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子嗣眾多,為何冊封朱標為太子後,卻沒人爭奪皇權?

2020-11-19 見史簡談

眾所周知,在封建時期,封建政權的統治者每每到了交接的時候,統治者的那些子嗣往往都會為了爭奪皇權而鬥得頭破血流。

但是在明朝時期,明太祖朱元璋光是兒子就有二十六個,在1368年冊封朱標為皇太子之時,已經出生的更是有7個之多。

且明太祖朱元璋還曾採用了分封制,將眾多兒子都分封成了藩王,其中有幾位駐守九邊重鎮的更是幾乎各個手握重兵。

諸如其中的寧王朱權、以及燕王朱棣等等,手裡的兵馬基本都在十萬左右,而且能力也都十分出眾,戰功赫赫。

那為何在冊封了朱標為太子後,就仿佛所有人都支持朱標一樣,沒有一個人出來與朱標爭奪皇位呢?

朱元璋的鐵血政治

這個還要從朱元璋身上開始說起,朱元璋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亂世當用重典」。從而也就造就了朱元璋那相對嚴酷的執政風格。

相信研究過明朝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歷史上赫赫有名,且動輒牽連上萬人的胡惟庸案、藍玉案、空印案、以及郭桓案等大案基本都是發生在明洪武年間。

而且明洪武年間正是明朝的開國時期,明朝那江山都可以說是朱元璋親自帶領著將士一寸一寸打下來的。

反觀朱元璋的那些兒子,最大的兒子朱標出生的時間都到了1355年,繼而等朱標長大有能力上戰場的時候,明朝大局已經基本定下來了。

有這樣一個戎馬一生的鐵血父親,朱元璋的那些兒子敢在朱元璋跟前架起造反的旗號嗎?

顯而易見,不敢。

朱標的能力出眾

再者,歷史上對朱標的評價雖然是「仁慈天性然也」而著稱,意思就是說朱標宅心仁厚,但這不代表朱標的能力沒有他的性格那麼優秀。

相反,朱標的能力極為出眾,從洪武十年開始就已經開始涉足政治,一方面表現出了朱元璋對朱標的重視。

另外一方面,在朱標的政治生涯裡,更是憑藉著他那「寬通平易之政」的執政風格獲得了許多官員的支持與擁護。

諸如李善長、宋濂、徐達、常遇春、藍玉、等諸多開國名臣,這些重臣基本都對朱標十分看重。

尤其是其中的藍玉,自身英勇善戰、戰功赫赫不說,更是因為太子妃舅父的身份而對朱標極力擁護。

幾乎可以說,朱標還是太子的時候,朱元璋就已經給朱標組件了一個明朝當時超一流的文臣、武將班底。

而朱標的監國生涯,無疑就更是為其日後的執政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積累了諸多寶貴的經驗。

與此同時,在朱標監國期間,反觀朱元璋的其他子嗣,要麼是還沒有出生或者還沒有長大,也就談不上積累政治經驗。

要麼是已經出去就藩成了藩王,雖然在就藩期間也積累了不少戰功,可想要做好一個統治者,光有戰功就夠了嗎?

並不是,有著一個優秀的執政理念顯然才是最重要的,在這方面,朱標的表現顯然要比朱權、或者朱棣等人更加優秀。

結語

所以說,朱標之所以被冊封為皇太子之後,沒有出現兄弟爭權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為有著「虎父」朱元璋的全力支持和威懾。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朱標的能力出眾,同時還有著眾多開國名臣名將的支持和擁護,其他的兄弟啥的縱然戰功赫赫,在政治勢力上也壓根就比不過朱標。

