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虞山派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都有哪些?
古琴中的虞山派是一個比較有名的派別,那麼你知道這個派別中有哪些優秀的大師級人物和優秀曲目作品嗎?
吳景略
從師王端璞
吳景略,近現代著名古琴演奏家。其演奏特點是:清麗飄逸、靈巧多變。既有柔美如歌的抒情,又有跌宕奇妙的轉折,格調新穎,令人神往。他的古琴藝術造詣深湛,在古琴領域裡,被稱為"虞山吳派"、"琴壇一代宗師"。
徐上瀛
初從陳星源學習
徐上瀛,別名青山,號石泛山人,漢族,江蘇婁東(太倉)人。明末著名琴家。虞山琴派代表人物。徐上瀛學風嚴謹,糾正了嚴澄彈琴只求簡緩而無繁急的缺點,自成一體,達到了較高的彈奏水平。他總結多年的彈奏實踐,輯成了《大還閣琴譜》一書。是我國古代琴藝界的瑰寶。
嚴天池
有名琴學理論家
嚴天池,名瀓,字道澈,號天池,常熟人。曾任福建邵武府知府。嚴天池在琴藝上師從名師承繼精華,合百家之長,創立了"清、微、淡、遠"的琴曲風格;組建了明萬曆年間第一個琴社--"琴川社",創立了虞山琴派,編訂了《松弦館琴譜》,並提出了虞山派的理論綱領,改變了當時琴壇盛行以文對音的偏頗,提升了音聲本身的藝術感染力。
《秋江夜泊》
曲意寫深秋靜夜停舟泊岸
《秋江夜泊》,漢族古琴名曲,最早見於明代的《松弦館琴譜》(1614),據說是根據唐代張繼的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所作之曲。於是認為曲中"打圓"的指法是在描寫鐘聲。
《良宵引》
樂曲結構精緻,旋律婉轉
《良宵引》是漢族古琴名曲,屬於虞山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是古琴初學者經常採用的入門琴曲,其曲譜最早見於明《松弦館琴譜》(1614),此書是虞山派的代表琴著,為《四庫全書》所收唯一的明代琴譜,在古琴界頗有影響。該曲自隋代問世,於明代盛行至今,一直深受琴家的讚賞和重視。
《瀟湘水雲》
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
《瀟湘水雲》是一首中國古琴曲,無射均(緊五弦)定弦。作者為南宋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及浙派古琴的創始人郭沔。曲譜最早見於《神奇秘譜》,共十段。後經歷代琴家發展為十八段加一尾聲。現存琴譜多達五十種。
《松弦館琴譜》
編者嚴澄
《松弦館琴譜》,虞山派傳譜。成書於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初版收二十二曲,再版陸續增至二十九曲。書中有編者所撰《琴川譜匯序》,批判了當時在琴曲中濫填文詞的風氣。本書為《四庫全書》所收唯一明代琴譜,在琴界有較大影響。
作者:JD螢火蟲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