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份工作,意味著……

2021-02-09 武漢大學生公社

轉載自Lens雜誌


「第一份工作將決定你未來的職業規劃。」 

「請選第一個老闆,不要選第一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請幹足5年。」


當諸如此類的忠言不斷出現,面對第一份職業,你會如何做出選擇?

然後,開始步入職場,又有什麼樣的遭遇和感受?

是像日劇《寬鬆世代又如何》中,被前輩職場人一遍遍吐槽數落:寬鬆世代的人就是不行啊。


還是如《未生》中,新人張克萊面對職場殘酷時的自我打氣:無論我多早迎接這清晨,在路上都會有人在,我以為別人還在夢鄉,但無論什麼時候,這個世界都比我快一步。


想想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充滿了新鮮的挑戰,還是被當頭一棒打出挫敗,唯恐避之不及?

你可能不知道,這些名人,也是從第一份「奇怪」的工作開始成長起來的。他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



布拉德·彼特

布拉德·彼特當年大學畢業時,誰也看不出他有什麼表演天賦,連他自己也沒想過,有一天要幹表演這一行。他的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餐廳門口,穿著厚重的道具服扮成「火雞」的樣子,蹦蹦跳跳地向顧客派發傳單,以此引起顧客的注意。有時候他還為脫衣舞娘當司機。

「那時候我要穿著厚厚的道具服,扮成興致勃勃的樣子向路人招手」。布萊德·彼特回憶說:「但不少人卻以粗言穢語回敬我。」說不定他的表演天分,就是那個時候給發掘出來的。


皮爾斯·布洛斯南

第五任007皮爾斯·布洛斯南,第一份工作竟是當噴火的雜耍人。當時他很想晉身演藝圈,相貌英俊但運氣不佳,因此只能在雜技團裡當噴火藝人,他出名後有小報披露這段陳年往事,布洛斯南坦然地說:「為了生存我不得不幹每一份我能找到的工作,我認為這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

約翰·德普


約翰·德普在成名之前也做過各種工作,其中一份是電話推銷員,主要賣筆。他回憶說:「你給一堆陌生人打電話,然後說『嗨,最近怎麼樣?』接著你會隨便編一個名字,比如『嘿,我是加州的愛德華·夸特梅因』……你承諾他們很多東西,只要他們願意買一支筆。那感覺挺糟糕的。電話可以說是我表演的啟蒙老師,每天我都要和不同的男女、不同的聲音和不同的態度打交道,我學會了無限度的忍耐,這讓我很能適應好萊塢是那一套。


昆丁·塔倫蒂諾


昆丁·塔倫蒂諾高中退學後,在一家成人電影院中打工。但他在步入導演之路之前最為人所知的工作,是加州曼哈頓海灘的錄像帶租賃店裡的店員。奇怪錄像帶和怪咖店員,這個搭配是不是很「昆丁」?

據說他看了有兩萬多部的電影,還經常給顧客推薦電影,由此還聚集了一些和他差不多的影迷,和顧客們整天討論電影。他和在同一錄像店打工的羅傑·艾瓦裡成為他日後的工作夥伴。之後昆丁還參加了演員培訓班,開始嘗試寫劇本。

昆汀說:「人們問我可曾進過電影學院,我說沒有,我是直接進入了電影。」昆丁鬼才風格的形成,不知道與這段打工的經歷有沒有直接關係,但無疑這段經歷,讓他領會了眾多電影知識和技法,開拓了對電影的認識。


北野武

大導演北野武曾做過小混混,清潔工和電梯工。在私自退學後,北野武跑到了淺草區的劇場,先是在劇場當電梯人員,每日來回擦拭樓梯和電梯,引領客人入場。據說在生活最困難的時候,甚至向流浪漢借錢買飯,還被流浪漢追著要債。

在荻本欽一的師傅深見千三郎的門下學習掌故,傳承了痛貶偽善者的藝風,第二年,他有機會結識了演員兼子二郎,組成相聲搭檔Two Beats。從此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北野武說,淺草是他人生真正的學校


