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知青時代群芳譜——劉慶邦新作《女工繪》首發

2020-12-24 騰訊網

劉慶邦新作長篇小說《女工繪》

日前,享有「中國短篇小說之王」美譽的著名作家劉慶邦推出了自己的最新長篇力作《女工繪》,作家出版社在大悅城上海三聯書店舉行了《女工繪》的重磅首發儀式,並在雍和書庭進行了讀者見面分享會。

《女工繪》不同於以往眾多以男性為主角的煤礦題材作品,這部作品第一次從女性視角出發,塑造了華春堂、周子敏、陳秀明、張麗之、唐慧芳等風姿各異的青春女性形象,繪就了一幅後知青時代礦山女工的群芳圖,是劉慶邦本著短篇小說精神精心打造之作。

在作品中,人們可以讀到人性的複雜、畸形的社會、命運的多舛,也可以看到蓬勃的愛情、青春的芳華與人性的光環,還可以透過作者老道的筆力、從容而不失詩意的文字感受到獨特的地域風物、隱秘的人物心理和微妙的世道人情。

作家剛開始寫作時,往往會選擇寫自己的人生經驗、感受最深的生命體驗。劉慶邦堪稱世界範圍內「礦工題材」小說創作第一人。據了解,他1970年到煤礦參加工作,有著多年的煤礦工作生活經歷。《女工繪》中的內容可以說是自己擱置了50年才付諸以文字。時隔近半個世紀,很多舊人舊事本以為早已忘卻,可待到創作時卻發現它們依然鮮活。他表示,「寫作的過程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調動和喚醒記憶的過程,自己對生活中的細節向來格外敏感。」《女工繪》中有一段華春堂和周子敏有關白球鞋的情節,華春堂平靜而家常地向周子敏介紹著刷洗白球鞋的訣竅,敘述波瀾不驚,但白球鞋對兩個少女來說是一種戴孝,一種傷痛,時刻提醒著她們父親的離世。創作時自己腦海裡就時常浮現著一雙特寫的白球鞋,如今回頭再讀,眼睛仍不免溼潤。

如果說《女工繪》的創作勾起了劉慶邦對自己青春的記憶,閱讀則讓李洱瞬間回到了自己清晰的童年。20世紀70年代的社會結構、人的情緒和倫理關係等在作品中有著非常鮮活精彩的呈現,可謂纖毫畢現,體現了作者對生活細節驚人的記憶力。

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劉慶邦

在劉慶邦看來,愛是一個寫作者的基本素質。他在《女工繪》的後記《我寫她們,因為愛她們》中說,該書中所寫到的女工原型跟自己幾乎都有交往,有些交往還相當意味深長。每一位女工都展現著蓬勃的青春之美、生命之美,都是可愛的,值得人去愛。因為愛的不滅,自己將她們寫進書中,用文字的形式使她們永遠以青春的姿態存在,希望本書能夠喚起人們對一個時代的記憶,對命運、青春、愛情等人類永恆話題的關注與思考。

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

作為一本「美之書」「愛之書」「痛之書」,《女工繪》顯然是一本厚重之書,是不應該被「讀小」的。面對愛的困境、現實的殘酷,女性在表達個人本能的欲望、實現對情愛的追求時往往更難。劉慶邦的創作閃現著一種對女性的尊重與關照,讀來很溫暖。司馬遷寫作《史記》是要「明是非、正人心、純風俗」,這也是文學寫作的潛在使命。《女工繪》中的地上、地下,黑暗、光亮等都有深意,給人以深處黑暗而求光明的印象。李洱認為可以從中讀出劉慶邦的一種用心,就是抵抗遺忘。

