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天社@詩家名典】0074期著名詩人李不嫁的詩 || 馬啟代評論

2022-01-07 華語詩界

李不嫁近作10首

親愛的

已經有多少年

沒有聽到,有人這樣稱呼自己

多少女人途經我的生命,像瀏陽河邊的柳絮

曇花一現。無論是鋼琴教師、收銀員

亦或湘雅醫院的外科主任

以及去國養老的幼兒園園長

沒有人抱著我漸白的頭髮,或心醉神迷地耳語

或如多年前同居的女友

那陪舞的女孩,被帶上警車時

聲嘶力竭地呼喊

——親愛的,救我呀

裙子還晾在露臺

記得收起

2020-5-20

九隻野驢

「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三隻黃羊與我們相望

九隻蒙古野驢向我們回眸,在白雪中」

——新疆女詩人吉爾《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雪》

我也見到過它們

去年夏天,古爾班通古特酷熱異常

這一群躲過滅絕的荒漠動物

靠一捧大雪充飢

熬過了漫長的冬季,遊蕩在草地邊緣

初時我以為「極度瀕危」的字眼

會讓它們顯得高貴

但除了結實而高聳的肩頸

有點像騾,也有點像馬

那一副木訥的樣子

以及撒歡時,就地打滾的快樂

完全像家鄉拉車的毛驢

一雙大眼睛,只差蒙上一塊黑布,就可以牽來拽磨

2020-5-22

大霧中上山

我很奇怪,大霧漫天時

為什麼沒有風

也沒有聲音。即使再喧鬧的飛瀑

也像被吸進了無底洞

轟隆隆的水聲

變成了小旅館房間的嗡嗡

裝上消音器的天門山,能見度愈低

小鳥叫得愈清脆,而愈是巍峨的藏得愈深

我很奇怪,那奪路而逃的人

為什麼忽然立定成枯樹

向我舉起刀槍;幸得身後那片危崖,為救我,猛撲過來

2020-5-18

村史

值得我景仰的父輩

像故鄉的銀杉,已經不多了

由於偷獵和過度開採

這些植物中的大熊貓,已瀕臨絕跡

而它們的基因,保存著億萬年前物種滅絕的記憶

所以我每次回鄉

都要去拜訪倖存的幾個老人

幾個老古董,幾尊能說話的化石

給數十年前的村莊

做個見證

為了活下去

有人,偷偷吃掉了

餓死的女兒

2020-5-6

去年初夏訪開慧墓地

作為女兒,

長眠在母親的身旁

她不是孤單的。儘管老太太的墓碑

被剝蝕得長滿了青苔

儘管初夏的蟬鳴,在林間

像隱秘的微型收錄機,將我們上山的腳步

調至安靜的波段,但我還是驚嘆

此處青山多嫵媚啊

作為母親,她仍看護著心愛的長子

儘管那只是座衣冠冢

但她墓前的松樹,都朝它傾過去,擺出摟抱的姿勢

2020-4-21

想當年

想當年,在漫長的羈押旅途

去往流放地的夜晚

想到過逃跑

想到過揮拳打倒看守

奪過槍,解開手銬,風一樣重獲自由

絕境中的困獸

怎會放過求生的機會

但我沒有!那個年輕的警察

或許是出於同情,或麻痺,一次次給我遞煙

如今我們相遇

他喊一聲老李,我喊一聲老趙,就算打過招呼了

2020-4-13

大洪水以後

僅僅用了一年,

野草就抹去了死者的墳墓

以及決堤處的沉船

僅僅用了三兩年,平原就恢復了生態

而預報過災難的烏鴉

仍被堤垸裡的村莊驅趕

誰讓它們不學著喜鵲

把喪事辦成喜事呢?低處的人們

早已安然入睡——

頭頂億萬噸平靜的洞庭湖,和億萬年傾瀉的星河

2020-4-14

守夜人

很奇特的現象

靠近我書房的三五棵修竹

以及根部的幾叢蘭草

比屋外的那些同伴長得格外茂盛

也許是承蒙了光合作用吧

我通宵達旦的寫作

案前的燈光,也給它們輸送了額外的營養

2020-4-4

詩歌的第一課

窗外雨聲喧譁,但我們正襟危坐

開始聽詩歌的第一課

在屈子書院

儘管主講人已站成雕塑

但我們不敢絲毫怠慢

因為遲到!