阿加莎·克裡斯蒂

在第一份工作中收穫到專業知識的,還有偵探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助理藥劑師。

1914 年英國對德宣戰,阿加莎·克裡斯蒂加入了志願救護隊,在德文郡的軍醫院中工作了四年。1917年,阿加莎開始了助理藥劑師的工作。其實克裡斯蒂在開始了藥劑師的工作後,就有了寫作偵探小說的想法。她的化學及毒藥知識,讓她選擇了「毒殺」作為主要的犯罪手段。小說中那些令人叫絕,花樣百出的毒殺情節,絕對是專業的「毒後」所為。


喬治·歐威爾

《一九八四》、《動物莊園》的作者喬治·歐威爾,19歲時曾應徵為印度皇家警察,在緬甸工作。在仰光、曼德勒等地工作之後,1927 年為了回家養病,他從皇家警察局辭職,搬到倫敦,成為了專職作家。在緬甸的工作經歷,也為他的小說《緬甸歲月》提供了靈感和素材

卡爾·拉格斐

時尚界的老佛爺,卡爾·拉格斐,一開始也是從實習生做起的,Pierre Balmain是他第一家實習的公司。他說「對我而言,沒有人是高人一等的。公司中每個人都很重要,CEO和清潔女工同樣重要。」

皮爾·卡丹

時尚大師皮爾·卡丹,在剛滿14歲時就放棄了學業,到當地的一家小裁縫店去當學徒工。卡丹很快博得店老闆的賞識,並主動將自己的技藝傳授給卡丹。兩年後,卡丹已經跳出師傅的手藝和設計水平,而開始注意市面的一些流行款式,到了第三年,卡丹開始計一些新穎的服裝式樣,博得老闆家小姐的青睞。皮爾·卡丹對各種新鮮款式的服裝進行不懈地模仿和創新,終於有一天,他可以邁進了巴黎的大門,以自己的才華一舉成名。

「我是從頭到尾學這個行業的。我喜歡把一件衣服從頭到尾地完成,從畫圖、剪裁、縫合、試樣,直到銷售。工作使我愉快,休息使我煩惱。我從來沒有停止過創新。如果需要設計兩年的服裝,我就專心致志,全力以赴。」


安藤忠雄

日本建築師設計師安藤忠雄,他最初的工作是職業拳擊手。安藤忠雄利用拳擊比賽贏得的獎金,二十歲出頭就四處旅行,前往美國、歐洲、非洲、亞洲旅行,觀摩各地獨特的建築。並未受過正規的建築教育的他,僅在建築公司工作過一小段時間,憑藉天賦和努力步入建築行業,成為大師。

拳擊對他的職業精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他看來,「無論如何,人生可不能無趣。在拼事業的階段,試著保持興奮感去過日子吧!不會感動的人是無法成功的。」


蒂姆·庫克

蘋果公司執行長蒂姆·庫克,開始第一份工作的時候他還是個小孩子,在家鄉Alabama州的Press-Register送報紙,同時在母親的藥店打零工。之後,他又在阿拉巴馬州的一間造紙廠以及維吉尼亞州的一家鋁廠裡工作。在加盟蘋果之前,他曾在IBM工作了整整12年。

庫克給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的建議是:「畢業生們,你們的價值觀很重要。它們是你們的北極星,沒有它,工作於你只是一份工作。你們不必在做得好和做得很好之間做出選擇,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你們面臨的挑戰是找到工作支付租金、購買美食,讓自己去做正確的事情。找到你們的北極星,讓他指引你去工作和生活。」



麥可·戴爾

戴爾電腦公司的創始人兼總裁麥可·戴爾,也曾經一家中餐館當過洗碗工,時薪僅2.3美元。他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工作人員,還發生過其他餐廳來挖牆角的經歷。他對早期的這份工作經歷心存感激:「我最喜歡的是餐館老闆的智慧——只要我早上班一會兒,就能學習他的經營之道。他為自己的工作十分自豪,並且關心每一位來到店裡的顧客。」