茅盾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李洱

關於《女工繪》的結局,李洱認為其設計挑戰了中國讀者喜歡圓滿結局的傳統閱讀習慣,更有開放性、衝擊力,更容易引人思考,也更具悲劇力量。華春堂這個人物很精彩,將成為當代文學人物長廊中的典型形象被人們牢記。作品塑造了人物鮮活的性格與形象,讀來令人難忘,可稱之為後知青時代礦山上的「金陵十二釵」。華春堂、周子敏、唐慧芳、楊海平等,她們的很多經歷甚至超乎我們的想像與經驗,卻是時代的產物。特別是女主人公華春堂,那麼用心用力地活,可幸福始終就像鏡中花水中月,求之不得。劉慶邦憑藉老道的創作功力將這些人、這些事娓娓道來,卻令讀者不勝唏噓。在悲與痛之外,人們掩卷沉思,又分明能體會到一份溫情,這份溫情便來自作家對善與愛的信仰。可以說《女工繪》傾注了劉慶邦老師創作近半個世紀以來,對人生、對人性、對社會、對世界的深邃的凝望、思考、沉積與領悟,是一部厚積薄發的「美之書」「痛之書」「愛之書」,也是一部凝深情與思悟於一體的「生命之書」。

北京作協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劉恆

劉恆是著名作家、金牌編劇,還曾是劉慶邦的編輯、一直以來的好友,「二劉友誼」堪稱文壇佳話。一向深居簡出的劉恆原本要參加首發式,但是前一晚突然接到90歲老母親病重的消息,不得不臨時改變計劃。劉慶邦和劉恆有著40年的友誼,自己文學路上的「福星」,在創作方面給了自己很多鼓勵和支持。劉恆喜歡書法,但多自娛自樂而少顯山露水,這次出版《女工繪》,書名就是劉恆親筆題寫的。

歷史小說作家柳岸

歷史小說作家柳岸對《女工繪》中眾多女性形象的命運有著更深入細微的理解和體察,認為作品中隱而不露地融入了劉慶邦對女性的尊重,作品因此而具有溫情。主人公華春堂雖然身材瘦小,也不美貌,但從容、智慧,對人事很有心,或許有些人會用時下流行的話稱其為「心機婊」,但在柳岸看來,這個人物非但不讓人厭煩,反而讓人覺得心疼惋惜。有一種說法,「有的人和誰在一起都不會幸福,而有的人和誰走到一起都會幸福。」柳岸認為,華春堂聰慧,在愛的關係裡懂得付出和包容,對於與其有過交往的四個男性分別表現出有所權衡、有所拒絕、有所追求和有所接收的不同態度,她是一個有理性且懂愛的人,認為她屬於後者,如果小說中她沒有遭遇車禍,會與未婚夫卞永韶擁有安穩幸福的生活。

青年學者張元珂

青年學者張元珂作為當代文學批評工作者,對《女工繪》的藝術特色進行了分析,作為70後又以鮮活的生活感受論述了「愛情是時代的產物」,聲情並茂幽默風趣,不時引爆現場笑點,一組有趣的照片是製作動態表情包的好素材。張元珂認為華春堂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也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對人對事有著很好的度的把握。作品中華春堂經歷了父親的死亡、未婚夫的死亡,最終在即將迎接美好生活時自己也突遭橫禍,這些都帶有偶然性。人物和作品帶有隱而不宣但鮮明濃烈的悲劇色彩。悲劇某種意義上說是把美好的東西摧毀了給人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嘉賓們熱烈愉快的討論

籤售環節

人、時代、愛情都是時代的產物,帶著時代的痕跡。不同時代愛的表達有所不同,對人物性格、行為的解讀,不應該拋開其所處的特殊時代和環境。

有外地的書友會和忠實讀者定製了《女工繪》,請作家劉慶邦為其籤名蓋章。為了表達一份對新書問世的祝賀、對籤名的感謝,並專門定製鮮花,送到活動現場。

新書發布現場,嘉賓和讀者互動氣氛熱烈,應讀者要求劉慶邦耐心地在每一本書上題寫上款。還有鐵桿粉絲竟然拿來了其多張不同時期的照片,請求籤名。這些照片裡,有讀者對一位作家多年來默默的關注、熱愛與支持。

