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標落水,侍衛們跳水救人,朱元璋看到眾人鞋子:拉下去斬了

2021-01-07 青燈白髮品文史

如今網絡發達,喜歡歷史的人常常喜歡將歷代帝王放在一起對比,有人就將:朱元璋、劉邦、曹操、李世民、康熙放在一塊,看看誰能夠在廝殺當中活到最後,網友們一致認為劉邦和朱元璋會笑到最後。為什麼呢?

從發家史來看,劉邦和朱元璋都是布衣起家,他們想要發兵太難,但還是成功開創了大漢、大明。

劉邦在歷史上名聲一般,人們覺得他是流氓地痞,電視劇的確也在極力去打造這種形象,至於朱元璋殺了太多的貪官汙吏,留下了殘暴的名聲。

朱元璋對人十分苛刻,動不動就要處罰人,能勸動他的人只有馬皇后和太子朱標。

朱標是馬皇后所生,也是朱元璋的長子,不過他並沒有繼承朱元璋的性格,他宅心仁厚,經常調和弟弟們之間的矛盾,雖然在諸位皇子當中聲望最高,但他太過於仁慈,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擔保一些人,這讓朱元璋也不太喜歡他。

《明太宗實錄》記載:懿文太子以柔弱牽制文義,不稱太祖意。而胡惟庸一案,就能看出太子朱標的性情。

胡惟庸是明朝左丞相,他遷升丞相七年,朝中大半官員都受過他的恩惠,他不遺餘力的打擊異己,就連劉伯溫也受到了排擠,明朝開國年間,出謀劃策的劉伯溫僅僅封了一個誠意伯,歲祿只有240石,而李長善功封韓國公,歲祿4000石。

一直未受重要的劉伯溫也是告老還鄉,洪武八年(1375年)劉伯溫病重,胡惟庸派醫生去探望,但劉伯溫服藥之後,倉促離世,關於他的死亡眾說紛紜,胡惟庸過於專權,甚至預謀篡位。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去胡惟庸家中看泉水,結果半道上發現胡惟庸家中埋伏著士兵,朱元璋深感事態嚴重,當天就處死了胡惟庸,李長善等人也是遭受牽連,受害者多達三萬人。

太子朱標的老師宋濂一家也牽扯了進去,宋濂的幾個兒子先後被處死,朱元璋也想處死宋濂,朱標本就不喜歡朱元璋的行事風格,如今老師被牽連,更加不會坐視不管,他不顧自身安危進言:陛下殺人過濫,恐傷和氣。

朱標以自己作為擔保,希望能夠保下宋濂,朱元璋不願聽,將他趕了出去,朱標卻不死心,以死明志,他轉身跳入了金水河。

一旁的侍衛也是立刻跳下水,朱元璋聞聲趕了過來,太子朱標已經救了上來,可他一看侍衛的衣服和鞋子,眉頭一皺,讓人將脫衣服的侍衛拉出去斬了,而沒有脫衣服的侍衛連生三級。

理由很簡答,來不及脫衣服肯定是救人心切,他們日後都可以為太子出生入死,但沒有脫衣服的根本就沒有將太子的性命放在心上,留著他們對太子沒有好處。

馬皇后一聽太子朱標落水,也是勸說朱元璋留下宋濂,又示意從輕發落,經過馬皇后這麼一勸,朱元璋心軟了,免他一死,改為發配四川茂州,然而宋濂年事已高,在去茂州的途中就病逝了,享年七十二歲。

