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駐法大使、外交學院原院長吳建民今天(18日)凌晨4時許在武漢因車禍不幸去世,終年77歲。早在2004年,吳建民先生就是《對話》邀請到現場的第一位外交官。今天上午9點,最新一期吳建民先生參與的《對話》在央視財經頻道還重播著,而此時,他已永遠離開了我們,離開了他衷愛一生的外交事業……
吳建民於1959年進入外交部工作,曾長期為國家領導人擔任法語翻譯,歷任政策研究室處長、新聞司司長兼發言人、常駐聯合國代表團、駐比利時使館和歐共體使團參贊、駐法國大使等職。
他不幸離世後,外交部歐洲司官方微博發文哀悼:「吳大使是傑出的外交官,睿智、儒雅、正直,在國際外交舞臺上充分展示了中國外交官的素養,退休後依然為中國的外交事業奔走勞碌。他的溘然離世是中國外交界的重大損失,令人扼腕唏噓。」
法國駐華使館和法國駐華大使顧山18日下午在微博上為此致哀。法國駐華大使顧山在致哀文字中寫道:「驚悉吳建民大使不幸逝世, 我深感悲痛。法蘭西人民失去了一位知曉法國並為法中關係做出巨大貢獻的偉大朋友。值此悲傷時刻,我謹向吳建民大使的家人表示沉痛哀悼。」
2004年吳建民先生就參與了央視財經《對話》欄目的錄製,主持人陳偉鴻在介紹他是這麼說的:他是一名外交官,一位大部分時間常駐國外的大使,他是國際展覽局新任的主席,這也是國際機構當中擔任主席的第一位中國人。他還是一位教師,為祖國培養最優秀的外交人才是他現在最大的心願。他就是現任外交學院的院長吳建民先生。
四十多年的外交生涯,這樣的一份感情在您的心中是什麼樣的一個地位?什麼樣的分量?
【前駐法大使吳建民】:四十三年啊,四十三。人沒有幾個四十三年,搞了四十幾年外交,對外交還是有感情的。我曾經講過這樣的話,人沒有第二次生命,如果我有第二次生命的話,我還選擇外交。
「偶然走上外交路,半個世紀甘與苦。回首往事感慨多,見證歷史知是福。」吳建民用這幾句順口溜來概括自己的大半生。
1959年,20歲的吳建民自北京外國語學院法文系畢業,分配到外交部。
他曾回憶道:「大學畢業後上研究生班,剛上了一年半,他突然被借調到團中央國際聯絡部,被派到匈牙利布達佩斯去當一線翻譯。」
兩個部門搶著要他時,陳毅的一紙調令,讓吳建民回到外交部翻譯室,一幹就是6年,擔任毛澤東、周恩來、陳毅、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法語譯員。
1965年,吳建民第一次和毛澤東主席近距離接觸,有點緊張,為此,毛澤東和他開了玩笑。
被問及叫什麼名字,吳建民說:我姓吳,口天吳,建世的建,人民的民,我叫吳建民。
毛主席看看說,你這個國家早就亡掉了。
吳建民後來想——他是指的吳國,春秋戰國的吳國公元前473年亡掉了。三國時期的吳國,公元280年就亡掉了。是你的國家早就亡掉了。毛主席開個玩笑想我放鬆一點。
當時,吳建民的夢想是做個好翻譯。據描述,吳建民同傳能夠一口氣做三四個小時。
1968年10月,周總理會見剛果(布)國務委員會副主席拉烏爾,吳建民以翻譯的身份第一次參加了如此重要的會談。同時,這也是他做翻譯工作以來翻譯時間最長的一次,整整6個小時。事後,周總理誇讚吳建民道,「這麼長時間,你辛苦了!你這個人很精幹!」
吳建民是周恩來口中「精幹的人」,也是陳毅點中的「將才」。
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32歲的吳建民成為常駐聯合國第一批代表團工作人員。在這期間,吳建民親歷了新中國外交的破冰之旅。在半個世紀的外交生涯中,吳建民從外交部發言人,到中國駐荷蘭、瑞士、法國大使,是新中國外交成長曆程的見證人。在任中國駐法國大使期間,吳建民獲得了席哈克授予的「法國榮譽勳級會大將軍」勳章,並成功地促成江澤民主席和席哈克總統互訪故裡,開闢了中法外交的「美好時代」。
吳建民用「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詩來形容外交官,是因為他認為外交官更能深切體驗各自國家在世界舞臺上的榮辱起伏。
吳建民透露,在外交生涯中,性格的作用非同小可。作為一名大使,他是國家的代表,有責任把自己的國家介紹給駐在國。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促使他從不拒絕任何國家的演講邀請。「大使的工作需要有創造性。國家給我一個總的指示,讓我把中國真實的東西講給法國人。那我就按照這個指示,在這個框框裡,用一些生動的語言、令人信服的例子,來說明中國在發展,在進步。」
他始終覺得,外交官是一個迷人的職業。之所以迷人,除了和各國傑出人士打交道,還要每天都面對新問題,每天都得學習和思考,吳建民覺得非常充實。
半個世紀的外交生涯,讓吳建民見證了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也形成了他思維敏捷、視野開闊、語言生動、富有創見的獨特外交風格。對於外交工作,他曾深情地說:「如果我有第二次生命,我還會選擇外交。」
2003年,吳建民接任外交學院院長,開始了他「開創公共外交,啟迪青年一代」的事業。64歲的吳建民跟領導說:「這個年歲改行是不是晚了點?而且也不好幹啊。」領導說「不好幹才讓你去」。
在外交學院,吳建民的工作有了很大變化,首要的目標就是培養青年人才。在2006年到2008年,外交學院聯合其他三所院校,舉辦了三屆「中國夢與和諧世界」研討會。
老院長逝去,學子無不悲痛。許多外交學院的學生自發悼念,「以前上他的外交案例,特別喜歡。」一名外交學院校友說:「在外院讀書的時候吳院長已經卸任了,除了某些講座活動,直接接觸他的機會並不多。他是一位很有風度和學識的老一輩外交家,為了中國的外交事業奮鬥終身。也聽過很多老師、師兄師姐念及吳院長為外院做的事。他是每個外院學子心中的榜樣。至於觀點,也是一家之言。斯人已逝,自有後人評說。」
作為生前同事,外交學院院長秦亞青表示,作為一位傑出的外交家,吳建民的外交活動中的大局觀、平等待人的胸懷,以及他對中國外交人才培養的貢獻令人敬佩。
作為一個優秀的外交官,他對外交官所應具備的能力有一套自己的理解。
首先,想要成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對世界的了解,對問題深度的了解,都需要平時的積累。