雨水都替他磨過墨了

汨羅江已給他洗過筆了

儘管青山端坐如私塾裡的童子

只等先生戒尺一響

便雀躍著下課,但我們仍需繼續聆聽、補習

那離字難寫啊,需十個筆劃;而騷,簡化後還那麼複雜

2020-5-30

沙家浜

不過拐了八九道灣

我們的船就駛出了蘆葦蕩

在春來茶館,大雨從湖上追來

樣板戲裡的幾個反面人物

似乎早已淡然,知道我們這一撥人

無非是來懷念一下從前

和他們逐個合影

再哼幾句年少時學會的京劇唱腔

因此他們隱忍如垂柳

任雨水順著陳舊的帽簷,淌過臉頰,滑下軍靴

在腳下匯成一灘灘小水窪

但湖上的風已起了寒意

而我忽然想轉身離去,將雨傘,留給這些父輩的兄弟

2020-6-19

 

作者簡介:

李不嫁:男性公民,六零後湘人,因其詩作的特立獨行而被稱為湖南的老詩骨。

懷著直面歷史和自我的勇氣「說真話」

□作者/馬啟代

 

我不知道在如今的詩壇上能惺惺相惜的詩人有多少,我與李不嫁兄就是一對。這樣的友誼不僅源自我們有很多相似的生命經歷,主要應在於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立場和態度。這一切也許都是我們個體生存所形成的沒有理由的結果。但的的確確,我們在未見面時就已經成為精神上的知音。山東詩人英倫兄微信轉我不嫁兄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套用王維名篇題目的作品,直接詮釋了一位孤獨的現代詩人心境的悲涼和靈魂的溫熱。他寫到「五十二歲時我與馬啟代/有過一次交談。兩個同齡人/初次會晤十分愉快。黃河在身邊流淌/兩個人都有些醉意闌珊/兩個人性格迥異/南方婉約而北方粗獷。他把一碗酒遞到我手上/像泰山擺出一桌孔府家宴/遍插茱萸,盛情款待,而我不急於一口喝乾//他看我澆半杯酒於地/為青春祭奠;他念出那些勇敢的名字/枯草蒼黃。他紅著眼眶/接受我的敬仰:那時我們都在牢房,論刑期,他比我長」。作為同為1966年出生的人,我們有著幾乎相同的時代記憶,讓我們心靈走近的原因,在於我們回答歷史的答案是相同的,那就是:拒絕遺忘。

我想,李不嫁所有的寫作,其起點和重點皆在於此。當然不僅僅到此為止!

這位歷經人生磨難的詩人在他2014年重返詩歌后就是懷著直面歷史和自我的勇氣以「說真話」這一被很多人放棄的常識開始寫作的。他曾在2016《詩歌周刊》年度人物的獲獎詞《拒絕遺忘》中說「在一個普遍遺忘的年代,我必須搶救記憶。」也是那個時候,我所倡導並踐行的「為良心寫作」讓我們在幽暗的堅持中心與心抱在了一起。我是這樣給他寫的推薦語,我說:李不嫁用漢語分行深刻詮釋了「讚美」和「恐懼」的要義,其最大的詩意始終基於對尊嚴的捍衛和對現實的關切,他是在用文字切割依然存留在我們自身和這片土地上的毒瘤痼疾,以赤子的滿腔熱血餵養著良知的匕刃,給麻木、勢利和精巧的人生和藝術以當頭斷喝。這位與我同樣佩戴過上帝勳章的同庚詩人,再一次喚醒了我對於黑如白晝的記憶。時代需要這樣的詩人!

我是個把詩歌寫作定位為「喚醒」和「捍衛」兩個基點的人,以此來驗證我所說的「為良心寫作」的成色。這位一以貫之的詩人,除了對其詩學風骨的認可和毫不妥協的寫作姿態的表彰,還希望藉此弘揚一種稀缺的戰士精神。是的,我們似乎非常警惕「戰士」一詞,因為多年來這個詞彙受到了太多的汙染,甚至讓人有「被工具化」「被奴役化」的感覺。但李不嫁這類詩人或者說知識分子的出現,卻重新賦予這一詞彙新的鮮活的內涵。請注意,我一直認為詩人應當首先是一位合格的知識分子,代表良知和鬥志,但眾人又往往作為旁觀者給「持燈者」和「抱薪者」以冷漠和扼殺,有意無意地充當幫閒和幫忙的角色。在精神大面積死亡的時代,精神宣言和精神戰士對於人類而言該是多麼珍貴。錢理群先生在《拒絕遺忘》一書中曾說:「真正的精神界戰士確實在尖銳弟批判著、反省著國民性與知識分子的弱點,但人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一種對人的愛與寬厚之心,他們絕不以道德與真理的『化身』自居,作苛刻的道德與政治的判決。在這方面,精神界戰士可以說是歷史與現實中的『道學家』的天敵。」是啊,世上本來沒有完美的事物,對於抗住黑暗閘門的人依然如此。我和李不嫁的詩當然不能例外,我個人相信不嫁也一樣,我們願意接受從不同價值立場、人生感受和美學倫理諸方面多角度不同層面的批評,但有一點,我們喚醒人類良知和靈性、捍衛精神自由和人性尊嚴的原則至少與生命和藝術同在。所謂「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是也。

