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了2萬多起公益訴訟案件後,河北得到了什麼?

2020-12-20 最高人民檢察院

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國有財產保護領域、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英雄烈士名譽榮譽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全面施行三年以來,河北檢察機關依法全面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履行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職能。

截至目前,河北檢察機關共立公益訴訟案22518件,履行訴前程序19759件,提起訴訟238件。

統計數據顯示,通過逾2萬起公益訴訟案件,河北檢察機關共挽回被損毀、非法佔用的林地、耕地、草原12489餘畝,挽回被非法開採的礦產資源總案值6990萬元;督促治理恢復被汙染水源地、水域面積7451.7畝,追償環境損害賠償金、治理恢復費用4948萬元;督促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國有財產5.2億元;督促查處銷售假冒偽劣食品4.2萬千克,價值121萬元;督促查處銷售假藥163種,價值116萬元。

專項行動帶動全局

近日,河北省檢察院印發《河北省檢察機關長城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專項活動實施方案》,開展為期一年的長城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專項活動,助力有關行政職能部門依法全面履行長城保護主體責任,為保護長城、傳承中華歷史文化貢獻檢察力量。

三年來,河北檢察機關始終堅持以專項帶動全局,全面提升公益訴訟辦案質量效果,先後部署開展了「護航藍天碧水淨土」「白洋澱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專項檢察監督」「守護海洋」「違法違規礦山採砂場治理」「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和「英雄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等系列公益訴訟檢察專項活動,為保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發揮積極作用。

2019年9月,保定市檢察院訴被告霍某某侵害涼山烈士名譽權、榮譽權案,在保定市中級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經合議庭合議,法庭當庭作出判決,責令被告霍某某在判決生效後7日內在國家級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這起案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實施以來,河北首例由檢察機關提起的英烈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也是河北檢察機關用「檢察藍」護衛「英烈紅」專項行動的一起典型案例,入選最高檢「檢察公益訴訟全面實施兩周年典型案例」。

促進行業集中整治

三年來,河北檢察機關共發出檢察建議19199件,回復整改率達99.31%,絕大多數公益受損問題在訴前得到解決。「實踐中,檢察機關注重通過個案辦理,促進行政機關開展行業性、系統性和領域性問題集中治理,從源頭上推動問題解決。」河北省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說。

針對石家莊市鹿泉區衛生院醫療汙水直排和醫療垃圾處理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鹿泉區檢察院依法向區衛健委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對轄區內醫療單位的監管責任,規範醫療汙水和醫療垃圾處置行為。鹿泉區衛健委收到建議後,對轄區內所有醫療單位進行集中檢查督導,對存在問題的14家醫療單位進行了集中整改。

2018年5月,張家口市赤城縣檢察院在履行公益監督職責中發現,毗鄰北京2022年冬奧會主賽區的紅河、白河、黑河流域部分礦山存在地面塌陷、地表植被損毀等問題。經調查,發現轄區多家退出礦山企業存在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不到位問題。

針對31家採礦權廢止但未進行礦山恢復治理且欠繳礦山治理恢復保證金的企業,赤城縣檢察院陸續向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出26份檢察建議。被監督部門高度重視,及時制定了礦山恢復治理工作計劃,積極推進礦山恢復治理和恢復保證金繳納,累計催繳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1.29億元;同步監督35家正在生產、已停產及廢止採礦權礦山企業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面積2154畝,栽種樹木10.6萬株。

加強軍地檢察協作

河北省檢察院與石家莊軍事檢察院聯合會籤了《關於加強軍地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協作的意見》,聯合辦理3起涉嫌套取軍糧補貼公益訴訟案件,依法督促相關部門追回國家軍糧補貼款160餘萬元。張家口市檢察院與石家莊軍事檢察院聯合辦理軍糧差價補貼款行政公益訴訟一案,入選最高檢發布的軍地協作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河北省檢察院與石家莊軍事檢察院聯合開展了英雄烈士紀念設施專項調研活動,共摸排英烈紀念設施4009處,對發現的112件線索進行了交辦,發出檢察建議64件。

針對全省英烈設施保護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河北省檢察院聯合石家莊軍事檢察院向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發出檢察建議,協同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共同推動全省英烈紀念設施保護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落實。為了落實檢察建議,2019年8月,河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決定在全省範圍內開展英烈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工作專項行動。

擴大公益保護範圍

河北省檢察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檢指示要求和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出臺的《關於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探索「等」外領域案件辦理,實現更大範圍的公益保護,在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救援、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未成年人保護、婦女權益保護以及扶貧等領域開展公益訴訟實踐探索。三年來,河北檢察機關共辦理「等」外領域公益訴訟案件931件。

