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美國電影公司玩了幾乎所有時髦概念,然後破產了

2021-02-21 第一院線

文丨王珊珊 來源丨好奇心日報

相對論傳媒,全球最大的中等電影製片公司(Mini-majors)之一, 7 月底在曼哈頓正式遞交了申請破產保護的文件。公司大約 350 位員工中的 75 位,接到了公司CEO 卡瓦諾親自撥打的解僱電話。

相對論投拍過最出名的電影包括《社交網絡》、《速度與激情》、《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伴娘》。它成立於 2004 年,曾經是前途無量的新玩家,帶著華爾街的大量資金進入好萊塢,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與各大製片公司平起平坐的地位,一度聲稱要徹底改變行業製片法則。老闆卡瓦諾被媒體贈送「十億美元製片人」的美譽,曾經是《綜藝》雜誌 2011 年的「年度人物」,在福布斯 2013 年最年輕的十億美元富豪榜單上排名第 19。

就在今年 6 月份,《好萊塢報導者》的一篇文章標題還是《相對論傳媒預期 12 至 18 個月內上市》。但一個多月後,相對論走到了負債破產的結局。公司帳面價值大約 5.6 億美元,而總債務額則超過 11.8 億美元。

想像一下,國內,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突然崛起,帶著大筆的熱錢,比如有 BAT 背景基金的支持,突然大規模投資華誼、光線、樂視的電影,包括《泰囧》、《小時代》,還跟好萊塢在談合作。都以為它離 IPO 不遠了,結果它卻破產了。

相對論 11 年發展過程最大的特點就是像本「概念教科書」,充滿了「最時髦」的玩法,華爾街、數位化、生態鏈、國際化……值得我們趁這個機會,從頭梳理下好萊塢曾經都流行過什麼,而相對論又是如何把這些都做到,卻失敗了。

◎有一天這家公司突然出現,帶著華爾街的錢,很多錢

2010 年 3 月,《名利場》雜誌刊登了一篇題為《相對論傳媒的法則》(The Theory of Relativity)的文章。第一段是這麼寫的:「35 歲,驕傲、有魅力,萊恩.卡瓦諾已經成為好萊塢最有權力的玩家。相對論傳媒 2009 年的公開收入為 20 億美元。他的秘密是?錢——很多錢。加上卡瓦諾所宣揚的一種能夠降低投資風險、讓電影生意不再那麼神秘的算法。」

從 2004 年到 2010 年,相對論六年時間內為電影產業,拉來了將近 100 億美元的融資。這個數字的意義非同小可。2009 年,美國和加拿大的票房總和只是 106 億美元。

卡瓦諾的資本來自華爾街。他是猶太人,一開始的志向不在電影。1990 年代末,他還在 UCLA 上大學,某天問他爸爸能不能借 5 萬美金建立自己的對衝資金。「我爸從椅子上摔下來衝我大笑。」 他回憶。1997 年,22 歲,他成立了第一個公司「KCI」,911 之後破產了。KCI 期間,他並沒有投資電影,但卻和一些電影業內人士熟絡起來,包括《蝙蝠俠之黑暗騎士》製片人 Charles Roven。

2002 年,卡瓦諾捲土重來,他利用自己的人脈積累,為認識的電影人以及華爾街金融機構牽線搭橋。一開始,相對論是純粹的高端中介,將花旗集團、美林證券公司介紹給電影公司,從中收取製片費用、也可能拿到電影分帳。直到 2007 年,保羅.辛格建立的對衝基金,埃利奧特管理公司,持得相對論一些股權,向它提供了大約 10 億美元的資金。在此基礎上,相對論獲得了獨立投資的機會。

一夜之間,有錢的相對論獲得了整個電影業的注意。「相對論進入這個市場,製片人看著他,就像一個美女走進監獄。」 《名利場》形容說。

2008 年,它成為環球和索尼的聯合出品夥伴,有權投資環球 75% 的電影。2009 年,它花了 1.5 億買下了環球下屬的類型片廠牌 Rogue。2010 年,它獲得了 Starz 電視網旗下「序曲影業」 45% 的市場分配權,終於有了獨家發行影片的能力。

