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
品酒師是做什麼的?
王鑫
知味資深編輯
向家裡人解釋自己的工作有時是件麻煩的事,特別是假如電視劇裡一天到晚還在灌輸錯誤信息的話,那就更有口莫辯了……即使在專職葡萄酒寫作這麼久之後,每年過年談論這事仍然讓我頭疼。
比如當我告訴家裡我終於得到國際侍酒師協會(International Sommelier Guild)中級證書那次,老媽激動的拽我看CCTV 2舉辦的「花式調酒大賽」,期待的問我什麼時候能參加。
你什麼時候見我練過拋瓶子
還有去年,我的一個遠房叔叔曾經非常羨慕的問我,是不是只要喝點酒,再跟別人說說這酒裡有什麼味,別人就給我錢了……
-「我現在告訴你這酒什麼味道,你付我錢嗎?」
-「我又品不出來……」
-「假如人家品的出來,幹嘛要付錢讓我品」
結果他就露出了如下表情
你們這行本身不就和坑錢一樣嘛
就不說有多少長輩覺得我一定是特別能喝;不光天天上班「品」酒,沒事還要自己「品」個幾杯(我們不是「拼」酒師啊)……除此之外,還有人問你們是不是一丁點辣都不能碰(我們主編是湖南人,你問問他)……公司給你的鼻子上保險沒(沒,我級別不夠)……是不是每年要評3000多種新酒,腦子裡要記10000種味道(少把百度百科當真)……
「品酒師」這個頭銜總讓人覺得高大上,但其實只是一個概括的稱呼。國家勞動部2008年試行的《國家職業標準品酒師》中,把「品酒師」定義為——「指導釀酒工藝、貯存和勾調,進行酒體設計和新產品開發的人員」,屬於釀酒廠的技術工人。但如今基本所有從事葡萄酒行業、受過專業品鑑訓練的人都被籠統的稱為「品酒師」;這些人都擁有品酒能力,但從事的工作卻大不相同。
「品酒」只是自己崗位的必要技能,並非靠天賦、品位堆砌出來的神技,也不存在什麼高大上的秘密。要靠「品酒」養活自己,其他技能和知識的積累,同樣重要……比如以下的職業:
釀酒師你瞧,我把酒放在蜂窩裡陳年,結果嘗起來灰常牛逼。我打算把酒取名為「唵嘛呢叭咪吽」-蜜蜂的莊主,Justin Howard-Sneyd MW
本圖故事請看《葡萄酒大師,還是釀酒大師?》(微信回復釀酒大師)
並非所有的「品酒師」都擅長釀酒,但所有釀酒師都必須懂得品鑑。假如釀酒人自己都不知道葡萄酒怎樣才算好喝,那他釀成的酒的品質可就真的堪憂了。
酒水銷售和推廣
「從海洋深處而來,穿越地球的堅硬地殼,直衝入月球的穹頂」-唐培裡儂香檳釀酒師,理察·傑弗裡
本圖故事請看《釀酒師亦演員》(微信回復演員)
消費者買酒的最主要的訴求是希望酒好喝,因此在銷售產品時,對自己經營酒款的理念和風格越熟悉,越能更好的打動顧客。自然,對優秀的銷售人員來說,品酒能力必不可少;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大牌酒莊的推廣大使經常是他們自己的釀酒師。
酒水採購「女士,你有沒有興趣替我家買點酒?預算不多,但我有超市的皇家VIP卡」-英國女王
本圖故事請看《如何為英國女王選酒?》(微信回復女王)
對於酒商來說,採購的品鑑能力至關重要。採購人員不僅要熟悉哪些口味的酒符合市場需要,還要估計這款酒本身的陳年能力,發展方向,未來是會升值還是貶值。在選酒的時候,還要考慮產品口味的多樣性和全面性。
侍酒師「有沒有哪種酒你們餐廳賠錢在賣?」-某消費者
本圖故事請看《葡萄酒行家在餐廳點酒是怎樣一種體驗?》(微信回復體驗)
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餐廳的酒單就是一串名字後邊跟著一串價格,這時就需要侍酒師來通過介紹將酒款單純的名字轉化為具體的用餐體驗了。除此之外,侍酒師還負責確客人喝到的酒都處於最佳狀態。
葡萄酒鑑定「我身邊這個土豪似乎格外喜歡賣點假酒來打官司玩」-莫琳·唐妮,葡萄酒打假專家
本圖故事請看《女神的打擊假酒之路》(微信回復女神)
葡萄酒的品質鑑定,價格評估,真假判別,這都需要有專業的品鑑技巧,也需要大量的品鑑經驗積累。通過比較自己幾次的感官體驗,得出結論。
葡萄酒寫作就像你看到的這篇文章這樣……對我們來說,品酒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於推薦給讀者那些我們覺得好喝的東西。而且對我們來說,推薦好酒,和把推薦的過程寫的有料同樣重要。
教育培訓,投資,酒窖管理,估價……對葡萄酒品鑑的需要貫穿在商業中的各個重要崗位。這些才是所謂「品酒師」日常工作的真相。
如果你想學習如何品酒的話,歡迎了解我們的品酒師認證課程,可以進入知味的微信,點擊界面右下角菜單裡的課程報名了解詳情,歡迎來電話:021-62360991
考慮到新年快來,我強調最後一點,幹我們這行的——真不是一定很能喝!■
王鑫
知味資深編輯
其實我只能喝半瓶
知味葡萄酒雜誌
微信號:TasteSpiritMag【←長按複製】專業、輕鬆、實用地談論葡萄酒、飲食和生活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