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諾貝爾獎得主「臣妾做不到啊」投影片震驚中國

2021-03-02 分析測試百科網


(作者:張軒中,授權轉載)

照片的始作俑者是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的王一老師。

最近,國內的學術圈被一張國際學術會議照片給震驚了。

在那個普遍使用英文,講英文的場合出現了中文。

一共六個漢字:「臣妾做不到啊」。

這一事件的情況是這樣的,先看圖吧: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蝌蚪五線譜專家委員會委員苟利軍在微信朋友圈裡如此評價這張照片,稱這是「中國名句走向世界!」

這張寫著中文「臣妾做不到啊」的投影片在德國的高端學術會議上出現,被少數激進的愛國者認為是「中國文化輸出到世界」的最新案例。

眾所周知,「臣妾做不到啊」這句網絡名言來自電視劇《甄嬛傳》。

而打出這張幻燈片的george smoot並不是一般的小人物,他是諾貝爾獎得主。

如果您對他不了解,稍微百度一下就會知道如下信息:

喬治·斯穆特(George Fitzgerald Smoot III,1945年2月20日-),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物理學教授,天體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喬治·斯穆特和約翰·馬瑟因「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而分享了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個使用 COBE(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探測)衛星的工作,有助於鞏固宇宙大爆炸理論。據諾貝爾獎委員會的記載,「此 COBE 計劃,堪稱是宇宙學步入精確科學的一個起點」。

那麼,george smoot一個美國教授,他為什麼會引用中國電視劇裡的經典劇照?這背後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張投影片到底在科學上意味著什麼?

這個時候,必須要提到「蝌蚪五線譜」網站在學術圈較深的人脈資源了。當george smoot的這張照片出現之後,中國科技大學天文系教授蔡一夫向「蝌蚪五線譜」透露:此照片可能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的理論物理學家王一。

於是,「蝌蚪五線譜」在深夜緊急聯繫到在香港的王一老師。

王一老師笑道:「是的,這張投影片是Smoot從我這裡copy過去的,當然他徵求了我的同意讓他引用!」

而且,王一老師向「蝌蚪五線譜」展示了2016年2月18日,在引力波剛剛被發現之後一周,他在香港科技大學做的一次公眾報告的照片——見下圖中已經出現本文中所說的投影片:

在照片中,站立講演者就是研究早期宇宙而聞名學術圈的王一老師(當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george smoot作為香港科技大學的兼職教授,當時也在講演現場,所以他後來問王一老師要走了這個講演ppt。

有圖有真相,現在我們可以確認,確實是王一老師製作了這張轟動學術圈的ppt。

王一老師在那次講演的一周以後,在香港城市大學又做了一次引力波的報告,同樣被人拍了照片如下:

那麼,這「臣妾做不到啊」到底與「引力波」有什麼關係呢?

原來,投影片中出現的那個圓柱體的大金屬棒,叫做韋伯棒,是用來探測引力波的——其原理就是共振,引力波的頻率與金屬棒的頻率接近的時候,金屬棒會共振,因此可以在理論上探測到引力波。不得不說,這種設計思想非常樸素,但也有點傻,因為大金屬棒的響應頻率是唯一的,響應帶寬接近於零,這就好像在守株待兔的時候一直守著一棵樹而忘記了整個森林的存在。

雖然韋伯自己說自己探測到了引力波,但學術圈認為他的實驗是不可信的。因此,用韋伯棒來探測引力波,是「臣妾做不到啊」,所以這才有了後來的LIGO這樣的雷射幹涉引力波探測器。

(來源:科學網張軒中博客)