(圖文由作家出版社提供)

責編:杜英傑

相關焦點

  • 魯獎作家劉慶邦新作《女工繪》:為一代礦場女工的青春「塑像」
    2020年8月,劉慶邦又一部以煤礦工人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女工繪》,將由作家出版社近期推出。這也是劉慶邦目前唯一一部書寫礦場女工故事的長篇小說。《女工繪》中,一群女子結束了上山下鄉的知青生活,走進煤礦的工人階級隊伍,當上了礦場女工。青春的光華到哪裡都會閃亮,她們的到來,使古老沉寂的礦山一下子變得生機勃發,春風蕩漾。
  • 王蒙馮驥才賈平凹劉慶邦周梅森等文壇老將推新作,堅守還是突破?
    這個春天,文壇老將集中發力,喜抽新芽——86歲王蒙捧出新長篇小說《笑的風》,78歲馮驥才再續《俗世奇人》,多年寫鄉村生活的賈平凹在第17部長篇《暫坐》裡轉向城市,劉慶邦再度將文學聚光燈投向黑黢礦山,周梅森繼《人民的名義》後譜寫姊妹篇《人民的財產》……無論是堅守擅長的現實題材繼續開掘,還是從既定的寫作風格版圖中闢出一條新徑,這群「長跑高手」深鑿生活和時代的泉眼,勾連出當代中國文壇筆耕畫卷中的醒目風景
  • 劉慶邦:請不要叫我「短篇小說之王」
    作家劉慶邦的名字總是和兩個關鍵詞聯繫在一起,一是「煤礦」,二是「短篇」。前者是因為他在煤礦工作多年,真真切切下過井挖過礦,著有多部煤礦題材的小說,僅長篇——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女工繪》,就是第四部。據說有句順口溜,「在陝北提路遙有人管你飯吃,到煤礦提劉慶邦有人管你酒喝」。
  • 劉慶邦:我慎終如始,只寫小說
    作者供圖  著名作家劉慶邦的長篇小說《女工繪》近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這是他第四部寫煤礦題材的長篇小說,也是目前唯一一部書寫礦場女工故事的長篇小說。近日,在地壇公園東門附近一家書坊,他接受了筆者的採訪。  《女工繪》的悲劇性結尾既符合華春堂的人生方向,也符合藝術的規律,是自然的,不是反自然的,而且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悲劇寓意。悲劇是由那個年代決定的。那個特殊年代是不可以忘記的,雖然在書裡是作為背景。人都是一個生命的容器,都是一個時代的標記。寫那一代人,不可能脫離那個時間、那個時代。在那個時間、那個時代背景下展現這些人物的命運,有著特殊的認識意義,具有特殊價值。
  • 劉慶邦《心事》:底層愛情故事
    最近,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作家劉慶邦出版了最新的短篇小說集《心事》。 《心事》在其作品中是一個特別的策劃,劉慶邦介紹,這本書收錄了他在四十年間寫的22篇愛情小說,也是他半生所觀察到的愛情故事和對愛情的思考與理解。
  • 劉慶邦新作《心事》:生活是一口礦井,愛是礦燈
    10月17日下午,作家劉慶邦最新短篇小說集《心事》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發布。《心事》是一本短篇小說集,是一個人跨越幾十年書寫的愛情作品合集,收錄了劉慶邦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創作、持續至2019年的短篇小說22篇,時間跨越長達40多年。
  • 作家出版社公布20本年度好書:王蒙賈平凹新作上榜
    記者從榜單上看到,2020年文壇「前浪」一浪接一浪,王蒙、賈平凹、馮驥才等都推出了新作,並都不出意外地進入20種好書之列。王蒙《笑的風》跨度60年,通過主人公的兩次婚姻經歷,揭示了時代變遷帶給一代人思想、情感和命運的震蕩。賈平凹《暫座》則以西安城為背景,講述了一群獨立奮鬥的都市女性在心靈上相互依偎的故事,「人生短暫,且來小說裡坐坐」。
