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來自一個真實的故事
但有些事情,影片並不會告訴你
━━━━━━
第8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由《聚焦》( Spotlight )奪得。這是一部根據《波士頓環球報》的調查報導改編的電影,敘事的方式沉穩卻不失節奏感、演員們的表演克制而真實,就像《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 Mike Rezendes 所說,「它沒有好萊塢套路、沒有炫技、沒有情愛、沒有槍林彈雨,它只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
《聚焦》是一個怎樣的真實故事
《聚焦》試圖還原了一個發生在14年前的真實事件。當年,美國《波士頓環球報》上任了新一屆總編輯——馬蒂·巴倫(列維·施瑞博爾飾),一上任,就指派「聚焦」調查組重新調查一件被忽略的舊新聞:一個天主教神父30年裡在6個不同教區性侵80個幼童。
一開始,包括編輯羅比·羅賓森在內的調查記者都不以為然,但隨著調查的步步深入,很快他們就發現,其背後的隱藏一系列陰謀比他們想像中要複雜得多。越來越多的受害者浮出水面,受侵犯時他們都只是10歲以下的孩童,最小的4歲,而教會卻一手遮天,極力掩蓋了病態神父的罪行。
為了掌握更多的細節,調查記者們開始全面細緻地梳理資料、聯絡線人、採訪受害者,期間遇到了各方勢力的施壓,而阻止這些案件曝光的,還包括只想息事寧人的受害者家屬。
最終,報導被印刷出版。涉案的神職人員從最初的13名,增加到最後揭發的249人,而更多的報導顯示,不僅是神父,不僅在波士頓,全國甚至全世界都在上演著類似的暴行……
━━━━━━
看完電影後,你可能更想了解這些
2002年間,現實中的「聚焦」調查小組就該醜聞發表了近600篇報導,近100個地區發現性虐醜聞,2003年,《波士頓環球報》憑藉該深度報導,獲得了2003年普利茲新聞獎——公關服務獎。
除了總編輯馬蒂·巴倫,「聚焦」調查小組的成員包括羅比·羅賓森、麥克·雷澤恩德斯、薩查·佩弗、Matt Carroll 和 Ben Bradlee Jr.。
麥可·基頓(左)飾演 羅比·羅賓森(右)
羅比·羅賓森 :1999-2006年擔任《波士頓環球報》「聚焦」欄目編輯,之後任波士頓東北大學的新聞學教授。2014年,他又回到了《波士頓環球報》。
出演「聚焦」欄目編輯羅比·羅賓森的是鳥人麥可·基頓,這個角色是整個調查的靈魂人物,沉穩而老練。為了更接近對方真實的樣子,麥可·基頓搬到了羅賓森的家附近,觀察他的舉手投足,研究他的視頻和錄音材料。當兩人第一次正式見面,羅賓森就被他模仿自己時的樣子嚇壞了。在文章最後,羅賓森會告訴你他到底怎麼了。
馬克·魯法洛(左)飾演麥克·雷澤恩德斯(右)
麥克·雷澤恩德斯:在《波士頓環球報》工作至今,期間有十多年都在「聚焦」團隊擔任調查記者。
拍攝前,魯法洛第一次到麥克家與他見面,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咖啡桌前坐下,然後打開筆記本、拿出筆、拿出 IPhone,開始拍他的咖啡桌、書架,一邊不斷地拋出問題。麥克的第一反應是,「這人是從哪裡冒出來的!」當意識到魯法洛在試圖進入自己的角色時,他開始反思……
影片拍攝期間,麥克幾乎都在現場,魯法洛也常常要求他先念一遍臺詞,然後自己再模仿。
瑞秋·麥克亞當斯 (左)飾演薩查·佩弗(右)
薩查·佩弗:「聚焦」團隊裡唯一的女性,擔任了5年記者後,她2008年離開《波士頓環球報》,從事電臺主持工作。2015年,她又回到了《波士頓環球報》,繼續擔任記者。
約翰·斯拉特裡 (右)飾演 Ben Bradlee Jr.(左)
Ben Bradlee Jr.:在《波士頓環球報》工作了25年,曾是「聚焦」欄目的一名編輯 ,也在1982年到1986年期間作為《環球報》的國家通訊員,現在被任命為執行副主編。
列維·施瑞博爾(左)飾演 馬蒂·巴倫(右)
馬蒂·巴倫 :2001年至2010年期間擔任《波士頓環球報》總編輯,在此之前是《邁阿密先驅報》的執行主編,目前在《華盛頓每日郵報》做編輯工作。
布萊恩·達西·詹姆斯(左) 飾演 Matt Carroll(右)
Matt Carroll :1987年至2014年間擔任《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也是資料庫方面的專家。在「聚焦」欄目工作期間,他曾獲得2012年喬治伯克獎——一個專為表彰「挖掘醜聞和黑幕者」設立的獎項。
為了進入角色,演員們都經過了4天的排練。Matt Carroll 的扮演者詹姆斯說,「我們花了非常奢侈的4天時間來排練。製作一部電影,你並不總能及時進入角色。這4天對我來說,非常有幫助。前兩天我都是處於不知所措的狀態。當團隊被建立起來之後,演員之間的化學反應就發生了,我開始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也感到自愧不如。感謝他們的信任,讓我們覺得一定要做到最好。」
影片主演和他們所飾演的記者
━━━━━━
還有哪些影片不會告訴你
❶ 馬克·魯法洛的角色一開始是希望邀請馬特·達蒙出演。
❷《波士頓環球報》報社的家具從70年代用到現在,幾乎沒怎麼換過。
❸ 影片中,擺在劇中羅賓森書桌上的照片確實是羅賓森本人女兒的照片,該照片攝於2000年。
❹ 這些電影對《聚焦》有啟發作用:《大審判》、《對話尼克森》、《廣播新聞》《電視台風雲》、《國王班底》、《戰火屠城》、《驚爆內幕》、《公民凱恩》、《洞中的王牌》、《刺殺肯尼斯》以及《晚安,好運》。
━━━━━━
看過影片的人都說了些什麼
「《聚焦》讓那麼多媒體同行都認可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導演沒有把記者塑造成英雄,只是讓他們做自己該做的事,這些事情繁瑣、單調,卻至關重要。」
——《波士頓環球報》
「故事情節扣人心弦……就像記者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你得機靈點兒才能和他們愉快地聊天……這不是一個令人沮喪的故事,更多的是振奮人心!」
——聯合作者 Singer
看到麥可·基頓扮演了我之後,我想對好多被我採訪過的人道歉。
——故事原型 Walter·Robinson
現在,你應該能從中體會出為什麼羅賓森會被嚇壞了。
「現在這個行業已經遭受了打擊,為了保證調查性新聞的運作,必須要產生新的模式了。人們應該為他們獲得的消息付費……」
——導演 McCarthy
《聚焦》與以往的新聞人電影最大的不同在於:沒有戲劇化的表演、沒有太跌宕的情節,也沒有鮮明的大反派,卻在看完電影的那一刻,你記住了所有人——是記者這個群體。
——一位普通觀影者
━━━━━━
整理、撰文:Yuki
━━━━━━
▼ 點擊查看獲獎報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