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劇《想見你》究竟告訴了我們哪些社會現實意義

2021-01-18 波老師看片

「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臺劇《想見你》中的這句愛情箴言,來自西蒙·德·波伏娃寫給美國作家納爾遜·艾格林的《越洋情書》。1947年2月,艾格林受友人之託,帶波娃遊覽芝加哥兩日,由此墜入愛河。十餘年間,波伏娃寫了三百多封情信,為異地戀人細細描寫生活中的交遊、閱讀、一切,直至1964年兩人決裂。

對於彼時的異國戀人而言,距離的問題還未像現今一樣容易克服。

正如情書的整理者、波娃的養女爾維亞所言,他們的故事從頭到尾響徹著越洋飛行的彗星式飛機四個發動機的轟鳴聲,那個時代的冒險還是激動人心的,充滿危險的。對飛機墜毀死亡的恐懼和對愛情的擔心幾乎難分解。

飛機,這一最新的交通工具,成了20世紀中葉遠距離戀愛最妥貼的隱喻,既克服了愛情的距離,也懷揣冒險的浪漫。

而在《想見你》中,黃雨萱、李子維也因飛機及其失事開始穿越。

黃雨萱決定去上海工作,男友王詮勝緊隨其後飛去,卻因空難下落不明。兩年後,黃雨萱依然走不出對王詮勝的思念。通過一款可以找到世界上另一個自己的APP,黃雨萱竟找到了一個王詮勝相似的男人,卻也在照片中發現了和自己樣貌相同的陳韻如。

透過伍佰《愛情的盡頭》的磁帶,黃雨萱「魂穿」到了另一個時空、1998年被襲擊的陳韻如身上,發現王詮勝在此時是高中生李子維。當內地穿越敘事雜糅古今,敷衍現代觀念與封建社會的衝突與火花,這部穿越劇卻返回1990,由磁帶、隨身聽、老式手機鋪排出媒介的更迭,掀起一場懷舊大潮。

儘管擁有歷史的後見之明,黃雨萱卻無法證明自己的未來身分:9·21大地震在一年之後,她也不記得比賽結果或樂透號碼。

這像極了1990年代在藝術作品中的地位,像是從未有過大事發生。

不過,黃雨萱知道1999年小年夜陳韻如會死亡,一心想找出兇手。

李子維愛上了這個自稱來自未來、永遠信心滿滿的女生。而在2019年時空陪伴黃雨萱的王詮勝,正是由李子維穿越而來。

不過,黃雨萱知道1999年小年夜陳韻如會死亡,一心想找出兇手。

李子維愛上了這個自稱來自未來、永遠信心滿滿的女生。

而在2019年時空陪伴黃雨萱的王詮勝,正是由李子維穿越而來。

可如果1999的時空被改動,黃雨萱與李子維也會無法相遇。正如劇中人所說,不管多麼努力想要爭取繼續待在你身邊的機會,到最後,反而踏上離開你的那條路。

《想見你》或許是一部男女主角相處時間最短的偶像劇。

撇開王詮勝與黃雨萱的戀愛與回憶,黃雨萱和李子維的相遇只有短短的一日一夜:在經歷車禍、空難後,李子維的靈魂終於回到先前車禍的軀體中,開始十餘年的復健;但和2019年女主角相認後,第二日便被反派殺害。

遠距離戀愛似乎才是這則故事的常態。現實生活中空間的阻隔,在劇中化為時間的距離。這堪比一出當代的《牡丹亭》,不過愛情的生死大限不再由人鬼相戀突破,而是轉向靈魂寄居、穿越時空、與莫比烏斯環般的因果循環。

但這些超現實的戲碼的搬演,在一開始卻有相當實際的起因:黃雨萱想要接受公司調動,去上海工作,因為異地向王詮勝提出了分手。在豆瓣網的評論區,更有網友說到:有許光漢當男友,還要去上海提分手,女主好好反省吧。

面對調動,臺劇中的主人公有不同的選擇。早在瞿友指導、徐譽庭編劇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外派與否已成為李大仁與程又青糾結不已的選項。航空公司想派李大仁赴新加坡工作,而程又青的女鞋公司則想開發東南亞市場。

因為無法面對自己對程又青的熱情,也為了與戀愛中的她保持距離,李大仁選擇出走新加坡。在此時,異地所代表的取態依然負面,是對情感的冷卻、遠離。

遷移的地點悄然轉變。

在同為徐譽庭編劇、楊丞琳主演的《荼靡》中,上海成為新的應許之地。

和程又青一樣,女主角鄭如薇也陷入初老危機。女主角在泡麵公司的命運早就註定,難以升遷。公司開拓市場、外派上海的計畫,成為女主角事業的一線生機。另一邊廂,建築師男主角也躍躍欲試,開始找上海的工作。但男主角的父親忽然摔倒,需要長期照料。

