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園詩話》之「痴情楊大姑」——私奔裡的浪漫、自汙中的堅貞

2021-01-18 恪勤在朝夕

袁枚《隨園詩話》卷十一(二四)裡,記載了一個叫楊大姑的痴情女子,雖著墨不多,足動人魂魄,堪稱奇女。餘愛其貌美、羨其多情、贊其果敢、敬其堅貞,故予以重新編排,述錄如下:

一、婀娜多姿的美女

楊大姑是個美女。大姑之美,袁枚僅以八個字予以描述:「纖腰美盼,吐屬嫻雅」。

纖腰,則有行走多姿之態;美盼,必有流轉生情之俏;而吐屬嫻雅,則言語間必生一種香蘭之氣。

在推崇「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代,能讀書的女孩子不多,難怪沈秀才對其青睞。

「美盼」一詞,出自《詩·衛風·碩人》。見此二字,那個「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人不覺眼前,讓人目不能釋。

二、百轉千回的相思

楊大姑鍾情沈秀才。相思難耐,寄沈《長相思》一曲云:

「見時羞,別時愁,百轉千回不自由,教奴爭罷休!

懶梳頭,怕凝眸,明月光中上小樓,思君楓葉秋!」

「見時羞」,是因為愛;

「別時愁」,是因為愛;

「百轉千回不自由」,是因為已深中愛之蠱。那個男子,讓她寢食難安,讓她坐臥不寧,讓她魂牽夢繞。不見的煎熬,讓她渾身無一處不難受。

「懶梳頭」,容易理解,「女為悅己者容」也。

只是因何「怕凝眸」?

忽然明白,「凝眸」是深情地注視,是呆呆地出神,是無限的遐思。一旦陷入對戀人懷想之中,常常不知時光流轉,不知晨昏交錯。

「怕凝眸」,實是因為常「凝眸」。

三、私奔的小腳女人

沈秀才喜歡楊大姑,只是不能明媒正娶,便欲與之私奔,託請袁枚的祖父為其傳遞消息。

一個是文弱書生,一個是小腳女人,一個平素間言談風流風雅,一個慣常裡行走弱柳扶風。至於乘夜私奔,就非其所長了。於是就有袁枚的祖父就幫助沈秀才扶楊大姑過溝一事。

想想那個纖腰、小腳的女人,在黑暗中情急而奔的樣子,定然是搖搖晃晃,顫不能支,令人忍俊不禁。

此事再一次證明了袁枚的祖父「性豪俠」的性格,為袁枚的祖母所津津樂道,便把這件事情講給了袁枚。

四、不惜自汙的堅貞

大姑私奔不同於卓文君。文君之西漢時,私奔還屬於男女浪漫之情事,大姑之滿清朝,「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已深入社會骨髓,私奔已是傷風敗俗之事,大為世所不容。

大姑母家將其告到了官府。太守將其賣於一守城的八旗兵為妻。

一纖腰細足的書香女子,如何當得一舞槍弄棒的粗悍武人?

