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戰國》到底有多爛?除了戰爭場面和頭盔復原外一無是處

2021-02-11 冷兵器研究所


編者按:《戰國》是2011年上映,由金琛執導,孫紅雷、景甜、金喜善、吳鎮宇、中井貴一、姜武等主演的古裝歷史電影。從當時來看,這部電影還算投資不菲,但是就是這樣的電影,在豆瓣評分只有3.9,可以說這部電影包括劇情、臺詞,以及人設都是奇尬無比。那麼如果只是評價一下這部電影在戰爭方面的復原,能否為這部電影挽回一些顏面呢?

  

電影《戰國》在上映之前,號稱是還原歷史的正劇。孫臏和龐涓之間的鬥智故事可以說耳熟能詳,雖然孫臏和龐涓是否真的是傳說中鬼谷子的弟子還有待爭議,不過孫臏和龐涓這兩位名士背後的兩個國家,齊國和魏國,都是戰國初期著名的軍事強國。

▲電影中的齊國宮廷,復原的還算中肯

但從電影一開始,在講解故事背景時,所製作的戰國地圖,便出現了錯誤。歷史上齊國並沒有佔據現在的山東全境,而是和魯國以泰山為界,而之後魯國又被楚國所滅。因此今天的山東地區,在當時應該是被齊楚兩國佔據。

▲電影一開始使用的地圖

電影一開始使用的地圖便出現了問題,在歷史上,齊楚兩國之間的魯、宋兩國皆為楚所滅。

▲戰國時期地圖

在電影開頭,齊軍在女將田夕(景甜飾演)帶領下,對當時魏軍進行的包圍戰,除了演技略尬以及粗糙的特效外,其實也是有一定的看點。

▲田夕大將軍充滿塑料感的鎧甲

如果說景甜那套鎧甲有什麼符合歷史的地方的話,大概就是上面的花紋和確實類似一些從戰國時期墓葬中發掘出來的器物上的花紋。而她的髮型則是參考了漢代侍女俑的髮型,但至於為何齊國能讓一個女子擔任將軍的職務,這就不是筆者能夠解釋的問題了。

▲漢代侍女俑

必須要說的是,古代戰場上,不論男女,在戰場上披頭散髮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因為頭髮不僅會妨礙實現,而且在戰鬥中一旦被對方抓住,也很容易出現危險。

▲電影中魏軍所佩戴的頭盔

可以說,頭盔這是這部電影不可多得的亮點。在戰國一直到漢代,中國的頭盔,大多都是以札甲拼接式為主。電影中的魏軍的頭盔,明顯是參考了燕下都遺址出土的鐵胄進行復原。

▲燕下都遺址出土的鐵胄

除了頭盔之外,魏軍將領的鎧甲復原和齊軍一樣,都是塑料藝術風了。

電影中出現的魏軍步兵鎧甲,參考的是秦始皇兵馬俑的步兵鎧甲。不過遺憾的是沒有出現護臂。但電影中齊軍對魏軍的戰術倒並不算特點魔幻,齊軍先鋒騎兵率先撕開魏軍陣線,之後步兵進一步擴大戰果。

▲電影中齊國騎兵率先發動進攻,撕開了魏軍陣線

▲後續擴大戰果的齊軍步兵

齊軍步兵鎧甲的復原相對魏步兵來說要糟糕一些。不過電影中有意區分了齊國身穿皮甲的輕步兵以及穿著鐵甲的重步兵,這一點還是比較用心的。

▲齊軍擊潰魏軍

當然騎兵正面衝擊步兵軍陣,對於騎兵來說是一件  很危險的任務。騎兵在衝鋒的過程中,如果無法將步兵陣型衝散,又沒能及時調頭撤退,那可能就會和前面的騎兵一起,成為步兵長矛上的「糖葫蘆」。在馬鐙還未出現的年代,尤其如此。

