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醫護日記(30)「呼吸康復操得到了患者的好評!」

2020-12-27 中國經濟網

【一線醫護日記】(30)

記錄者:江蘇省徐州市援助湖北武漢醫療隊成員、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二病區副護士長 王賀

2020年2月24日

不知不覺到武漢支援20多天了。

我所支援的醫院是武漢江夏區人民醫院。進入武漢安排好住處後,我們進行了兩天的感控相關知識培訓。其中,穿脫防護服培訓大家練習非常認真,互相提醒,互相監督,考核合格後為進入疫區做準備。

圖為工作中的王賀。

很快,我們開始進入臨床,我被分到呼吸與危重症科一病區。來到病區的第一天,護士長簡要介紹了病區環境及工作流程,然後很快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跟戰友們每天穿梭在病房裡,為病人輸液、更換液體、測生命體徵、測血糖、協助翻身拍背、吸痰,參與危重病人的護理,對病房的角角落落進行全方位的消毒。跟病人的相處總會讓我們感動,工作上也備受鼓舞!每次科裡有難穿刺的病人,大家總是喊我過去幫忙。記得,在為一位較難穿刺的病人穿刺成功時,病人很激動地跟我說:「您是江蘇支援武漢的醫療隊員嗎?謝謝您們!我們可以合個影嗎?」我微笑著對她說:「是,我們江蘇陸續來了很多白衣戰士,我們一起並肩作戰,大家要有信心!加油,祝大家早日康復!」

圖為王賀和病人在一起。

有時我們上晚班,晚間巡視病房,看到一些輕症病人會在病床上玩手機或是睡覺,我當時在想怎樣可以帶動病人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幫助他們早日恢復健康。回到住處,我在手機上查了很多資料,看到江蘇省護理學會發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症、重症患者呼吸康複方案》裡面有一些呼吸康復操,我把它摘抄下來並牢記於心熟練掌握。上班後,與醫生共同評估患者身體狀況,如果條件允許,帶領患者共同做呼吸康復操。大家帶著口罩在大廳跟著一起做,呼吸康復操得到了患者的好評!有位患者感動地說:「我們在這不僅僅得到了最有效最及時的治療,還有你們教我們做護理康復操,幫著我們早日康復,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真心的感謝你們!」