任何的反抗都終將無濟於事,唯佯瘋扮傻,自汙己身——吃自己所溺之物。

此是當年孫臏脫於龐涓之法。不知是大姑書上學來,還是急中生智。

一身汙穢的女人,要是換作我,估計連看一眼的心情都沒有,別說做夫妻了。當時那八旗兵或許就是這樣想的,恨不能她趕緊走。

於是沈秀才趁機使錢,便將她買了出來。

有情人,天不負。楊大姑與沈秀才終成眷屬。

為情而奔的女子,我知道西漢有卓文君、隋唐有紅拂女。卓文君家是蜀中巨富,司馬相如是辭賦名家;紅拂女是隋朝相國婢女,李靖是唐朝開國功臣。

唯楊大姑名不見經傳。

這倒要感謝袁枚,為我們記錄下了一個普通女子的傳奇經歷。

中華民族五千年,奇人異事無數,只是無人所記,或記不能傳而已。

相關焦點

  • 隨園詩話中,袁枚提到的這兩幅對聯,到底誰的好?
    有人問:隨園詩話中,袁枚提到的於耐圃相公和鄂西林相公的的兩幅對聯,到底是誰寫得更好一些呢?前言《隨園詩話》的作者清朝詩人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這是一本關於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的著作,題主的問題出現在<隨園詩話>卷一:於耐圃相公,構蔬香閣,種菜數畦,題一聯云:「今日正宜知此味;當年曾自咬其根。」
  • 袁枚:一爐詩話
    以書法為例,碑帖分野,可謂「一石而有千層浪」;亦或書畫,分南北宗,對山水畫史實有開山之功。而詩話中,「公安派」所倡導之「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也漸分左右,呈分流之別。窺斑知豹,如張岱身處明清鼎革之際,《陶庵夢憶》、《快園道古》和《西湖夢尋》多是避世夢憶之言,而袁枚則於乾嘉盛世,《隨園詩話》中,即多是「性靈所鍾」,落筆無古人,而精神始出。
  • 袁枚的小詩《苔》,簡單的四句話為何催淚?它到底寫出了什麼
    清代文學家袁枚的小詩《苔》,很簡單,很通俗,為什麼近日來尤其受關注,甚至有催淚的效果。我們來看看這首小詩: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首小詩我很喜歡。作者用平淡的話語,讚頌了極其平凡的生命——苔蘚。
  • 中國人的婚戀—私奔並不浪漫
    《中國人的婚戀》之二十七私奔並不浪漫
  • 懸崖上的天空之城,被海明威稱為最適合私奔的浪漫聖地
    她說,龍達小鎮在西班牙南部,被賜予過無數種名稱,每一個都足以讓它在數目標地中懷才不遇:「建在雲端的城市」,「懸崖邊的白色小鎮」,「全世界最適合私奔的地方」……同時這裡也是西班牙鬥牛士的故鄉!聽完朋友的介紹,立馬把龍達小鎮收錄在我的西班牙之旅的行程中。 一月中旬的西班牙南部一直都在下雨,每天都是陰雨連綿,沒有想到,我們到了龍達小鎮的時候,雨過天晴。早上看到的龍達小鎮,的確很美!
  • 《隨園食單》背後的三部美食史
    在大眾視野裡,這兩句話似乎最能代表中國的「美食自信」:前者表達了中國人對飲食的極致追求,後者則說明了中國人對食物的無比重視——然而這種「美食自信」,多多少少算是一種誤讀。孔子所言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其實更側重於祭祀時飲食的態度而非對味道的追求。
  • 袁枚 | 隨園詩話:卷四(31-40)
    車之著作,餘未經見。張善畫,長於五古,人亦樸誠。獨屈叟傲岸,自號悔翁,出必高杖,四童扶持。在京師,見客,南面坐;公侯學詩者,入拜床下。專改削少陵,訾詆太白,以自誇身份。耳食者抵死奉若神明。山左顏懋倫心不平,獨往求見。坐定,即問曰:「足下詩,有《書中幹蝴蝶》二十首,此委巷小家子題目,李、杜集中,可曾有否?」屈默然慚。人以為快。
  • 聆聽堅貞的愛情 | 任志宏朗誦:致橡樹
    《致橡樹》是舒婷創作於1977年3月的愛情詩。是朦朧詩派的代表作之一,作為新時期文學的發軔之作,《致橡樹》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作者通過木棉樹對橡樹的"告白",來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愛情觀,呼喚自由,平等獨立,風雨同舟的愛情觀,喊出了愛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號,發出新時代女性的獨立宣言,表達對愛情的憧憬與嚮往。請欣賞任志宏朗誦的這首詩!
  • 汙汙的情頭·含糖超高的表白「三行詩」
    汙汙的情頭·含糖超高的表白「三行詩」 汙汙的情頭·含糖超高的表白「三行詩」 1.
  • 尤三姐:把輕狂和堅貞演繹到極致