走,還是不走?女主角太想知道結果後再做選擇。

《荼靡》以AB劇的形式為鄭如薇描繪了兩種人生路線:方案A去上海,開始奮鬥、升職、投資、榮歸故裡,也因遠距離戀愛和男主角分手;方案B留臺北,則是庸庸碌碌的照料、結婚、生子、失業、猜疑每當遇到挫折,兩種選擇的鄭如薇都會不禁羨慕、也期待起另一種生活。

僅管在最後,兩種路線都被加上了光明的尾巴,遷移的去與留依然成為一道事業與家庭的單選題。離開,就等於退出愛情。

《荼靡》的進退兩難有著相當現實的關懷。劇牛津牛津經濟研究院統計,臺灣擁有全球最大的人才缺口。臺劇中的遠距離戀愛,和人才外流互為表裡。

劇中的外派情節,為這些出走增添了血肉。遠赴異地的李大仁、鄭如薇是全球化中遷移移的一員。無論進城工、家庭傭工還是外企高管,短暫停留的遷移移都不打算常駐。

對於人類學家而言,遷移移也因此在當地結構中無容身之處,造成一種「懸浮」現象。懸浮更成為了一種普遍心態,宛如一個樹洞一樣,每個人急切奔向外來,當下則被懸空,失去意義。去上海之前,鄭如薇便在和男友計算,升職加薪後可以快些儲夠首期,快點回臺灣購房安居。仿佛現在的日子都是假的,只有未來,是真的。

遷移移的懸浮之感,也在時間旅行者黃雨萱、李子維身上有所體現。

李子維早已意識到飛機會失事,但依然選擇登上飛機,而不是留在人間爭取團圓。而在後來,李子維排除萬難和黃雨萱相認時,兩人也並不在乎偶像劇賦予他們的責任就是談戀愛,而是急著查清案情、穿越過去,將人生整理清晰。

這些情節不太符合戀愛的邏輯,但英雄主義的主人公無疑更具魅力、更能打動人心。如果將時間阻隔換為空間,他們都為了更好的未來,選擇了與愛人保持距離。

當2011年的李大仁赴新加坡為情感降溫,2016年的鄭如薇為了個人事業犧牲愛情,2019年拍攝的《想見你》則將遠距離戀愛的忠貞、堅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於是在這部雜糅愛情、懸疑、奇幻的電視劇的內核,是小眾群體的生存困境。

從莫俊傑的聽障、陳韻如的孤僻、到王詮勝本命的同性戀傾向,都描繪了被霸凌的經歷、內心的幽冥,甚至崩潰、自殺。

但這依然是部偶像劇。戲中的少年陰影、陽光女主與暖男角色,無一不是以年青女性觀眾為主的偶像劇標配。

現實生活中,男主角許光漢在內地的新電影也已啟動——他也將成為這七十餘萬遷移移中的一員。

換句話說,為什麼我們需要穿梭時空的敘事?

也許恰恰因為,在一個全球化愈加徹底的年代,我們都需要為遠距離的戀人們找到克服距離的信念、倫理與道德。當現實主義臺劇紛紛把遠距離視作戀愛的洪水猛獸。

在一個通訊更為便捷、交通更為發達的年代,《想見你》把距離內化為感動人心的內容,重提愛情的忠貞與美好。而《想見你》內地熱映的同時,正是病毒肆虐、居家隔離之時。

病毒似乎成為了21世紀愛情的隱喻。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紀,它容易傳染,迅速擴散。所有的近距離接觸都是冒險——有許多戀愛,此刻正在被隔離。

《想見你》的多重穿越為遠距離戀愛建立了一種超自然、也最自然的愛情模範與精神支持。既然時間生死的阻隔都能跨越,同時異地的愛情當然可以維持,甚至比身在一起的愛情更值得感動。

畢竟,時空穿越的秘密不只是伍佰的歌與磁帶,也因為彼此「想見你」的執念——而這,只有遠距離的戀人才能實現。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喜歡看歷經車禍、空難、復健後的李子維與黃雨萱相認的那一幕,看他們在曾經相伴的蝸居中相擁。接下來又要開始懸疑、穿越、歷險了,他們對更好的未來深信不疑。我們卻明白,這將是他們最好的時光。

隨眾真理,百看不厭!

