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反三俗沒錯,雅俗共賞是真理還是幌子,郭德綱沒愧?

2020-11-07 嬌嬌的甜甜圈

姜昆反三俗沒錯,雅俗共賞是幌子還是真理,郭德綱有愧不?

關於三俗的問題,出現在相聲界已經很多年了,究竟是真的俗不可醫還是雅俗共賞呢?說句心裡話,這一點真的很難區分,作為文藝表演、舞臺上的公眾演出,即便有俗的成分,也不會太俗,但這種「似是而非、若隱若現」的東西又該怎麼定位呢?如果幹脆清除掉吧,那就會「水至清則無魚」,相聲就沒人來看了。如果任其發展吧,有些時候會有很多兒童觀看,這種「俗」對兒童的成長又是很不利的,所以說,這個定位真的很難。

首先,小編是非常贊同姜昆老師站出來反三俗問題的,無論姜昆老師針對的是人還是事,那麼可以肯定的說,姜昆老師這樣做沒有錯,即便他帶有私心,即便他另有目的,但姜昆打出來的「反三俗」的這個大旗是喜人樂見的,不僅僅是相聲,如今很多娛樂節目都應該反,不僅是語言的表達上,還應該包括各種動作、穿著服飾上,也許這些辣眼睛的東西對於成年人來說是正常的,但對於兒童來說就是一種汙染,因為我們的所有節目都沒有等級的劃分,所有節目都是大人孩子一起看的。既然有孩子在看,那就應該嚴格要求,就應該反三俗,這沒有任何的可質疑的地方。

那麼再來說一下德雲社,可以說這是郭德綱的成功,正所謂成者王侯敗者寇,郭德綱的相聲有很多人喜歡聽,包括小編在內,所以郭德綱就成了英雄,郭德綱的相聲就成了經典,其實這麼說是錯誤的,至少是不全面的,郭德綱的相聲一樣存在問題,他相聲中存在的「俗」的確需要刪除、需要進行「殺毒處理」。但遺憾的是,如今的時代下,一切「出名」的東西就是好的,所有吸引眼球的人就是名人,無論是靠身材,還是靠「衣不遮體」的打扮,也或是靠吸引人的語言,只要是大家喜歡的就能火,只要能火就是好的,這種片面的觀點盛行的同時,也讓很多汙垢存於其中而不被發現了。

郭德綱的相聲的確是獨樹一幟,的確是對傳統相聲的一種升級,這是肯定的,這也可以說是郭德綱對相聲藝術的貢獻,但不能因此就忽視或者是容忍了他相聲中存在的瑕疵,正所謂辨證論治,對於任何事都要辯證地去看,都要站在客觀角度去分析,而不是讓主觀因素來決定一切,不能因為喜歡郭德綱而就討厭姜昆了,即便是姜昆的相聲不如郭德綱的好,即便是姜昆對相聲藝術的貢獻沒有郭德綱大,但是在反三俗的問題上,姜昆老師的態度是正確的,是值得點讚的。

