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行書怎麼選擇字帖?有這幾本就夠了,王羲之領銜,值得珍藏

2020-12-28 落筆齋

各位大家好,這裡是落筆齋,我是安和,關注我,持續分享硬筆書法知識和經驗

相比於楷書,很多人可能會更加有意願練一練行書,畢竟行書相對自由,比較實用。但是其實,寫一手好的行書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初學者不知道如何選擇字帖,今天這篇文章,就給大家分享幾個硬筆行書可以練習的古帖。(個人喜好,排名不分先後)

米芾《苕溪詩帖》《苕溪詩帖》是北宋米芾創作,通篇八面生鋒,筆力雄渾老辣,瀟灑自然,創造了一種天真活潑、激越昂揚的意境。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全卷書風真率自然,痛快淋漓,變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書法的典型風貌,與《蜀素帖》並稱米書「雙璧」。

王羲之《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此帖是唐朝懷仁和尚,依唐太宗李世民所撰聖教之序,高宗李治所作之記,出示內府所藏真跡,摹集王羲之行書,勾摹上石,費時十餘載,始克成事,於是逸少真跡,鹹萃其中,評者以為」天衣無縫,勝於自運「,且勒石、鐫刻皆當時高手,故此冊成為歷代書家學習王字的最佳範本。

趙孟《洛神賦》《洛神賦》即為趙氏行書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結體、點畫,深得二王遺意,尤其是王獻之《洛神賦》的神 韻,即妍美灑脫之風致。如端正勻稱的結構、優美瀟灑的字姿、圓潤靈秀 元趙孟書洛神賦 元趙孟書洛神賦 [1] 的運筆、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時,又呈現自身的追求,象比較豐腴的點畫,輕捷的連筆,飄逸中見內斂的運鋒,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氣勢,都顯示出他博取眾長而自成一體的藝術特色。

王羲之《蘭亭序》《蘭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宋代書法大家米芾稱其為「中國行書第一帖」。後世但凡學習行書之人,都會傾心於蘭亭不能自拔。《蘭亭序》洋洋灑灑跳舞一般的筆法真是讓吾等後輩習書者望而生嘆,讚嘆於王羲之出神入化的書法技藝,讚嘆於王羲之如水般流暢的文採。

趙孟《前後赤壁賦》 《前後赤壁賦》是蘇軾被貶黃州時期創作的名篇。趙孟所書之《前後赤壁賦》為行書長卷,用筆嫻熟、精湛。在筆法上直承右軍,以流麗挺健為主,線條溫潤凝練,外秀內剛。該帖分行布白疏朗從容,用筆圓潤遒勁,宛轉流美,風骨內含,神採飄逸,盡得魏晉風流遺韻。

米芾《蜀素帖》此卷所用蜀素是十分珍貴的絹,於神宗慶曆時在四川所造。米芾的字受王獻之影響最深,有一種俊逸疏爽之氣,在北宋四大家中,米字的筆法和速度最靈活而有變化。此卷雖書於烏絲界欄內,但行筆飛揚恣肆、神採生動,絲毫不為格式所拘。