相關焦點

  • 《想見你》的成功與臺劇的復興帶來了哪些思考?
    以《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想見你》等為代表的臺劇在內地播出,不僅口碑過硬,在豆瓣均位列9分陣營,引起高討論度和熱議。 題材多樣,製作精良,臺劇似乎擺脫了過往偶像劇霸屏的態勢,走入另一個階段。
  • 專訪導演黃天仁|《想見你》的成功與臺劇的復興帶來了哪些思考?
    以《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想見你》等為代表的臺劇在內地播出,不僅口碑過硬,在豆瓣均位列9分陣營,引起高討論度和熱議。題材多樣,製作精良,臺劇似乎擺脫了過往偶像劇霸屏的態勢,走入另一個階段。 尤其剛完結一個月的《想見你》,超過47萬的粉絲在豆瓣打出了9.2的高分,劇情一直被觀眾津津樂道,成為難得的開年刷屏劇集。
  • 想見你,臺劇的復興
    我渴望能見你一面,但請你記得,我不會開口要求要見你。這不是因為驕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而是因為,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原以為臺劇的輝煌時代早已過去,可2019年,蓄勢待發的臺劇迎來崛起之年。當然成功復甦有多方面因素,今天我們就從《想見你》來談談這一華麗轉變的背後原因。
  • 想見你:最燒腦的臺劇,卻告訴了我們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
    停留在某個時空的那個自己,一定有著你存在的特殊意義。《想見你》算稱得上最燒腦的穿越臺劇,與以往不同的是,女主角一角擔任了兩個角色,穿越回去的並不是自己,而是那個和自己擁有同一個身體的另一個 女孩。無數的記憶碎片,往返的記憶閉環,讓這部劇更加驚心動魄。
  • 臺劇《想見你》主演是誰?臺劇想見你原著小說及各人物結局介紹
    臺劇《想見你》主演是誰?2019年熱門電視劇《慶餘年》播完後,熱搜榜上突然出現《想見你》臺劇的名字,這是怎麼回事?臺劇《想見你》什麼時候播出,在哪裡看,主要講的是什麼劇情?趕緊一起裡了解下吧!
  • 《想見你》9.2高分收官,臺劇如何實現起死回生?
    「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誰也沒想到,2020的第一首上頭神曲,竟然是20年前的《Last Dance》,時隔多年登上熱搜,只因為它是一部神仙臺劇——《想見你》的插曲。《想見你》自2019年11月播出以來,掀起了全民追劇熱潮,豆瓣評分低開高走,從8.0飆至今日的9.2。
  • 《想見你》9.2高分收官,臺劇如何實現起死回生?
    不,編劇告訴你這其實是在探討青少年認同的現實劇。劇中自卑敏感的陳韻如、喜歡同性的王詮勝、精神分裂的謝芝齊,平靜校園發生了多起案件,都透露著不簡單。你以為......不了不了,還是不猜了!在《想見你》的設定裡,時間不只是二維的時間軸而是三維空間,空間裡不存在時間先後,就像莫比烏斯環。
  • 沿著《想見你》,回看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臺劇
    爆紅臺劇《想見你》終於落下了帷幕。豆瓣上超過20萬人打分,穩穩地保持在9分以上,這已經是繼《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9.5分)、《俗女養成記》(豆瓣9.1分)之後,2019年的第三部9分+臺劇了。很多觀眾這才恍然大悟般察覺:以為早已沒落的臺劇,竟然這麼牛。
  • 顛覆偶像套路、直擊社會議題,《想見你》背後的臺劇復興
    在臺灣中視播出5集後,愛奇藝、騰訊視頻買下版權引進大陸,在幾乎零宣發的情況下,《想見你》在豆瓣獲得9.2分的超高評價。嚴格意義上,《想見你》並不是引發全民觀看的收視爆款,在兩個平臺的播放量排名剛好擠入前十,觀眾平均年齡為22歲。不過,根據云合數據,在大結局播出後的第三天,《想見你》的輿情熱度仍然保持前三。
  • 《想見你》豆瓣評分9.2 臺劇如何實現向死而生
    你以為《想見你》不僅是愛情穿越劇,還夾雜著懸疑推理?不,編劇告訴你這其實是在探討青少年認同的現實劇。劇中自卑敏感的陳韻如、喜歡同性的王詮勝、精神分裂的謝芝齊,平靜校園發生了多起案件,都透露著不簡單。
  • 高光臺劇《想見你》照亮「題材隱痛」
