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界線,帶來的啟示 | 聖誕月家庭讀書會(六)

2021-02-08 廣州基督教芳村堂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聖誕月家庭讀書會




以家庭為中心

落實個人成長

延伸談談基督教文化影響力

時間:2020.12.27午堂後15:30-17:30

地點:芳村堂一樓多功能室

分享:吳忠武牧師



伊甸園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了。


上帝吩咐亞當,那棵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不可以吃,其它樹上的果子都可以吃。這是上帝給人類的界線,可惜亞當與夏娃沒有持守住而犯罪。


我們嘗試細分這個過程,亞當與夏娃還是有機會的。


夏娃先吃,後遞給丈夫亞當吃,伊甸園裡所有動物與植物都是亞當命名的,他當然知道這是哪裡來的果子,也當然清晰神的命令,可是他卻選擇聽從了妻子的意見,罔顧神的命令。


亞當應當及時拒絕去吃夏娃遞過來的果子,並且為妻子在上帝面前代求,也許還有機會。夏娃作為幫助者,亞當作為領導者,他有這個權柄與責任去帶領妻子遵行神的話語,他卻沒有做到。


當他們違背上帝的命令後,天起了涼風,上帝首先呼喚的是「那人」,指的亞當,上帝首先詢問的是亞當,但並沒有馬上指責他,而是給他機會,問他「你在哪裡?」 


如果這時,亞當懂得來到上帝面前認罪悔改,說不定上帝會赦免他們,以上帝慈愛的性情,這大有可能,當然主權在上帝那裡。


亞當的反應呢?是把責任推給妻子夏娃,還嫌不夠,還把責任推給上帝:「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把責任推得乾乾淨淨,言下之意:「是你給我的女人,也正是她把果子給我的。」


這時上帝才對他們進行審判,開始了對這個世界的咒詛。


細化這件事情發生過程時發現,在每一步的當下都可以作出新的選擇,二人各自在每一步都還有守住界線的機會,也許不會演變成最終的悲劇——因著二人犯罪,導致罪進入這個世界。


其實上帝在界線以外,給了亞當與夏娃無限自由:除了那棵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外,其餘所有果子都是可以吃的。


那為什麼上帝要把分別善惡樹放在園子裡和設下這條命令,如果沒有這棵樹,亞當與夏娃不就不會犯罪了麼?


因為上帝造的是有靈的活人,不是機械人,是有著上帝形象的自由人,有自己的意志,以及自由選擇權,上帝也允許人類自由意志選擇下所產生的行為結果。


自由的前提是:選擇與界線。上帝想要給予我們自由,如果沒有選擇與界線,就沒有自由。


世界上第一個家庭發生的悲劇,現在也常常發生在很多家庭裡。究其原因,很多家庭中的問題,其實都與界線有關。「媽寶男」是怎麼產生的?一定是母親過度保護、包辦兒子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甚至有的嚴重到「二人共生共依存」,兒子喪失了自我獨立行動能力與思考能力。母親與兒子界線模糊不分。媽寶男最可怕的一點是,他們只承擔兒子的責任,卻忘記了自己同時還是一個妻子賴以依靠的丈夫。聖經裡面有一句話已經說得很清楚,充滿了智慧: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2:24)