胡惟庸一案牽連了太多人,朱元璋因為這起案件留下了不少負面影響,而他一向看重的朱標也沒有繼承皇位,早早的去世了,朱棣也是取而代之。

明朝不僅是一個有骨氣的朝代,也是一個有趣的朝代,除了敢於皇上直接叫板卻不受處罰的太子朱標外,還有喜歡鬥蟋蟀的皇帝,30年不上朝的君王等等,如果你也對明朝歷史感興趣,一定都不要錯過《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哦,這本書描寫了上至帝王朝廷,下至民間百姓的趣事,而且文筆幽默,值得一讀,最重要的是,這本書原價288元,現在新店開張只需128元,戳連結了解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太子朱標投湖,侍衛急忙跳水救人,朱元璋一瞧岸邊的衣服:拖下去
    如果沒有點手段和野心,恐怕早就淪為皇權鬥爭中的犧牲品了,就連農民出生的「草根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因為他早年的特殊經歷,朱元璋一直以勤政愛民為世人所稱道,但他殺起人來也是毫不手軟。朱元璋自幼出生在一個農戶家中,因家境貧寒無法供他讀書,小時候就給村子裡的地主放牛,25歲時參加紅巾軍後才認識幾個字。
  • 朱標跳河,侍衛急忙脫衣施救,為什麼事後朱元璋卻殺了這群侍衛?
    朱標為救老師宋濂而跳河,侍衛趕緊脫了衣服下去救,為何最後卻被朱元璋全部殺掉?這則故事出自徐禎卿的《剪勝野聞》,既然都已經說是野聞,所以不能太當真,也難以考證,我們就當是故事來聽。原文是:「濂嘗授太子及親王經書,太子於是泣淚諫曰:『臣愚戇,無他師傅,幸陛下哀矜,裁其死。』帝怒曰:『候汝為天子而宥之。』
  • 倔老爹與犟兒子:朱元璋三次發怒動手,是不是朱標說話太噎人了?
    朱元璋於洪武十五年設立錦衣衛,太子朱標於洪武二十五年駕崩。說朱標是駕崩也不算錯,因為他後來被追尊為「興宗孝康皇帝」,他的四弟朱棣很不講究,取消了大哥的帝號——如果朱標尚在,就是借給朱棣幾個膽子,他也不敢發動靖難之役,即使發動了 ,也會被迅速擺平。
  • 朱標為何被稱為權力最大的太子,朱元璋為什麼敢放權給他?
    據《明史》中記載:太子為人友愛……其仁慈天性然也。這段記載描述的是朱元璋的長子,太子朱標。「太子」作為國之儲君,是由皇帝選定的國家未來的皇帝,因此擁有極大的影響力以及地位,因此常有權臣依附其身旁。然而,對於諸多的帝王們來說,這也是令其深感不妥的事情,作為太子,若是一朝權利膨脹、利慾薰心,難保其不會有奪位心思。
  • 為什麼朱元璋的兒子朱標,並非馬皇后親生子嗣,還是被立為太子
    在朱元璋初的功績自稱「吳王」的時候,朱標就被立為「世子」。那是是公元1368年。就在朱元璋登基前夕,他做出了一個決定。立朱標為「太子」。登基前幾日就是登基大典了,他準備在登基當日宣布立世子「朱標」為太子,立為儲君。世子朱標跟著朱元璋南徵北戰,他能體會到朱元璋的辛苦。世子「朱標」為「嫡長子」,立世子為太子天經地義。
  • 朱標被稱為權利最大的太子,為何朱元璋恨不得主動退位給他?
    錦衣衛:報,太子朱標企圖謀反。正在招收兵力。朱元璋:哈哈哈,好,太好了,什麼,兵力不夠,把皇宮的兵力撤走,再借他兵,咱終於等到他讓咱退位了。朱標繼承皇位是朱元璋早就告知天下,告知文武百官,告知皇子的!朱標也不負父母厚望,憑藉自己的學識,人品,能力,得到了父母,兄弟,文武百官,天下的認可,皇位非他莫屬!
  • 朱標為啥被稱為權利最大的太子,朱元璋為啥敢放權給他?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戎馬一生打下了大明江山。晚年的朱元璋被認為是一位殘暴的皇帝,殺害了許多老臣。他一生犯的最大一個錯誤就是他沒有處理好繼承人的選擇問題,導致了一定程度的社會動亂。在朱元璋心裡,太子只有一人,就是朱標。朱標為啥被稱為權利最大的太子,朱元璋為啥敢放權給他?
  • 明明朱元璋有26子,為何無人敢與朱標爭太子,連朱棣都不敢嗎?
    如果皇子當中,太子實力不強大,其他兄弟實力更大,那麼政變發生概率很大。畢竟太子基本上不佔據任何優勢,兄弟們不服氣,自然想要起兵造反。兄弟數量越多,那麼爭鬥會越發厲害,生在皇室當中,就是一種悲哀。然而在明朝有一種奇怪現象,朱元璋有26個兒子,卻立了軟弱的朱標為太子。那麼多兒子還包含英雄善戰的朱棣,卻沒有人敢爭,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 太子朱標早逝之後,朱元璋為何不讓更有能力的朱棣繼承皇位?
    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後,為什麼沒有立更有能力的兒子朱棣繼位?反而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允炆好像是歷史上唯一一個皇太孫吧。至於為什麼沒有立朱棣為太子,我認為可能有兩個原因。雖然史料無法證實,但據說,朱標是朱元璋的原配馬皇后所生,也就是朱元璋的嫡長子。朱元璋和馬皇后是患難夫妻,兩人一起在戰亂年代走過來,結下了很深厚的感情,朱元璋對馬皇后幾乎是言聽計從。朱元璋脾氣暴躁,經常動不動就殺人,大臣們都很害怕,誰也不敢勸阻,只有馬皇后敢說朱元璋。
  • 同為皇帝,為何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標,但康熙卻很怕胤禔奪權呢?
