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搜出完整藍玉將軍人皮,朱元璋沒殺他為何朱標一死被滅三族?

2021-02-08 科技歷史說

藍玉是誰?藍玉是明朝開國的大將軍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明朝建國之後被封為大將軍,這樣一位人物為何會被殺,藍玉死的冤不冤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

一、 為什麼朱元璋要殺死藍玉

藍玉之死與太子朱標的死有一定的利益牽扯,朱標自幼受到父親朱元璋的重視,在眾多皇子中只有他被視作皇位繼承人來培養,師從宋濂這樣的名家學習,朱元璋也有意放權給太子,他在外徵戰時可以讓朱標作為太子監國,培養其處理政事的能力。

朱標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成長為一個既有執政才能亦在朝中有一定的威望。朱標與藍玉互相欣賞,兩人即使君臣也是好友,此時的朱元璋也有意讓藍玉繼續輔佐朱標。可惜的是朱標英年早逝,藍玉的存在對年幼的皇孫朱允文不僅沒有益處,還造成了威脅,正是這樣有可能的威脅使得朱元璋對藍玉動了殺心。為了為年幼的朱允文掃清執政的障礙,還藉此殺了原來太子朱標手下的一幹文臣武將。

二、 以什麼理由對藍玉動手?

藍玉安上謀反的罪名處死?藍玉真的有謀反之意嗎?在《明史》中關於藍玉謀反的起因極其略,可以綜述為以下三點:一、藍玉自己認為自己的官制不應該居於宋濂等之下。二、藍玉當時掌握了實實在在的兵權,有兵權就有了謀反的實力,自然會招的統治者懷疑,三、靖寧侯與藍玉是姻親關係,此時靖寧侯被朱元璋刺死,藍玉為靖寧王復仇,這也被視為一個理由。僅僅這樣的理由來為藍玉定罪叛亂也未免有些牽強。

三、 藍玉案的經過

在藍玉案發動的一年前,藍玉被受於了太子太傅的官制,這時資歷比他深厚的馮勝、傅友德等人卻只是授予了太子太師,這使得馮勝、傅德友極其的不滿。此時沾沾自喜的藍玉並沒有發現這是多麼反常的現象,反而居功自傲了起來。開始企圖觸及更大的權力獲取更高的官制,對他不應涉及的軍事政治領域強加幹預,這使得本就有意除掉藍玉的朱元璋抓住了把柄。

在朱元璋暗自將藍玉的兵權轉移到自己的兒子們手中後,發動「藍玉案」。發動「藍玉」案的起因是來自錦衣衛的一份密報,說藍玉有發起叛亂的跡象,有上萬把「倭刀」朱元璋給藍玉安上了叛亂「通倭」的罪名處死。將藍玉的皮膚生扒,寄給了藍玉的女兒。藍玉死後,朱元璋還將於藍玉有所牽扯的一系列功臣,以同謀罪全部處死。

四、 藍玉死的冤不冤

在我看來,藍玉死的很冤枉,「藍玉案」實際上是由朱元璋謀劃的一場針對兒子朱標的親信的一場殺戮,藉助特務機構錦衣衛給藍玉安置一些罪名,為自己的殺戮找一個合理的理由。為皇孫朱允文的登基掃清障礙,使其皇位坐得安穩。簡言之朱標不死就不會有「藍玉案」。