既然界線如此重要,那什麼是界線呢?上帝的界線又是怎樣的?在現實的世界裡,地界很容易看得出來,籬笆、標誌、牆壁、壤溝、草坪、樹籬,都是一些明顯可見的界線。我們心靈世界的界線和現實世界的地界一樣真實,只是肉眼不易認出。了解這些界線存在的事實,可以加添我們的愛心與拯救我們的生命。界線可以幫助我們定位,定義什麼是我,什麼不是我,標示我可以到哪裡為止,別人從哪裡開始。知道我可以擁有什麼,我的責任是什麼,將給予我自由。
因為「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效果由心發出。」神明確自己是獨一無二、獨立自主的神,定義他自己與所有被造物,都是分開的,他告訴我們他是誰,又不是誰,他說他就是愛,他不是黑暗。清晰地告訴我們他自己的觀點、感覺、計劃,他允許什麼、禁止什麼,喜歡什麼,厭惡什麼,來為他的個性定位與負責。「三位一體」位格中,彼此間每位都有自己一些不同的界線,每位都有自己的位格與責任,卻又彼此息息相關,同在愛裡。我們是按著神的「樣式」被造的,他要我們「管理與治理」全地,並對他所賜給我們的生命作盡職忠心的管家。我們要知道自己是誰,懂得選擇抵擋罪惡,讓愛進來,讓黑暗出去,擁有自己的界線,才能達成這個「管理與治理」全地的目標。
難道界線不會把我們從以別人為中心變成以自己為中心嗎?答案是不會的。
我們必須分辨自私與管家的不同。自私是我們只專注自己的意願與渴望,對愛別人的責任則置之不顧。另一方面,了解設限最好的方法是明了我們的生命所在。就像商店的經理必須好好照顧商店,我們也必須照顧我們的靈魂。如果我們缺乏界線而不能好好管理商店,老闆有權對我們生氣。
缺少界線才是不服從的象徵。不能清楚劃出界線的人,外表雖然看起來順從,心中卻是反抗與怨恨的。這樣的順從其內在動機,只是出於內心的恐懼,當我們的動機是恐懼時,就沒有愛了。界線不是要停止愛人,正好相反——唯有擁有選擇權,我們才可能是自由的,也唯有得自由,才能去愛。為了別人而犧牲和舍己固然很好,但是,你需要界線來幫助自己做正確的選擇。


——這個大好的消息:

神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降世為人,

為要救贖我們,

——以家庭為中心,落實個人成長,延伸談談基督教文化影響力。


圍繞這個主旨,精選28本書藉,現場分享、閱讀,並且本著自願原則彼此可以進行交換書藉,邀請你來分享讀書心得,或者朗讀書中某段精華,更歡迎帶上你自己精選的書藉,來交換。


流程:


1、前奏:

簡單介紹芳村堂和讀書會流程       

2、書友分享前三期讀書體會     


3、會眾朗讀/分享自己喜愛書藉 

4、主旨分享  

                      

5、茶點時間                            

6、分組討論

                                               

7、閱讀時間——安靜時刻                                                        

8、尾聲:

互換書藉,增進情誼(自願原則)


此次讀書會因需預備茶點、座位

請報名參加

歡迎與親友同行,參加這次精神盛宴


簡介:想要有一個平衡健全的生活,明確的界線,是很重要的,它是個人產權的分界線,指出你應該為哪些東西負責,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
簡介:讓父母有勇氣何時該說「不可以」,有智慧教孩子明白什麼是「可以」。跟孩子立界線,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承擔後果,來幫助孩子認識到他的生活是他自己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簡介:在這個痛苦的世界,隨處可見心靈受傷的人,他們每天拖著沉重的包袱往前走,常感到力不能勝。一本帶來真實醫治的書,讓人經歷長大成熟的活力與喜悅,使無數掙扎的靈魂和殘損的生命得到奇妙醫治和改變。此次讀書會一共精選28本,其它書單詳情請參閱以下連結。