蘇軾 《黃州寒食帖》此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 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 而出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也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黃庭堅在此詩後所跋:「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 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陸柬之《文賦》陸柬之文賦為紙本墨跡卷,是初唐時期少有的幾部名家真跡之一。這是一幅陸柬之用心寫的作品,因為《文賦》是陸機嘔心瀝血的代表作,而陸柬之又是陸機的後裔,所以陸柬之是以極其崇敬的心情來寫《文賦》的。據說陸柬之年輕時讀陸機《文賦》,極為傾心,想親筆書寫一篇,因怕自己書藝不精而「玷辱」前賢名作,始終未敢貿然動筆,直至他晚年書名赫赫時,才動筆了此夙願。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幾本行書古帖,希望大家有選擇性的臨摹學習,練字不易,記得點讚、轉發、收藏,當然也可以直接私信我,一起交流,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行書字帖如何選?不管是硬筆行書還是軟筆行書,這裡統統告訴你
    《書道拍案驚奇》觀點:不管是硬筆行書還是軟筆行書,都不要選擇現代人的字帖。有老師點撥可以直接上手《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自學的話建議用行楷過渡下,推薦趙孟《前後赤壁賦》和智永《真草千字文》等字數多,且平正的行楷字帖。具體原因,接下來簡單絮叨絮叨,僅供參考。
  • 行書必學,王羲之聖教序單字解析,硬筆行書也可以臨摹的字帖
    唐代書法家懷仁集摹王羲之行書字跡成《大唐三藏聖教序》。碑石高9.4尺,寬4.2尺,共30行,每行80餘字不等,現存於陝西西安碑林。今天這篇文章,分享一下《集王羲之聖教序》的一些單字見解。撇點下面基本相平唐首點居中,橫畫切筆上斜,注意轉折出的處理,硬筆中也需要略微側頓。撇畫由輕到重,飽滿有力。右下角橫畫等距,略向上斜。
  • 書法名家精講:王羲之行書聖教序解析字帖,從這裡了解王羲之
    中國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很多書友都非常喜歡書法藝術,今天分享這本《王羲之行書聖教序解析字帖》給各位書友,這不是一般的字帖,書法名家精講的專業教材,來看看老師怎麼解析王羲之的筆法的。
  • 硬筆書法教學模式:如何練習硬筆行書?
    行書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 它不像楷書那樣工整規範。行書筆畫較楷書稍放縱, 點畫之間往往以纖細的遊絲牽連, 結構隨字賦形, 多據上下文需要而誇張變形, 布局參差錯落, 生動活潑。另外, 行書書寫簡便快捷, 比草書易認, 適合社會實際工作需要。還有, 行書少有森嚴的法度規則, 創作比較自由, 能充分發揮書寫者的個性。因此行書有很強的實用性, 又有較強的藝術性, 適合追求個性發揮的青年學生需要。
  • 硬筆老師,請用這些小楷經典代替田英章字帖!
    作為培訓機構的硬筆書法老師選擇字帖成為首要問題當低年級孩子打牢規範漢字基礎之後老師切不可繼續讓孩子學習田英章了原因小編就不多說了你懂得總之,學習硬筆書法最終還是要向毛筆書法取經這裡小編就介紹幾部優秀的經典小楷
  • 田英章常用硬筆字帖欣賞,600個硬筆行書寫法演示,寫好字的首選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田英章老師的書法作品我們已經分享了很多了,關於他的硬筆書法或者說是硬筆字帖這還是第一次,希望熱愛書法的您能有所收穫。學習書法就是練字,其實練字第一步是有從內向外的動力,只有真正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自己的字體才能達到最後想要的效果。田英章主打的就是楷書,行書確實略遜一些。他是學得二王、歐陽詢、趙孟這一路。所以他的字脫胎於軟筆顏體,渾厚有力,瀟灑健逸。學書法多看看幾位書法家的字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就好,其實吳玉生、顧仲安、盧中南、田英章等等只要是正兒八經練書法的書法家的字都可以學學。
  • 硬筆書法巧「入門」,附10個主要筆畫的書寫技巧及練習字帖
    其實每一個人拿起硬筆來都能寫字,但是一上升到書法的高度,就有很多的講究了。因為書法有法,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樣隨心所欲,你得放棄一些舊東西,同時接受一些新東西。2、不願動腦型:學書法,不論是硬筆書法還是毛筆書法,除了手上勤快,還需要腦袋勤快。王羲之曾經說過:「存意學者,兩月可見其功;無靈性者,百日亦知其本」,有很多人練字不練腦,不懂得去分析、比對、總結規律,學很長時間也不見很明顯地改變。3、練嘴不練手:很多人號稱學書法,但是說的比練的多,似乎看過就是練過了。
  • 書法珍品《王羲之行書字典》筆畫檢字表,更方便學習王羲之書法