藍玉的死於他自身也有一些關係。在胡惟庸死後沒有敏銳的政治嗅覺察覺到自己的危險,依舊我行我素、居功自傲,加重了朱元璋的猜忌引來了殺身之禍。

相關焦點

  • 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實草」傳示天下,最後藍玉人皮到哪裡去了
    於是藍玉指使手下撞破城牆,強行入城。消息很快傳到了老朱的耳朵裡,老朱自然心生不悅。縱然功高蓋世,也得遵守法度不是?三、無視聖諭,非禮元妃。藍玉在徵剿北元時,俘獲了元主妃子,見其頗具姿色,藍玉便按捺不住,半夜裡強行非禮了元妃。元妃自覺無顏示人,上吊自殺。對於如何對待戰俘中的王室女人,朱元璋早有規定,不得隨意妄殺或侮辱,需善待。
  • 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實草傳示天下,最後藍玉人皮到哪裡去了?
    藍玉從軍的時候,一開始在開平王常遇春帳下效力,作戰有膽有謀,勇敢善戰,屢立戰功。後因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誇獎藍玉,得到明太祖朱元璋賞識,由管軍鎮撫升任千戶和指揮使,後升任大都督府僉事。作為一員戰將藍玉為明朝的統治立下汗馬功勞,在朱元璋時期藍玉的戰功僅次於常遇春、徐達。洪武四年(1371年),藍玉隨徵西將軍傅友德出徵四川,攻克成都。
  • 朱元璋殺藍玉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真是謀反嗎?其實朱元璋另有目的
    雖說,藍玉的種種表現已讓老朱不爽,但是,老朱打心眼裡器重這個後起之秀。如今常遇春徐達相繼離世,自己能倚仗的,恐怕只有這位剛剛上位的涼國公了。所以,在建昌爆發動亂時,老朱仍打算讓藍玉率軍平亂。在這一時期,曾陪著朱元璋逐鹿中原的老夥計們已經死的差不多了,藍玉堪稱「大明頭號大將」。在藍玉出徵之前,老朱召見了他,打算以老前輩的身份給他一些指示。
  • 千古之謎,藍玉的人皮去向何方
    藍玉是個粗人,沒文化的粗人,他要是多看一眼《史記》也許結果截然不同,他之前老朱殺了那麼多人,他傻傻的以為自己就是那個例外,怎麼說他也是皇太子朱標的嶽丈,但是萬物都在變化之中發展。他沒想到的是朱標竟然英年早逝,還沒活過朱元璋,只留下了朱允文這麼一個皇太孫,飛揚跋涉的他立馬就遭到了朱元璋無情的打擊。
  • 明末發現完整人皮,主人是開國名將藍玉,為何他的下場如此悲慘?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裡面一定是金銀財寶,幾個迫不及待的士兵撬開了盒子,發現裡面居然只有一件非常舊的皮衣。這樣的結果讓在場的好些人都大失所望,正要離開丟棄之時卻有人說這並不是平常見到的皮衣,而是一張完整的人皮。話音剛落,周圍的人都驚呼跳開,那幾個撬開盒子的人更是面露難色走得遠遠的。
  • 藍玉被剝皮實草是否還留於人世? 朱元璋為何對藍玉處以如此極刑?
    這個案件是明朝四大案之一,之所以位列「四大」,除了因為其牽涉官員多到讓人咋舌外,還因為,藍玉案中朱元璋「賜」給主角藍玉的死法極其無人性:被生剝人皮而死。大將藍玉之所以落到這般田地,在很大程度上與朱元璋的生性好猜疑有關。歷代帝王多少都猜忌臣子,可朱元璋這般猜忌成性者卻也並不多。伴君如伴虎,伴朱元璋這般好猜忌的帝王,相當於伴猛虎。
  • 朱元璋為何要發動「胡藍之獄」將胡惟庸、藍玉處死?
    25歲的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1368年初,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朱元璋能從一個放牛娃開始逐步崛起,最後推翻蒙元登上皇位,很大程度上得力於和他出生入死、患難與共的開國功臣。  不料,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就向這些握有大權的開國功臣們舉起了屠刀。  1380年,明太祖以謀逆罪處死宰相胡惟庸,屠滅其三族,連坐其黨羽,殺了一萬五千多人。
  • 藍玉作為開國功臣,為什麼朱元璋會殺了他,還要將其剝皮實草?
    藍玉是明朝死得最慘的開國功臣之一,被剝皮實草,傳示各地,因藍玉謀反案牽連被殺者多達一萬五千餘人,這就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藍玉案」。
  • 朱元璋特賜「全屍」,結果只留下一張人皮?
    藍玉原本是常遇春的手下,因作戰勇敢、有膽有謀,深受常遇春和朱元璋的賞識。藍玉西徵四川、北戰沙漠、討西番、克雲南,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因此,他先後被封為永昌侯、大將軍、涼國公等,可以說是位極人臣,顯赫至極了!那朱元璋為什麼要殺他呢?僅僅是因為他功高震主嗎?其實朱元璋對藍玉下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 朱元璋為何寧肯被罵,也要將藍玉剝皮實草?
    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藍玉以左副將軍的官階,跟隨徵南將軍傅友德率領30萬大軍向南徵討雲南,藍玉攻佔了大理,滇池也全部平定,戰爭結束後論功行賞,藍玉功勞最大,朱元璋為其增加俸祿五百石,而且他的女兒也被朱元璋冊封為蜀王朱椿的妃子。
