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花開的時候就意味著春天的結束。
「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
《紅樓夢》:開到荼蘼花事了——荼蘼過後,春天便不再了。
荼蘼(學名:Rubus rosifolius var. coronarius (Sims) Focke)
又名酴醾、佛見笑、重瓣空心泡,薔薇科懸鉤子屬空心泡的變種。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2-3米;小枝圓柱形,具柔毛或近無毛,常有淺黃色腺點,疏生較直立皮刺。
小葉5-7枚,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
花期6-7月(?)。花重瓣,芳香,花常1-2朵,頂生或腋生;直徑3-5釐米;花萼外被柔毛和腺點;萼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長尾尖,花後常反折;花瓣長卵形,白色,基部具爪,長於萼片。
果實卵球形,紅色,有光澤,無毛;核有深窩孔。
產於中國陝西秦嶺南坡以及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各省區。
開到荼蘼花事了,塵煙過,知多少?」
荼蘼花在很多佛教著作中都有提及,但是它並不是「彼岸花」(即曼珠沙華)。佛典中也說它是天上開的花,白色而柔軟,見此花者,惡自去除。是一種天降的吉兆,可是這吉對於塵世中的人,卻並非好事。就如彼岸花,花開開彼岸,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如此之類,一朵荼靡,一支彼岸花,都是分離的表徵,沒有了那份無與倫比的超脫,即使自命忘情,也不免會為她流淚。儘管願望的最深處,並不希望你我荼蘼,不希望看到悲傷的彼岸花,卻依舊祈禱藉著你的手,讓她發芽、綻放。
想了解更多就請關注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