多少不代表好不好聽,就象是一部高端數碼鋼琴與真實鋼琴的區別,比音準肯定數碼鋼琴勝,比音色數碼鋼琴就少了音樂魅力。
Matthew Bartlett是Chrod的主力工程師,可能他們的精力大都放在數字線路上吧,而Watts又是一位古典愛好者,對Dave的整體調音偏向古典,他強調的是Dave的速度,對於流行人聲和爵士真不是Dave的強項,整體聽感上我更喜歡dCS。
如果你是一位數字控,Dave還真是這領域的佼佼者,滿滿的科技感,乾淨和少音染也是一種調音取向,喜歡的肯定超喜歡,唯一缺點可以是5萬的售價了。其實Dave的性能和指標只是為了證明Watts和Franks牛逼,並不是說這樣設計更好聽,測試參數遠低於人耳能分辨的極限,我只能理性地把牛逼和好聽分開。好好向Chord Electronics 學習吧!把數字線路與模擬線路更好的結合,調出更優美的聲音,中國工程師加油!
文章轉載自:
https://zhuanlan.zhihu.com/p/80152081
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