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是誰?藍玉是明朝開國的大將軍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明朝建國之後被封為大將軍,這樣一位人物為何會被殺,藍玉死的冤不冤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
一、 為什麼朱元璋要殺死藍玉
藍玉之死與太子朱標的死有一定的利益牽扯,朱標自幼受到父親朱元璋的重視,在眾多皇子中只有他被視作皇位繼承人來培養,師從宋濂這樣的名家學習,朱元璋也有意放權給太子,他在外徵戰時可以讓朱標作為太子監國,培養其處理政事的能力。
朱標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成長為一個既有執政才能亦在朝中有一定的威望。朱標與藍玉互相欣賞,兩人即使君臣也是好友,此時的朱元璋也有意讓藍玉繼續輔佐朱標。可惜的是朱標英年早逝,藍玉的存在對年幼的皇孫朱允文不僅沒有益處,還造成了威脅,正是這樣有可能的威脅使得朱元璋對藍玉動了殺心。為了為年幼的朱允文掃清執政的障礙,還藉此殺了原來太子朱標手下的一幹文臣武將。
二、 以什麼理由對藍玉動手?
藍玉安上謀反的罪名處死?藍玉真的有謀反之意嗎?在《明史》中關於藍玉謀反的起因極其略,可以綜述為以下三點:一、藍玉自己認為自己的官制不應該居於宋濂等之下。二、藍玉當時掌握了實實在在的兵權,有兵權就有了謀反的實力,自然會招的統治者懷疑,三、靖寧侯與藍玉是姻親關係,此時靖寧侯被朱元璋刺死,藍玉為靖寧王復仇,這也被視為一個理由。僅僅這樣的理由來為藍玉定罪叛亂也未免有些牽強。
三、 藍玉案的經過
在藍玉案發動的一年前,藍玉被受於了太子太傅的官制,這時資歷比他深厚的馮勝、傅友德等人卻只是授予了太子太師,這使得馮勝、傅德友極其的不滿。此時沾沾自喜的藍玉並沒有發現這是多麼反常的現象,反而居功自傲了起來。開始企圖觸及更大的權力獲取更高的官制,對他不應涉及的軍事政治領域強加幹預,這使得本就有意除掉藍玉的朱元璋抓住了把柄。
在朱元璋暗自將藍玉的兵權轉移到自己的兒子們手中後,發動「藍玉案」。發動「藍玉」案的起因是來自錦衣衛的一份密報,說藍玉有發起叛亂的跡象,有上萬把「倭刀」朱元璋給藍玉安上了叛亂「通倭」的罪名處死。將藍玉的皮膚生扒,寄給了藍玉的女兒。藍玉死後,朱元璋還將於藍玉有所牽扯的一系列功臣,以同謀罪全部處死。
四、 藍玉死的冤不冤
在我看來,藍玉死的很冤枉,「藍玉案」實際上是由朱元璋謀劃的一場針對兒子朱標的親信的一場殺戮,藉助特務機構錦衣衛給藍玉安置一些罪名,為自己的殺戮找一個合理的理由。為皇孫朱允文的登基掃清障礙,使其皇位坐得安穩。簡言之朱標不死就不會有「藍玉案」。
藍玉的死於他自身也有一些關係。在胡惟庸死後沒有敏銳的政治嗅覺察覺到自己的危險,依舊我行我素、居功自傲,加重了朱元璋的猜忌引來了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