第二,優秀的外語能力。外交官經常要用外語與人直接溝通,也會要到世界其它國家的電視臺去辯論。
第三,要善於交流。就是能打動人,不要講出來的話別人聽不懂。
第四,講的道理要站得住腳。一名優秀的外交官要懂這些,這個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不斷改善的過程。
外交官的工作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永無止境。吳建民曾說,經過多年的外交生活,他形成了這樣的人生哲學:一個人來到世界上,就是要做點事,實現人生的價值。他50多年裡做的事情,很多都是在見證著歷史。
吳建民以自己多年從事外交工作的經驗,對構建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有兩個關鍵。第一個關鍵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他說,我國外交的一條基本原則就是平等。中國人一百多年的奮鬥就是為了取得一個與其他國家平等的地位,因此我們獨立以後也會平等對待其他國家。大國、小國、強國、弱國,在世界上都應有平等的地位。
第二個關鍵是中國將始終不渝堅持和平發展的戰略。具體含義可概括為「三要」、「三不要」。「三要」為要和平,要發展,要合作。和平是發展的前提,沒有和平,發展也無從談起。「三不要」為不擴張,不稱霸,不結盟。
在最新一期的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中吳建民先生還說了這些↓↓↓
【前駐法大使吳建民】:2003年2月6日席哈克總統在總統府為華人過春節。他第一句話說「中國大使到了沒有?」就找我,我一舉手。完了以後他跟大家照相。我多年搞外交,我想總統一到就找我,過一會兒可能找我有事。果然,過一會兒他就把我拉到一邊去,他把我拉到總統府大廳出來的一個地方。
2003年2月,正好是美國人要打伊拉克的時候,席哈克總統很了不起,堅決反對,他把我拉到一邊問我,他說「現在布希總統要打伊拉克,我反對。我跟他講打了之後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打解決不了問題。我當面跟布希總統講,但是他不聽」。他說這樣的話,他就要經過安理會,法國和中國都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他們需要安理會的決議,有了決議打伊拉克是合法的,沒有決議打伊拉克是非法的。他說大使,你說我們這個決議該給他還是不給他?
這個時候中國國內也在討論這個問題。我就問他:「總統先生你的意見怎麼樣?」他講的回答,2003年到現在13年了,我記得清清楚楚。他說:「吳大使,這個決議如果給了美國,今後15年、20年,這個世界就是美國的,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統統不作數。」他手這麼一揮,通通不作數,我一下子明白了。
現在13年過去了,歷史證明席哈克是對的,現在你看打伊拉克,打利比亞,打阿富汗,中東地區動亂現在看不到底,非常糟糕。
【前駐法大使吳建民】:1964年兩國建交,當時是兩極世界,美國人反對,蘇聯人反對,但中法兩國幹了。他覺得文化是自信,他覺得這個事情是對的就去做,這個不簡單。中法之間核能合作,建核電站是第一個。
李鵬總理當面跟我說過,當時跟美國不可能搞這樣的合作,跟法國可以。中國的核電是跟法國慢慢發展起來的。還有西方大國領導人當中第一個預見中國崛起,就是戴高樂將軍。1963年,他說中國會起來,是一個經濟大國,政治大國,將來也會成為軍事大國。這種自信來自何方?來自於文化。
1939年3月30日出生於重慶,漢族
1959 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法文系,分配到外交部。外交部安排在北京外國語學院再讀3年翻譯班(研究生)
1961 借調到團中央國際聯絡部
1961—1965 世界民主青年聯盟總部(布達佩斯),任代表翻譯
1965—1971外交部翻譯室
1971—1977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三秘、二秘
1978—1979 外交部北郊幹校勞動1979—1983 外交學會歐洲處
1983—1985 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一秘、處長
1985—1989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參贊
1989—1990 中國駐比利時王國使館、駐歐共體使團政務參贊、首席
1991—1994 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發言人
1994—1995 中國駐荷蘭王國特命全權大使
1996—1998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常駐代表、特命全權大使(1996年8月提為副部級)
1998—2003 中國駐法蘭西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2003.6.27—席哈克總統授予榮譽勳級會大將軍勳章
2003. 7— 2008.4外交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外委會副主任
2003. 12.12—國際展覽局主席
2005.3 —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兼新聞發言人
2008年4月30日卸任外交學院院長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綜合
本文編輯:姜美羊
先生,一路走好↓↓↓歡迎分享和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