相對論投資了環球的《速度與激情》系列

◎相對論創建了一套電影投資算法,認為這能改變好萊塢

2015 年,相對論破產之後,《好萊塢報導者》問卡瓦諾:「因為公司有巨額的債務,你有沒有思考過商業模式可能有錯誤呢?」卡瓦諾說:「我百分百支持我們的模式。」

2010 年開始,相對論開始投資製作自家的電影。把愛因斯坦當做偶像的卡瓦諾,目標是用科學來修正電影市場的 bug。

「我看見主流電影公司為了一部電影,拿 2.5 億到 3.5 億投資來冒險。他們有能力這樣幹是因為他們一年能拿到 20 億投資,所以他們一直冒險,總有一次他們拍出一部《蝙蝠俠》能賺十億美元票房的,給了他們——12% 的回報。這世界上沒有對衝基金能同意這件事。這裡有 20 億,為了 12% 的回報忍受全盤皆輸的風險。這是最愚蠢的商業模式。」

相對論公司出品電影名單上,有一部中國觀眾熟悉的,《社交網絡》。這部電影講述的是 Facebook 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故事。扎克伯格被稱譽為是「程序神人」,他在哈佛主修心理學與運算科學,大二時他寫出校內交友網站程序,也就是 Facebook 的雛形。

卡瓦諾相信能拯救電影市場的正是——程序。職員們會使用一種計算機算法,來計算電影的風險性。他們建立起一個過去十年電影的資料庫,以此評估新項目的類型、製作成本、宣發費用。程序會進行 1 萬種模擬票房演練,計算電影盈利的可能性,以及哪種情況最盈利。

「即使我同意拍了,模型不同意也不行。」 卡瓦諾說。

◎相對論要第一個吃「數字螃蟹」,率先和 Netflix 合作

卡瓦諾說:「我們不會大手大腳地花錢。但如果說我不想擁有自己的王牌,那我是在說笑話。」

在這裡,卡瓦納福的「王牌」指的不是「X 戰警」或者「007」這樣的賣座系列,他指的是挖掘別人想不到的銷售渠道、合作夥伴。

2010 年 7 月,相對論和視頻網站 Netflix 籤了一份為期 5 年的合同,相對論的電影下映之後會在 Netflix 上播放,而不是優先給付費電視或者發行 DVD。

那時候 Netflix 還不是拍出《紙牌屋》(2013 年上線)的 Netflix.這是第一次有大電影公司向在線視頻服務商優先提供長期片源。「當 HBO 和 Showtime 這些付費電視頻道阻攔著 Netflix 購買電影版權。獨立電影公司相對論傳媒則率先和 Netflix 合作。」《洛杉磯時報》當時的報導寫到。

「我們一直在尋找把生意做大、取得更多收入的新辦法。」 萊恩。卡瓦諾強調,「很明顯,這是電影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將會為行業帶來全新的機會。相對論和 Netflix 分享共同的前景,我們和合作是電影業的一次改變。」

這也為相對論再次豎立「大膽吃螃蟹」的創新者形象。當時 PR Newswire 的一篇報導稱這為「顛覆性的合作」(Groundbreaking Deal)。

◎相對論在北京有家發行公司,認為自己「是美國的也是中國的」

相對論的合作夥伴中已經有了數字媒體。那麼還有什麼可能被稱作「王牌」呢?國際市場有資格算做一部分。

相對論曾計劃在紐約和香港同時上市。卡瓦諾說:「我們某種意義上會認為我們既是美國的公司,又是一家中國公司。」

2011 年,相對論在北京成立了一家電影發行和融資公司,名字是星空大地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Sky Land Entertainment)。據福布斯的一篇報導敘述,那年卡瓦諾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結識了矽谷風險投資公司 IDG 的亞洲區總裁熊曉鴿。他們談判了一整夜,期間喝了一堆 5 小時能量飲料,早上敲定了交易。IDG 旗下有一家未被充分利用的發行公司,也就是星空大地,卡瓦諾決定利用它:「相對論傳媒可以聲稱自己的許多電影是與中國企業合拍的,這對應付政府的進口配額限制是有幫助的。」

相對論的中國辦事處確實是做了一些事情的,重點是和國營電影發行商華夏電影建立了良好關係。2011 年和 2012 年,相對論投資較大的兩部電影,《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Mirror Mirror) 和《驚天戰神》(Immortals)分別通過華夏在國內發行,票房分別是 4419 萬和 8070 萬人民幣。

