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隨園詩話》卷十一(二四)裡,記載了一個叫楊大姑的痴情女子,雖著墨不多,足動人魂魄,堪稱奇女。餘愛其貌美、羨其多情、贊其果敢、敬其堅貞,故予以重新編排,述錄如下:
一、婀娜多姿的美女
楊大姑是個美女。大姑之美,袁枚僅以八個字予以描述:「纖腰美盼,吐屬嫻雅」。
纖腰,則有行走多姿之態;美盼,必有流轉生情之俏;而吐屬嫻雅,則言語間必生一種香蘭之氣。
在推崇「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代,能讀書的女孩子不多,難怪沈秀才對其青睞。
「美盼」一詞,出自《詩·衛風·碩人》。見此二字,那個「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人不覺眼前,讓人目不能釋。
二、百轉千回的相思
楊大姑鍾情沈秀才。相思難耐,寄沈《長相思》一曲云:
「見時羞,別時愁,百轉千回不自由,教奴爭罷休!
懶梳頭,怕凝眸,明月光中上小樓,思君楓葉秋!」
「見時羞」,是因為愛;
「別時愁」,是因為愛;
「百轉千回不自由」,是因為已深中愛之蠱。那個男子,讓她寢食難安,讓她坐臥不寧,讓她魂牽夢繞。不見的煎熬,讓她渾身無一處不難受。
「懶梳頭」,容易理解,「女為悅己者容」也。
只是因何「怕凝眸」?
忽然明白,「凝眸」是深情地注視,是呆呆地出神,是無限的遐思。一旦陷入對戀人懷想之中,常常不知時光流轉,不知晨昏交錯。
「怕凝眸」,實是因為常「凝眸」。
三、私奔的小腳女人
沈秀才喜歡楊大姑,只是不能明媒正娶,便欲與之私奔,託請袁枚的祖父為其傳遞消息。
一個是文弱書生,一個是小腳女人,一個平素間言談風流風雅,一個慣常裡行走弱柳扶風。至於乘夜私奔,就非其所長了。於是就有袁枚的祖父就幫助沈秀才扶楊大姑過溝一事。
想想那個纖腰、小腳的女人,在黑暗中情急而奔的樣子,定然是搖搖晃晃,顫不能支,令人忍俊不禁。
此事再一次證明了袁枚的祖父「性豪俠」的性格,為袁枚的祖母所津津樂道,便把這件事情講給了袁枚。
四、不惜自汙的堅貞
大姑私奔不同於卓文君。文君之西漢時,私奔還屬於男女浪漫之情事,大姑之滿清朝,「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已深入社會骨髓,私奔已是傷風敗俗之事,大為世所不容。
大姑母家將其告到了官府。太守將其賣於一守城的八旗兵為妻。
一纖腰細足的書香女子,如何當得一舞槍弄棒的粗悍武人?
任何的反抗都終將無濟於事,唯佯瘋扮傻,自汙己身——吃自己所溺之物。
此是當年孫臏脫於龐涓之法。不知是大姑書上學來,還是急中生智。
一身汙穢的女人,要是換作我,估計連看一眼的心情都沒有,別說做夫妻了。當時那八旗兵或許就是這樣想的,恨不能她趕緊走。
於是沈秀才趁機使錢,便將她買了出來。
有情人,天不負。楊大姑與沈秀才終成眷屬。
為情而奔的女子,我知道西漢有卓文君、隋唐有紅拂女。卓文君家是蜀中巨富,司馬相如是辭賦名家;紅拂女是隋朝相國婢女,李靖是唐朝開國功臣。
唯楊大姑名不見經傳。
這倒要感謝袁枚,為我們記錄下了一個普通女子的傳奇經歷。
中華民族五千年,奇人異事無數,只是無人所記,或記不能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