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略先生1937年參照《五知齋琴譜》為「胡笳十八拍」打譜,吳文光先生還曾作《彈胡笳三十年有感賦詩五十韻》,詳細描述了這首琴曲的內涵以及父子兩代人的打譜經歷,實在是琴家心血凝聚而成,想要學彈這首曲子的琴友,仔細讀讀吳先生的這首詩,就能對整首琴曲有一個大概的把握了。
附:吳文光先生《彈胡笳三十年有感賦詩五十韻》(十八拍部分)
十八拍,有淵源。澄鑑堂,首記載。
五知齋譜最精緻,字裡行間詳註在。
後人彈來意味深,二百年間常多採。
一至七拍緩鋪陳,進復雖懶神不怠。
輕重疾徐音韻悲,抑揚頓挫見文採。
八拍後半起笳聲,九拍緊促節奏改。
一似疾風揚塵沙,民卒流亡涉瀚海。
哀歌陣陣歸途遐,不知命運誰為宰。
一朝有幸得生還,悲情萬狀慈母愛。
十五拍中泛按兼,依依分袂泣無奈。
十六拍起乘輿音,笳聲伴兮緩入塞。
十七十八多迴旋,跌宕奏來意多慨。
仿佛冰炭置其間,遂令斯曲感百代。
這首琴曲歷代流傳,常被用來抒發國破家亡之痛,南宋宮廷琴師汪元亮就曾為獄中的文天祥彈奏《胡笳十八拍》,勸說文天祥以死全節。一時之間,這首曲子在南宋的舊臣遺民之間流傳開來,他們以這種方式,來表達抒發山河破碎風飄絮的無窮之哀,「怊悵悲憤,思怨暱暱,多少情,盡寄《胡笳十八拍》。」
由此可見,《胡笳十八拍》雖只是一首琴曲,看似表達的是蔡文姬的哀怨悽婉,但其中更多的卻是家國之痛,故鄉之思,其怨並不僅僅局限於個人身世閨門之小怨,而是一種「浩然之怨」,這也是後代文人對蔡文姬分外肯定和推崇的原因。蔡文姬將一生多舛的命運化作了文學和藝術,用詩歌和音樂在幾千年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中佔據了一席之地,成就不下於同時代的建安七子,名列《後漢書·列女傳》,後世評價她說:「端操有蹤,幽閒有容。區明風烈,昭我管彤。」
《胡笳十八拍》的地位是特殊的,它絕不僅僅只是一首古琴名曲,它還是長達1297字的敘事詩,元代文人之首的趙孟頫專為它寫過碑帖,無數的畫家詩人都曾用生花妙筆來讚美和表達自己對它的看法,「文姬歸漢」一直是長盛不衰的題材,《胡笳十八拍》也因此而千年流傳,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響有餘兮思無窮!
附《胡笳十八拍》原詩: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幹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惡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逺行兮向天涯。雲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千裡兮揚塵沙。人多猛暴兮如虺蛇,控弦披甲兮為驕奢。兩拍張弦兮弦欲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漢國兮入胡城,亡生失家兮不如無生。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羶為味兮枉遏我情。鞞鼓喧兮從夜達明,胡風浩浩兮暗塞營。感今傷昔兮三拍成,銜悲蓄恨兮何時平。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稟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天災國亂兮人無主,惟我薄命兮沒戎虜。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尋思渉歴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悽楚。
雁南徵兮欲寄邊聲,雁北歸兮為得漢音。雁高飛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冷冷兮意彌深。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飢對肉酪兮不能餐。夜聞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日暮風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心兮說向誰是。原野蕭條兮烽戎萬裡,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野兮聚如蜂蟻,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徙。七拍流恨兮惡居於此。
為天有眼兮為何使我獨飄流,為地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心轉愁。
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舉頭仰望兮空雲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徵戰何時歇。殺氣朝朝衝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故鄉隔兮音塵絕,哭無聲兮氣將咽,一生辛苦緣離別。十拍悲深兮淚成血。
我非貪生而惡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埋骨兮長已矣。日居月諸兮在戎壘,胡人寵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恥,愍之念之兮生長邊鄙。十有一拍兮因茲起,哀響纏綿兮徹心髓。
東風應律兮暖氣多,知是漢家天子兮布陽和。羗胡舞蹈兮共謳歌,兩國交歡兮罷兵戈。忽逢漢使兮稱近詔,遺千金兮贖妾身。喜得生還兮逢聖君,嗟別稚子兮會無因。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淚下沾衣。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悲號失聲兮誰得知,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歸。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銷影兮恩愛遺。十有三拍兮弦急調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身歸國兮兒莫之隨,心懸懸兮長如飢。四時萬物兮有盛衰,惟我愁苦兮不暫移。山高地寬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夢中執手兮一喜一悲,覺後痛吾心兮無休歇時。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自思。
十五拍兮節調促,氣填胸兮誰識曲。處窮廬兮偶殊俗,欲得歸來兮天從欲,再還漢國兮歡心足。心有懷兮愁轉深,日月無私兮曾不照臨。母子分離兮意難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參,生死不相知兮何處尋。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對萱草兮憂不忘 ,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我兮獨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關山修阻兮行路難。去時懷土兮心無緒,來時別兒兮思漫漫。塞上黃蒿兮枝枯葉乾,沙場白骨兮刀痕箭瘢。風霜凜凜兮春夏寒,人馬飢豗兮筋力單。豈知重得兮入長安,嘆息欲絕兮淚闌幹。
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餘兮思無窮。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應不容。
(本文文字部分內容節選自喜馬拉雅琴簫笛壎400課,點擊查看)
掃碼關注」彈琴唄「
您可以在此了解我們
所有的課程及商品活動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