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呼嫦娥五號奔月(圖)

2020-12-20 澎湃新聞

歡呼嫦娥五號奔月(圖)

2020-12-18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嫦娥五號奔月空,

返回地面寶無窮。

宇宙浩瀚敢問鼎,

華夏神州盡英雄。

(配套圖片源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動圖來啦!嫦娥五號奔月,這幾個瞬間讓人血脈僨張
    從「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話 到「萬戶飛天」的千年夢想 上九天攬月,探索浩瀚宇宙是中國人不懈的追求 一組動圖 讓我們與嫦娥五號一起 奔赴一場與月球的「千年之約」
  • 嫦娥五號再圓「嫦娥奔月」夢
    據新華社報導,2020年11月24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月球有種種幻想和猜測。屈原的《天問》表達了詩人對日月星辰的探索精神,西漢時期的「嫦娥奔月」畫像石,更是寄託了人們的「登月夢」。
  • 每月一聞|嫦娥奔月,繼往開來!|地球|月球|嫦娥五號|嫦娥四號
    >,嫦娥一號發射成功,在軌有效探測16個月,首次實現我國自主研製的衛星進入月球軌道並獲得全月圖。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作為二期工程先導任務發射成功,為嫦娥三號詳勘了落月區域,驗證了部分關鍵技術,獲得了世界上首幅7米解析度全月圖;拓展任務實現飛赴日地L2點開展探測,與圖塔蒂斯小行星近距離交會。
  • 嫦娥五號奔月,揭探月工程背後的那些秘密
    大家能猜出圖中都是哪些城市嗎?評論區說說,看哪個「聰明鬼」能全猜中! 好啦,接著我們回歸今天的文章。 我國有望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實現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 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我國與「嫦娥五號」相關的軟體著作信息共有12條,其中包括嫦娥五號有效載荷測試序列執行軟體、嫦娥五號有效載荷數據自動判讀軟體、嫦娥五號著陸器數管仿真軟體等。
  • 「嫦娥五號」啟程奔月挖土,任務背後的「嫦娥女神」有誰?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以「嫦娥」命名的探月工程背後,有著許多女性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獻的身影。
  • 四子王交警|嫦娥五號奔月肩負重任,四子王旗交警全力護航
    四子王交警|嫦娥五號奔月肩負重任,四子王旗交警全力護航 2020-12-18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嫦娥五號背後的國家大計
    據悉,2020年12月13日9時51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成功實施四臺150牛發動機點火,約22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沉浸式虛擬仿真系統:為了嫦娥五號奔月,VR/AR都做了什麼?
    沉浸式虛擬仿真系統:為了嫦娥五號奔月,VR/AR都做了什麼?虛擬實境技術起源於航空工業,最早應用於飛行模擬仿真及平視顯示、頭盔顯示等領域。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為了這次嫦娥五號任務,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月球樓搭建了一個「月球模擬實驗室」。航天科技集團利用AR技術把月面地形搬到了地面實驗室內進行模擬實驗。
  • 嫦娥奔月簡史:漢代以前,嫦娥叫姮娥
    漢代以前,嫦娥叫姮娥 嫦娥奔月簡史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並「挖土」帶回地球。標誌著中國人距離九天攬月的夢想更近一步。我們的先輩很早就對神秘宇宙充滿探知欲,羽人飛天,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今天就來講一講嫦娥奔月史。
  • 逐夢太空 那些助力「嫦娥五號」奔月的湖南伢子們
    11月24日凌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指揮員發出鏗鏘有力的口令,發射控制臺操作手迅速按下紅色點火按鈕,在烈焰的映襯下,隨著一聲巨響,「嫦娥五號」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託舉下壯麗升空,開啟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的徵途。這背後,是包括湖南籍參試人員在內的所有中國航天人的默默付出。
  • 嫦娥五號奔月「挖土」,我們在電影中擁抱月球
    文|華誼兄弟研究院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並傳回著陸影像圖。12月2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我國的月球探索之路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嫦娥奔月、月亮女神塞勒涅,無不包含了人類對月球的幻想。科學和人類的決心讓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但在這之前,電影就想像出了人類登月的場景,在電影中,我們得以近距離擁抱這個熟悉而陌生的天體。本期華誼兄弟研究院(ID:HBresearch)文章,就帶大家一起探索電影與月球的故事。