而相對論納入版圖的不只中國。2010 年,它在亞洲富豪 Keyur Patel 的幫助下進入印度,成立了 Relativity Media India,同樣將自己的電影發行到印度市場。 2012 年,它還與 EuropaCorp(法國最大電影公司之一)合作,共同製作了兩部電影。

相對論希望通過增加海外發行的收入,讓那些成本低、本土票房一般的電影,能夠獲得更多收入。比如說 2013 年的《電影 43》(Movie 43),美國票房只有 480 萬美元。但接下來這部電影又在全球範圍內賺取了 2300 萬美元。光是海外預售收入就能支付製作預算。最後賣賣錄影帶,還賺了不少。

◎不能只是電影公司,要打通整個 「娛樂生態」

現在打開相對論傳媒的官網,可以看到 8 個欄目,電影、電視、國際、體育、數字、音樂、教育,以及破產後出現的重組單元。

相對論傳媒在電影產業有了初步規模,就開始打造自己全生態產業鏈。大部分分支都是圍繞電影。比如將賣座的電影 IP 翻拍成電視劇,藉助原有名氣,無需拍攝成本高昂的試播集。公司對真人秀的製作模式:保留所有權以及保持低預算,這樣即使收視率平平也能做到有利可圖。音樂分支同樣也是為電影製作原聲帶。教育部分則是以可盈利的電影類高中和大學為目標。

Relativity Sports 是它的體育子公司。公司旗下擁有 300 位 NBA,NFL 和 MLB 的運動員,為他們提供商業談判、娛樂經濟、公關等服務。體育部門仍在運營,並不在相對論的破產範圍內。

◎要文藝小眾還是賺錢爛片?CEO 說選後者,永遠

卡瓦諾有一句名言,是他曾經對《時尚》雜誌記者說的:「你知道多少人看了《神槍手之死》(一部文藝片,奧斯卡提名,美國票房 390 萬美元)嗎?有你和七個人。《百貨戰警》票房接近 2 億(索尼和相對論聯合出品的喜劇,IMDB 評分 5.3,投資兩千多萬票房 1.8 億美元)。我永遠都會投拍《百貨戰警》這樣的電影,永遠。」

「這個很有錢、認識很多人的傢伙來了。但問題還是在於他做了哪些電影。你看看那些電影,就會意識到問題所在。」 電影學教授 Wheeler Winston Dixon 如此評價卡萬諾。

低成本、市場喜歡、口碑不重要,這就是卡瓦諾想要的電影,跟所謂「爛片」的特徵是有很大程度重合的。同時這位華爾街背景的猶太商人,對預算的控制非常嚴格,每一個百萬美元都很重要。如果預算超過他的心理價位,哪怕只超過 300 萬美元,他都會拒絕這部電影。

比如上文提到的《電影 43》,2013 年上映,作為一部由 11 位導演執導的喜劇段子合集,成本只有 600 萬美元。雖然電影擁有艾瑪.斯通、科洛.莫瑞茲、休.傑克曼這樣的大牌明星,但相對論成功說服他們只拿很少的片酬(也是佩服能做到)。大明星們做出各種稀奇古怪的行為竭力搞笑。電影 IMDB 評分是 4.3 分,第 34 屆金酸莓獎這部電影獲得最差影片、最差導演、最差劇本三項大獎。

◎好萊塢對 CEO 的態度兩極分化,「十億製片人」VS「行業裡的癌症」

2009 年十一月,電影《兄弟》在紐約舉辦首映禮,現場有主演娜塔莉.波特曼、託比.馬奎爾,環球總裁羅恩.梅耶爾,獅門 CEO 費勒梅,韋恩斯坦影業的哈維.韋恩斯坦。而相對論的卡瓦諾——剛被獲封 「十億製片人」——是現場的焦點。他負責介紹影片,招呼大家拍照。

韋恩斯坦說:「卡瓦諾很有社交天賦。如果某個 party 上,你把一個銀行家介紹給妮可兒.基德曼跟佩內洛普.克魯茲,一小時以後兩位女士因為太無聊想殺了你。但如果這個人是卡瓦諾,她們會愛上他。一小時後,大家都在籤合約,然後唱著迪恩。馬丁的歌,集體飛到義大利的卡布裡島,雖然剛才還在洛杉磯。」

