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幫電影在現代電影中以其獨特的魅力佔據著一席之地,其內容大多是幫派鬥爭、江湖恩怨、打打殺殺等。但與香港黑幫電影側重於反映義薄雲天的兄弟之情相比,美國的黑幫電影《教父》(第一部)展示的則更像西裝革履下運籌帷幄的王者掌握下的一個龐大的地下王國,給我們揭開了一個神秘的曾被深深誤解過的世界。
這個世界或曰這部電影的核心人物,就是首代教父維託·柯裡昂,他並非臉譜化的黑幫老大形象,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立體人物。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複雜,感悟到善和惡並沒有絕對的界限。
一
在《教父》電影的第一部中,有關維託·柯裡昂的鏡頭主要集中在影片的前半段,在這一部分中,導演設計了幾個經典的場景來塑造這一人物。
首先是堪稱經典的開頭。伴隨著西西里小調,黑幕上顯示的是「I believe America」。隨後出現的是一個悲哀地訴說女兒不幸經歷的中年男子。他的訴說更像是對開頭文字的反諷,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當時美國的情況,兩套規則、兩種文化的碰撞。
原來這是教父早年間的一位朋友,他在美國發了財,但是女兒卻遭受到幾個年輕人非人的折磨。他尋求法律的保護,卻沒有讓施暴者得到應得的懲處,所以他只能來尋求教父的幫助。
由此可見,教父是一個能力極強、勢力極大的人,他的王國可以獨立於法律之外,既從事著黑社會那一套非法的勾當,也以一種獨有的方式為受到欺壓的平民維護正義。教父那句「為什麼你不在上法庭之前就來找我」的反問一定程度上就說明了這一點。
接下來男子為了得到教父的幫助,表明可以滿足他的任何要求,言外之意就是用金錢來做交易。可是,看起來表情淡漠的教父卻談起了他們曾經的友誼,他不滿男子長期以來故意對自己的疏遠,不滿男子對過去的割裂,更抱怨作為老朋友的他在自己女兒的婚禮上跟自己談金錢的問題······那個卑微的好像仰視著一位威嚴的王者的男人試探性地自言自語「to be a friend?"並低頭喚出曾經的稱呼godfather時,教父只是淡然地點點頭,就答應了幫他解決問題。
這個情節的設置頗具深意,一方顯然是接受了美國式的思維,先是寄希望於虛偽的法律,後是求助於能解決一切的金錢;一方卻更像是維護傳統的一方,尊重的是江湖(黑社會)的道義和友情。
接下來又有幾個人來「朝覲」和訴求,且當場都得到了答覆。事情的解決看起來很簡單,就是在辦公室中安排幾個下屬去處理——具體怎麼做並沒有全部交代,只就一二事件在後續情節中具體展現了一下——可謂運籌帷幄,指揮若定,「日理萬機」,遊刃有餘,同時給觀眾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
光線昏暗的辦公室,幾個西裝革履的人,拜訪與接見,決斷與部署——這就是影片出現的第一個場景。這似乎也符合黑幫的特點:身處暗處,背負血債,殺伐決斷,快意恩仇。
但是,即便如此,教父也是有原則有底線的,例如他不同意殺死那幾個年輕人,因為他們雖然混蛋,卻罪不至死。更重要的是他斷然拒絕了暴利的毒品生意,因為「毒品是敗壞德行的東西」,即使因此會得罪其他黑手党家族和索拉索這個毒梟。
二
第二個場景則是與第一個場景的幽暗形成鮮明對比並不斷切換的室外婚禮的景象:明媚的陽光、熱鬧的人群、歡笑的孩子、美麗的新娘——這是教父女兒康妮的婚禮。
盛大的婚禮場面不僅是教父勢力的體現,也是他對女兒愛的表現。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影片也通過一些細節表現了他作為父親和丈夫這樣的家庭成員的一面。可以說,他是一個有著很強的家庭觀念的好父親、好丈夫形象,富有溫情又善於教育,而並非頑固強勢的家庭暴君形象。
例如他會詢問自己的兒子們有否好好陪伴自己的妻兒,在他眼中,不照顧家的男人根本算不上個男人;他會在拍照時固執地要等到小兒子麥克到來才肯拍照;他會對無意家族生意而加入軍職的小兒子說他以自己的兒子是個英雄為傲;他會教導魯莽急躁的大兒子不要讓人知道你伸手要抓什麼;他還會陪自己的孫子們玩耍······在他遇刺後,兒女們在飯桌上說的「父親在飯桌上從不談生意」也間接說明了他自覺而強烈的家庭觀念。
而在他因拒絕毒品生意而遭受槍擊臥病在床之後,也有一些細節的東西能展現他的內心世界。例如當小兒子麥克在病床前表示會擔負起責任保護父親時,他似乎溼了眼眶,露出欣慰的微笑。
三
教父在影片中的回歸,是在大兒子死後,他拖著病體召集黑幫各家族舉行會議,以期結束混亂,重歸和平。他沒有被大兒子的死衝昏頭腦,他認為執意的復仇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他明白目前最需要的是什麼。
但是他沒有改變自己的原則,堅決不碰毒品生意,這與只顧金錢、不講道義的其他黑幫有著明顯的不同。這是因為他知道自己與政客良好關係的平衡點是什麼,也知曉毒品對社會對家族未來的危害。
雖然教父是從腥風血雨中殺出一條血路,以黑手黨的身份從事著賭場等非法營生,但他知道時代的變遷,明白隨時而化,他為人謹慎,喜怒不形於色,他又堅持原則,不為金錢和威脅折腰。在法律無法到達的地方,他還是弱小平民的保護神,因此贏得愛戴。
最後,在影片結束前,首代教父維託·柯裡昂就走向了死亡,但他的死並不是故事的結束,而是新一代教父成長的開始。頗有乃父之風的小兒子麥克終於放下成見,勇敢地承擔起整個家族的重擔,並帶領家族走向另一段輝煌。
「教父」,這一極具宗教意味的稱呼,在影片中似乎並沒有直接、著意表現它的宗教意圖,而是將現實擺出來讓觀眾自己去品味。它打破了人們對黑社會、黑手黨的固有描述,在人性、道義、準則等方面,對黑幫人物進行了突破性的處理,也因此,《教父》成為黑幫電影經典中的經典,榮獲多項奧斯卡獎,並於2007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名」,《教父》系列甚至被影迷尊為「男人的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