雅俗共賞沒有錯,但是要有底線。

相關焦點

  • 當年的「反三俗」大會到底怎麼出來的,姜昆與郭德綱最後誰贏了?
    只是這一次的會議內容有些特殊,主要是為了呼籲同行的曲藝家們一起」反三俗「。參會的人頗多,幾乎都是相聲小品界的泰鬥和名家,大家也挺配合,在《反三俗倡議書》都籤了字。 因為誰都知道這次開會的目的,這次要反的「三俗」,就是以郭德綱為主的德雲社等一群不主流的相聲人。
  • 姜昆要反三俗,別單單盯著郭德綱,聽聽馬三立先生的這段相聲如何
    前些時候,姜昆的反三俗鬧得滿城風雨,甚至因此也出現了主流和非主流的相聲隔閡。何為三俗——低俗、庸俗、媚俗也。郭德綱也榮幸地參加了會議,並且深有感觸,連夜創作了《我要反三俗》、《我要高雅》等數段相聲,表達自己的深刻思考。
  • 當年姜昆提出反三俗,是誰站出來力挺郭德綱
    前些年姜昆組織京津兩地的相聲代表發起過一個倡議書,號召觀眾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等相聲界的「三俗」現象。而且還總結「三俗藝人」必將遭到老百姓的拋棄。並提出要整頓相聲市場。當然矛頭非常清晰的指向郭德綱。殊不知,很多活躍在大型晚會以及電視上的藝術家們自己早就拋棄了大眾。「反三俗」提出後在社會上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甚至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對甚至嘲諷。
  • 姜昆節目中極力否認「反三俗」事件,後腳就被網友拆穿,尷尬嗎?
    走向式微的傳統相聲又復甦了,德雲社的班主郭德綱也火了,於是德雲社的班主和曲協的領導姜昆在相聲的發展上產生了分析。姜昆是曲協主席,是國內曲藝家協會的領導者,郭德綱是江湖人封的「相聲大師」,由於兩人身處的位置不同,導致看待問題的觀點也不同,這麼多年來積累了很多的恩恩怨怨,早已是眾所周知的「秘密」了。
  • 德雲往事:從著名的反三俗事件說開去
    都說郭班主和姜昆老師是倆不對頭的人物,但其實小編翻查資料很久也並沒有找到什麼關於他倆「不對頭」的真憑實據,要說恩怨,從「反三俗」事件開始說幾句吧。「反三俗」事件之所以影響深遠,在於它並不是一波落地,其中經過了幾次的高潮迭起,而每次「反三俗」郭德綱必被「推」至風口浪尖。
  • 多年恩怨,到底是郭德綱被打壓,還是姜昆蹭郭的流量?
    從早期來看(05年以前),郭德綱跟所謂主流相聲撕,看起來像是郭德綱在蹭熱度,畢竟那個時候人家火,他不行。但是那個時候郭德綱可不只是罵姜昆一個,有名的沒名的都罵。這個時期,郭德綱的熱度要高過姜昆的,但是郭德綱嘲諷主流的段子還是有。12年的時候還拿太平歌詞嘲諷其他演員,還說部分演員到各地「歌頌故鄉」呢。如果是蹭熱度,姜昆那個時候已經比不上郭德綱了,郭德綱又是在蹭什麼呢。
  • 體制內外說名人:姜昆與郭德綱的「冤讎」
    姜昆紅極一時時,郭德綱還在為衣食住行發愁。舊社會相聲算什麼,那是「下九流「,為富人所不齒,只能街頭混混,跑跑堂會,為達官貴人茶餘飯後逗逗樂子,找點開心。郭德綱1979年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梨園多年。郭德綱在四處學藝時,姜昆早已是「功成名就」,當然是不把郭德綱看在眼裡。
  • 相聲演員姜昆對相聲的貢獻除反三俗之外,還有其他擺上檯面的嗎?
    提起相聲二字,繞不過去的總是姜昆和郭德綱兩位。今天咱們不說郭德綱,從客觀的角度聊一下姜昆,讓我們走進一個比較真實的姜昆,了解一下他對相聲的貢獻和如今的口碑。別看現在郭德綱是紅遍國內外,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姜昆相聲的影響力不比現在的郭德綱弱。
  • 沒想到,視觀眾為衣食父母的郭德綱,竟暴怒帶德雲社全員叫板觀眾
    「絕對要反三俗!把它記在心裏面。」「好好好。」「謙虛使人進步。屎人都能進步! ,何況你這個肉的。」「您說這太髒了,您這本身就叫三俗,知道嗎?」這段話出自郭德綱早期的相聲《我要反三俗》。,讓觀眾們以為相聲都是這樣,給相聲界抹黑,要將郭德綱趕出相聲界,郭德綱不甘示弱,於是創作了這個著名的反擊作品《我要反三俗》,塑造了一個內心骯髒卻經常教育別人的「高尚人士」,來諷刺主流相聲界對他的攻擊。
  • 那些抵制主流相聲抬高反三俗的,真的有那麼高雅嗎?
    那為什麼後來覺得姜昆的不好聽了呢?這個問題先放著!郭德綱的相聲好聽嗎?絕對有,而且也很多。那麼反過來姜昆去德雲社說相聲,郭德綱上電視說相聲,還會出現姜昆說的不搞笑,郭德綱說的很搞笑這種情況嗎?答案就不一定了!為什麼不一定?因為郭德綱沒有把劇場的相聲原搬到春晚去說!為什麼不搬?這個原因就是你們覺得姜昆相聲不好聽是一樣樣的。