好萊塢對他的感情很兩極分化,不是所有人都像韋恩斯坦一樣欣賞他。一位熟悉相對論公司的人士評價是:「卡瓦諾就像一個比佛利山莊的孩子,錢來的未免有點太快太多。就在忽然之間,他就開始和環球跟索尼談生意了。」《名利場》這麼形容 2010 年的相對論和卡瓦諾:「他也招來了很多嫉恨,有人說他是行業裡的癌症,有人說他是一輛隨時等著翻車的列車。」

其實如果在中國有這樣一家公司,恐怕也會遭到這樣的待遇。一邊比如說,跟網際網路大佬挺好的,好到例如雲峰資金給他劃了數十億。一邊又跟冰冰子怡聊得來,剛才還在橫店吃飯,一小時後數個電影立項,私人飛機飛峇里島,唱李宗盛的《山丘》。然後華誼王中軍或者光線王長田總結兩個詞:「資本運作、跨界人脈。」人們很難拿平常心對待它。

◎相對論要做市場最好的玩家,卻不願做最受歡迎的產品

「卡瓦諾說他要改變好萊塢,但現在公司破產了。」這是《洛杉磯時報》 7 月 30 日的評論。

是什麼,讓相對論從即將上市的公司,變成一家破產企業?

相對論最表面的問題就是缺乏資金做事情,融資方不停舊的撤出新的加入,終於斷檔續不上了,沒有人再願意信任它——因為這兩年,它生產不出高票房的電影。2013 年以來,相對論專注於製作自己的電影項目,《地球回音》(Earth to Echo)憑 1300 萬美元的預算獲得 4500 萬的全球票房,《三日刺殺》(3 Days to Kill)憑 2800 萬的預算入帳 5260 萬美元。但另一方面,列出票房失敗之作也不是難事。相對論公司請來明星如克裡斯蒂安.貝爾和佐伊.索爾達娜出演的《逃出熔爐》、利亞姆.海姆斯沃斯 2013 年的《偏執》等,這些電影的票房收入都令人失望。

一個最根本的矛盾在於,相對論要做市場最好的玩家,但它卻不願生產市場最受歡迎的那部分產品。相對論在做票房預估,在做風險規避,在節約成本。但這跟主流片商從幾十年前就開始做的,並沒有任何實質區別。它把能夠拓展的渠道都拓展了,但執著於低成本電影的普遍盈利,無法接受高風險最賺錢的娛樂大片,也無所謂好口碑。

相對論的破產也說明,當整個市場中,領頭的公司們基本都保持清醒,在做良性循環,基本業務沒做好的公司最終會曝露短板。

如今,相對論正在等待拍賣程序。《洛杉磯時報》報導,有不少家公司都在考慮入手,包括私有控股方、國際商業公司、以及數字媒體公司。其中最有可能的是米高梅。米高梅有一部分 Anchorage Capital Group 的投資,而 Anchorage 就是相對論的優先債權人之一。還有一種說法是卡瓦諾賣了自己的海灘別墅,準備把公司再買回來。

「你有什麼後悔的事情嗎?」這是《好萊塢報導者》問卡瓦諾的問題。

「我最大的後悔就是相信了 Colbeck(幫助相對論解決融資問題的公司,卡瓦諾說在關鍵時候遭受了背叛)。我第二大的後悔,是自從 2012 年之後沒有更多地參與進入電影製作和營銷本身。」這是他的回答。相對論並不是他的全部,他還有 40 多家各類公司的股權,包括和家人一起經營的私人基金、寵物科技產品公司等。

相對論這種「每一條新聞都關聯著一個時髦概念」的發展道路,在中國的娛樂公司中並不少見。我們會想到這兩年負責給市場講「生態故事」的樂視,也會想到聲稱「了解電影市場所有毛病」的遊族(它也是忽然之間伴隨著時髦的《三體》冒了出來)。

事實上,想像下,如果相對論生在中國?

