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4日,這部在前期吊足觀眾胃口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在幾經撤檔、延期後,終於通過迪士尼流媒體Disney+付費的形式播出了,然而接踵而來的卻是口碑及評分的全線崩潰。這部投資數億美元的大片,真的沒有可取之處嗎?
1998年,迪士尼公司首次採用中國元素為電影題材,創作了動畫版《花木蘭》,迪士尼唯一的一位中國公主--Mulan就此誕生了。這部製作精良的動畫片,在20年後的今天看來,其畫風、動作、場景等依然可圈可點。
濃濃的中國畫風,可見其製作團隊對中國文化跟歷史的考究
國內觀眾對真人版《花木蘭》的不滿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曲解和片面解讀,如福建土樓、皇帝的裝扮等, 二是動畫版中一些經典元素的刪減,如木須龍。
其實,《花木蘭》的定本身就是一部迪士尼漫改真人魔幻電影,其創作基礎就是動畫版《花木蘭》,它不是對歷史的高度還原。
花木蘭這位中國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歷史上本來就無從考究,時至今日,甚至木蘭到底姓Fa還是Hua我們都無從得知。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花木蘭,不也是經過藝術手段不斷加工和潤色的產物嗎?所以對於這樣一個西方視角下的中國故事,我們大可以更加包容一些。
穿越時空的土樓
影片開始的鏡頭裡,那個疑似土樓的建築,就引起了觀眾們的一片吐槽。
《花木蘭》劇照
其實在東漢及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一種世家豪族聚族而居和防禦自衛的民用建築--塢堡壁壘。
在戰亂風起雲湧的中原大地,為自衛保全,維繫傳承宗族,這種軍事性質的堅壁、塢堡,應運而生了。客家人的前身其實是中原的世家豪族和家客,客家土樓的前身就是中原的塢堡壁壘。
塢堡壁壘
皇帝與仙娘
李連杰和鞏俐飾演的這兩個角色也是觀眾熱議的話題,的確無論從人物的造型還是角色的飽滿度上來看,都略顯蒼白。但對於整個影片來說,這兩條線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皇帝是當時男權社會的最高代表,仙娘作為跟木蘭一樣有著超強能力的女性是木蘭的對立面也是木蘭實現自我的驅動者。有了這兩個人物的存在,木蘭的覺醒和超脫才變得更有意義,影片本身女權主義的立意才更加站得住。
從人物的服裝和造型上來看,皇帝與仙娘或存在某種關係。我們不妨大膽猜測:
曾經有一個來自北方的女巫師,皇帝在她的幫助下,打敗了入侵的柔然軍。後來,皇帝因為名聲和對她力量的忌憚,流放了她。從此,她過上了沒有國家、村莊、家庭的流亡生活...
真人版《花木蘭》是一次對女權主義更加徹底的詮釋。在近兩小時的片長裡,故事的主線始終聚焦在女性身上。影片為我們塑造了兩個擁有獨立意志的女性:仙娘、木蘭,她們有很多的共性,卻因為不同的選擇,擁有了兩個截然相反的宿命。
鷹的化身
仙娘是一位兼具勇敢、自由、力量的女性,她能力超強,敢於向男權社會發出挑戰,卻始終沒有逃脫男權統治,她的地位仍然只是一個從屬於男性的女強者。就像她對木蘭說的那樣,她一直在尋找著一個歸宿。
鳳凰涅槃
與仙娘不同,木蘭有強烈的主觀意識和自我驅動力,可以說木蘭是仙娘的進化版,她知道自己的歸宿,並敢於為之付出努力,終於迎來了徹底的覺醒。
影片中的鳳凰是作為木蘭祖先的使者出現的,我認為鳳凰其實代表著木蘭內心那個強大的自我,那個忠誠,勇敢的女戰士,那個」內心的木蘭「引導著她,一步步突破自我,浴火重生。
真人版《花木蘭》其實講的是一部女性的成長史。
出生軍戶家庭的木蘭,從小就天賦異稟,習得一身武藝。周圍人詫異的眼光,使得她不得不隱藏了那個本真的自我,於是她開始學著像其他女子一樣「安靜,鎮定,風度,優雅」。後來,出於對家庭的責任和皇權的忠誠,她代父從軍,走上了殘酷的戰場。木蘭,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重新實現自我和突破自我的機會。最終,走向了人生的巔峰。
其實國內觀眾對待這部影片的解讀主要還是站在歷史和大眾意識層面上,我們不妨換個角度,《花木蘭》的主要受眾群體是兒童和女性,如果從宣揚女權主義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它是合格的。
對待這樣一部打著「情懷」牌的影片,我們是否應該多一些包容呢?
最後,每一部電影都是由無數人的心血和付出而成的,再爛的影片也是有可取之處的。不喜勿噴,在某種意義上講電影和歷史是一樣的,因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它們沒有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