廣州基督教芳村堂

芳村信義路27號

● 020-81580441

若需諮詢,請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第64集)41講上帝的啟示-傅瑞姆
    第二,普遍啟示本身就不是用話語的,無言無語,也沒有聲音可聽(詩篇 19:1-4):「諸天述說神的榮 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是無言無語的,但是,是無可推諉的、清清楚楚的。 (好,21 頁)「普遍啟示是神通過人的構造和思想、整個自然界,和上帝對宇宙的掌管所顯明的。(再讀兩句,我們來思想一下。)自然界的現象,人的意識裡和歷史的事實都包含上帝的意念。」
  • 在人生中面對最困難選擇的時候,怎麼知道上帝的啟示
    這個時候不是用啟示了,是用上帝的引導,為什麼呢?啟示是已經客觀形成的《聖經》,這是神所啟示的話語,當看到《聖經》啟示以後,你看到從那節經文該怎麼行,那個是上帝的引導。唐崇榮牧師上帝引導你的時候,當然是上帝籍著聖靈光照你明白《聖經》的時候,然後才達到一個結論——我應當怎樣行。
  • [讀書會] 蘇州臺協婦慈會讀書會4月份讀書會活動
    蘇州臺協婦慈會讀書會--4月份讀書會活動邀請 <<
  • 家庭治療線上讀書會 | 《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八大概念》
    為了讓夥伴兒們在唐老師的課程上收穫滿滿,為了讓更多喜歡家庭治療的朋友們對家庭治療有更深入的了解,佳晗心理特舉辦線上家庭治療讀書會,首期閱讀書目《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八大概念》。Bowen家庭系統理論是個架構完善的家族系統理論,它不僅在乎如何與個案家庭進行諮商,也在乎如何透過觀察來了解存在與人我之間的情緒反應之流動,這也就是何以該學派自稱為家庭系統理論,而非家庭治療理論。
  • 「書摘」《宗教:如果沒有上帝》|理性主義者的上帝
    《宗教:如果沒有上帝》[波蘭] 萊謝克·柯拉柯夫斯基 著;副標題:論上帝·魔鬼·原罪以及所謂宗教哲學的其它種種憂慮楊德友譯;基督教是作為一種啟示意識產生的,是對一切人的一種呼籲,讓他們面對基督的來臨,在悔改、愛和謙卑①中等待上帝之國。在聖保羅的信息中,基督教嚴厲而自豪地反對過凡夫俗子對於亞歷山大城和羅馬的自作聰明人士世俗自信心的不可動搖說辭和他們不可及的預言。
  • 」愛的界線「家庭規則實操課精彩回顧
    11月7日-8日,凌曉琪老師「愛的界線」家庭規則實操課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回顧這兩天的課程,課堂氣氛輕鬆活躍,不少學員都覺得內心充滿了力量,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疑惑得到了解答,看到周圍這麼多同路人,對未來的育兒之路也充滿了期待和信心。圖為學員積極配合老師提問
  • 開在鄰居家的讀書會
    南城黃金花園的一個普通單元房裡,一群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正在進行一場讀書會。這個始於去年暑假的家庭閱讀互助組織,半年來已經舉行了十幾場活動,共讀了十幾本書。孩子們對於這個開在小區鄰居家的讀書會,覺得像串門一樣,親切且好玩。孩子們充分表達自己當晚8點,記者趕到讀書會,20平方米左右的家庭客廳裡,十幾個孩子席地而坐,正跟隨主持人給讀書會出主意。
  • 市場監管的界線,在哪?
    說點多餘的話一個什麼都想說點的公眾號,只為尋找那個開滿鮮花的世界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2019年11月30日開始實施的《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我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職責界線
  • 讀書會回顧:第二會第一回|釋放天性 創造自我
    本期讀書會我們邀請到的生命發光人是馮朝霖教授,初識馮教授,白髮白須,笑容滿面,言行舉止,讓人如沐春風。讀書會正式開始,馮教授先言此次相聚的緣起。時間追溯到去年年底,本期讀書會原計劃舉行時間為2018年1月14日 ,但由於教授身體原因不能赴約,待到春光燦爛,滿城花香的四月,終於來昆圓夢。馮教授以教育哲學為起點來開啟讀書會的分享。
  • 線上讀書會小小提醒
    (消息摘自臉書楊定一博士專欄)今天,讓我們誠墾地從這個瞬間開始--祈禱,也就是跟上帝或生命的源頭對話