11 年間我們聽到它跟好萊塢談合作,往印度賣電影,它跟政府關係也好跟金融巨頭又鐵,又做音樂又做體育又做流媒體,老闆還做寵物科技多有愛。它或許已經抓住了借殼上市的機會,前一段股價翻了好多番。普通股民都分不清它自己出品的電影和那些跟投環球電影的區別。爛片就更不用提了——又不特別。從相對論做到來中國發行電影的過程來看,它還能折騰出不少想不到的事。

-END-

感謝關注第一院線微信平臺:dyyx360。如希望與我們交流,請加電影圈個人微信號:dianyingquan,將有機會參與線下等相關活動。

相關焦點

  • 美國知名保健品公司宣告破產!這家中國公司或成最大受害者…
    疫情蔓延之下,美國企業破產潮洶湧湍急。當地時間6月24日,美國老牌保健食品公司GNC(美國健安喜控股有限公司)表示,已申請破產保護,稱計劃關閉7300家門店中的1200家。
  • 雅皮士最後的喪鐘:美國總統幾乎人手一件的百年品牌申請破產
    歷史上45位美國總統僅有5位沒有穿過他們家的西裝,好萊塢明星名流幾乎人手一件,它是進入華爾街金融大鱷的通行證,更是雅皮士的標配。這家店的西裝被稱作「總統御服」,猶如古代中國「皇袍」。同時它也是美式西裝的鼻祖,造就了一個時代的男性荷爾蒙。但在疫情之下,這家200多年的老店申請破產掀起了時尚圈的軒然大波。
  • 這家服裝廠破產,美國總統可能沒西服穿了
    根據破產申請,布魯克斯兄弟關閉了其250家美國門店中的20%,並「從 WHP 全球擔保了7500萬美元的債務人佔有貸款」以繼續運營。而一份法庭文件顯示,該公司資產和負債都在5~10億美元之間。布魯克斯兄弟在兩次世界大戰和大蕭條中倖存下來,不僅見證了美國的崛起和富強還伴隨著一代又一代的美國人成長。所以,有人稱這家幾乎和美國同齡的經典品牌為「國家的驕傲」,是美國最古老和最有聲望的零售商之一。1818年,Henry Sands Brooks在紐約曼哈頓開了第一間名為Brooks的服裝店。
  • 這家有百年歷史的建築公司,是如何破產的?-虎嗅網
    20 世紀 20 年代至30 年代,塔馬克和所有其它公司一樣,遭遇了經濟蕭條和工人大罷工的威脅。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塔馬克選擇「薄利多銷」,迅速向英國東南部擴展業務,從鄉間小路做起,集腋成裘,逐步由建築材料供應商發展成為了建築工程承包商。
  • 拿過52項奧斯卡提名的獨立電影公司安納普爾納峰瀕臨破產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導,近年來在美國獨立電影界風頭頗勁的安納普爾納峰電影公司(Annapurna Pictures),如今因為經營不善,已有申請破產之虞。
  • 從瀕臨破產到喜笑顏開,這家航運公司體驗到魔幻2020!
    曾揚言打造一直100船船隊,成立短短兩年時間公司船隊規模達到68艘,但卻在今年上半年遭遇市場寒冬,公司幾乎走到了破產的邊緣。不過集運市場急轉直上又將這家雄心勃勃的船東公司的懸崖邊上拉了回來。2020年,一切就是這麼魔幻。
  • 美國破產背後的驚天秘密
    三、美國公司的多次破產為什麼美國既然從兩百多年前建國伊始就是個公司,但是現在破產的美國公司卻是1902年才成立的呢?這是因為美國公司在歷史上多次被建立又多次被破產。美國公司第一次破產是在1863年4月24日,由於內戰消耗太多,林肯總統主導,將國父華盛頓建立起來的那個美國公司破產了。
  • 破產、倒閉 美國巨頭的冰與火之歌?
    來源:財經早餐作者: 王小哼 5月才剛剛開始,美國的零售業就扛不住了。5月7日,美國著名的百貨公司尼曼馬庫斯(Neiman Marcus)因不堪數十億美元的債務負擔而申請破產,成為了美國首家在新冠疫情期間破產的大型百貨公司。這也是本月繼J. Crew 於5月4日申請破產保護後第二家破產的美國零售商。
  • AI公司,開始破產了
    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據外媒報導,全球知名的AI晶片企業——Wave Computing 公司即將破產。據悉,該公司已經遣散了所有員工,並申請破產保護。如無意外,這將成為第一家在疫情期間申請破產的 AI 晶片公司。消息令科技圈譁然。
  • 著名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英國公司宣告破產!
    也許和疫情無關,疫情只是加速了她的死亡,總之,這家盛產天使,活色生香的公司,在疫情中,走不下去了...受經營不善和疫情等因素影響,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著名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的英國公司(Victoria's Secret UK,簡稱維密英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800多個工作崗位面臨危險。