  • 曲協主席姜昆相聲功底如何?有人說他靠反三俗出名,這點不是真的
    文/娛樂圈說相聲提起相聲二字,繞不過去的總是姜昆和郭德綱兩位。今天咱們不說郭德綱,從客觀的角度聊一下姜昆,讓我們走進一個比較真實的姜昆,了解一下他對相聲的貢獻和如今的口碑。第一階段:初出茅廬,堪稱經典其實,稍微有點年齡的觀眾在剛知道相聲時並不是從郭德綱那裡,而是從姜昆的相聲開始的。別看現在郭德綱是紅遍國內外,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姜昆相聲的影響力不比現在的郭德綱弱。
  • 郭德綱的相聲是「三俗」?那一票難求的觀眾是三俗「受害人」嗎?
    文/假聊相聲現如今,說到相聲如果不知道「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和他的北京德雲社,那就是不知道相聲,或者說是壓根就不喜歡相聲,不過這種情況好像不太可能,因為德雲社現在很紅,郭德綱的徒弟嶽雲鵬、張雲雷、孟鶴堂等很紅,關於他們的新聞也是充斥著整個網絡
  • 推薦陳佩斯朱時茂,發掘趙本山,姜昆是兩代小品王的伯樂!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面,姜昆老師是一個有爭議的老藝術家,究其原因,軒主覺得這些爭議主要來自所謂的相聲主流與非主流之爭!是更多的人做為郭德綱的粉絲,而選擇了支持非主流,從而對姜昆老師的所作所為產生了微詞!,響應國家的號召,開展反三俗活動,本身沒有錯!
  • 同樣師出同門,姜昆屢屢看不起郭德綱,而師兄馮鞏卻視他為親人!
    可這些世俗的東西在主流相聲眼裡就變成了低俗,主流相聲代表姜昆在媒體面前,公開批判郭德綱道德問題,就這樣兩人的梁子算是結下來,可郭德綱是誰,他的口才在娛樂圈無人能敵,論罵街他就是祖宗,於是郭德綱在自己的相聲裡,多次編段子暗諷姜昆,總之就是不讓你好過,從此水火不容的兩個人就成了相聲界最難調和的矛盾,就連和他倆師出同門的馮鞏也無能為力。
  • 為什麼那麼多鋼絲討厭姜昆!僅僅是因為一家德雲社嗎?
    郭德綱之前有句話,高雅不是裝的,孫子才是裝的。其實姜昆何嘗不知道這句話,但屁股決定腦袋,所處在他的位置,無論如何都要裝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郭德綱當年被主流活生生逼成了現在這樣,姜昆何嘗不是被架起來烤成了現在這樣。
  • 德雲社沉浮史:曾因「三俗」差點被封殺,3年前估值15億
    25年前,孤身一人來到北京的郭德綱,應該沒有想過,相聲會發展成今天這樣。1995年郭德綱從天津到北京尋求發展,當時的相聲行業不景氣,加上北京人才濟濟,初到北京的郭德綱只能在京味茶館說相聲,但也只能暫時餬口。
  • 德雲社沉浮史:曾因「三俗」差點被封殺,3年前估值15億
    郭德綱早期的相聲中,確實有一些比較「俗」的地方。2006年姜昆等人提出要抵制相聲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即「反三俗」,矛頭直指郭德綱,這裡要說一下,郭德綱當時也是在倡議書上籤過字的。而郭德綱在2008年的相聲《我要反三俗》中,將這些言論都編成包袱
  • 又一相聲大師吐槽郭德綱,那個曾批評郭德綱的姜昆,如今怎樣了?
    只是多年以後,郭德綱和德雲社越來越火,姜昆的消息越來越少。 好多人好奇,如今的姜昆怎麼樣了? 姜昆因此成為第一屆春晚的「主角」之一。 幾個小時的表演中,姜昆不僅是主持人,還說了幾段相聲,又與李谷一合唱了歌曲。 下了舞臺,又是晚會的策劃,還是節目組的後勤人員。 一場晚會下來,他忙的是不亦樂乎。
  • 為啥孫越是姜昆老搭檔的外孫,沒「投奔」姜昆,卻跟了郭德綱
    姜昆與郭德綱,一個是主流,一個是德雲社創始人。搭檔的外孫沒投奔姜昆,反而去了郭德綱的德雲社。李文華是姜昆早期的搭檔,老爺子育有三女二兒,後代滿堂,子女卻沒一個說相聲,人各有志,不說相聲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但沒人繼承老先生的衣缽,令人惋惜。
  • 郭德綱本名叫郭大剛,姜昆本名卻很少有人知道,居然還挺好聽
    隨後郭德綱的本名郭大剛也被網友們給翻了出來,這個名字倒也真是接地氣,被網友調侃鍋不離缸。德雲社的演員基本上都是藝名,按照雲鶴九霄來排字的,這也是傳統曲藝的一種習俗。有相聲愛好者就好奇了,既然德雲社的演員都有藝名,那麼我們的相聲大師姜昆這個名字是真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