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的大學生畢業,又一批新鮮血液湧進了社會這個大熔爐裡,他們懷著滿腔的憧憬,希望能在新的天地裡有一番作為。
我的表弟小勇也是這大軍中的一員,畢業後,他的第一份工作找的還算順利,全家都為他順利步入職場鬆了口氣,但初入職場的小勇,更多的卻是煩惱和焦慮。
上周末,小勇找到我,他說他目前的工作是在一個小公司,做公眾號頁面的設計,基本沒什麼技術含量,多數的情況就是套模板,客戶的需求對接好,他就按照需求做。
有時候也會設計一些企業logo,多數情況下甲方的要求都非常「迷惑」,往往做出五、六個方案,客戶挑中的肯定是最醜的那一個,在外人看來,設計師這個工作很光鮮,曾經的小勇也是這樣認為,直到踏入了這一行才知道,自己就是一個沒有感情的「作圖機器」。
對於小勇來說,他的目標是給像宜家這樣的企業,做出有風格的設計,但是迫於就業壓力,自己只能到一個小公司,去應對一個個「奇葩」甲方的無理要求,他害怕自己這輩子都會埋沒在這個小公司裡,再也沒辦法跳出來。
聽完小勇的一番話,讓我想到,好像所有人的第一份工作,都不盡如人願。
有的人在畢業後,聽從了父母的安排,去機關單位上班;
有的人,受就業壓力所迫,找了一份跟自己所學專業毫不相關的工作;
有人畢業後,為了能多賺錢,去做了銷售;
……
我曾經也問過很多身邊的朋友,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麼?大部分人的第一份工作,都跟自己現在的領域無關,甚至有的人,在五年前、十年前,都沒有想到自己會有今天的成就。
就像我,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老家的加油站上班,工作沒有一點技術含量,那時候的我也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在一個一線城市,做運營工作。
曾經的我,也像小勇一樣,生怕一輩子窩在那個四線小城,可對於未來,又有著無法言表的迷茫,身邊的人都說:「第一份工作對於剛踏入職場的大學生而言,是極其的重要」,這樣的話讓我更加的焦慮。
從那時起,我開始重新規劃我未來的發展,對於自己想要什麼雖然還很模糊,但當時眼前的生活,絕對不是自己想要的,四線的小城,對於未來的發展,毫無益處,最終我選擇跳出來,重新開始。
誰都希望能在大公司,謀到一個既跟自己志向相投,又對職業發展有益處的崗位,但現實生活,不是事事都如人願,與其還一味的糾結「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不如從當下出發,重新規劃自己的職業路線。
很多時候,第一份工作,只是職業生涯的一個踏板,就像是跳水運動員,在跳水前,都要通過藉助跳板的力量,讓自己起跳。
幾乎沒有人,第一份工作能做一輩子,因為隨著不斷的積累和成長,不同的階段,會有不一樣的追求,這無疑是一件好事,他會推動你往更好的方向去發展。
當你初入社會,有一個好的踏板,固然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好的踏板,也不代表職業生涯就此一片灰暗,因為比起好的機會,更可貴的是「適合」。
我的一個學妹默默,大學是藝術專業,她是個特別浪漫的姑娘,也很有天分,她的夢想是未來能開一場自己的雕塑展,可畢業後,她的父母強硬的把她塞進了機關單位,在父母看來,這樣的「踏板」不僅過硬,還是個「鐵飯碗」,但這似乎並不適合默默。
果然工作不到兩年,默默多次跟家裡發生摩擦,最後毅然辭去了機關單位的工作,去北京尋求發展,現在默默在一家藝術館工作,雖然距離夢想還差很多,但現在她能看到希望,每一天都充滿幹勁,默默其實也知道家裡的機關單位更穩定,但她更知道這條路並不適合她。
成功從來沒有一個統一的路徑,「高開低走」的人生也不佔少數,有的人順風順水,上學的時候成績優異,踏入社會後工作很順利,可到最後也沒有取得成功,相反,我看到的大多的人,一路走來並不平坦,但出人頭地的比比皆是。
影帝周潤發的第一份工作是酒店服務員;著名導演張藝謀的第一份工作是紡織廠工人;當紅小花迪麗熱巴的第一份工作是銷售,如果用現在的眼光看,他們的第一份工作,都沒有那麼「體面」,甚至對他們的職業生涯沒有任何益處,但這並不會影響優秀的人走向成功。
所以你看,「第一份工作」對職業生涯固然重要,但也並不絕對,有一句諺語叫:「笑到最後,才是笑的最好」,「第一份工作」只能算是一個開局,並不是結局。
如果我們現在握在手裡的,確實是一把「爛牌」,那就立足當下,重新起航,努力把「爛牌」打出「王炸」的效果,我想這樣的人生,會更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