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為何寫下《離騷》?《離騷》又為什麼成為經典?

2020-12-28 夜下讀青史

端午節原先是南方吳越先民用來拜祭龍祖的節日,後來成為了紀念楚國詩人屈原的節日。說道屈原,不得不提起他的長篇浪漫主義抒情詩《離騷》。

《離騷》幾近敘述了屈原的生平,從中可以窺見屈原的思想和情感,因而評價屈原的時候,是離不開《離騷》這篇長詩的。

《離騷》到底是什麼意思?

《離騷》兼有「遭遇憂愁」和「離愁別緒」之意,也有「牢騷」之意。

這三個意思都和當時屈原寫下《離騷》時的情景有關。據考證,《離騷》可能作於屈原被楚襄王流放江南之時,因此在《離騷》中表達了自己仕途不順的哀嘆、對國家未來的擔憂以及自己堅韌不拔的志向。

屈原之所以仕途不順還被流放,是因為他當時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然而楚襄王聽信讒言,將屈原流放於江南,最終楚國被秦攻破後,屈原以身殉國,投汨羅江而亡。

(1)屈原的「美政」及其愛國精神

屈原在《離騷》中表達出了自己的治國理念——美政。他借用堯舜湯禹,融合儒法兩家,表達出自己的治國方略及憂國憂民的情感。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寫出他為百姓的艱苦而慟哭。

「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則表達了屈原的治國理念,想要任選賢能的人才來建設國家。

然而這樣優質的理念不僅沒有被楚王任用,反而讓屈原遭受了流放之災。

即便是被流放於江南,屈原的愛國之心都沒有被磨滅,最後仍是以死殉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和「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鹹之所居」兩句,不僅表達了屈原積極樂觀的態度,還表達了屈原深厚真摯的愛國情感。

(2)屈原堅韌的品格及其批判精神

《離騷》一方面採用「香草美人」的手法來表達自己堅韌的品格,從另一方面來對奸佞進行了無情地斥責及抨擊。

其愛憎分明的精神品格讓人回味無窮,難以忘懷。

(3)獨立不屈的主人公形象及奇幻的想像

屈原出生於貴族,其崇高的理想和真摯熱烈的感情塑造出了《離騷》主人公超凡脫俗的完美形象。

其表現了《離騷》的精神實質,具有一定的象徵意味。

身為楚人的屈原,在其作品中也脫離不了楚人好幻想這個特點。《離騷》虛實結合,運用獨特的香草美人手法,讓整個作品浪漫而又賦有奇幻瑰麗的想像。

(4)比興手法的拓展與獨特的語言結構

屈原繼承了《詩經》所開創的比興手法,還在其基礎上加以創新。不僅運用了更豐富的喻象(隱喻)、喻體(對本體特徵的有效並極形象的修飾),還將二者合一,讓其具備了象徵的意義。

司馬遷稱《離騷》為「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證明了《離騷》拓展出了寄情於物與託物抒情的表現手法。

除了比興手法的拓展外,《離騷》的形式和語言都是承舊革新。

其篇幅最長,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全詩共373句,2490字。

前半部實寫,寫了自己的生平和遭遇;後半部虛寫,寫了自己美好的理想和堅韌的品格。兩部分虛實往復,跌宕起伏,讓思想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離騷》既有民歌的形式,也有散文的筆法,形成了一種旬式長短不拘、韻句散語相間的新文學形式。讓作品能夠容納更多的內容,也有利於激情的抒發。