▲歷史上著名的諾曼騎兵,他們在衝擊步兵陣線時,往往會進行多次衝鋒,這樣逐漸破壞地方步兵的陣線和士氣。

比較有意思的是,在一些細節方面,《戰國》處理的都頗為考究。

電影中齊軍長矛,其3米左右的長度,是比較符合歷史的,可惜只在這一個靜態場景出現過。當然田將軍穿的鎖甲……在戰國時期並沒有相應記載或者出土實物。

▲電影中齊國邊城的石制城牆,這明顯參考了齊長城遺址

▲齊長城遺址

在電影末尾的孫臏和龐涓最後的對決中,孫臏並沒有使用著名的減灶計,而是使用把握魏王忌憚龐涓,而使用疑心計的方法,將魏軍引入馬陵道。

▲著名的馬陵之戰故地,山東臨沂的馬陵山區

▲電影中的馬陵道

▲電影中齊軍使用落石攻擊谷內魏軍

在電影中,齊軍僅靠落石就將魏軍徹底消滅。這種做法其實只是一種藝術性的表達,實際的情況,可以看一下電影中魏軍的行軍狀態。

▲在狹長的馬陵道行軍的魏軍

在歷史上,馬陵之戰是一場附近圍殲戰。而在電影中,齊軍明顯只在一處伏擊,那麼魏軍其實可以依託另一邊的山崖作掩護,逐漸聚攏和後退。甚至如果龐涓能夠阻止魏軍慌亂的狀態,那麼他還可以派弓箭手在另一邊登崖(在電影的表現中,山崖並不是爬不了),然後使用弓箭壓制崖上齊軍,以此來為大部隊的撤離城區寶貴時間。因此,雖然魏軍在遇到齊軍居高臨下的伏擊時敗局已定,但是並非不能從不利的地形中撤出,只是必須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而且需要有將領的正確指揮。

▲電影中,龐涓的「蒙圈」無疑增加了魏軍的傷亡

▲而至於魏軍順著齊軍投石的一側山崖進攻,則是徹徹底底的無腦行為

總的來說,相對於劇情的尬,只要忽略掉景甜所飾演的田夕將軍在其中的作用,那麼整部電影的戰爭場面勉強還是能夠達到中等水平。當然至於裡面糟糕的特效,最好也要保持些平常心,或許也不是不能接受。

電影評分環節:

1、除了孫紅雷以外,都有些一言難盡的演技:-2

2、為了強行達到一個黑深殘的效果,而對人物進行降智打擊:-4

3、在國產電影中,還算中規中矩的復原:3分

4、糟糕的特效、服裝,以及許多尷尬的人物對白和場景:-3

總分:-6不推薦觀看

這次要為大家推薦的,是泰國著名的系列電影《納瑞宣國王傳奇》。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主編原廓、作者時之沙,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古代四五米的長矛咋實戰?


《英雄鄭成功》竟是國內唯一一部展現明代海戰場景的電影?

iphone新版微信

星標+置頂 

一秒鐘找到冷研




環首刀    漢劍    鞭鐧    陌刀    唐刀    鉤鑲     輕呂   戰錘    石斧   馬槊   殳  西域鑌鐵大刀   樸刀   兵馬俑青銅劍   鐮刀   清弓   中國傳統弓  明式小稍弓  英國長弓   國產刺刀大全   中國騎兵軍刀   英國軍刀  空軍傘兵刀    海軍寶劍   山文甲    明光甲    歐洲騎士板甲   鱗甲   古埃及西臺彎刀   阿昌族戶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備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蘭國刀   印度虎爪   長鉞   睪丸匕首  印度軟劍   麟角刀  亞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堊紀魚骨劍   伊斯蘭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喪屍武器   越南弩   手擲類暗器  廚刀  世界盾牌    歐洲細劍   日本天皇佩刀  東瀛名刀譜  玉鋼神話 兵馬俑青銅劍    趙雲亮銀槍   關羽青龍偃月刀   張飛丈八蛇矛   呂布方天畫戟   豬八戒九齒釘耙   唐僧毗盧帽