能夠實實在在的為病人做一些事情,真正的幫助到他們,看到病人康復出院,我比他們更加開心!在戰「疫」的路上,我會和戰友們同心協力,並肩作戰!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還大家一個繁華世錦的美好明天!(光明網記者袁晴整理)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一線醫護日記(24)「家屬不在身邊,我們就是患者的心理依賴」
    【一線醫護日記】(24)  記錄者:北京支援湖北武漢醫療隊隊員 北京老年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 吳忠豔  2020年2月21日這些天來,在武漢,在疫情風暴的中心,我們與時間賽跑,同病毒較量,竭盡全力把患者從死神手裡拉回。二十幾天看似很短,但太多的經歷在此間被放大,那些鏡頭在腦海中不斷回放,又覺得時間是如此漫長。  一直記得那句話: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也記得:今我進入醫業,病患的健康生命是我首要顧念。還記得: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在武漢,我真真切切感受到這些話的分量。
  • 患者「偷拍」住院日記,出院送給醫護人員留念
    18日,協和江南醫院的醫護人員收到一份特別的禮物——一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用視頻記錄的住院日記。視頻裡,有病區醫護人員忙碌的背影,有患者出院時和醫生「比心」的喜悅畫面,有江蘇援鄂醫療隊與協和江南醫護人員聯手奮戰的場景……帶給醫務人員滿滿的感動。
  • 醫護人員手寫日記鼓勵重症患者:你們遠比自己想像中的堅強
    記者近日從廣醫三院了解到,2019年初至今,該院重症醫學科已為患者撰寫了150多篇ICU日記,超百名醫護參與其中。當她的意識日漸清醒後,一本特殊的日記讓她倍感暖心。在轉出ICU時,朱芳在日記本上寫下:這些日記,還有醫生護士對我說的話,讓我知道,我在慢慢變好。你們好暖心。醫療救治中的人文關懷給患者寫日記,不是增加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嗎,有必要嗎?
  • 醫護日記|預防患者意外拔管,我自製了簡易手套式約束帶
    從1月26日起,澎湃新聞浦江頭條欄目推出《醫護日記》,記錄那些在臨床一線為人民健康而戰的醫護人員。為了防止感染,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神經外科重症監護病房主管護師、上海援鄂醫療隊金山醫療分隊護理組組長張文英在出徵武漢前也剪短了頭髮。
  • 武漢日記:上得了一線,當得好「二傳」
    來源標題:武漢日記:上得了一線,當得好「二傳」 2月5日,火神山醫院迎來第二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10天,火神山醫院火速交付,這是7500多名一線建設者沒日沒夜拼出來的。志願者徐敬陽,是那七千五百分之一。
  • 一線醫護日記(55)「穿著畫有哆啦A夢的防護服,充滿無窮無盡的力量」
    https://flv1.gmw.cn/soby/sobey/20200303/1583227107706_High.mp4 【一線醫護日記
  • 保障一線醫護人員安心戰「疫」,團組織在行動
    截至目前,南開大學已有700多名志願者完成崗前培訓,300多戶醫護人員子女享受到一對一服務。  南開大學附屬醫院的醫護人員表示,自己在一線守護著患者,青年志願者則在後方守護著他們的家人。「志願者是孩子的好榜樣,周到貼心的幫助也讓身在前線的我們放下一些牽掛,戰『疫』必勝,謝謝!」
  • 醫護日記|為給大家減壓,醫生熊教授在後背畫了兩隻卡通熊
    從1月26日起,澎湃新聞浦江頭條欄目推出《醫護日記》,記錄那些在臨床一線為人民健康而戰的醫護人員。2月18日,武漢,多雲。早上交班,我們重症一組的患者病情基本穩定,令人意外的是,昨天居然沒有收治新病人,也沒有普通其他病區轉科的危重病人,還有3張空床位。
  • 患者淋巴水腫命懸一線 醫護人員生死營救轉危為安
    近日,安慶市立醫院重症醫學科成功救治一例左下肢淋巴回流障礙患者。39歲的患者王某因兒時一次手術遺留下左下肢淋巴回流障礙,反覆發作的脈管炎導致左下肢淋巴回流障礙而逐漸腫脹增粗,形如「象腿」,殊不知最近一次發作竟把他推到死亡的邊緣。
  • 戰「疫」一線日記|房英:口腔護理、清理糞便……我們把患者當家人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8日訊 按照規定,每位醫護人員進入重症病區工作4個小時就要換班休息,但從出發到回程,一般卻要歷時6、7個小時。護士房英記錄了自己值班的歷程,為患者做口腔護理、清理糞便,工作雖然辛苦但當收到病床上的患者的感謝時,她還是會因感動而流淚。以下是房英的戰「疫」日記。