    但是,朱元璋對朱標卻非常喜歡,雖然他也覺得朱標性格柔弱,「不類朕」,但他不僅堅定地立朱標為太子,而且期間各種支持、各種袒護。朱標十歲即被立為吳世子,明朝建立後成為皇太子,直至洪武二十五年時以三十七歲早逝,其太子之位一直堅如磐石。在朱標6歲之際,朱元璋就開始讓明朝大學者宋濂教朱標識字。
  • 朱元璋子嗣眾多,為何冊封朱標為太子後,卻沒人爭奪皇權?
    那為何在冊封了朱標為太子後,就仿佛所有人都支持朱標一樣,沒有一個人出來與朱標爭奪皇位呢?朱元璋的鐵血政治這個還要從朱元璋身上開始說起,朱元璋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亂世當用重典」。從而也就造就了朱元璋那相對嚴酷的執政風格。
  • 朱標為什麼被有的人稱為權利最大的太子?
    然而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是一個例外,儘管他一生沒有做過皇帝,一直待在太子的位置上,但他的權力卻十分龐大,比之他的兒子,真正的皇帝建文帝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許多人甚至稱朱標為權力最大的太子。那麼,朱標的權力到底有多大,他又為何能在一代梟雄朱元璋的手中取得如此大的權力?朱標的權力,體現在方方面面。
  • 朱元璋為何在朱標死後不繼續從兒子中選太子?這樣能避免戰亂嗎?
    很多明朝歷史愛好者就有疑問,既然如此,當初朱元璋為何不直接就傳位給朱棣?這樣就能避免一場戰亂,沒準還能保全愛子朱標的後代。朱元璋在精心培養的接班人朱標死後,為新繼承人的確定是傷透了腦筋的,為什麼拋棄掉所有的兒子去立孫子?最根本原因是為了給後世立下一個不可更改的制度,是實實在在的為了防止因皇位爭奪而產生的戰亂。
  • 朱標有5個兒子,朱允炆只是庶長子,為何朱元璋要立他為太子
    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是馬皇后,她為朱元璋生了5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懿文太子朱標、次子秦愍王朱樉、三子晉恭王朱棡、四子明成祖朱棣、五子周定王朱橚。朱標去世後,朱元璋打算在嫡子中選擇一個繼承人,但他心儀的是四子朱棣,而沒有了朱標,次子朱樉就成了嫡長子,朱元璋應該立他為太子,但朱樉能力平庸,朱元璋不願將大明交給他,所以他決定將皇位傳給嫡長孫。
  • 朱標去世後,朱元璋為何不立朱棣為太子?朝鮮使臣無意中說出原因
    朱標,朱元璋的長子,也是朱元璋最寄予厚望的皇子。此人宅心仁厚,跟隨朱元璋打天下,被朱元璋認為是自己最傑出的作品。
  • 朱元璋和馬皇后生了那麼多兒子,為什麼朱元璋最喜歡朱標?
    朱標是朱元璋的第一個孩子,也是朱元璋的長子。朱標從小跟宋濂老師學習,從小接觸儒家經典,性格非常寬厚仁慈。是好人一般的存在。只可惜朱標英年早逝,很多的人都認為,如果朱標不死的話。朱棣也不會造反。像朱元璋這樣,兒子又很多,嫡長子朱標又特別優秀的,所以他根本不會為了國家的繼承者而發愁。但就是這個很優秀的長子也發生了難以預料的皇位之爭。朱棣無論是出生時間,還是出生的地點都很糟糕,朱標出生時,朱元璋正好打了勝仗。朱標的脾氣也很溫柔,不像朱元璋那樣暴躁。為什麼朱元璋最喜歡朱標?
  • 為何沒人跟朱標爭太子,原來他能力這麼強!
    自古皇權爭奪極其血腥殘酷,唐代有李世民殺太子發動政變奪權,清代有九子奪嫡等等,都是因為皇帝的兒子非常的多,朱元璋有26個兒子,其中有名的是大兒子,太子朱標,四子燕王朱棣等等,朱元璋稱帝之後,馬上立朱標為太子,在朱標成為太子的20多年間,為什麼並沒有出現歷史上的皇權爭奪,弒兄殺子的現象呢
  • 朱元璋和馬皇后有那麼多兒子,為什麼朱元璋偏偏最喜歡朱標?
    歷代帝王父子之間,確實只有朱元璋與他的太子朱標是真情實感的父子情,一點沒摻雜進去君臣間的猜忌,相處非常融洽。 而朱標是一位仁孝君子,如果他另有生母,絕不可能不侍奉親母,即使親母過世,也應有記載,不時祭拜。 更重要的是,如果朱標不是嫡長子,朱棣篡位之後,更應該以此作文章,表明太子、太孫也都是庶出,大家都有機會才對。
  • 朱元璋有二十多個兒子,為什麼沒人跟朱標爭太子,連朱棣都不敢?
    但偏偏,在朱元璋在位時期,其餘的二十六個兒子,都沒有一個敢和當時的太子朱標爭奪最可能登上至高無上的皇位的太子之位,甚至連最出色的燕王朱棣都不敢與之爭鋒,選擇了隱忍。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同是朱元璋的兒子,為何朱標死了朱元璋悲痛,而朱樉死了卻很冷漠
    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的兒子朱標和朱樉都死了,但是朱標死的時候朱元璋非常的悲痛,而朱樉死的時候,朱元璋卻表現得非常冷漠。朱標和朱樉是朱元璋的長子和次子,當時朱彪作為嫡長子被朱元璋封為了太子。而朱元璋對朱標的要求是非常的嚴厲的,而周彪也是師從名士宋濂,逐漸的成為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使得朱元璋非常的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