相關焦點

  • 【戰國電影】老片日本戰國戰爭巨片《天與地》,5星推薦
    影片的製作耗資20多億日元,攝製組遠赴加拿大拍攝外景,流行樂壇巨匠小室哲哉負責為之配樂。本片場面浩大、服裝布景精美,這些看點即使對於不諳日本歷史的觀眾來說也具有相當的吸引力。本片是1990年日本最賣座的電影,票房收入高達55億3千萬日元。
  • 陸川導演把鴻門宴到底還原成什麼樣了?
    在電影中,陸川導演將這個鴻門宴渲染的殺氣十足,並且極具歷史感。但是整個鴻門宴對於漢代餐飲的歷史復原,卻是有很大的問題。首先是筷子的問題,在整個鴻門宴中,所有人都是用手抓飯吃。劉邦和項羽下的是土耳其館子嗎?
  • 影視研究所 | 《大秦賦》復原的攻守城戰場面可信嗎?
    那麼從歷史角度考慮,電視劇一開頭的邯鄲圍攻戰到底有哪些拍得好的片段,或是有明顯史實錯誤的片段呢?別急,我們可以結合歷史記載和文物,來看看《大秦賦》第一集戰爭場面的真實性究竟如何。在具體分析每個鏡頭之前,我們不妨先看看邯鄲戰役的歷史背景。戰國時代的邯鄲之戰(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57年)是秦趙長平之戰的延續。長平之戰後,趙國軍隊主力損失慘重,元氣大傷。
  • 重現古希臘時代的殺戮和血腥!解讀史詩電影《特洛伊》裡的古希臘戰爭
    ▲《特洛伊》海報在《荷馬史詩》中,這一段故事堪稱是神話和英雄傳奇的混雜。不過在電影中,導演徹底剔除了原著中的神話段落,而是完全用英雄和戰爭,來重新詮釋這段故事。不過一個有意思的是,電影中復原的,帶有長鬢毛的邁錫尼軍隊頭盔,卻是歷史上卻是存在過的。同時,電影中出現的,兩邊由缺口的大盾,其實是一種比較經典的邁錫尼風格盾牌。
  • (轉載)為什麼日本戰國武將頭盔誇張(作者:劉韜&敏友)
    造型誇張的頭盔往往和武將個人形象聯繫在一起,比如本多忠勝和真田幸村的鹿角盔,豐臣秀吉的馬蘭後頭盔,幾乎所有的武將都挖空心思在頭盔上做足文章。相比同在冷兵器時代的中國或者朝鮮,日本武將堪稱花枝招展,大型合戰宛如化妝舞會。有解釋說日本戰國的誇張頭盔有防禦冷箭和便於指揮的作用。不能接受這些說法,因為中國和朝鮮的將軍們也要面臨同樣問題,換句話說這只是戰爭的共性,不能解釋日本特色。
  • 戰爭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不用上學了,看過最好看的戰爭題材電影
    《希望與榮耀》由John Boorman執導,由Sebastian Rice-Edwards、Geraldine Muir、Sarah Miles、David Hayman主演的戰爭題材電影。影片的可貴之處,在於一個不落俗套的視角,一群無名而自然的演員,一個美麗而堅定的故事。
  • 電影與歷史:《託米麗斯女王》裡的文物和武器裝備原型
    在遊牧經濟中,女性的作用和地位,會比傳統的農耕世界較高一些;而且流動的生活方式很容易改變個人的經濟和社會地位;此外,頻繁的劫掠和部落戰爭,讓所有社會成員都受到暴力的威脅。除了身甲部分,在激烈的馬背廝殺中,背甲還可以擋住背刺和來自後面的冷箭。
  • 從石田三成到關原之戰,日本戰國的戰鬥規模到底有多大?
    摘要:從石田三成到關原之戰,日本戰國的戰鬥規模到底有多大?史稱「一戰定天下」的關原之戰中,石田三成敗給了德川家康所率領的東軍,決定了日本之後的歷史。石田三成的大敗,也讓參與西軍的眾多大名,遭到處分,有的甚至家系斷絕,人生出現重大轉變。
  • 票房趕不上《八佰》的零頭,《花木蘭》到底有多爛?
    有一說一 海報是真的醜除了神仙姐姐劉亦菲的粉絲,很少有人會誇這部電影拍得好比起當初官宣劉亦菲飾演花木蘭時觀眾們的空前熱情和期待,我們大多數人對這部電影的態度是由期待卻轉變成無奈的失落。首先說演員的演技。神仙姐姐劉亦菲因為長久以來的大眾基礎,很多人對她一直有厚厚的濾鏡。
  • 戰爭到底有多恐怖?一部一鏡到底的電影帶你親身體驗
    場景真實細膩,無人區到底有多恐怖。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碰到什麼。而戰壕全部是劇組實地挖出來的,《1917》為了讓拍攝場景更加逼真,很多戰爭場面都是1:1實景打造出來的,也包括那條長達1.58公裡的戰壕,而且深度都至少一公尺以上。
  • 中國古代頭盔樣式那麼多,為何影視劇裡卻儘是「飛碟帽」?
    那麼,為了整本溯源,本文將主要講講真實歷史上的中國頭盔,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如果說在反映這一時期的戰爭題材電影中,《赤壁》還算有點影子的話,那麼某位港導的「飛碟帽」,則實在是謬之千裡了。這類頭盔一般為成一個半圓形的盔頂,隨後在盔頂邊沿編綴以小型甲片為護頸以保護後腦。在鄴南城古城址出土的北朝時期的頭盔便屬於這種類型,這種形制已經和出現在不少古裝影視作品中的頭盔有不少相似之處了。