石家莊市長安區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某小區存在居民樓前私拉電線充電行為,依法向市公安局長安分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職,及時糾正「飛線充電」行為。長安公安分局在收到檢察建議後,會同相關派出所、街道辦事處和物業公司對該問題進行走訪調查,舉一反三,協調有關部門為轄區8個小區安裝了充電樁。

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河北檢察機關勇於擔當、主動作為,深入疫情防控一線,及時發現疫情防控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實時督促相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共立涉疫情公益訴訟案293件,向行政機關移送線索76件,發出檢察建議和發布公告65件,通過磋商溝通方式履行訴前程序164件。

探索跨域保護路徑

三年來,河北省檢察院先後與山西、內蒙古、遼寧等地檢察機關會籤了《「護航祖國北疆藍天、碧水、淨土」實施意見》,與天津、遼寧、山東等地檢察機關聯合會籤了《關於建立環渤海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協作工作機制的意見》,攜手開展環渤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滄州檢察機關聯合衡水市檢察院和山東省德州市檢察院共同推動建立了兩省三市八縣(區)跨區域河流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檢察公益訴訟聯動協作機制,該機制入選河北省2019年度「法治三個十」推選宣傳活動。廊坊市與天津市武清區兩地檢察機關聯合推動龍北新河和八乾渠河水汙染治理,收到明顯成效。

公益訴訟制度全面施行以來,河北三級檢察機關與相鄰省份檢察機關共召開聯席會議、座談會69次,反饋案件信息57次,移送案件線索41件,形成了跨區域公益保護工作合力,取得了良好的協作效果。(法制日報 周宵鵬 武文文)