  • 【歸正之窗】範泰爾《巴特是否已回歸正統》(六)
    因此,巴特雖強調上帝是「全然的他者」,但是到最後,對巴特而言,那位超越而先存的上帝卻是不存在的。上帝完全融入了歷史當中──這是道成肉身的意義。可是,神既是全然顯明的上帝,祂也是全然隱藏的上帝。因此,神在道成肉身的啟示中,亦是全然隱藏的。    對巴特而言,「啟示事件」(Geschichte)是不屬於歷史的,而既然道成肉身是啟示事件,那麼道成肉身就不可能是一個歷史事件。
  • 吉光片羽的啟示
    一排菜蔬、一隻農場的貓、一張滿是皺紋的慈愛臉孔、鋪瓦的屋頂、書中的一個句子,每樣東西都可以視為小小的啟示,見證上帝是創造者。正如片片陽光穿透黑暗的森林一樣,我們所見的部分創造都可視為上帝在世界啟示的「吉光片羽」。 ——魯益師小事是小事,但是在小事上忠心卻是大事。
  • 2020,未來可期 || 第61期讀書會總結
    2019年的最後一期讀書會,我們準備了答謝查寧閣圖書館的捐書小儀式,我們繼續延續交換好書的節目,我們多麼希望在這個稍顯特別的聖誕月,能多見到幾位書友,聊聊家常,談談大選,分享和回味過去一年來的喜樂悲歡。
  • 島城線上版「朗讀者」 讀書會邀你進群
    ,自啟動以來廣大青少年家庭爭先加入「為愛朗讀」公益讀書會,參選作品佳作頻出,借全國第57個學雷鋒日到來之際,特推出首次優秀作品展播。為了便於讀書會組織管理和活動開展,按照學齡分為5個讀書總會,分別是「幼兒園讀書會」「小學1-2年級讀書會」「小學3-4年級讀書會」「小學5-6年級讀書會」和7-9年級讀書會,每周在開展線上讀書會,「領讀導師」推薦閱讀書目,參與成員可將錄製視頻作品分享在群內,優秀作品將在「學習強國」青島學習平臺、青島文明網、微嶗山等各媒體平臺展播。
  • 北裡東區讀書會2020年度盛典暨總結表彰大會
    本次活動由東花市北裡東區居委會、東花市北裡東區社區讀書會共同舉辦,出席活動的嘉賓有全國讀書會聯盟副秘書長、北京書香東城讀書會會長、北裡東區讀書會會長解虓虓,全國讀書會聯盟閱讀推廣委員會委員、國慶70周年慶典嘉賓、北京回龍觀讀書會會長查迎,全國讀書會聯盟閱讀推廣委員會委員、中宣部表彰2019全國十大讀書人物、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北京榜樣獲得者
  •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走出界線 才能成就無限可能的自己
    (走出界線,女士們!)米琪爸爸亞伯的扮演者託尼·夏爾赫布也是實力派演員,曾憑藉《神探阿蒙》三獲艾美獎,在第71屆艾美獎又拿下喜劇類最佳男配角獎。實力咖雲集,可以說如果沒有那些塑造接近完美、讓人印象深刻的特色配角,整部劇鐵定火不了。
  • 思南讀書會 |施叔青、駱以軍發問,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如何寫作?
    6月18日(周六)下午兩點,知名作家施叔青、駱以軍、小白、李宇樑等將做客思南讀書會,結合自身的創作經歷,討論網絡時代裡長篇小說的創作狀態。李宇樑澳門作家,著有《上帝之眼》《狼狽行動》等小說及《李宇樑劇作選》《紅顏.滅諦──李宇樑長劇選》。
  • 約伯:在苦難中上帝啟示自己
    起初,約伯雖飽受災禍卻仍令人欽佩地依舊順服:「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難道我們從上帝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但隨著痛苦持續數月,約伯有些動搖,上帝是否真的與他同在?在反駁以利法 、比勒達和瑣法對上帝的錯誤認識、為自己辯屈的過程中,他對上帝說了不虔不敬的話。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無辜,他竟開始陷上帝於不義。
  • 安康人周末讀書會走進安康北醫大
    本網訊 7月27日上午,安康人周末讀書會30餘名書友到安康北醫大一樓會議室閱讀分享李永明先生的作品《潤水》。安康人周末讀書會會長朱煥之主持,北醫大領導和部分員工與讀書會書友們、本書作者和部分安康文化界名人一起參加閱讀分享活動。
  • 異端——母親上帝
    另外,由於安商洪的佛教背景(他的父母是佛教徒),他在發展這一異端理論的時候可能受到了佛教靈魂轉世理論的影響。其實,這一問題在教會史上早就深入討論過了。主後300多年間,許多偉大的教父神學家(如特土良、亞他那修、奧古斯丁)經過對聖經仔細、深入、艱苦的研究,依據上帝自己在聖經中的啟示,發現了「三一神論」這一聖經真理。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