    這是一本《王羲之行書字典》,以筆畫檢字表的形式來查找您要寫的字,非常的方便書友們學習,這本書幾乎囊括了王羲之全部書法作品中的字,全本459頁,分享前100頁,需要全本的可以私信我,關鍵字:字帖 王羲之,中國著名的書法家,東晉人,師從當時書法大家衛夫人,從張芝等大家吸取藝術養分,並開拓創新出了王氏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
  • 著名書法家胡問遂,精選31幅簡體立軸行書字帖欣賞,學行書必選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對於非書法的一般人來講,硬筆執筆方式比毛筆難掌握,硬筆一般書寫較快,硬筆橫撇豎捺因為執筆方式不夠靈活往往讓人感覺心有餘力不足,硬筆寫不好一般是執筆的控制問題。
  • 學行書這一本帖就夠了
    趙孟頫曾多次書寫這篇文章,除刻入"三希堂法帖"中的三件外,本篇趙孟頫書《與山巨源絕交書》為延祐六年,正其六十六歲去世前三年所書,寫於綠絹之上,通卷字勢,一氣貫注,清勁圓潤,是其晚年精品力作!最適宜學書者臨摹之用。
  • 硬筆行書鋼筆字入門技巧筆畫教程
    提示:請點上方藍字↑↑楷書行書行楷 訂閱關注《楷書行書行楷》 書法字帖作品
  • 行書好字帖
    在中國的書法藝術中,我們常常有「臨池」「臨帖」的說法。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任何人都離不開臨摹。我們知道「臨摹」其實包含兩層意思,但它們都必須有一個承載的對象,那就是字帖!因此,在學習書法的時候,選擇一本優質的字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王羲之這50餘字,被宋徽宗畢生珍藏,乃是書法界的「至寶」!
    在書法界流傳著這樣的一件法帖,通篇僅有50餘字,此作曾經被宋徽宗畢生珍藏,也被金朝的皇帝所收藏過,到了宋、元、明、清,同樣被歷代名家珍藏,如今此作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為其鎮館之寶。這封信就是著名的《遠宦帖》,也稱之為《省別帖》。這是王羲之為數不多存世的草書作品,如果說《蘭亭集序》乃是王羲之行書筆法的重要載體的話,那麼這本《遠宦帖》則是學習王羲之草書的《開山之作》。
  • 王羲之字帖大集
    以下為王羲之書法留存於世的書法字帖:《蘭亭序》王羲之《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具有很強的藝術特色。其突出之處就是章法自然,氣韻生動。通觀全文,從容不迫,得心應手,使藝術風格同文字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表現了王羲之與朋友聚會時快然自足之情懷。
  • 常用偏旁部首的硬筆書法寫法:雙人旁,雙耳旁,子字旁,心字底……
    行書的折畫,由於行筆比較快,一般不出現明顯的頓筆,往往稍停後圓轉而過,但仍需有折意。折畫就需要有角度、稜角。1、橫折折處多圓轉而過,不頓不折,行筆流暢。見例字:四、曲、月、南推薦閱讀>>硬筆書法講座(30集完整版)| 名家教你寫一手好鋼筆字!要練字?看這一篇文章就夠了!
  • 臺灣硬筆書法冠軍葉曄:每天10分鐘,人人都能輕鬆寫出一手漂亮字!
    當時葉曄很難過,起初並不想接受這種評價,後來仔細觀察自己的字跡之後,他發現確實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從此激發了他強烈要把字寫好的決心。下定決心練字後,葉曄每天花上1小時專心練字,持續三個月,他陸續臨摹了同學的字跡、硬筆行書範本、古代書法名家書帖等。
  • 鋼筆字教程:硬筆行書入門技巧筆畫詳解
    然後不要換其他的字體,一直練下去,因為練字這件事情是有累積效應的,不停換字帖,會導致字體很難穩定下來。比如圖中,方塊中勾出的,不、所、而、方這幾字就略矮。豆腐塊字實際上是學生時代常年使用田字格紙、方格紙寫字留下的後遺症,很多人被誤導為方方正正的字就是美字,注意改正一下能對文章整體觀感有很大改變。
  • 硬筆書法-臨摹《蘭亭序》部分繁體字第二講
    馮承素版《蘭亭序》引子《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文章清新優美,書法遒健飄逸,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幾經周轉,其真跡還是遺失於歷史的長河中。千百年來,《蘭亭序》有多個版本在世間流傳,最受推崇的是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馮承素摹本《蘭亭序》。《馮本》為唐代內府栩書官馮承素摹寫,其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其實,還有兩個版本,分別是歐陽詢臨寫的《定武本蘭亭序》和褚遂良臨寫的《蘭亭序》,三個版本各有特點,大家可根據自己的喜愛去選擇。
  • 王羲之行書結構習字帖
    學習王羲之行書的用筆需注意的六點: 1.行書起筆的藏鋒是在筆和紙相接觸的瞬間快速完成的,而露鋒有時則是在落筆前的空中進行的,當筆剛一接觸到紙,則實際上已進入到運筆階段。 2.不同筆畫的寫法要抓住要點,如寫橫畫時,起筆多用露鋒,收筆多用出鋒。
  • 王羲之所有字帖,一網打盡(收藏)
    說起書法,不能不說王羲之;說起王羲之,幾乎是家喻戶曉,說不定還能說出幾個有關他的故事。這也算是中國獨特的書法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