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的秋天,最適合幹什麼?當然是打穀子!
經歷了春的播種,夏的耕耘,在這到處都金燦燦的季節,迎來了秋的收穫,一粒粒碩大飽滿的穀粒將谷穗壓低了頭,風一吹,都紛紛微笑著點頭。
門前一大片的水稻正待收,趁著天氣晴朗,走跟我一起打穀子。
裝備要齊全,水鞋、鐮刀、草帽、長衣長褲,缺一不可;姿勢要利索,雙腿穩站在田裡,彎下腰,左手握住一把水稻,右手手握鐮刀快速由遠向近使勁,割下來的水稻順勢放在身後,繼續重複以上步驟。
割下來的水稻會直接在田裡進行脫粒處理。小時候最早接觸到的打穀機器便是這打穀桶(我們叫做「打篼」)。打穀桶四四方方,相比現在先進的機器,打穀桶略顯笨拙,且十分耗力。
收割好的水稻,需要人工手持一束一束的在谷桶裡拍打,谷穗在力量的撞擊下,一粒粒自然脫落在谷桶裡。
亦或是用機器打穀粒,只需將一束一束的稻穀放進機器裡面就可以了。
穀粒掉落後,可以在田裡用篩子將雜物篩除後再用背簍背回家晾曬,也可以直接背回家用風車去除雜物。
穀粒需要趁著大太陽曬上幾天,脫水後用風車再去除雜物後就可以存放著了。
如今,機器早已取代了大部分舊時的農耕工具,連一些農耕時節、習俗都漸漸淡忘了。生活在車水馬龍的繁華都市,趁著假期,回老家看看金燦燦的豐收田園風光。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