比如李安,如果說做家務也算一種職業的話,他也算當中的資深份子了。在美國等待機會的那6年中,李安在家中寫劇本,做家務,偶爾幫人家拍一些簡單的片子,主要就靠做研究員的妻子養家餬口。在這個過程中,李安也焦躁過,愧疚過,然而「家庭煮夫」的身份,卻讓李安練就了一手做菜的絕活,磨練了自己的性情,後來這才有了功夫講究,充滿中式飲食哲學的電影《飲食男女》。

李安在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說過這麼一段話:「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不要讓他們長得太快,雖然這好像在唱反調。不是壓抑,而是不要揠苗助長。成長是一個很自然的事情,年輕導演也如此。這其實是個黃金時代的開始,我希望不是高峰,而是開始。 以我個人來說,36歲才開張拍電影的,很晚熟的人。我現在想起來,很感恩我晚熟,幼稚期比較長。生長本身需要孕育的,年輕人應該準許自己被孕育,任何東西要感人、成立,本身有自然的力量。我鼓勵年輕人不要太急功近利……日子很長,不要急。

日子很長,不要急。對於職場上的年輕人來說,這就是最溫柔有力的話。

在我們推送的微博話題:《你的第一份工作,對你產生了什麼影響》當中,收到了很多不同聲音的分享,於是我們又從中挑選了一些留言,有的是很現實的打擊,也有的是對未來的憧憬:

@Grinch1982

第一份工作.在一家體育商店..中午一樓燒飯的煤氣灶上油著火了,慌忙跑到二樓倉庫找老闆來...一把推開門後,驚呆了..老闆和一個年輕女人躺一個床……幾天後,我就被辭了...

@Elizabeth_Du

知道了自己要什麼適合什麼,然後辭職了。只要現在有一絲後悔,就告訴自己,不要辜負當時的決定!

@Flora慢慢凋謝ing的花

懂了什麼叫辛苦 and 財務自由的幸福。

@羅嵩娜

從開始接觸教育行業,就沒想過要放棄。 那年2013暑假夏天,結識了一幫很可愛 很優秀的朋友,一直到現在,一路走過來還算順利,感恩,感謝。

@Zhiee之之

把自己殺死在了25歲。

@二十四點的太陽

雖然不是自己想做的,不過學的東西一輩子都受用,忘也忘不了。

@mmmsyfree

世間形形色色的人很多,但不想成為其中的一個,有時候有種想餓死也不要麵包的極度理想主義化。

@只被前緣誤就是我

工作和生活要分開,不管換了幾份工都有這種強烈的需求。

@嚕啦啦嚕啦嚕啦嚕

畢業後投出的第一份簡歷找到的第一個工作,一幹七年。溝通力,處事能力,團隊協作等等,還有一些實用技能都幾乎從無到有,得到長足的發展,所以我還在繼續。再美好的工作也曾無數次覺得熬不下去,無數次想要甩手走人,堅持,堅持,再堅持,只要你知道你的選擇是對的。

@失格病人魚潼

學生黨,找不到恆久又輕鬆的工作,所以第一份工作是端盤子,又累又折磨人.當時我就在想,我一定要成為更好的人,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未來的三十年都要在這種地方,沒有夢想日復一日猶如鹹魚。

@陳斯瑤Donna

正在進行時,只是沒法想像一輩子這份工作的感覺,覺得不甘心吧。

@瘋啊瘋帽子

正在做第一份工作,法學畢業做了編輯,憑的只是對編輯滿腔的熱愛,學到了遇事真的不要逃,就算逃的走心裡也是不舒服的,只有面對才不會讓自己後悔,而且不要覺得是新人就一定要加班兒,把自己手頭兒的工作做好有能力想幫助的時候就去幫幫同事,想到什麼就去做,千萬不要猶豫,當然不是盲目啦。

