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有何反應?一句怒罵成打遊戲時的口頭禪

2020-11-18 網易新聞

2020-11-16 10:54:38 來源: 叢林的鸚鵡

舉報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言語既能傷人也能救人,語言的力量無論於個人還是於國家而言,都不能被輕視,有人曾如此評價:邱吉爾靠著高超的演講技巧讓整個英國都得到了鼓舞,而希特勒則利用卓越的溝通能力,忽悠了整個德國。

  在西方甚至曾存在過這樣的一種現象,劊子手世家桑松家族在執行大人物們的死刑時,還負責搜集這些人的臨終遺言,通常這些遺言會廣而流傳。


  希特勒作為納粹德國的元首,作為二戰的發動者,他無疑是一個「名人」,也有人曾整理出他的語錄,其中有句是「我通過循循善誘得到了一切」。

  1919年,希特勒加入德國工人黨(納粹黨的前身)後,他便常常到發表演講宣傳自己,擴大黨的影響力。希特勒演講通俗易懂,且深入德國人的心裡,當時德國人們十分痛恨「凡爾賽條約」,並且大部分民眾陷入了無法解決溫飽問題的不幸,因此希特勒將這部分現象巧妙利用,從而得到了許多人的瘋狂追捧和追隨。


  1921年,希特勒成為了納粹黨的黨首,得到了指揮一切的權力;1933年後希特勒上臺成為德國元首,之後他實現自己諾言,讓德國家庭享受到了麵包和牛奶的美味,也因此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

  從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到1940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已經佔領了大半個歐洲。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法西斯聯盟,次年納粹德國突襲蘇聯,希特勒的計劃是打敗蘇聯,英國的防線並會因此突破,繼而就是美國。


  納粹德國也曾一度兵臨莫斯科,讓蘇聯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不過納粹德軍在莫斯科會戰中遲遲沒有進展,並慘遭失敗,希特勒「閃電戰戰無不勝」的神話就此隕落。

  在此期間,日軍也在戰場上節節失利,1941年12月7日早上,日本的350餘架飛機對珍珠港海軍基地進行了兩波轟炸,日本海軍向美國的戰列艦以及巡洋艦發射了魚雷,隨後日本向美國正式宣戰,美國因此被捲入了二戰中,第二天,美國向日本宣戰。


  希特勒得知這一消息後,大罵道:「日本就像一頭掉進陷阱的野豬。」這句話也成為了現今年輕人打遊戲時的口頭禪。在還未取得莫斯科會戰的勝利前,日本將美國拉下水,於希特勒而言是十分不利,更何況納粹德軍此時也是吃盡了苦頭。

  但德國與義大利還是得向美國宣戰,1944年6月6日早上,以美英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跨過英吉利海峽登陸諾曼第,之後盟國大軍紛紛湧入了法國。「諾曼第登陸」已經預示了法西斯的失敗,並且在此時,義大利早已宣布投降,後向德宣戰。