相關焦點

  • 推動中國法治進程十大案件:公益訴訟破手機預裝亂象
    盤點2015年的公益訴訟案件,上海市消保委針對三星、OPPO手機預裝軟體無法卸載提起的公益訴訟,是國內首起被受理的消費者民事公益訴訟,訴訟提起後,引起了整個手機行業的整改以及工信部相關規定的出臺。  法院立案受理 消費公益訴訟破冰  上海市消保委訴三星、歐珀公司侵權責任糾紛的這起案件是全國首例進入司法程序的消費者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於這類案件在全國法院並無先例可循,上海市一中院在確立案件的訴訟規則過程中也做了相關的嘗試。
  • 賣假酒的涉案人被判刑:該案勝訴為社會組織提起公益訴訟提供樣本
    2019年12月下旬,安徽省消保委正式就此起系列案向滁州市中級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滁州市檢察院支持起訴。因涉案人員戶籍、居所及案發地多為天長市,滁州市中級法院此後陸續裁定由天長市法院審理該系列案件,滁州市檢察院則指令天長市檢察院出席法庭支持起訴。
  • 2020年黑龍江省檢察機關共受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4722件 龍江公益...
    央廣網哈爾濱1月6日消息(記者馮志遠)記者從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獲悉,1至12月,全省檢察機關共受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4722件。其中,民事公益案件線索314件,佔6.6%;行政公益案件線索4408件,佔93.4%。共立案4362件。其中,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91件,佔6.7%;行政公益訴訟案件4071件,佔93.3%。共提出檢察建議和發布公告3927件。
  • 14家單位集思廣益助力檢察機關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
    施建邦表示,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是檢察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各協辦單位共同的責任,檢察機關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理念,切實擔負起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責任。,解決公益訴訟案件折射出來的複雜的法律問題。
  • 公益訴訟一體化辦案的必要性
    筆者認為,構建公益訴訟檢察一體化辦案模式不失為一種選擇。一體化辦案的「四個有利於」(一)有利於提高辦案質量2017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31萬餘件。其中,民事公益訴訟案件1.7萬餘件,行政公益訴訟案件29萬餘件,向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5萬餘件。實施一體化辦案制度,可以在保證當前辦案規模的前提下,提高辦理一批有震動有影響公益訴訟案件的可能。
  • 「有牙齒」的環保法迎來首例大氣汙染公益訴訟
    這意味著,自2015年1月1日新環保法實施以來,首例針對大氣汙染行為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正式進入司法程序。  此案牽動公眾神經的,不僅僅是巨額索賠數目,還有面孔稍顯陌生的「環境公益訴訟」——後者作為新環保法的修改亮點被一再解讀:誰來提起訴訟,為何提起訴訟,訴訟能帶來什麼?有專家認為,這一案件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對公眾環境法治意識的一次啟蒙。
  • 寬城區人民檢察院涉公民個人信息公益訴訟案件於近日宣判
    近日,由寬城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滕某某等四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寬城區人民法院公開宣判。滕某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並處罰金兩萬元,賠償公益侵權損失14128元。
  • 興和縣人民法院召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協調會 提前揭示案件爭點更好...
    近期,我院受理一起興和縣檢察院訴興和縣自然資源局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公益訴訟起訴人興和縣檢察院請求確認被告興和縣自然資源局對俞某某等人違法採礦行為未依法履行監管職責的行政行為違法並判決被告繼續履行監管職責
  • 公益訴訟「調查難」有了破解樣本
    隨著辦理的公益訴訟案件越來越多,一些問題也凸顯出來,受案範圍偏窄、調查取證難、配套機制不完備……檢察公益訴訟是一項全新的制度安排,國家尚無專門法律,僅在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法律中有一些原則性規定。解決實踐中的這些「瓶頸」,亟待立法支持。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張雪樵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已於2018年3月2日聯合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各級檢察機關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履行好公益訴訟職責的使命感和責任擔當
  • 西藏舉行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新聞發布會
    針對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突出問題立案890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675件,依法提起20件民事公益訴訟(含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均得到法院判決支持。環境恢復414.33畝,補植復綠5522.66畝,種植樹木394916株;清理各類垃圾3674.2噸,清理河道19條19.9公裡、水域42.1畝,清理廢棄石材250立方,銷毀不可降解塑膠袋26.8萬個;拆除違章建築13處,督促行政機關投入恢復生態資金168.26萬元。  二是著力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和藥品安全。
  • 訴訟「掌上辦」 服務「不打烊」
    據了解,遍布全國的跨域立案服務著眼於解決異地訴訟難,讓當事人在全國任何一家中級和基層法院都能享受與管轄法院同品質的立案服務。2019年起,全國法院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讓當事人打官司、解糾紛更加便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基不斷夯實,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 這起公益訴訟賠償請求金高達2100萬元,能回到消費者手中嗎?
    今年初根據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新吳區檢察院」)建議,在無錫市人民檢察院支持下,江蘇省消保委選定「懲罰性」賠償公益訴訟案源線索,現通報如下:01假冒「星巴克」咖啡侵權案● 案件基本情況2018年2月無錫市市場監管部門接舉報稱市場有假冒「星巴克」品牌咖啡,經查雙善食品(廈門)有限公司
  • 新環保法實施6年 環境公益訴訟實現對重點地區全覆蓋
    在中華環保聯合會與上海財經大學近日共同召開的「環境公益訴訟理論與實踐」專題研討會上,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廳副廳長呂洪濤透露,2015年以來,檢察機關每年辦理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佔到所有公益訴訟案件的60%左右。作為國內最大的環保組織,中華環保聯合會不僅最早涉足環境公益訴訟,而且僅新環保法實施後提起的訴訟就多達50件,多起案件入選「兩高」典型案例。
  • 【基層動態】蕭縣法院:審理判決一起公益訴訟案件
    【基層動態】蕭縣法院:審理判決一起公益訴訟案件 2020-12-23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起案例入選最高檢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12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布10起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為各地檢察機關拓寬相關領域案件線索,加大辦案力度,規範辦案提供指引。
  • 公益訴訟「調查難」到底怎麼破?來看看江蘇樣本
    隨著辦理的公益訴訟案件越來越多,一些問題也凸顯出來,受案範圍偏窄、調查取證難、配套機制不完備……檢察公益訴訟是一項全新的制度安排,國家尚無專門法律,僅在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法律中有一些原則性規定。解決實踐中的這些「瓶頸」,亟待立法支持。
  • 「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典型案例
    收到檢察建議後,營口市蓋州生態環境分局高度重視,聯合水利、公用事業等多家單位立即著手建設臨時性汙水處理設施。蓋州市人民檢察院數次派員現場監督臨時性汙水處理設施施工和試運行情況。經環保技術監測,臨時性汙水處理設施運行後,沙河蓋州市雙臺河段流向中、下遊河段的水質已明顯改善,洗浴廢水直排沙河現象已得到有效控制。
  • 海洋大省:公益訴訟破解海洋生態環境難題
    作為擁有約210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1900多公里海岸線、定位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海洋大省,海南也長期被這些難題困擾。如何解決海洋生態環境難題?2017年7月,海南檢察機關全面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開始向逾越海洋生態紅線、破壞海洋環境的違法者「宣戰」,向履職不力的行政執法部門「亮劍」。
  • 行政公益訴訟與行政訴訟管轄之銜接
    行政審判體制改革背景下,法院對行政公益訴訟的管轄與法院對一般行政訴訟案件的管轄權配置保持基本一致、做到內在銜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檢察公益訴訟若干解釋》)第5條第2款規定,基層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由被訴行政機關所在地基層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