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4日訊 12月23日,青島市人民檢察院召開大河東溼地保護整改效果評估聽證會,這也是青島首例涉溼地保護行政公益訴訟案,聽證會現場,涉案單位代表,溼地保護專家,聽證員三方圍繞嶗山區大河東河口生態修復工程是否達到溼地生態保護要求展開激烈討論。
花費修復資金4200餘萬元 終結審查但事情還沒完
記者從聽證會現場了解到,大河東灘涂溼地屬於濱海型河口溼地類型,位於嶗山區沙子口街道辦事處轄區,但自2010年開始,大面積溼地陸續被非法設置為建築廢棄物收納場,大面積的灘涂溼地被建築垃圾掩埋,被列入全國環保督查案件。
檢察機關依法啟動公益訴訟監督後,嶗山區開展了以溼地生態修復為目的的專項治理,據被建議方之一的沙子口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李偉介紹,溼地生態修復工程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基本完成,總投資4200餘萬元。通過生態修復治理,大河東河口17.5萬畝的土地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改觀,生態環境得到修復。這片區域建設成為周邊居民生活、休閒的好場所。
針對李偉的說法,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葉思源教授認為,雖然大河東溼地生態修復已經達到了初步效果,但是距離真正達到完全恢復溼地生態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例如湖心島的建設缺乏一定的科學指導,「湖心島建的太高,漲潮後海水漫不過去,像這樣的湖心島雖然很好看,但是沒辦法吸引遊客,哪個城市都有這種形狀的建築,如果你建成一個鳥在這裡棲息的大家來拍照,同樣也可以吸引遊客。」葉思源說。
經過近半個小時的討論,青島市人民檢察院辦案組人員在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後,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法律規定,認為被建議單位已初步履行了保護溼地的職責,檢察機關對此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的條件已不存在,本案作出終結審查的決定。至此,歷經多年的大河東溼地生態修復公益訴訟案暫告一段落。
「從今天的聽證可以看出來,目前修復的成效還沒有百分之百達到專家要求的目標,但是,我們會持續的跟進,這個溼地它本身也有一個修復的過程,所以我們這個案子,雖然在審查是終結了,但是這個事情沒有終結。」青島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薇說道。
列入全國環保督查案件 初次界定溼地身份被否決
據了解,青島市嶗山區大河、涼水河入海口交匯處形成了面積百餘畝的大河東灘涂溼地,屬於濱海型河口溼地類型,位於5A級嶗山風景區內。自2010年開始,涉案溼地陸續被非法設置為建築廢棄物收納場,大面積的灘涂溼地被建築垃圾掩埋。
「從2011年開始,通過遙感技術可以看到,這個地區灣片是越來越大了,衛星圖片上有一個小黑點,你就會發現這個小黑點會越來越大這樣,垃圾在陸續堆放。」青島市人民檢察院辦案組成員介紹。截至2019年3月,經初步測量,被填埋、侵佔的溼地面積達6萬餘平方米。被列入全國環保督查案件。
2019年4月24日,山東省人民檢察院發出督辦函,青島市人民檢察院指定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檢察院依法開展公益訴訟監督。嶗山區人民檢察院於2019年4月29日先後向嶗山區綜合執法局、嶗山區農村農業局、嶗山區自然資源局和嶗山區沙子口街道辦事處等單位發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全面依法履行涉案查處職責,恢復大河東灘涂溼地的功能屬性。2019年5月28日,嶗山區自然資源局邀請三名專家開展專家論證。但是論證結果出乎很多人意料,專家論證結論:涉案溼地不在2014年全國第二次溼地普查名錄,同時對檢察機關現場提出的該區域2009年以前的土地屬性是否為溼地的問題不予評判。相關職能部門據此認為涉案區域不是溼地,將按照「維持現狀,就地綠化」的原則進行整改。案件一時陷入僵局。
提級辦案 異地補償最大化恢復溼地
鑑於溼地的重要生態功能,2019年10月17日,青島市人民檢察院決定提辦該案。「我們初次勘察現場時,左手邊這側是大量的建築垃圾,佔地面積約六萬平方米,當時想進涉案區域是非常困難的,只有一條溝渠可以通過,在現場走一圈,褲子和鞋上全是土。」青島市人民檢察院辦案組成員劉凌雲對當時的情形記憶猶新。
「我們前後勘測勘察了23次,組織專家論證進行了14次,每一次專家論證的時候都有我們相關的行政機關來參與,每一步我們都是和行政機關和專家保持一個緊密的聯繫和溝通。」青島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薇告訴記者。
經過多次論證,終於在2019年11月8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出具書面專家意見,指出涉案地區為溼地屬性,建議遵循溼地修復異地補償原則修復溼地功能。至此,涉案溼地的身份終於塵埃落定。但是新的難題又擺在辦案人員面前:經現場勘查發現,涉案區域仍在按照原方案施工。並且原有的溼地已被大量垃圾填埋,再想恢復原貌,從技術和資金上來說難度非常大。辦案組人員採納了溼地保護專家葉思源等專家提出的異地補償修復建議,將原先溼地附近的各個封閉廢棄蝦池打通,「河道和養蝦池進行了清淤,又設置了8個涵洞,實現水流從蝦池、河道與涵洞之間的流動。」負責修復工作的趙克響工程師說。等到水系循環起來後,再補種一些適合溼地生長的植被,這樣就可以逐步恢復溼地的生態功能。經過沙子口街道辦事處近一年來的修復治理,目前全部工程均已結束。青島市人民檢察院對此案作出終結審查的決定。
「以前是荒涼的地方,沒想到現在改造的這麼好,改造好了老百姓市民沒事就可以來轉轉,也有小孩,挺好的。」在剛剛修正好的現場,一位附近村民正在散步。
針對聽證會現場提出的初步效果呈現但還沒有完全達到溼地原貌的問題,嶗山區沙子口街道辦事處將會和專家繼續保持溝通,「我們也意識到,生態的恢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按照專家的意見進一步改進相關工作,專家提出有不完善的地方,我們回去進行整改,下一步持續的保護好周邊的環境,使周邊的溼地生態能夠儘早地得以恢復。」沙子口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李偉在會後告訴記者。
閃電新聞記者 王文龍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