李不嫁充滿人道溫度和異質品格的抒寫,充盈著沉鬱悲憤的精神氣息,他筆下的人物序列和記憶圖景序列的不斷累積,是一部微型的精神傳奇和一個民族心靈秘史的回放、展示。趙思運說他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詩寫語法,徐敬亞說他復活了最卑微的倖存者最微小的苦難。我個人認為,李不嫁的詩暗合了「我恐懼,所以我寫作」的理念。因此,他對於微小和日常的歷史和現實細節的復甦,為我們認識歷史和自身提供了一個分行的腳本。關鍵是,它沒有矯飾,書寫他的人做到了真誠。因此,僅僅來談論這樣的詩的藝術技巧,諸如與口語的關係、是否符合流行的詩美原則和道德標準,甚至是否符合主流意志和價值導向等等,都是對詩人的歪曲和貶損。我不是說李不嫁的詩完美無缺不可挑剔,我的意思是首先要肯定他以及他的詩在今天的中國對於我們的意義。

莫言在《恐懼與希望:演講創作集》中有一篇《恐懼與希望》的文章,那是他在義大利的演講。他說,恐懼使我奔跑給我掙脫的力量,人們對病態社會的反思,是對喪失了理智和良知的人比野獸和鬼怪更可怕的現象的警謹。我是在不自由的狀態下讀到這篇文字的,讓我至今不能忘記。我還曾記住了李不嫁的一首短詩《白》,他寫到:「雪地裡,雞一溜小跑/畫出一地竹葉/狗也追過去/身後印滿了梅花/不一會兒/人的足跡就糟蹋了它們/雪後初霽,我在院子裡看著雞飛狗跳/忽然就興味索然:這個世界,白,來了一趟」。在這雞飛狗跳的世界,但願真正的美能夠不被抹殺!

 

 

作者簡介:

馬啟代:山東東平人,詩人,詩評家,「為良心寫作」的倡導者,中國詩歌在線總編輯,「長河文叢」、《山東詩人》《長河》主編。獲得過山東首屆劉勰文藝評論專著獎、第三屆當代詩歌創作獎、2016首屆亞洲詩人獎(韓國)、第四屆滴撒詩歌獎、第六屆人人文學獎等。