  • 援鄂醫護人員日記曝光:連續工作7小時,手泡得浮腫手腕起了疹子
    為了打贏這場疫情殲滅戰,全國各地數以千計的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安徽也已經派出醫療隊馳援武漢,那麼這些醫護人員現在武漢情況怎樣?今天小編帶你看看他們的日記,就可以了解一二。戰「疫」日記之:最熟悉的「陌生人」「護士長,早點休息。」「辛苦啦,你也早點休息。」
  • 王永利:總臺《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直擊一線抗疫情真實「武漢...
    一、以日記的形式,彰顯臨危受命迎難而上的高尚人格和大愛精神。面對未知病毒,害怕是本能,但是害怕卻不退縮,迎難而上,這才是勇敢。不論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還是及時報導一線狀況的媒體人,此時此刻,勇敢都是一種非常可貴的品質。第一集女護士戰「疫」日記,就先聲奪人,深深吸引了觀眾。
  • 一線工作卻無法及時接種 美國醫護人員抗議新冠疫苗分配不公
    18日,加州斯坦福健康中心有超過100名一線醫護人員舉行抗議活動,抗議的原因是該健康中心提出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沒有保護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據美國廣播公司報導,健康中心裡的醫護人員經常需要在急診室、重症監護病房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但許多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卻驚訝地發現自己不在首批接種疫苗的名單中,而一些不直接接觸患者的醫生卻可以優先接種疫苗,為此這些一線醫護人員舉行抗議。
  • 醫護日記|上海護士在武漢過四年一次的生日,病人送祝福視頻
    從1月26日起,澎湃新聞浦江頭條欄目推出《醫護日記》,記錄那些在臨床一線為人民健康而戰的醫護人員。酒店裡的雨傘,在太陽下很和諧。查瓊芳 供圖2月29日,支援湖北第三十六天,武漢,晴。今天夜班,所以依舊可以睡到自然醒,可惜生物鐘還是在6:30把我喚醒了,刷一會手機,和周醫生約好一起去吃早飯。這個時候趕著上八點白班和查房班的夥伴們已經出發,餐廳裡空蕩蕩的。
  • 涪陵理髮師免費為一線醫護人員剪頭髮!
    即將進入隔離區,醫護人員需要自己修剪頭髮,但是由於醫護人理髮手法有限,不太專業。所以涪陵在線在得到重慶市涪陵中心醫院同意後招募了理髮師志願者,帶著專業工具,為醫護人員剪頭髮。(剪髮前後對比)重慶市涪陵中心醫院這20個醫護人員,即將投身於涪陵南馬山醫院去工作,這座醫院於2月3日正式投用,設置病房45間。專門用來隔離涪陵的疑似患者和發熱病人。
  • 央視聯合微博推出紀錄片《武漢日記》,網友故事入選「國家記憶」
    今年4月,微博宣布將#武漢日記#裡醫護患者志願者的抗疫日記集結出版為《武漢抗疫日記》,以親歷者的第一視角,真實記錄2020年1月23日至4月7日武漢從「封城」到「解封」的76天實況。《武漢抗疫日記》出版所得收益,將全部捐贈#醫護後盾#公益計劃,致敬為抗疫辛勤付出的英雄們。
  • 直擊東莞一線醫護:工作一天下來,看到盒飯覺得特別好吃
    下午3時,很多盒飯還一動未動,這是因為,一批醫護人員還沒有下班,得從隔離病房裡出來才能吃上飯。「我以前從來不吃外賣,現在看到盒飯覺得特別好吃。」陳衛民介紹,如今,醫護人員每天的工作很緊湊,每天早上8點-9點是交班時間,9:30是培訓考核時間,到10:30醫生開始準備進入汙染區,如果算上穿衣服的20多分鐘,正式進入就到11點了。
  • 「滬鄂心連心」心理諮詢室 一線醫護的「勇氣加油站」
    楊慧青說,一個多月來,這支心理團隊傾聽一線醫護人員心聲,通過共情讓他們化解疲憊和委屈。那些悄悄滋生的負面情緒,都在這間由換藥室改造成的諮詢室裡消弭了。哭,有時勝過壓抑情緒諮詢室還在籌備中時,已有醫護人員聞訊而來,提前溝通面詢。
  • 醫護日記|他們與病人接觸時間最長,承擔最多感染風險
    從1月26日起,澎湃新聞浦江頭條欄目推出《醫護日記》,記錄那些在臨床一線為人民健康而戰的醫護人員。婦女節當天,有護士給患者寫下祝福。本文圖片均為 陳蕊華 供圖3月15日,武漢,多雲。從2月19日出徵江城至今,已經經歷了20多個日日夜夜,從風雪冰雹走到櫻滿東湖,從陰風霾雨步入春滿江城。
  • 時代天使首批捐贈200萬元:馳援抗疫一線醫護,重塑口腔行業信心
    在這200萬的時代天使關愛基金中,100萬元基金將用於馳援湖北省疫情防控工作及救助抗擊疫情的一線醫護人員;另外100萬元將用於持續關注口腔醫護人員在工作中的感染防控和自身健康,一是增強口腔醫護人員在工作中自我防護與感染防控措施的教育與培訓;二是救助在工作中不幸感染甲乙類傳染病的口腔醫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