  • 做了《功夫之王》《速度與激情6》的相對論傳媒破產了,國內電影又能學習到什麼?
    導語:申請破產保護的幾個月前,相對論還大談上市,以及和中國的關係。幾個月時間,公司就從鼎盛到落敗。在看文章的過程中,也許你會發現它的一些表現和我們的某些現象非常相像。其實在事件爆發之前,BAT三家、萬達和華誼都盯住過這家公司。
  • 美國百年西裝店「Brooks Brothers」宣布破產!
    1818年在美國成立一家至到現在都非常有名的西裝店叫「Brooks Brothers」這家很有名的公司竟然倒閉了,這家公司倒閉了能代表什麼呢!你知道這家店多有名大家知道嗎?而現在卻申請破產了,美國有45位總統的就職典禮的西裝,都是出自家公司設計出來的!
  • 美國又一家知名油氣公司申請破產:新一輪全球性危機導火索或已點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能見APP獲悉,美國當地時間4月26日,一家名叫美國戴蒙德海上鑽探公司正式提交破產保護申請。該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休斯敦的海上鑽探公司。據悉,美國戴蒙德海上鑽探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海上鑽井承包業務的公司,其在墨西哥灣擁有大量業務。
  • 這家全球歷史第二悠久的航空公司申請破產
    拉美第二大航空公司哥倫比亞航空申請破產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10日,拉美第二大航空公司哥倫比亞航空(Avianca)向法院提交破產計劃,但同時保留重組權利。根據公司官方公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3月以來公司收入銳減80%,公司面臨巨大的資金流動性壓力。公司擬通過破產重組解決債務問題。
  • 傳奇山寨電影公司:我們從不抄襲內容,我們只借鑑概念
    第一次聽說 The Asylum(庇護所)公司,是當時「環太平洋」這部電影大熱後有影視博主發現了這家公司蹭「環太平洋」這部電影的名字,發行了」環大西洋「這部電影山寨就要有山寨的亞子,製作水平那真的是一言難盡這機甲的質感,像不像鐵甲小寶在省特效費用上,也是登峰造極到了極致,怪獸出場時間就沒多大會兒這敷衍的怪獸
  • 盤點2020 | 美國十大零售業破產事件
    這家高檔百貨連鎖店於2020年5月初申請破產保護,是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最引人注目的零售業倒閉事件之一。  同年9月,公司完成了破產保護程序並在消除了數十億債務後並組成了新的董事會,其中包括前LVMH(路威酩軒)北美主席Pauline Brown和前eBay首席戰略官Kris Miller。
  • 這家公司只拍「無節操」電影,專騙少男少女!
    這家公司名叫Asylum,業內還挺有名氣,專門靠山寨大片賺錢,說通俗一點,就是蹭熱點。公司名稱也很有意思,Asylum翻譯成中文就是精神病院,看來這家公司對自己的定位確實比較清晰,拍的電影基本也都是神經兮兮的,當然也可以善意地理解成純粹是為了惡搞。
  • 這家公司倒閉了,導致300家必勝客要關門了!
    Wendy's也是讓人眼睛一亮北京時間8月18日,據外媒報導稱,必勝客母的公司百勝集團在美國最大的特許經銷商NPC國際公司(NPC International),向美國政府申請破產保護了Npc公司外的Logo這些餐廳將面臨永久性地關閉。
  • 一根電線引發大火 電力公司申請破產
    2018年,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火,11月8日在北加州爆發。大火燃燒了17天,影響範圍達15萬英畝,損毀了18000多棟建築。在這場火災中,85人喪命,5萬多人逃離家園。大火和電力公司有關嗎?真的有關。這次加州山火的元兇是電氣火災。據外媒報導,2018年11月8日,一根帶電線路從電網上掉落並影響了一個客戶的用電。
  • 美國存在百年的銀行破產,我國的銀行會破產嗎?破產後存款會怎樣
    作為疫情最嚴重的美國,如今已經有銀行開始撐不下去了,就在上周五,美國一家已經存在了上百年的銀行宣布破產,揭開了美國的銀行破產的序幕。這家宣布破產的銀行名為第一州立銀行,雖然冠名「第一」,但其實只是一家小銀行,其2019年的資產總額僅為1.5億美元左右,相當於10億人民幣左右,這麼小的銀行還不如我國的一些鄉鎮信用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