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佛山市作家協會主席張況為本平臺贈字。

相關焦點

  • 【詩人名典】0476期 著名詩人施施然的詩 II 王之峰的評論
    詩歌理論家謝冕與詩人、詩評家西川評價施施然的詩歌是「先鋒與古典並重」;詩人于堅說施施然「率真、豐富而傲視」;南開大學羅振亞認為施施然是一個寫作態度嚴肅「以性靈為詩歌招魂」的詩人,的確這和詩人唯美主義寫作理想符合;詩評家苗雨時先生認為:施施然的詩不僅有「精神輪迴的穿越書寫」也有「靈肉通達的生命修辭」,施施然的詩歌讓她從理想虛構回到了生存現場;著名作家李浩說「施施然為自己的繆斯建立了個人
  • 【詩人名典】0263期 著名詩人莊曉明的詩 II 孫明亮的評論
    曾在各大刊物發表詩歌、評論、隨筆、小說若干。已出版有詩集《晚風》《踏雪回家》《形與影》《汶川安魂曲》《天問的回聲》《詩與思》,隨筆集《時間的天窗》,寓言小說集《空中之網》,短篇小說集《寓言與迷宮》,詩學論集《後退的先鋒》等10部。
  • 【詩人名典】0254期 著名詩人周瑟瑟的詩 II 十品的評論
    李元洛在《詩美學》一書中就指出:「在美的意象裡,詩人的內在之意融化於外在之象,讀者也正是根據詩人所創造的外在之象,去尋索與領會詩人原來的內在之意。讓讀者在審美活動中去補充、豐富和發展詩人所完成的意象,在再創作與再評價中和作者共同進行意象的創造,這是詩的藝術欣賞的規律」。因此,當我們讀到那些名著名篇的時候,不由自主地發出了慨嘆。
  • 【雲天社@詩家名典】0025期 巾幗詩人 五一特刊
    詩歌、評論散見《詩刊》《中國詩歌》《綠風》《雨時詩刊》《重慶文學》《詩歌風賞》《延河》《星河》等詩刊雜誌。出版詩集《鏡中人》,詩歌錄入多個選本。獲和平崛起,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全國文學大賽現代詩歌獎。2.加裡•斯奈德(Gary Snyder, 1930- ):二十世紀美國著名詩人、「垮掉派」代表詩人。他翻譯的寒山詩對他產生了很大影響,致使他東渡日本,出家為僧三年,醉心於研習禪宗,斯奈德是清晰的沉思的大師,在大自然中,他既是勞動者也是思考者,他的詩「更加接近於事物的本色以對抗我們時代的失衡、紊亂及愚昧無知」。
  • 【詩人名典】284期 著名詩人周瑟瑟的詩 II 唐明的評論
    著有詩集《松樹下》《慄山》《暴雨將至》《世界盡頭》《犀牛》《種橘》《向杜甫致敬》(英、日、西、瑞、韓、越等多語種)《周瑟瑟詩作》(西班牙語),詩歌評論集《中國詩歌田野調查》,長篇小說《曖昧大街》《蘋果》《中關村的烏鴉》《原汁原味》《中國兄弟連》等30多部,《詩書畫:周瑟瑟》書畫集。
  • 【詩人名典】 0281期 評論部風採
    對詩歌來說這裡有一批愛詩歌愛得深沉的人,這就是我們「詩人名典」評論部的全體成員,他們分居在全國各地,因有著一顆愛詩歌的心的人,為了一個目標走到一起,為詩歌打工,為詩歌付出的人。  因為愛詩,我們寫詩、評詩、更享受詩帶給我們的審美意境,而不是其它。
  • 【詩人名典】0267期 著名詩人楊克的詩 II 十品的評論
    【作者簡介】楊克,當代著名詩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兼詩歌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作家協會原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正如謝有順在一篇詩歌的評論文章中說的那樣:「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證明,一個真正的詩人,必須誠實地面對與『我』相關的存在,以及存在的細節——它的疼痛與不安、寒冷與夢想、希望與慰藉,並通過一種詞語上的承擔寫下自己內心證言;而那些讓人激動難忘的詩篇也反過來證明,能寫下如此詩篇的人,的確是在我們的時代裡誠實地生活過。」當詩歌記錄時代時,這個時代也就留下詩人應留下的聲音。
  • 【詩人名典】0295期 II 著名詩人俞心憔的碎片集(上)
    —草鶴 【詩人名典】總策劃 總編輯                 《碎片集》(有關詩、詩人及其他種種) 64 詩,終歸不是一門技術活兒。但在詩的王國裡,詩人應當專門成立一個技術部門並且不斷升級技術力量。努力把詩寫好,這是一個詩人之所以成為詩人應有的最大的真誠和道德。 65 意象、意境、意味,此三者,仍然是詩的主要生意。
  • 著名詩人葛詩謙戰「疫」詩,作家、詩人來評析
    著名詩人葛詩謙戰「疫」詩,作家、詩人來評析編者:庚子春的戰「疫」,註定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道印痕。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和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志願者、工作人員,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詩人、作家、評論家的文字,也許不是最直觀的記述,但這些最直面的記錄。這些文字,必將成為這一非常時期重大事件的見證者和記錄者,其歷史意義,必將深遠。