更多詳情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甄嬛錯失艾美獎 臣妾不是做不到啊
    在美國紐約舉行的艾美獎頒獎儀式後,獲得國際艾美獎最佳女主角獎項的巴西演員費爾南達·蒙特內格羅與媒體見面。當天,2013年度國際艾美獎在紐約舉行頒獎典禮,六大類獎項和兩項特別獎得主揭曉。一條孫儷憑藉《甄嬛傳》順利入圍國際艾美獎最佳女主角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僅喜氣洋洋的登上各大網站的頭條,也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談資,「美國人還挺識貨
  • 戒掉一點點奶茶,臣妾做不到啊
    喜歡喝茶味重一點的,可以選擇它家茶飲系列,以紅茶、綠茶、四季春茶、烏龍茶為基底的各個飲品可謂是香氣四溢,而且冷熱皆宜,想讓小編戒掉雲朵百香青、冰激凌紅茶、茉莉綠茶、清香烏龍茶,臣妾,臣妾做不到啊……一點點家的奶茶系列產品入口絲滑,香醇可口,是小編夢想的天堂,那裡有焦糖奶茶、烏龍瑪奇朵、四季奶青、抹茶奶茶,細品一口,茶湯與鮮奶完美交纏的細膩層次感,讓人沉醉。
  • 我們不生產諾貝爾獎得主,但盛產諾貝爾獎媳婦!
    我們不生產諾貝爾獎得主,但盛產諾貝爾獎媳婦!中國傳統社會有一張複雜龐大的關係網,人熟是一寶,此即「熟人社會」。人們之間怎樣才能變熟?有熟人靠熟人介紹,沒熟人就靠與名人扯上的那點關係搭橋,名人就是一張四通八達的名片。
  • 美國第一,日本井噴!中國離諾貝爾獎,到底還有多遠?
    10月份又是諾貝爾獎重新開啟的一年,人們對於這個結果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應該在情理之中,不出人們意外,這些獎項分別頒發給了美國,英國,德國和法國,可以說美國再次成為收割諾獎的老大哥,因為七項諾獎都花落美國,英德法其他三個國家則共同分享三大自然科學領域的獎項。
  • 臣妾做不到啊!
    你看她跟孩子的交流,你看她對孩子的付出,你看她在審美上與孩子的分享,你就會覺得做她的孩子真幸福;至於親戚,自己家的,愛人家的,誰有事都會找她,有主意、有辦法有行動力,威信是實力堆積的。 她做什麼像什麼。
  • 臣妾並沒有什麼做不到
    也許小毒者裡面比較嫩的那一批,認識蔡少芬是因為:臣妾做不到啊裡面的那個臣妾吧。
  • 麻省理工學院,培養出這麼多的諾貝爾獎得主!
    麻省理工學院,培養出這麼多的諾貝爾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是世界著名的學府,為全世界輸送出超級多的人才,而這些諾貝爾獎得主,也是出自麻省理工學院哦!我們一起看看都有誰吧!阿達·約納特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獲得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1970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做博士後研究。保羅·羅賓·克魯格曼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羅賓·克魯格曼,獲得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977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博士學位。郝慰民中國臺灣籍旅美華裔科學家郝慰民,獲得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1983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生物碩士學位。
  • 諾貝爾獎得主的勵志故事:從差等生到諾貝爾獎
    每一個諾貝爾得主背後都有一段屬於他們的故事,或許不堪或許快樂,但最終這些經歷伴著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和執著幫助他們登上了世界科學的最高獎項。下面是新京報帶來的報導,一起隨軟媒小編走進他們——2012諾貝爾獎得主約翰·格登/山中伸彌~1999年我進入奈良科學與技術學院做助教授,我的研究課題是 IPS 細胞。
  • 多位諾貝爾獎得主這樣說……
    圖源:中新社 孫自法 攝論壇上,結合新冠疫情,國內外多位院士專家及諾貝爾獎得主就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性和方法談到了各自看法。「科學素養不僅是指了解科學真相,還要有能力基於事實去做科學判斷。如何做出正確的判斷、辯論、決策,這也是科學素養重要的評價標準。」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說。專家表示,疫情期間,中國14億公眾自覺戴起口罩,這是建立在公眾科學素養之上的文明共識和自覺行動,科學的重要性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體現。
  • 「皇后娘娘」蔡少芬年輕時有多美,網友:臣妾做不到啊!
    「皇后娘娘」蔡少芬年輕時有多美,網友:臣妾做不到啊!
  • 盤點日本百年間的諾貝爾獎得主