  納粹德國腹背受敵,日本帝國根本幫不上什麼忙,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防彈地下室中開槍自殺,5月8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邱吉爾、蔣介石都什麼反應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簡單點說,日本國內物資貧乏,支持戰爭的戰略物資主要靠海運,日本侵華後,美國對日本實施了封鎖和制裁,斷了他的物資來源,逼得日本沒有辦法,所以迫不得已,鋌而走險,妄圖在太平洋上打出一條活路。
  • 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希特勒忍罵了句髒話,如今成為人們的口頭禪
    現如今單打獨鬥是很難成就一番事業的,需要團隊之間的相互合作才能成功,畢竟人多力量大,不僅人與人之間如此,國家之間同樣也是如此,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團隊都能夠取得成功,因為誰也無法保證團隊中會不會出現豬隊友,而真正發明豬隊友這個詞語的人便是戰鬥狂魔希特勒,正是因為豬隊友的騷操作才會導致整個法西斯聯盟以失敗而告終
  • 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脫口而出一句話,竟成大學生口頭禪
    合作的力量是無窮的,一件看似難以完成的事情也可以被拆解成一件又一件小事,逐個擊破就會獲得成功。但是有很多時候合作卻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隊友之間的水平參差不齊,會因為認知、決策、執行等各個方面出現的偏差而發生爭執。甚至會因為個別隊友的表現出現拖累整個團隊的情況。那麼一般來說,我們會把這種隊友稱為「豬隊友」。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豬隊友」這個詞並不是近些年來才出現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有什麼反應?
    之所以沒有放在心上,主要是因為日本在亞洲戰場取得了一系列戰果,說白了就是有點飄了。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就不得不參戰了,它們也是決定給日本點顏色瞧瞧。當時本身美國就是一直休養著,日本國本身損失就不小了,一旦遭受美國的報復,日本根本不可能再不管不顧的戰鬥了。
  •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為何會痛罵日本是「豬隊友」
    全面抗戰爆發後,當時中國面對日軍的侵略,進行了頑強抵抗,雖然失去了大片領土,但也把日軍主力拖到了中國戰場上。日本是一個資源稀缺的島國,所以在和中國打了幾年之後,資源明顯供應不上,北邊的蘇聯雖然資源豐富,但是日本在和蘇聯打了一仗後,便不敢在北方挑事了。
  • 日本人明明打不過美國,卻為何還要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凌晨,183架日本戰機自航母騰空而起,劃破寂靜的天空,如同獵鷹一樣撲向了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伴隨著「噼裡啪啦」的爆炸聲,以及美國士兵撕心裂肺的求救聲,日本正式跟美國撕破了臉,太平洋戰爭至此正式打響。
  • 希特勒是如何看待日本人的?看完這些後,對希特勒又有新的認識
    提到德國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不得不說一位重要的風雲人物,這個人就是希特勒。希特勒是一位優秀的領導者,很多人都會為德國的失敗而感到意外,但是看看他的兩位盟友,或許應該就能明白他們為什麼失敗了。有這兩位豬隊友和德國在一起,希特勒有再大的能力也無力回天了。其中一位就是日本了,那麼,希特勒是如何看待日本人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如果日本沒有偷襲珍珠港,美國還會參戰嗎?
    很多人質疑如果日本進攻珍珠港失敗,美國人就不會參加二戰。事實上,從筆者的角度來看,無論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還是偷襲珍珠港失敗,都會導致美國參戰。美國雖然在當時的環境中宣布中立,但在歐洲戰爭中不可能讓它「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偷襲珍珠港
    十一、偷襲珍珠港 當歐洲戰爭打得如火如荼時,此時仍然保持中立的美國已經感到捲入世界大戰只是時間問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決定,一旦與日本爆發戰爭,駐守南太平洋的美軍將取守勢,等待太平洋艦隊救援。
  • 珍珠港之後的報復:「東京轟炸」中,美國如何懲罰日本的偷襲?
    「英國首相邱吉爾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喜出望外說:「好了!我們總算贏了,現在美國和英國在同一條船上了」!他立即從戰時內閣取得授權,對日宣戰。」01.▲日本偷襲珍珠港這個充滿著黑色幽默的小故事其實都是後話了,就在日本偷襲了珍珠港之後,全世界都瞠目結舌,待在原地,美國當然也要和所有人一樣表達出一種憤怒和震驚,羅斯福甚至還發表了那個最著名的一次
  • 日本不知道自己與美國的差距嗎?當初為何要偷襲珍珠港?