  • 2020年中國長篇小說一覽:在堅守創作中奉獻時代
    百歲老人、著名作家馬識途在2020年出版了他的新作《夜譚續記》,就像是這一強大生命力的醒目標誌。另兩位老作家同樣引人注目——86歲的王蒙和78歲的馮驥才,他們攜帶新作《笑的風》和《藝術家們》,給文壇帶來驚喜。兩位老作家的共同點是,都在新作中濃縮了自己的人生經驗,抒發了對歷史滄桑的感慨。
  • 電影《那年我對你的承諾》打造「後知青時代」初戀
    電影《那年我對你的承諾》打造「後知青時代」初戀 2016年07月01日 11:52:00  來源:鳳凰歷史   核心提示:有一種人群叫歡樂知青
  • 首部「後知青時代」電影將映 拍攝時遭遇翻車事故
    原標題:首部「後知青時代」電影將映 拍攝時遭遇翻車事故電影概念海報 來源:片方提供中新網北京6月30日電(記者 婁曉)6月30日,愛情喜劇片《那年我對你的承諾》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暨演員見面會,宣布中國第一部反映「後知青時代」的電影即將上映。
  • 反映「中國後知青時代」電影《那年我對你的承諾》 將上映
    在北京知青聯誼會上,王國慶(張京生飾)和闊別已久的初戀女友劉冬梅(嚴曉頻飾)重逢。當得知她丈夫已經去世時,王國慶計劃了一個「知青號」自駕遊之旅,準備完成40年前對劉冬梅的一個承諾。該片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出品,北京知青愛心家園文化產業發展中心、北京雙合佰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製。是近來年第一部反映」中國後知青時代「的電影。
  • 沈喬生|知青返城後
    近千萬知青都成了病退青年,是病退的擴大化。反右都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擴大,病退怎麼就不能擴大?知青走了!知青走了,走了……他們離開了,扔下許多東西。十年前,他們如潮水一般湧入農村、農場。十年後,又如潮水一樣退去。大潮的周期是整整十年。他們扔掉飯盒臉盆、扔掉棉膠鞋,破襪子、破衣爛褲。有人也帶走了木頭、黃豆、木耳。
  • 預告|書寫愛情:生活大霧,愛就是能見度——劉慶邦《心事》新書發布會
    本次活動為劉慶邦《心事》的首場新書發布會,特別邀請劉慶邦做客北京雍和書庭,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共同探討愛在生活中的重要價值,探討短篇小說寫作的要義。本書精心收錄了作家劉慶邦創作的22篇有關「愛情」的短篇故事,也是劉慶邦以愛情為主題的短篇小說首次結集。
  • 《夢隨風萬裡》:112、《中國知青圖書要目》讀後感
    三、文獻史料《中國知青圖書要目》中記載1950年至1965年的知青文獻,鳳毛麟角,上山下鄉的城市和知青數量有限,當推新疆建設兵團的上海知青等先行者,其他多是回鄉知青,一些先進事跡及也是時代產物,100條那時書目名字也有深深時代烙印。真正的大規模知青上山下鄉運動始於浩劫年代,狂潮席捲10年,挾眾1700萬人口大遷徒,牽動數以千計的城鎮,數以萬計的村莊和數以百萬計的家庭。
  • 劉佳興《國王派對》首發上線 開創後時代電子樂
    劉佳興  搜狐娛樂訊 近日,華語流行電子樂唱作人劉佳興開年新作電子音樂《國王派對》正式上線發行。這也是繼《預見未來》電子音樂夢想大碟之後的又一全新力作。  最新作品《國王派對》,既是首發音樂專輯主打的歌曲名,同樣也是即將推出系列電子樂的專輯名。首次參與音樂專輯全創作,劉佳興表達了自己對電子音樂的獨到見解和創作想法,新專輯十首歌曲將分不同時間段上線,與廣大聽眾和歌迷見面。通過歌迷喜好的反饋,最終決定整張專輯的曲目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