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聖誕月家庭讀書會
以家庭為中心
落實個人成長
延伸談談基督教文化影響力
時間:2020.12.27午堂後15:30-17:30
地點:芳村堂一樓多功能室
分享:吳忠武牧師
伊甸園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了。
上帝吩咐亞當,那棵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不可以吃,其它樹上的果子都可以吃。這是上帝給人類的界線,可惜亞當與夏娃沒有持守住而犯罪。
我們嘗試細分這個過程,亞當與夏娃還是有機會的。
夏娃先吃,後遞給丈夫亞當吃,伊甸園裡所有動物與植物都是亞當命名的,他當然知道這是哪裡來的果子,也當然清晰神的命令,可是他卻選擇聽從了妻子的意見,罔顧神的命令。
亞當應當及時拒絕去吃夏娃遞過來的果子,並且為妻子在上帝面前代求,也許還有機會。夏娃作為幫助者,亞當作為領導者,他有這個權柄與責任去帶領妻子遵行神的話語,他卻沒有做到。
當他們違背上帝的命令後,天起了涼風,上帝首先呼喚的是「那人」,指的亞當,上帝首先詢問的是亞當,但並沒有馬上指責他,而是給他機會,問他「你在哪裡?」
如果這時,亞當懂得來到上帝面前認罪悔改,說不定上帝會赦免他們,以上帝慈愛的性情,這大有可能,當然主權在上帝那裡。
亞當的反應呢?是把責任推給妻子夏娃,還嫌不夠,還把責任推給上帝:「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把責任推得乾乾淨淨,言下之意:「是你給我的女人,也正是她把果子給我的。」
這時上帝才對他們進行審判,開始了對這個世界的咒詛。
細化這件事情發生過程時發現,在每一步的當下都可以作出新的選擇,二人各自在每一步都還有守住界線的機會,也許不會演變成最終的悲劇——因著二人犯罪,導致罪進入這個世界。
其實上帝在界線以外,給了亞當與夏娃無限自由:除了那棵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外,其餘所有果子都是可以吃的。
那為什麼上帝要把分別善惡樹放在園子裡和設下這條命令,如果沒有這棵樹,亞當與夏娃不就不會犯罪了麼?
因為上帝造的是有靈的活人,不是機械人,是有著上帝形象的自由人,有自己的意志,以及自由選擇權,上帝也允許人類自由意志選擇下所產生的行為結果。
自由的前提是:選擇與界線。上帝想要給予我們自由,如果沒有選擇與界線,就沒有自由。
世界上第一個家庭發生的悲劇,現在也常常發生在很多家庭裡。究其原因,很多家庭中的問題,其實都與界線有關。「媽寶男」是怎麼產生的?一定是母親過度保護、包辦兒子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甚至有的嚴重到「二人共生共依存」,兒子喪失了自我獨立行動能力與思考能力。母親與兒子界線模糊不分。媽寶男最可怕的一點是,他們只承擔兒子的責任,卻忘記了自己同時還是一個妻子賴以依靠的丈夫。聖經裡面有一句話已經說得很清楚,充滿了智慧:
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2:24)
既然界線如此重要,那什麼是界線呢?上帝的界線又是怎樣的?在現實的世界裡,地界很容易看得出來,籬笆、標誌、牆壁、壤溝、草坪、樹籬,都是一些明顯可見的界線。我們心靈世界的界線和現實世界的地界一樣真實,只是肉眼不易認出。了解這些界線存在的事實,可以加添我們的愛心與拯救我們的生命。
界線可以幫助我們定位,定義什麼是我,什麼不是我,標示我可以到哪裡為止,別人從哪裡開始。知道我可以擁有什麼,我的責任是什麼,將給予我自由。因為「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效果由心發出。」神明確自己是獨一無二、獨立自主的神,定義他自己與所有被造物,都是分開的,他告訴我們他是誰,又不是誰,他說他就是愛,他不是黑暗。清晰地告訴我們他自己的觀點、感覺、計劃,他允許什麼、禁止什麼,喜歡什麼,厭惡什麼,來為他的個性定位與負責。「三位一體」位格中,彼此間每位都有自己一些不同的界線,每位都有自己的位格與責任,卻又彼此息息相關,同在愛裡。我們是按著神的「樣式」被造的,他要我們「管理與治理」全地,並對他所賜給我們的生命作盡職忠心的管家。我們要知道自己是誰,懂得選擇抵擋罪惡,讓愛進來,讓黑暗出去,擁有自己的界線,才能達成這個「管理與治理」全地的目標。
難道界線不會把我們從以別人為中心變成以自己為中心嗎?答案是不會的。
我們必須分辨自私與管家的不同。自私是我們只專注自己的意願與渴望,對愛別人的責任則置之不顧。另一方面,了解設限最好的方法是明了我們的生命所在。就像商店的經理必須好好照顧商店,我們也必須照顧我們的靈魂。如果我們缺乏界線而不能好好管理商店,老闆有權對我們生氣。
缺少界線才是不服從的象徵。不能清楚劃出界線的人,外表雖然看起來順從,心中卻是反抗與怨恨的。這樣的順從其內在動機,只是出於內心的恐懼,當我們的動機是恐懼時,就沒有愛了。界線不是要停止愛人,正好相反——唯有擁有選擇權,我們才可能是自由的,也唯有得自由,才能去愛。為了別人而犧牲和舍己固然很好,但是,你需要界線來幫助自己做正確的選擇。
——這個大好的消息:
神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降世為人,
為要救贖我們,
——以家庭為中心,落實個人成長,延伸談談基督教文化影響力。
圍繞這個主旨,精選28本書藉,現場分享、閱讀,並且本著自願原則彼此可以進行交換書藉,邀請你來分享讀書心得,或者朗讀書中某段精華,更歡迎帶上你自己精選的書藉,來交換。
流程:
1、前奏:
簡單介紹芳村堂和讀書會流程
2、書友分享前三期讀書體會
3、會眾朗讀/分享自己喜愛書藉
4、主旨分享
5、茶點時間
6、分組討論
7、閱讀時間——安靜時刻
8、尾聲:
互換書藉,增進情誼(自願原則)
此次讀書會因需預備茶點、座位
請報名參加
歡迎與親友同行,參加這次精神盛宴
簡介:想要有一個平衡健全的生活,明確的界線,是很重要的,它是個人產權的分界線,指出你應該為哪些東西負責,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
簡介:讓父母有勇氣何時該說「不可以」,有智慧教孩子明白什麼是「可以」。跟孩子立界線,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承擔後果,來幫助孩子認識到他的生活是他自己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簡介:在這個痛苦的世界,隨處可見心靈受傷的人,他們每天拖著沉重的包袱往前走,常感到力不能勝。一本帶來真實醫治的書,讓人經歷長大成熟的活力與喜悅,使無數掙扎的靈魂和殘損的生命得到奇妙醫治和改變。此次讀書會一共精選28本,其它書單詳情請參閱以下連結。
廣州基督教芳村堂
芳村信義路27號
● 020-81580441
若需諮詢,請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