  • 當代男詩人獻給母親的詩_現代詩選粹_娛道文化傳媒出品
    著名詩人樹才樹才,原名陳樹才。詩人、翻譯家,現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著名詩人潘洗塵潘洗塵,曾任《星星》詩歌理論月刊等刊物主編,現為天問文化傳播機構董事長,《讀詩》主編,天問詩歌藝術節主席。
  • 【第三屆世界最美愛情詩大賽】作品展(124):六月牛
    】【新詩刊】【雲天社】【當代精英文學】【詩人.家】【夢璇詩刊】【中華詩博刊】和【秋然君之聲】【全民K歌夢妮】公眾號。今音:著名文學評論家,世界詩歌聯合總會高級顧問。婉柔(日本):大獎賽終身評委,著名詩人,【2.1世界口罩日】日文翻譯。西國(中國):大獎賽終身評委,著名詩人。侯祝敏(中國):大獎賽終身評委,著名詩人。紫色詩語(中國):大獎賽終身評委,著名詩人。
  • 詩文人茶館十人詩選(第138期)
    70後,黑龍江人,詩作散見《詩選刊》《山東詩人》《詩潮》《人民日報》《青年文學家》《中國詩界》《大觀》《世界日報》等,有部分作品獲獎。齊齊哈爾市作協會員.。青年詩人,系中國青年詩人協會會員,中國詩歌網認證詩人,當代詩社會員,濟源市作協委員。作品發表於《星星詩刊》《福建文學》等雜誌和各種公眾平臺,部分作品入選《中國詩歌年選》等多種詩歌選本,自印詩集《有聲無聲吟故鄉》(線裝書局),詩歌合集《七人卷》(西安出版社)。
  • 【名家典藏】0727期 ​著名詩人 葉如鋼詩三首 ||冥想,帕斯捷爾納克
    作 者  簡 介 :            葉如鋼, 數學家、詩人、翻譯家。「第三隻眼之詩人沙龍」和「葉如鋼翻譯交流平臺」創辦人和主持人。●浮城月作品連結:●風雅•詩歌 | 09期-浮城月詩六首●浮城月:你的世界開始下雪●浮城月 || 陽光來至信仰 的天堂●詩漾天下 名家浮城月詩歌●純詩︱浮城月:丟失的詞●浮城月近作(收藏版)‖詩朗誦:歸燕●
  • 《安徽詩人》實力庫:北琪的詩
    2、《一詩一評詩,詩論(詩觀),簡介照片等等。6、《詩群》欄目,每月3期,》欄目,成熟詩人專輯,一期一人,兩周一期。詩10-20首,照片簡介詩觀必有,評論可有可無。欄目主持人、製作:謝靈娟  肖丁丁
  • 《詩刊》刊發「結巴詩」?雜誌社:系介紹韓國詩人實驗詩
    近日,一首詩人李昇夏的短詩《與畫家蒙克一起》引發國內詩壇議論。欣賞者認為其頗有創新意識,不欣賞者認為這是一首「結巴詩」。9月18日上午,《詩刊》雜誌社新詩編輯部相關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李昇夏是韓國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著名詩人,對於這首實驗詩,希望讀者結合這一系列韓國詩歌的總體風格去欣賞。
  • 圓桌詩刊:【一桌詩話】十二位詩評家的評論專號(61)
    [一桌詩話]十二位詩評家的評論專號
  • 撈金曲:劉川鬱譜曲原創專輯《詩已成歌》(將11位著名詩人的詩變成歌)
    繼2018年在中國臺灣、大陸分別網上發行後,由上海星外星製作發行的實體專輯《詩已成歌》正式發行,由上海著名歌手林寶演唱。     該專輯作曲人劉川鬱是一位跨界音樂人,其正式身份是網際網路公司的老總。  這是一盤特殊的專輯,專輯收錄了11首歌,原來都是詩,出自海子、柏樺、何小竹等11位著名詩人之手,被重慶音樂人劉川鬱全部譜曲。
  • 中國當代微信詩人‖第419期‖ 山東詩人臉譜專輯(一)
    桑恆昌(1941—)男,原《黃河詩報》社長兼主編,編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常務理事。出版詩集17部。有270多首(次)詩翻譯成外國文字,並在國外出版詩集。評論文章500多篇。馬啟代,詩人,詩評家,祖籍山東東平,「為良心寫作」的倡導者,「長河文叢」、《山東詩人》《長河》主編。
  • 詩仙詩聖詩佛詩鬼詩魔詩豪詩傑詩狂詩囚詩奴詩骨詩家天子七絕聖手
    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3詩佛--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唐代著名詩人。祖先世居洛陽 (今河南洛陽),少時隱居嵩山。因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傑」。10詩狂--賀知章: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唐代詩人、書法家。
  • 會寧詩人牛慶國的詩路歷程
    詩人簡介牛慶國,甘肅會寧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甘肅日報高級編輯。曾獲甘肅省敦煌文藝獎一等獎、黃河文學獎一等獎、《詩刊》第四屆「華文青年詩人獎」等獎項。獲首屆甘肅省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被詩刊社評為「新世紀十佳青年詩人」。作品入選《大學語文》等數十種選本。出版詩集、散文集多部,詩集《字紙》在韓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