  • 15000人被藍玉案牽連,朱元璋唯獨放過這位藍玉親信,為何?
    在中國的古代,很多人都想成為萬人之上的人物,但只有萬人之上的那個人才知道這一切是多麼的艱難和困苦。艱難走上這個寶座的朱元璋最為清楚其中的困難,也最能明白這繁華的江山是最不易的。在中國的歷史上,朱元璋原定為太子的朱標去世,又因而朱元璋喜歡朱標兒子,順應原則讓朱允炆繼承皇位。
  • 大明戰神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填草的背後,有哪些歷史必然原因?
    1388年,朱元璋決定徹底消滅元軍殘部,他任命藍玉為主帥,率領十五萬精兵,最後一次出徵漠北。在一個黃沙漫天的日子裡,藍玉率領明軍神兵突降。那些蒙古貴族們正在飲酒作樂,完全想不到明朝的軍隊能夠孤軍深入到這個地方,北元領導連玉璽都沒來得及拿,就倉皇地逃走了。他的兒女和妻妾們,還有部眾七萬多人都當了俘虜。
  • 藍玉謀反案之謎
    寫明史不寫朱元璋殺功臣是說不過去的。但是要寫必須破除一些俗套。比如人們都說「狡兔死,走狗烹」,洪武殺功臣,是否也是走上了這個老套? 一狡兔死,走狗烹? 勾踐殺文種當然是狡兔死走狗烹,但朱元璋殺功臣卻並不盡然。過去主子烹狗的行動中,不過二三子而已,哪像朱元璋這樣大面積地屠戮?又有人說太祖不放心手握重兵的人,但文臣們的待遇又能好到哪裡呢?
  • 明朝"藍玉案"中,藍玉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然而,藍玉之死一方面是自己居功自傲,但一方面卻也是太子朱標之死,藍玉又被告發謀反,朱元璋一令下來,血流漂杵慘不忍睹。既然如此,在整個案件中的主角藍玉,生前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真的可能造反嗎?1.藍玉案太祖朱元璋從一個底層平民到天下至尊,這樣的機遇與能力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的,但是有一點,朱元璋脾氣很火爆。
  • 朱標有5個兒子,朱允炆只是庶長子,為何朱元璋要立他為太子
    但讓人奇怪的是,朱標有5個兒子,其中兩個嫡子,三個庶子,而朱允炆只是朱標的庶長子,為何很看重嫡子身份的朱元璋,放著嫡長子不選,要選擇庶長子朱允炆做太子?朱標有三個皇妃,常氏、呂氏、元朝參政阿失寧之女。朱元璋只有朱允炆和朱允熥可選,但是朱允熥是太子妃常氏所生,這也就是說朱允熥是朱標的嫡長子,朱元璋的嫡長孫,以嫡長子繼承制來論,朱元璋根本不需要選擇,朱允熥就是他的皇位繼承人,為何朱元璋選擇了朱允炆。
  • 戰功赫赫的藍玉為什麼最後被朱元璋滅族?只因藍玉的這8個字
    戰功赫赫的藍玉為什麼最後被朱元璋滅族?只因藍玉的這8個字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有不少的開國猛將,他們在戰場上勇猛無敵,為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大明王朝開國名將很多,像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這些開國猛將中不得不提大將軍藍玉。
  • 朱元璋子嗣眾多,為何冊封朱標為太子後,卻沒人爭奪皇權?
    那為何在冊封了朱標為太子後,就仿佛所有人都支持朱標一樣,沒有一個人出來與朱標爭奪皇位呢?朱元璋的鐵血政治這個還要從朱元璋身上開始說起,朱元璋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亂世當用重典」。從而也就造就了朱元璋那相對嚴酷的執政風格。
  • 藍玉,一個讓朱元璋害怕的人
    明朝的建立是正面擊敗馬背上的民族,天可汗,成吉思汗的後代,那麼以步兵對騎兵,敗多勝少,而常遇春是明朝初期,最優秀的騎兵將領,就是他指揮騎兵打的元朝毫無反手之力。而藍玉,就是他的小舅子。在常遇春跟著老闆朱元璋南徵北戰打天下的時候,藍玉就在常遇春的手下做事,跟著常遇春屢建奇功。後來朱元璋採用了謀士的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最終,明朝建立。
  • 朱元璋不計名聲,將藍玉剝皮,歷史證明他並不明智
    此後的十幾年間,藍玉率軍東徵西討,平南滅北,為朱元璋打下半壁江山。尤其在1388年捕魚兒海之戰中一舉摧毀北元殘餘勢力,北元名存實亡,為朱元璋的一統天下畫上圓滿的句號。而當時的藍玉如「登臨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一樣風光。由此可見,藍玉為朱元璋鞠躬盡瘁二十餘年,建功無數,功名利祿滾滾而來,更拉近了同朱元璋的關係。
  • 朱標跳河,侍衛急忙脫衣施救,為什麼事後朱元璋卻殺了這群侍衛?
    朱標為救老師宋濂而跳河,侍衛趕緊脫了衣服下去救,為何最後卻被朱元璋全部殺掉?這則故事出自徐禎卿的《剪勝野聞》,既然都已經說是野聞,所以不能太當真,也難以考證,我們就當是故事來聽。原文是:「濂嘗授太子及親王經書,太子於是泣淚諫曰:『臣愚戇,無他師傅,幸陛下哀矜,裁其死。』帝怒曰:『候汝為天子而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