  • 長徵五號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劉秉:設計15條軌道確保「零窗口」發射
    長徵五號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劉秉介紹,嫦娥五號發射任務是長徵五號火箭立項研製後較早明確的國家重大工程任務,歷經十年,「大火箭」終於與「嫦娥」攜手奔月。劉秉向記者介紹了此次發射任務的三大看點。看點一:「15選1」最優軌道奔月嫦娥五號與「大火箭」分離後,還要飛行數天才能夠到達月球。
  • 星空導師劉普順: 嫦娥去「奔月」了 我帶孩子們「仰望星空」
    星空導師劉普順: 嫦娥去「奔月」了 我帶孩子們「仰望星空」 2020-11-24 22:05:29李澤陽 攝   中新網銀川11月24日電 (李佩珊 李澤陽)「嫦娥五號去奔月了,我帶你們去『仰望星空』。」24日下午,星空導師劉普順為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的中學生們開展了一場以「探奇科學知識,探索星空奇妙」為主題的科普活動。而在小時候,劉普順和孩子們一樣,對星空充滿了幻想。
  •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
    大家最常聽到的關於月亮的神話,應該就是「嫦娥奔月」了吧——因為吃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飛到天上,居住在月宮。中國探月工程用這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來命名,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也表達了「奔月」這個主題。2007年,嫦娥一號發射升空,開啟了我國月球探測的第一段旅程。隨後,我國接二連三地向月球及周邊發射了一系列太空飛行器。
  • 嫦娥「五妹」即將奔月!帶回月球「伴手禮」還要體驗太空「打水漂」
    從嫦娥一號拍攝的全月球影像圖,到嫦娥二號首次實現我國對小行星的飛躍探測,再到嫦娥三號成功實現落月夢想、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揭開月球背面神秘面紗……嫦娥「姐妹」們帶著國人的奔月夢,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向前。即將啟程的嫦娥五號,就要實現我國月球探測「繞、落、回」三個步驟中的最後一步。順利的話,這次探測還將讓人類在44年後,再次帶回月球饋贈的「伴手禮」。
  • 新360行|職業星空導師:嫦娥「奔月」,我帶孩子們仰望星空
    李澤陽 攝「嫦娥五號去奔月了,我帶你們去『仰望星空』。」24日下午,星空導師劉普順為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的中學生們開展了一場以「探奇科學知識,探索星空奇妙」為主題的科普活動。而在小時候,劉普順和孩子們一樣,對星空充滿了幻想。
  • 嫦娥五號成功「剎車」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全程測控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9日電 (呂炳宏 寇瑞強 郭超凱)「近月制動軌控開機!」「『林海』跟蹤正常!遙外測數據正常!」11月28日20時58分,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成功上注來自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遙控指令,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動機成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
  • 青年航天專家邀你探討: 「胖五」如何送「嫦五」奔月?
    11月24日凌晨4點,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是文昌發射場首次執行探月任務。 它將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作",創造國內航天探測多個第一次,也被稱為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計劃於 24 日凌晨 4 時 - 5 時擇機發射
    IT之家 11 月 23 日消息 根據中國探月工程的消息,2020 年 11 月 23 日 18 時 30 分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計劃於 24 日凌晨 4 時 - 5 時擇機實施發射任務。
  • 十年磨一劍 護航「嫦娥奔月」
    中科院瀋陽分院 供圖中新網瀋陽12月24日電 (沈殿成)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隨之啟動。人們熟知的神舟、天宮、嫦娥等所有太空飛行器都需要考慮使用材料的耐腐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