    痴情濫情一念間,亦真亦夢亦幻。水性換做冰心,立定厚地高天。出得濁泥貞似蓮,一心一意一念。矢志敢比磐石,怎敵飛語流言。劍迸桃花傾玉山,可哀可敬可嘆。她有著兩個極端的性格:輕狂到極致,風月場中浪蕩子垂涎三尺又望而卻步;堅貞到極致,鐵石心腸冷麵郎痴情眷念而斬斷塵緣。尤氏姐妹還沒出場,就已微露出她們的輕浮。
  • 《自來水之汙》第139話 紀念
    《自來水之汙》一起走過的日子 2015年11月,獨立暗黑短篇漫畫
  • 中國「汙詩之王」:被當作《金瓶梅》開篇詩,作者後來成了「神仙」
    1.呂洞賓從一個儒生修的大道,普渡眾生感情是我們人生必經之事,對於感情不同的經歷,也會讓我們有不同的感悟,就如同歷史名人呂洞賓,就曾因為感情寫過一首雲雨詩,這首詩也讓他被後世之人稱之為是"汙詩之王",那麼到底是怎樣的作品竟然可以成為《金瓶梅》的開篇詩呢?
  • 印象隨園 | 隨園那些印在我們心頭的文字(內含創意寫作大賽投票)
    西山館是隨園裡藏書最多的圖書館,坐倚隨園的西山,面朝文人輩出的中大樓,地勢較高,其後連接學生宿舍區,說是隨園的中心地帶也不為過,同時它也能夠較好滿足同學們的日常借閱需求。我和大壯也是準備到這來借閱要讀的書籍。剛衝上六樓閱覽區,還沒走到書架前呢,眼尖的大壯就已經看到班上幾個人各自拿著本書笑嘻嘻地朝外走。「得,咱倆來這麼快還是慢了一步。」大壯滿臉哀怨地看著遠去的幾個同學。
  • 此人寫下千古痴情詩,看似鍾情原配一人,實則始亂終棄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千古痴情詩,所有人都羨慕這種始終如一,忠貞不渝的愛情,更希望能在愛情中遇到這樣一個痴情專一的人,然而他的作者真的是這樣一個痴情專一的人嗎?
  • 在良渚隨園嘉樹舉行的黃亞洲抗疫詩歌專題朗誦會...
    本次朗誦會由浙江省文史館、浙江圖書館、杭州圖書館、杭州市黃亞洲詩歌發展基金會、萬科隨園嘉樹主辦。疫情期間,黃亞洲先生把對國家的關切之情,對醫護人員、百姓的欽佩、敬意,都融入到了文字中,用詩歌慰藉著人們的心靈。良渚隨園嘉樹的朗誦愛好者以及來自全省的朗誦家,則用聲音將他詩歌的韌性和溫情傳遞出來,彰顯了生命面對危難時的勇氣和力量。
  • 隨園打造北京養老社區新樣本
    一樓全部改成落地玻璃大窗,通透可親,坐在屋裡向窗外望去,觸目皆綠,自然之意撲面而來。既然是養老機構,適老化設施自是必不可少。提起適老化設施,很多人腦海中會浮現出無處不在的扶手、圓角、警報器,但隨園的探索似乎更超前些:在保證功能性的前提下,儘量隱藏適老性、提高舒適性,營造一種「仍然住在家裡」的感受。就拿扶手來說。
  • 痴情的男人,生活中喜歡說這四句話
    如果你發現你的伴侶生活中特別愛說這四句話,那麼證明他是一個痴情專一,一輩子只愛你的好男人。NO:1——我離不開你。其實在面對感情的時候,男性是要比女性更加感性的。當他們發覺自己對你有什麼樣的感情的時候,他們會直截了當地說出來,不加任何的掩飾或者是修飾。當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辦法離開你,獨自生活的時候,他們肯定也會說「我沒有辦法離開你」。
  • 舌尖上的「 清朝 」丨《隨園食單》為什麼是美食家的必讀?
    袁枚詩作「須知單」中講的是做食物之須知,實乃做人做事之萬事須知也。「戒單」,寫得更是言辭奇巧,趣味橫生。「不知名手寫字,多則必有敗筆;名人作詩,煩則必有累句」,由食單所感,咋看也不似廚房的道理,倒是文房的警句。書本裡的柴米油鹽,是生活裡淡雅香醇。
  • 隨園菜的湯
    俗話說的好:廚子的湯,戲子的槍,無論是上八珍中的燕窩湯;中八珍中的魚翅湯、下八珍中的海參湯、民間的羊肉湯、胡辣湯做菜都離不開湯。但煮、熬好懂,為什麼叫吊呢?可能有些廚師就說不明白了,吊,這是廚師行業的術語也叫行話,如切肉絲不叫切,而叫拉幾刀肉絲,吊字一詞有很多含義,除弔唁、憑弔之外,還有提取之意,如吊銷,而吊嗓子、吊胃口則講究功夫,湯是將水倒入鍋中,加入大骨頭、新鮮的老母雞、鴨、火腿、豬肉、肘把、脊骨等,用中火改小火慢慢熬製,使原料中的鮮味溶了水中,然後把雞肉茸放入清湯,旺火加熱攪拌。待湯將沸時改用小火,不能讓湯翻滾。
  • 一首寫男女突破世俗的詩,驚醒了多少年輕人,具有教育意義
    詩詞背後/文白居易一首寫男女突破世俗的詩,驚醒了多少年輕人,看後受益匪淺。把白居易的《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分成三段賞析。意思是隨著君到家裡五六年,君的父母常常有話告訴我。經過正式行聘的才是正妻,私奔的是妾室,沒有資格參與家族祭祀。終於知道君的家是不能夠住下去的,可是奈何離開家門卻沒有去處。難道我沒有父母高堂?我的家鄉也都是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