@Arpeggii

讓我集齊了外企證券銀行諮詢的工作經歷,也知道學歷只是準入門檻,找到上升通道需要能力+運氣,無法再用分數等手段輕易量化。

@春的積雪草

高中畢業開始在琴行教吉他,掙了第一桶金,接觸了很多人,也跟著樂隊上過演出,然後從上大學開始就沒給家裡要過生活費,經濟比較獨立,雖然掙得不是很多,但可以去我想去的地方,買我想買的東西,也相對來說多明白一些事情和道理。

@妄想多巴胺

我的第一份工作讓我交到了許多好朋友,雖然總加班很累,卻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讓我懂得只有努力提升自己才可以。

@Pioneer花醫生

陰差陽錯的在工作的開始站了一個月的櫃檯。體力得到的考驗,也收穫了一個有趣的視角看人生百態。在以後永遠也沒機會再做的角色裡體會到誰都不容易,學習換位思考。

@miiiira

到現在都在產生積極陽光無敵正能量的影響。

@甦醒在黎明的世界

正準備去上班,來電話讓我過幾天面談,還沒畢業正在實習,聽說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對人的影響很大,我想著年輕還是多出去闖蕩闖蕩呢。加油。

抱著什麼樣的心態步入職場,如何在工作中找到定位,不如說,是準備對未來的人生,負起什麼樣的責任。這些或許也正如導演侯孝賢所言:

畢業以後找不到工作沒關係,你自己可以操練,只要你喜歡。哪怕找半天只找到一個馬馬虎虎的工作,去之後記住認真做,它會回報給你的。或者哪怕你一直心裏面不喜歡,你也把它做到底,最少懂得怎麼跟人家溝通,怎麼跟人家橫向、縱向連接,公司的營運操作是怎麼樣。我感覺你只要對你第一個進入的行業認真,它就一定會回報給你,一條路你越走就會越清楚。