相關焦點

  • 屈原的一生,橘頌裡尋志,出仕之離騷,汨羅江畔哀郢
    屈原是楚國名臣,他正直敢諫,主張合縱抗秦;他更是一位偉大的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寫下了不少千古絕唱,如《離騷》、《九歌》、《九章》、《天問》……這些詩歌說都是他感同身受的創作,一生的真實寫照。偉大的痛苦成就偉大的詩人,屈原的一生,《橘頌》裡尋志,出仕之《離騷》,汨羅河畔《哀郢》。
  • 「離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屈原寫的詩篇稱為《離騷》?
    《離騷》是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詩篇。
  • 「離騷」兩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關於《離騷》的爭論太多了
    所以,「離騷」就是「牢騷」,《離騷》的創作就是屈原所發的牢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持此論,在《次子瞻見寄》中有句:賈生作傳無封事,屈平憂世多離騷。除此之外,《漢書》的作者班固也認為屈原「露才揚己,憤懟沉江」,其實是抒發「牢騷」的行為。
  • 屈原《離騷》十大名言金句,不愧中國第一抒情長詩
    《離騷》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詩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此詩以詩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
  • 離騷
    離騷:古琴曲,晚唐陳康士根據屈原同名抒情長詩而作。曲譜最早見於《神奇秘譜》。原曲為九段,後人衍為十八段。離騷 - 吳文光   《詩經》之後,經過大約三百年的時間,出現了同樣光照千古的作品《楚辭》及詩人屈原。屈原的代表作《離騷》是一首自傳性的抒情長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 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離騷》,很多生僻字卻常被後世引用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文章引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等詩句,這些詩句都出自戰國屈原的《離騷》。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餘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餘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 《離騷》裡的10條經典句子,富含哲理,百讀不厭
    《離騷》裡的10條經典句子,富含哲理,百讀不厭。1. 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出自戰國·楚·屈原《離騷》。斑駁是指不同顏色錯雜,而陸離指色彩繁雜的樣子。此句即「光怪陸離」的由來,形容顏色紛繁雜亂。2.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 《離騷》究竟是什麼意思?
    在《楚辭章句》中王逸將《離騷》選為《楚辭》的第一篇,但是不單純的叫做《離騷》,而是叫《離騷經》,王逸煞有介事的說:「離」就是離別,「騷」就是憂愁,「經」的意思是路徑,所以「離騷經」是說,屈原被放逐後,很苦悶,但是還在不斷地循著正途來勸諫楚王。
  • 經典詠流傳 ‖ [第四期] 第3首 《上下求索》(離騷片段)作者 屈原 經典傳唱人 龔琳娜
    《上下求索》(離騷片段)作者:屈原 經典傳唱人:龔琳娜駟玉虯以桀鷖兮,溘埃風餘上徵。3月3日晚,央視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第四期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歌唱家龔琳娜、作曲家老鑼攜編鐘登上舞臺,用現代藝術演繹古老《離騷》,上演穿越時空的對話。  「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離騷》太長,《天問》太難,屈原的經典句子,再忙都要背下來
    我們目睹的月亮上有抹不掉的蘇軾,我們捉到的蝴蝶中有忘不掉的梁祝,端午節自然是繞不開屈原的。可對小學生來說,《天問》太難,《離騷》太長,怎樣在作文裡活用屈原的文學作品呢?我們可以適當進行引用和擴寫,這裡舉幾個例子供大家借鑑。
  • 《離騷》原文 譯文 賞析
    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改變自己的初衷啊,難道我會因受到教訓而放棄早先的志向。我的女伴是多情的,她總是委婉地責備和勸戒我,說:「伯鯀秉性剛直不顧自身啊,終於死在羽山之野。你為何事事直言又喜歡高潔啊,你為何偏偏要堅持美好的品節?屋子裡堆滿了普普通通的花草啊,你卻不肯佩帶與眾有別。
  • 許軍琦:在石川河畔讀《離騷》
    在石川河畔讀巜離騷》是我喜歡的事情。清晨或傍晚,在酣暢淋漓的長跑之後,漫步在風光旖旎的石川河之濱,置身於如詩如畫的優美環境裡,我的思緒如水波蕩漾,便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誦讀起他的長詩《離騷》來。
  • 《離騷》中經典的句子,道盡了人生百態!
    《楚辭》作為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西漢末年,劉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輯錄成集。其中《離騷》、《天問》、《九歌》、《九章》、《遠遊》、《卜居》、《漁父》7篇是屈原所作,宋玉的是《九辯》和《招魂》2篇,《大招》則出自景差之手,另外還有賈誼的3篇。
  • 當沉睡了2500年的編鐘遇上《離騷》,經典再次在華夏大地傳唱
    這一千古名句,概括了中國人幾千年來對真理和理想的追尋,時至今日,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真理之路仍在鋪展,為了演繹這一經典,使用了本季《經典詠流傳》舞臺上歷史最為悠久,體積最大的樂器,它發出的聲音穿越2500年,被稱為王者之聲,而完美呈現這首作品的是一對中西合璧的夫婦。
  • 閒看楚辭讀《離騷》古人都說屈原是憤青,他到底是憤青還是愛國?
    宋代人宋祁說:「《離騷》為詞賦之祖,後人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圓不能過規。」 這說明《離騷》在中國文學領域詩賦方面難以企及的地位,屈原作為《離騷》的作者,其文採此處不再贅述。明代詩人袁宏道於《敘小修詩》中駁斥道:《離騷》「忿懟之極」,對「黨人」和楚王都「明示唾罵」,「安在所謂怨而不傷者乎?」
  • 編舞家張曉雄與《春之祭·離騷》
    因為《離騷》在他眼中,就是一篇獨白。  生存局限古今無異在這獨白中,屈原講自己的成長經歷,自己的委屈和追求,以及自己與環境的格格不入。文中,女嬃勸屈原,不要那麼尖銳不要讓自己那麼痛苦,但勸不動。「他一直在不停地自我放逐。」張曉雄說,當權力和生存壓力擺在面前,很多人放棄了自我,但屈原沒有。「這也是《離騷》千百年來為知識分子崇敬的原因。」
  • 【致敬經典】《離騷》
    離騷 作者:屈原(先秦)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裡(今秭歸縣屈原鎮屈原村)人,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
  • 讀《離騷》憶古思今!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
  • 《離騷》中的12句經典語句,一股浩然氣,道盡人生百態!
    《楚辭》作為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西漢末年,劉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輯錄成集。其中屈原所作的《離騷》傾訴了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積極浪漫主義精神,並開創了中國文學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後世有深遠影響。
  • 李延亮發布《離騷》MV 音樂極客首創亮式橫彈
    今日(16日),著名音樂人李延亮正式發布全新樂曲《離騷》MV。獨創性的「亮式橫彈」、泛琶音技驚四座。古風搖滾電碎拍融合,完美演繹了東西交融、中西合璧的精神。    眾所周知,《離騷》為2000多年前屈原詩作,後有同名漢族古琴名曲。但《離騷》MV 中「離騷」不再是離別的憂愁而是引申為告別憂愁。《離騷》以電子碎拍起飛,亮式橫彈東方五音做引領,繼續驚豔地用全泛音開啟天籟的旋律。經典失真RIFF,放克,滑棒彈奏讓人目不暇接,撲朔迷離。