  • 彼得大帝有件重寶琥珀屋,可惜在戰爭中丟失了,復原後才知道模樣
    在俄國歷史上,彼得大帝是最著名的帝王,他不僅有豐功偉績,還有件難得的寶貝,但可惜的是,寶貝在戰爭中遺失了,半個多世紀之後俄國專家才將它復原,我們才得以一睹這件絕世珍寶的風採。究竟是什麼樣的寶貝,它的背後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呢?
  • 爛番茄 92%,《1917》一鏡到底打造一戰電影
    影片92%的爛番茄新鮮度,這也似乎意味著本片註定將在今年的頒獎季有所收穫。所以,薩姆·門德斯是如何從細小處著手講述《1917》這個故事的?戰爭電影是影史上的標準題材之一,為什麼呢?因為戲劇的核心就是衝突,而戰爭即衝突。當看到這麼一部寓意深刻的電影時,我們往往會深受觸動。
  • 國土面積30萬平方公裡,卻分成68個國家,日本戰國戰爭是村戰?
    第一:日本戰國的戰爭規模有多大?在日本戰國,自然也沒有這麼大的數字,整個日本戰國一直到末期,日本的人口高峰值也才1800萬人。相比之下雖然三國末期總人口僅僅只有2000萬,看起來和日本接近,但是東漢末年時全國的總人口卻有5000萬。也就是說光是一個三國爭霸就打掉了3000萬人!相比之下,日本戰國的戰爭規模能有多大?
  • 哪部電影是目前國內最好的城塞攻防電影?《墨攻》實至名歸
    這一支逐漸和秦國的軍事體系相融合,成為了秦國重要的軍事技術的來源。除此之外,還有一支在和秦墨形成競爭的齊墨,不過齊墨規模較小,而且趨於理論。▲秦長城,秦墨對於秦國的軍備和攻守城技術貢獻極大精驥營統帥逸悅,在電影中逸悅的作用,應該是為這部電影多少點綴一些感情戲。
  • 目前國內最好的城塞攻防電影!關於《墨攻》與墨家的那些事
    經過顏色復原的秦始皇兵馬俑,受限於《墨攻》拍攝時期對兵馬俑研究有限,因此復原的並非完全貼合歷史。▲經過顏色復原的兵馬俑分析圖電影中趙國將領的甲冑。他們的鎧甲造型明顯是參考了秦始皇兵馬俑,而頭盔上的大前帽簷,則是參考了燕下都遺址所出現的鐵胄。
  • 《花木蘭》真人版中的戰爭:觀眾和劇組都有誤解
    IMDB評分是E型,也就是說有打高分和低分的人都很多。至於爛番茄的評分兩極分化,專業影評人評價75%(較好),觀眾51%(一般)。截至到9月13日,福布斯統計國外的點播票房大約3700萬美元(約2.5億人民幣)。截至到現在,在中國區的票房,上映一周才將近2億,貓眼預測總票房2.73億。 西方電影業缺古代戰爭顧問嗎?
  • 真實體驗戰爭殘酷,專家認可,10部嚴謹專業的戰爭電影
    優質的戰爭電影,肯定不止於轟隆隆讓人看個熱鬧,更重要的是還原一個時代以及時代背後的東西,也就需要在細節上千錘百鍊。這是電影藝術的良心體現,也是對戰爭中捐軀者的尊重和致意。  藝術畢竟是虛構,要在大銀幕復現歷史的原貌,難度逆天。但就是有電影人願意死磕,挑戰這個不可能任務。下面9部半戰爭電影,都是嚴謹專業著稱的表率。它們背後蘊藏的電影精神,更值得我們起敬。
  • 俄羅斯電影史上的現象級電影《維京:王者之戰》觀影指南
    說到俄羅斯的戰爭題材電影,相信大多數人會想到的是許多經典的二戰片。然而,最近卻有一部古代戰爭題材的電影異軍突起,甚至連俄羅斯總統都被其徵服,盛讚其「一遍不夠看!」以至於二刷該片。不過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雙方都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這兩種頭盔都會對使用者的視線和靈活度造成不良影響。但由於兩者較高的實用性,使得這些由古老的維京式頭盔發展而來的羅斯式頭盔,經歷了蒙古西徵之後,直到16世紀,才在莫斯科國被更加輕便,並且不會對視線造成太大影響的中東和歐洲式頭盔取代
  • 電影中花裡胡哨的盔甲,在真的戰爭中有用嗎?
    那麼,在真刀真槍的戰爭中,它們有用嗎?我們就此諮詢了法國巴黎軍事博物館古代兵器盔甲館負責人奧利維耶·勒諾多(Olivier Reneaudeau),請看這位專家的評點。本文轉載自:新發現雜誌他的容貌「一言難盡」……他叫桑鐸·克裡岡,不過《權力的遊戲》的粉絲更願意叫他「獵狗」。這個綽號源於他野獸般的暴力以及對主人喬佛裡·拜拉席恩的忠誠。這位戰士毫不畏懼以一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