    二戰時期,讓世界震驚的大事接連發生,但要是說哪一件事情直到今天還沒有完全揭開謎團,日本對於珍珠港的偷襲絕對是榜上有名,關於這件事歷史上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於日軍這種近似於飛蛾撲火的獻祭行為,很多人都不明白,難道日本在二戰時期真的膨脹到了這個地步嗎?
  • 為什麼說偷襲珍珠港是美國的苦肉計?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海軍在哈裡·亞內爾的率領下,在夏威夷進行了一場軍事演習,這場演習的設想是,日本海軍以2艘航空母艦和4艘驅逐艦對珍珠港內的美國海軍發起偷襲,結果是日軍大獲全勝。而就在珍珠港的附近,遊弋著一艘日本特務船,完全目睹了演戲的全過程。這是1932年初的事,十年後,山本五十六的偷襲計劃與亞內爾的演習計劃如出一轍。在世人的眼中,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是源於日本人的奇思妙想。
  • 電影偷襲珍珠港(虎虎虎)觀後感
    看電影《偷襲珍珠港》(又名《虎虎虎》)覺得是戰爭片中拍得最好的了。我不想對電影做面面俱到的分析。因為這不但做不到,即使勉強做到了,也不像是一篇影評,而是電影介紹了。《偷襲珍珠港》中,影片一開始給日本指揮官山本五十六的戰爭觀念定性為賭局。為什麼是賭局呢?
  • 偷襲珍珠港,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山本五十六的指揮下,成功偷襲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美日兩國開始了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血腥拼殺。那麼這次珍珠港偷襲事件中,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呢?
  • 歷史上的今天:日軍偷襲珍珠港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這一天上午,日軍突然襲擊了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全軍覆沒。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呢?目的又是什麼呢?於是,日本最終決定孤注一擲向美國發起挑戰,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珍珠港位於西太平洋夏威夷群島,是日本南進擴大戰爭的主要障礙,日本妄圖通過摧毀美國海軍主力,從東南亞獲取戰略資源。日軍為了襲擊珍珠港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進行了周密準備。
  • 二戰風雲: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但以日本方面的角度來看,日本偷襲珍珠港,絕非愚蠢的決定,而是日本國內諸多的軍事、政治、外交人才,經過長時間反覆討論做出的挽救日本的正確決策。三、美國制裁,日本決定偷襲珍珠港珍珠港事件之前,由於美國的制裁,日本國內石油儲備只夠2年使用,也就是說,兩年之後日本必定會在戰爭中失敗。當時的日本面臨兩選擇:一、就此服軟,臣服於美國,承認戰爭失敗,從中國撤軍。二、南下爭奪太平洋地區,和美國撕破臉,繼續進行戰爭。
  • 在美國的重壓之下,日軍只好偷襲珍珠港。虎!虎!虎!
    日本的石油只能維持半年的時間,日本明白,要麼從中國撤兵,停止對外擴張,外交上向美國靠攏。要麼自組旗幟,南下奪取戰略資源,繼續加強對外侵略。偷襲珍珠港是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構思出來的。日本資料顯示山本於1941年初開始考慮襲擊珍珠港。數月後,在做了一些預先考察後,他被批准開始準備這個行動。
  • 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竟是一個德國家庭和日本書記官的密謀
    偷襲珍珠港(英文:Attack on Pearl Harbor,日文:真珠灣攻擊)是指由二戰時期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 偷襲珍珠港20分鐘後,日本才遞上對美宣戰書,美國:你們等著瞧!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軍以微小的代價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珍珠港的基地,以及瓦胡島上的飛機場,致使停泊在港內的艦艇全軍覆沒,美國宣布參戰,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日本偷襲珍珠港是進行策劃的結果,日軍反覆進行沙盤演練,還在佐伯灣以戰列艦為目標進行了兩次施展攻擊演習。
  • 電影偷襲珍珠港(虎虎虎)觀後感
    第二,偷襲不一定能成功。第三,即使偷襲成功也可能招致報復。但儘管是賭博,山本還是把戰爭的基調定下了。他開始讓軍事家進行戰略謀劃,讓空軍進行實戰演練。從影片中看到日本年輕的士兵在訓練中轟炸假想的夏威夷美國軍事基地時那種熱情高漲和興奮,叫人無法想像。這些士兵了解戰爭的意義嗎?為什麼要去打仗?知道戰爭的殘酷性和後果嗎?所以說,下層官兵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一旦被煽動起來,是非常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