    「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諾貝爾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諾貝爾獎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日本理論化學家,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藝術科學文學院院士、日本政府文化勳章獲得者。同時也是亞洲第一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74年 諾貝爾和平獎   🔻佐藤榮作
  • 為什麼中國很少諾貝爾獎獲得者?聽華人「諾獎」得主朱棣文怎麼說
    作為擁有355項專利的擁有者,這個名字您一定不陌生,他就是諾貝爾獎的創立者諾貝爾。而「諾貝爾」獎更是對一個科學家、一個學者所獲成就的最大認同,然而國外頻頻獲獎,可中國人很少有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原因是什麼,聽華人「諾獎」得主朱棣文怎麼說。
  • 諾貝爾獎得主被曝涉嫌造假,但他並不是第一個……
    而這篇論文提到的HF-1,和格雷格的獲得諾貝爾獎的成就息息相關。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據說已經是我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的教授了。同樣是發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的論文裡,則疑似採用了複製粘貼的方式進行偽造。其它的論文也被指出存在類似的問題。有一些地方不僅是相似,可能就是用了同一張圖,有時連PS都省去了。
  • 史上最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任性的鮑勃迪倫的個人資料介紹
    史上最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任性的鮑勃迪倫的個人資料介紹時間:2017-04-04 15:12   來源:新浪   責任編輯:玲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史上最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任性的鮑勃迪倫的個人資料介紹 此前關於鮑勃迪倫拒絕領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少網友應該有所了解,但是這位任性的鮑勃迪倫,現在又開始領獎了?
  • 33年前大鬍子英文老師 竟成諾貝爾獎得主(圖)
    33年前大鬍子英文老師 竟成諾貝爾獎得主(圖) 2015-07-07 10:02: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Eric A.Cornell(中)到臺灣懷舊之旅,與昔日學生相聚,師生開心合照。
  • 諾貝爾獎已經全部公布,那麼諾貝爾獎得主用英語怎麼說,諾貝爾的那些獎項的英文又是什麼?
    諾貝爾獎上周已經全部公布完畢,今天我們趕緊來學習一下諾貝爾獎得主以及諾貝爾各種獎項的英文說法是什麼吧。
  • 諾貝爾獎得主用英語怎麼說,諾貝爾的那些獎項的英文又是什麼?
    諾貝爾獎上周已經全部公布完畢,今天我們趕緊來學習一下諾貝爾獎得主以及諾貝爾各種獎項的英文說法是什麼吧。你可能不知道這背後還藏著個古希臘的神話故事吧。諾貝爾各個獎項的英文名稱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共有六大獎項,那麼這六大獎項的英文分別是什麼呢?
  • 盤點世界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
    對於不少學者和行業領袖而言,獲得諾貝爾獎是其畢生奮鬥和貢獻的一個肯定,而對於培養這些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大學來說,這無疑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榮譽。那麼,世界上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是哪些大學呢?    第一名 英國·劍橋大學 88位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是世界上誕生諾獎得主最多的高等學府,88位諾獎得主曾在此執教、工作或學習,其中70多人是畢業於劍橋
  • 「搞笑諾貝爾獎」中國得主解析蝙蝠口交活動
    資料圖片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出現了兩個不同尋常的突破:一是荷蘭物理學家蓋姆成為首位「雙料諾獎得主」,既拿過正經諾貝爾,又得過搞笑諾貝爾;一是中國大陸的科研人員正式登陸該獎項。由廣東昆蟲研究所副研究員張禮標領導的一項關於犬蝠交配活動的研究獲得搞笑諾貝爾生物學獎。
  • 消失了16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又有重大發現!
    「感動,這才是真正的大神啊!」17年前,他的獲獎,幾乎是都市傳說般的爆炸新聞:「小職員神奇の逆襲」,「日本史上最年輕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諾貝爾史上學歷最低得主」…雖然他很喜歡動手做實驗,也從未想過要成為什麼了不起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