自然而然,朱標也就成了那個最適合繼承朱元璋皇位的人選。其他諸如朱棣、朱權等人,反而更適合為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朱元璋的兒子朱標,並非馬皇后親生子嗣,還是被立為太子
    朱元璋和朱標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父子情呢?朱標為何因為朱元璋的一句話就嚇得一病不起呢?朱標是朱元璋第一個兒子,據史料記載,因朱元璋常年徵戰,朱元璋一直沒有子嗣,多少年後已經擁兵數萬的朱元璋連年徵戰,這一年正在攻打一座城池,也就是後來的明朝都城「南京」。就在大戰正酣之時,接到後方消息一個已經懷孕都是個妻妾,為自己生了一個兒子,這就是後來的太子「朱標」,當時朱元璋以經27歲了。在古代這算是很晚才有子嗣的年齡了(現在也是晚了一點)。
  • 同為皇帝,為何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標,但康熙卻很怕胤禔奪權呢?
    但是,朱元璋對朱標卻非常喜歡,雖然他也覺得朱標性格柔弱,「不類朕」,但他不僅堅定地立朱標為太子,而且期間各種支持、各種袒護。朱標十歲即被立為吳世子,明朝建立後成為皇太子,直至洪武二十五年時以三十七歲早逝,其太子之位一直堅如磐石。在朱標6歲之際,朱元璋就開始讓明朝大學者宋濂教朱標識字。
  • 為何沒人跟朱標爭太子,原來他能力這麼強!
    自古皇權爭奪極其血腥殘酷,唐代有李世民殺太子發動政變奪權,清代有九子奪嫡等等,都是因為皇帝的兒子非常的多,朱元璋有26個兒子,其中有名的是大兒子,太子朱標,四子燕王朱棣等等,朱元璋稱帝之後,馬上立朱標為太子,在朱標成為太子的20多年間,為什麼並沒有出現歷史上的皇權爭奪,弒兄殺子的現象呢
  • 朱標為何被稱為權力最大的太子,朱元璋為什麼敢放權給他?
    再加上朱標的生母是朱元璋最寵愛的馬皇后,因此朱元璋更是對朱標無比疼愛。而也正因此,長大後的朱標也得到了朱元璋的疼愛,具體便表現在權利上。朱標的權力之大體現在方方面面,在國家安定的情況下,身為太子的朱標所擁有的權力的確是十分驚人的,甚至可以說是其他朝代所不敢想像。
  • 朱標有5個兒子,朱允炆只是庶長子,為何朱元璋要立他為太子
    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但他沿用的制度,基本是前朝留下的制度,所以他在選繼承人的時候,也遵循的是嫡長子繼承制。朱元璋開始選定的繼承人是嫡長子朱標,但是朱標先他一步去世,這讓朱元璋陷入了接班人空缺的麻煩之中,所以朱元璋準備再在子嗣中選擇一個接班人。
  • 無情最是帝王家,但有例外,為何說朱標是封建王朝權力最大太子?
    朱標朱標,生於公元1355年,是朱元璋的嫡長子,母親是馬皇后,明惠宗朱允炆之父。《明史》對朱標的評價:太子為人友愛。秦、周諸王數有過,輒調護之,得返國。有告晉王異謀者,太子為涕泣請,帝乃感悟。帝初撫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為子,高后視如己出。帝或以事督過之,太子輒告高后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
  • 朱元璋有二十多個兒子,為什麼沒人跟朱標爭太子,連朱棣都不敢?
    除了少數皇帝恰巧完美避開天時、地利、人和裡任意一種,一生子嗣艱難之外,其餘的皇帝都有無數兒女常繞膝下。比如明朝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 但偏偏,在朱元璋在位時期,其餘的二十六個兒子,都沒有一個敢和當時的太子朱標爭奪最可能登上至高無上的皇位的太子之位,甚至連最出色的燕王朱棣都不敢與之爭鋒,選擇了隱忍。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朱標有多厲害,為何連朱棣都不敢和他爭奪太子之位
    可話又說回來,康熙兒子多不假,人家大明朝草根皇帝朱元璋也不孤單呀,一輩子養了二十六個兒子,怎麼皇太子朱標在位時,就沒一個人跳出來爭奪的呢?可惜康熙沒讀懂朱元璋的高明手法,不然自己那些兒子何至如此悽慘。一、大明朝立嫡制的推行朱標是朱元璋與糟糠之妻馬皇后的愛情結晶,也是朱元璋的第一個孩子。
  • 朱標去世後,朱元璋為何不立朱棣為太子?朝鮮使臣無意中說出原因
    然而天不假年,朱標卻在西安考察的途中不幸去世。聽聞長子去世,一貫心如鐵石的朱元璋竟在朝堂上痛哭流涕,由此可見,朱元璋對兒子的逝去有多麼痛苦。朱標死後,朱元璋將其兒子朱允炆封為皇太孫,準備讓他繼承自己的皇位。對於朱允炆的繼位,許多學者都感到非常奇怪。按照朱元璋的性格,將天下交給一個孩童,他真能放心嗎?朱標死後,為何不將皇位傳給正值壯年的其他兒子,比如文武雙全的燕王朱棣。
  • 歷史上最可惜的沒能熬到頭的三位皇太子,南宋、明朝、清朝各一個
    皇太子除了要面對同輩競爭者明的或暗的發出的攻擊,還因為是離至高無上的皇權距離最近的人,皇帝對其的猜忌、防範和打壓也必不可少,除非皇帝只有一個兒子,再加上因病早亡的,故而,有許多皇太子都沒能挺到勝利繼位的那一刻。
  • 朱元璋為何在朱標死後不繼續從兒子中選太子?這樣能避免戰亂嗎?
    從「靖難之役」中建文帝和朱棣的交鋒過程、結果,以及朱棣繼位後的作為來看,朱棣很明顯比建文帝更適合做皇帝。很多明朝歷史愛好者就有疑問,既然如此,當初朱元璋為何不直接就傳位給朱棣?這樣就能避免一場戰亂,沒準還能保全愛子朱標的後代。
  • 朱標病逝後,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就避免靖難之役?