    所謂的「臺劇復興」熱議現象,到底源自於製作水平的自愧弗如,還是華語影視劇題材貧瘠的隱痛?撰文 | 阿莫01《想見你》不只是愛情在《想見你》的豆瓣評論區首頁,有網友說:「從它開始,臺劇有了超越韓劇的可能」。《想見你》是臺灣製作公司與HBO聯手打造的偶像臺劇。
  • 豆瓣9.1的高分臺劇《想見你》今晚迎來大結局!
    文 | 牛角尖「從它開始,臺劇有了超越韓劇的可能」,在《想見你》的豆瓣評論區中,這條評論排在首頁,收穫5418個贊。《想見你》是臺灣製作公司與HBO聯手打造的偶像臺劇。首播於臺灣電視臺中視,播出5集後,由於在內地市場引發巨烈反響,故被內地視頻網站愛奇藝、騰訊買下版權,於每周日晚22:00與中視同步更新兩集(註:內地的兩集是臺版的一集)。
  • 35萬成本一集的《想見你》帶領臺劇復興,我們呢?
    有可能是因為我們讓內地觀眾失望了一陣子,突然有一些新火花,大家覺得『哇,臺劇好像起來了』,可其實我覺得倒不至於說是復興。」在《想見你》製片人麻怡婷和導演黃天仁看來,他們完全沒想到這部劇能在兩岸引起如此高的討論度。
  • 《想見你》:殺死陳韻如的真兇究竟是誰?是我們
    前段時間大火的臺劇《想見你》,豆瓣評分9.2,接連在知乎,微博等APP引發大眾熱議。毫無疑問,能夠獲得高分口碑,每次更新都以獨特燒腦卡點,引起觀眾討論猜想,它是當之無愧的「臺劇崛起之光」。我們用黃雨萱來代表「理想我」,陳韻如來代表「現實我」。不難可以看出,在她將黃雨萱當做理想時,二者之間的差距之大,產生了劇烈的衝突。所以,她會焦慮,會患得患失,從而越發想否定「現實我」。
  • 豆瓣9.2分,現象劇《想見你》扛起「臺劇復興」的大旗
    近期,「臺劇復興」這個詞屢現報端,一切都源於《想見你》,一部在內地與臺灣都有現象級收視表現,成功攻佔微博、知乎、豆瓣、Ins、Twitter等所有輿論高地的開年第一現象劇。《想見你》(臺版)的前2集迷惑性很強。當你得知近期有一部臺灣偶像劇在豆瓣拿下9.2罕見高分,於是愉快打開前兩集想一探神劇究竟時,你大概率是會罵街的。
  • 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
    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八三夭樂團 - 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我們對愛情的幻想從臺劇開始,和韓劇的大起大落的悲情相比,臺劇始終帶著小清新、小傷感,就算是甜蜜也是小小的那種。而想見你,把感情這件事,套上了一個更大的命題。即這場戲的終點,不再是講述愛情的終極歸宿,著眼點落在了,那些發生愛情的過往裡,有多少我們忽視過的東西。
  • 《想見你》臺劇「溫柔革命」的產物,值得收藏
    這是李子維定製的婚戒上印的英文,也是這部劇的主題「想見你」。來自波伏娃的詩,「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的見面才有意義。」愛情、穿越、人性、懸疑,沒想到有一天台劇會有這幾個標籤。《想見你》豆瓣評分9.2,隨著劇情的推動,熱度持續上升。
  • 被《我們與惡的距離》「打回現實」的臺劇,全面復甦於2019年?
    在內容方面,臺劇將創作重心轉移到個人生活與社會現狀上,比如以社會輿論與家庭關係為議題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探討人性掙扎與都市婚姻觀的《我們不能是朋友》等劇;在製作模式上,臺劇由曾經的自製轉向與HBO、Netflix、FOX等國際平臺展開合作。
  • 想見你臺劇大結局 想見你男女主在一起沒
    《想見你》這部燒腦臺劇以豆瓣9.2的評分收尾,看來結局沒有爛尾,廣大網友還是滿意的。那麼想見你臺劇大結局是什麼呢?男女主在一起沒?一起來看看。  想見你臺劇大結局  大結局就是黃雨萱借著錄音帶回到了1998年,這一次成功阻止了陳韻如的去世,從而改變了每個人的結局。
  • 《想見你》爆紅並非意外,臺劇正在經歷一場「文藝復興」
    算上之前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和《俗女養成記》,2019年的臺劇正在以一種全新而驚喜的方式捲土重來,在滿足一批觀眾大快朵頤之餘,也喚起了我們之於臺劇的某種集體記憶。從《雪山飛狐》到《小李飛刀》、從《戲說乾隆》到《新白娘子傳奇》、從《幾度夕陽紅》到《還珠格格》、從《流星花園》到《命中注定我愛你》,三十年來臺劇在我們的娛樂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