轉載自Lens雜誌



相關焦點

  • 第一份工作決定了你的起點高度
    你看,明星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極其重要的,第一份工作很可能決定了你人生的起點,對我們普通大眾來說也是一樣的。第一份工作決定了你起點的高度。(1)第一份工作是職場生涯的基石,需要穩紮穩打,重視起來,也不能因為迫於沒有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就隨隨便便先將就,將就工作也跟將就人生一樣,將就著你就覺得習慣了,不想要改變了,將就使人磨去銳氣。人在習慣了的舒適圈裡呆久了,就不會再生出出去闖闖看看新的風景的想法,固守著原有的一畝三分地,渾渾噩噩度過一生。
  • 年輕人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知道自己幹什麼,第一份工作怎麼去找?
    應該說,現在的年輕人找第一份工作的茫然純屬正常,不茫然反倒不正常。 改變自己才能快速找到工作。從學校到職場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更是認知的大改變。找第一份工作的迷茫在於追求太完美。用自己設定的尺度去衡量工作適不適合自己標準,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工作環境的存在。這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根本原因。
  • 楊冪第一份工作就與周星馳合作,被星爺背在肩上,網友:起點真高
    不管是娛樂圈的明星,還是職場上任何其他職業,第一份工作對我們的影響都很大。一、第一份工作該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當年楊冪的第一份工作,就出現在周星馳的電影中,不能說是因為這部電影就決定了楊冪的職業發展軌跡,但是這部電影對那時年幼的楊冪來說,確實影響深遠。
  • 畢業第一份工作選小公司搬磚,是不是輸在起跑線了?
    那麼,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你想做什麼呢?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順利通往成功之路,但是現實卻總是包含很多曲折轉變的… 很多牛逼的大人物一開始也很苦逼,無論是億萬富翁、跨國公司CEO還是總統候選人,很多大人物也都曾是「無名小卒」,甚至他們的第一份工作會讓你意想不到。。。
  • 為什麼第一份工作要做四年?
    在央視新聞XBOSS直聘「職」為你來秋招直播現場,董明珠分享她的第一份工作經歷在前天BOSS直聘和央視新聞聯合推出的「職」為你來招聘專場直播中,董明珠分享了她的第一份工作經歷:最初加入格力電器時,她的期望很簡單,找一份輕鬆安逸的工作就可以了,但進入崗位才發現,自己選的是最有挑戰性的銷售,那時候的格力還是一家小企業,不到200人。
  • 央視主持人王雪純談第一份工作,4歲時朗誦兒歌,如今做幕後工作
    她在視頻當中還聊起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王雪純表示自己4歲半的時候,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少年兒童廣播劇團組織的兒童詩朗誦當中演播了一首兒歌。不少網友聽到之後都震驚了!王雪純的第一份工作還真的夠厲害的。在視頻中自己還表示「上一些歲數的人可能都還知道小喇叭和星星火炬」。而在小喇叭中播放了我念的那首兒歌!這麼說你們是不是想起來了!
  • 周潤發端盤子,張藝謀做廠工:其實,第一份工作真的沒那麼重要
    我曾經也問過很多身邊的朋友,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麼?大部分人的第一份工作,都跟自己現在的領域無關,甚至有的人,在五年前、十年前,都沒有想到自己會有今天的成就。
  • 最小「星女郎」楊冪:第一份工作再好也是我們成長的起點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對未來有多麼重要!要是聽見別的同學在聊什麼網際網路、短視頻,就更會憂慮自己是不是選錯了第一份工作。其實,第一份工作很重要,是因為他能夠快速的培養以及鍛鍊到我們的能力,比如我的經歷就是在那家公司系統的學會了工作方法與技能,而我個人認為第一份工作中,我們最應該培養的三個能力是:溝通能力,時間管理能力以及執行能力。
  • 央視主持人王雪純,4歲時得到第一份工作!如今事業轉戰幕後
    對於很多人來說,第一份工作總是記憶深刻,當年紀大了的時候,還能對第一份工作侃侃而談。近日,《正大綜藝》主持人王雪純,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視頻,王雪純穿著白色針織衫,還有同色的針織帽,在這次的視頻中,她還提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那是在4歲的時候,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兒童詩朗誦」演播了一首兒歌。很多網友表示,這樣的第一份工作太厲害了。王雪純還提到,當時工作還有「酬勞」,廣播團的老師會發放書包、鉛筆盒。她表示這第一份工作讓她很自豪。