    不管是於情還是於理,在朱標死後,朱允炆繼承皇位都是合乎禮法、名正言順的,最重要的是,朱元璋真的沒想到,朱老四還真的敢造反!洪武二十五年(1392),剛剛從陝西巡視歸來的太子朱標,突然因病去世,這讓已近古稀之年的明太祖朱元璋大受打擊,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喪子之痛,讓朱元璋不得不放棄原本遷都的打算。
  • 朱元璋和馬皇后有那麼多兒子,為什麼朱元璋偏偏最喜歡朱標?
    歷代帝王父子之間,確實只有朱元璋與他的太子朱標是真情實感的父子情,一點沒摻雜進去君臣間的猜忌,相處非常融洽。 朱元璋為何最喜歡朱標,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朱標是嫡長子,與馬皇后關係密切 在《明史》記載中,朱元璋的前五個兒子,都是馬皇后所生,但根據考證(《南京太常寺志》),這段記載可能是被朱棣動過手腳的,目的是為解決朱棣生母身份微賤的問題。
  • 太子朱標投湖,侍衛急忙跳水救人,朱元璋一瞧岸邊的衣服:拖下去
    如果沒有點手段和野心,恐怕早就淪為皇權鬥爭中的犧牲品了,就連農民出生的「草根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因為他早年的特殊經歷,朱元璋一直以勤政愛民為世人所稱道,但他殺起人來也是毫不手軟。朱元璋自幼出生在一個農戶家中,因家境貧寒無法供他讀書,小時候就給村子裡的地主放牛,25歲時參加紅巾軍後才認識幾個字。
  • 明明朱元璋有26子,為何無人敢與朱標爭太子,連朱棣都不敢嗎?
    每個人都想坐上九五之位,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是男人的夢想。如果皇子當中,太子實力不強大,其他兄弟實力更大,那麼政變發生概率很大。畢竟太子基本上不佔據任何優勢,兄弟們不服氣,自然想要起兵造反。兄弟數量越多,那麼爭鬥會越發厲害,生在皇室當中,就是一種悲哀。然而在明朝有一種奇怪現象,朱元璋有26個兒子,卻立了軟弱的朱標為太子。
  • 明末搜出完整藍玉將軍人皮,朱元璋沒殺他為何朱標一死被滅三族?
    藍玉是明朝開國的大將軍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明朝建國之後被封為大將軍,這樣一位人物為何會被殺,藍玉死的冤不冤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一、 為什麼朱元璋要殺死藍玉藍玉之死與太子朱標的死有一定的利益牽扯,朱標自幼受到父親朱元璋的重視,在眾多皇子中只有他被視作皇位繼承人來培養,師從宋濂這樣的名家學習,朱元璋也有意放權給太子,他在外徵戰時可以讓朱標作為太子監國,培養其處理政事的能力。朱標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成長為一個既有執政才能亦在朝中有一定的威望。
  • 朱標被稱為權利最大的太子,為何朱元璋恨不得主動退位給他?
    錦衣衛:報,太子朱標企圖謀反。正在招收兵力。朱元璋:哈哈哈,好,太好了,什麼,兵力不夠,把皇宮的兵力撤走,再借他兵,咱終於等到他讓咱退位了。朱標繼承皇位是朱元璋早就告知天下,告知文武百官,告知皇子的!朱標也不負父母厚望,憑藉自己的學識,人品,能力,得到了父母,兄弟,文武百官,天下的認可,皇位非他莫屬!
  • 太子朱標早逝之後,朱元璋為何不讓更有能力的朱棣繼承皇位?
    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後,為什麼沒有立更有能力的兒子朱棣繼位?反而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允炆好像是歷史上唯一一個皇太孫吧。至於為什麼沒有立朱棣為太子,我認為可能有兩個原因。每次馬皇后訓斥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低著頭就像個小孩子一樣不敢反駁,還一個勁地勸老婆不要生氣,這說明朱元璋和馬皇后夫妻二人感情很好。朱元璋對馬皇后所生的兒子朱標當然也很喜歡,因為畢竟是他們的第一個兒子。所以在朱標13歲的時候,朱元璋就將朱標冊立為太子。並請名士宋濂做朱標的老師,對他進行精心的培養。
  • 朱元璋和馬皇后生了那麼多兒子,為什麼朱元璋最喜歡朱標?
    朱標是朱元璋的第一個孩子,也是朱元璋的長子。朱標從小跟宋濂老師學習,從小接觸儒家經典,性格非常寬厚仁慈。是好人一般的存在。只可惜朱標英年早逝,很多的人都認為,如果朱標不死的話。朱棣也不會造反。但是天妒英才,朱標的身體是非常差的,然後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之下,也治不好朱標所患的病,所以年紀輕輕的便英年早逝了,並且朱標死後朱元璋是十分痛苦的,他環顧了剩下的幾個兒子,沒有一個人入自己的法眼,於是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但是上天是會捉弄人的,朱允炆最後又敗在了自己的叔叔朱棣的手中。
  • 朱標為什麼被有的人稱為權利最大的太子?
    然而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是一個例外,儘管他一生沒有做過皇帝,一直待在太子的位置上,但他的權力卻十分龐大,比之他的兒子,真正的皇帝建文帝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許多人甚至稱朱標為權力最大的太子。那麼,朱標的權力到底有多大,他又為何能在一代梟雄朱元璋的手中取得如此大的權力?朱標的權力,體現在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