  • 90後設計師轉型做輕食,00後小夥人生第一份工作賣滷牛肉!杭州一些...
    選擇在此開店,他說一方面是因為這裡前兩年經過設計爆改成了網紅市場,無論是地段還是工作場景都符合要求;另一方面,租金划算,對於主打線上外賣的店鋪來說,再合適不過。李溯出生在臺灣,畢業於廈門大學廣告學專業,曾在深圳、上海等多個城市工作。他說自己以前的工作就是白天做設計動腦、晚上調酒動手,每天都跟打了雞血似的,一直想靜下來。2019年,李溯來到杭州就喜歡上了這裡。
  • 如何找到人生的第二份工作 by DW
    這個時間順序安排的的確不甚合理,即將失業的我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有一天晚上,我在夢中夢到我因為沒有工作,住不起北京的房子,於是只好搬到了鹹陽,看守秦始皇陵。然後我就從夢中驚醒了,感到不能這樣繼續下去,要儘快找工作。然而,當我告訴一些年紀較長的同事我還沒有找到工作時,他們卻大手一揮,露出了不屑一顧的表情。S大叔說:「找工作根本不是個問題。
  •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修摩託車,一個月工資才130塊錢,被老闆坑了~
    我人生第一次工作月薪是130塊錢一個月,說出來我都想哭,我是被老闆坑了~那是2010年的時候,我才15歲。因為學習不好,自己實在是不想讀書了,所以才去做事的。剛好在那一年,我表哥在鎮上的一家摩託車店修車,所以,我放假的時候經常去他那裡玩。
  • 《倪萍:姥姥語錄》⑤ | 97歲的姥姥,有了人生第一份工作
    一輩子沒有工作過的姥姥,九十七歲的時候開始掙錢了,一個月四五百的「工資」,她幹得歡天喜地。有了工作掙了錢的姥姥,居家過日子出手也大方了。阿姨出去買菜,她順手掏出二十塊,讓阿姨帶個大西瓜回來,或者捎點排骨回來。倪萍明白,姥姥想用自己掙的錢,幫外孫女拉扯這個家。
  • 出納工作難嗎?聽說財務人員的第一份工作都是出納,真的嗎?
    不少的朋友在步入會計行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出納,不少朋友都認為出納工作過於基礎於是沒有對其上心,但是其實裡面大有學問!雖然說出納崗是會計行業中最基礎的,但卻非常繁瑣,需耐心和細心並備。出納的工作內容:1、管理資金。對資金的收付管理,是出納最基本的工作內容。2、工資報銷。員工的報銷款和工資的發放也是出納的工作內容之一哦,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發放工資的時候只需要執行發放,關於核定工資的方面常常是由人事來執行的。
  • 瑞安·雷諾茲:老闆發的第一份工作
    如今漫威首席創意官Kevin Feige終於打破沉默,證實《死侍3》(Deadpool 3)現正籌備中,並且融入漫威電影宇宙(MCU)當中,瑞安·雷諾茲也開心宣布:「老闆發第一份工作了!」▲《死侍3》籌備中,瑞安·雷諾茲也有參與製作。
  • 90後的你,都來說說你的第一份工作吧!
    前言:90後的你,都來說說你的第一份工作吧!自從畢業出來社會工作之後,瞬間由一個學生變成職業人,雖然這個過程有點曲折,不盡人意,但終究要面對現實,面對社會。社會大學是一所很好的大學,它能鍛鍊每個初來社會報到的人各方面的能力,讓每個人知道社會的真面目。
  • 黃立行被爆第一份工作在自家酒店幫忙.
    日前他參加《天天向上》節目錄影時,在履歷表上填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自家酒店當櫃檯」,無意間透露出雄厚的身家背景。 根據《新浪娛樂》報導,黃立行說「我外公是醫生,我爸爸很多兄弟也都是醫生,我爸爸就覺得我們的家庭一定要有醫生。然後他看我哥哥,覺得不太可能,所以把全部的希望放在我身上,希望我做醫生」。
  • 「懶漢」之聲:拒絕工作意味著什麼?
    在一個工作社會,如何透過工作獲得自我實現感和價值感對於個體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今天的工作,是體力勞動、腦力勞動和情感勞動交織的狀態。然而,對於「勞動」價值的肯定,實際上是一個較為晚近的概念。當人們面臨工作的意義感危機時,總會有反對勞動、拒絕工作的呼聲出現。而在歷史上哲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形象的表達,以及今天網絡文化符號之中,都湧動著一種成為「做懶漢」的欲望。
  • 劉敏濤的復出意味著自由才是人生第一位的代言人
    劉敏濤的復出意味著自由才是人生第一位的代言人劉敏濤的復出意味著自由才是人生第一位的代言人劉敏濤的復出意味著自由才是人生第一位的代言人劉敏濤的復出意味著自由才是人生第一位的代言人劉敏濤的復出意味著自由才是人生第一位的代言人
  • 2021年畢業生太難了,求職別被忽悠了,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很重要
    每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四生或研究生在開始準備找工作的時候,幾乎都會有老師告誡他們說:「先就業,再擇業」。「先就業,再擇業」,聽起來似乎是特別穩妥的一種就業方式。有點類似於「騎驢找馬」,就是先找個能兜底的工作,免得失業,然後再去尋找一份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